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 被引量:202
1
作者 李锦轶 莫申国 +2 位作者 和政军 孙桂华 陈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7-168,共12页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可能发生在侏罗纪晚期的向南逆冲推覆运动 ;( 2 )平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 ;( 3)切割上述韧性走滑剪切带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向南东的逆冲断裂作用 ;( 4)新生代北北东走向的正断作用。根据时空展布和运动学特征 ,推测前两期变形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关 ,第三期变形与古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下的俯冲有关 ,第四期变形与现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对采自第二期构造变形带内的同构造变质矿物黑云母的Ar Ar定年 ,获得了 1 2 7~ 1 30Ma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 ,据此确定该区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初期。这一研究成果与中国东北南部燕山地区走滑运动资料的结合 ,揭示出在白垩纪初期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被向东挤出加厚。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 ,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 4个阶段 :( 1 )三叠纪期间与古亚洲洋关闭和杭盖—肯特洋及古太平洋收缩有关的地壳挤压与伸展变动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构造变形 AR-AR定年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演化
下载PDF
东北及邻区过去两万年来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特征
2
作者 勇心意 张瑞 +1 位作者 张硕 于梦晴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末次冰盛期(LGM)距今大约21ka,两万年来气候演化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基于湖泊、泥炭长链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和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SOM)记录,重建了LGM以来东北及邻区区碳同... 末次冰盛期(LGM)距今大约21ka,两万年来气候演化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关键。基于湖泊、泥炭长链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和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SOM)记录,重建了LGM以来东北及邻区区碳同位素时间演化序列。结果表明,从LGM至早全新世δ^(13)C值增加至最大值(-23‰),中全新世下降后趋于稳定。对比古气候记录,揭示LGM以来有效湿度可能是东北及邻区δ^(13)C值变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盛期 中国东北及 碳同位素 有效湿度
下载PDF
中国东北及邻区白垩纪古地磁分析与块体旋转运动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
3
作者 裴军令 杨振宇 +3 位作者 赵越 孙知明 王喜生 刘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东北及邻区白垩纪各块体的旋转运动模式及其运动量,本文根据最新的地层学进展分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与晚白垩世三个阶段对该区古地磁数据进行了精细分析。通过与华北—华南地块(不包括朝鲜半岛、辽东及胶东半...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东北及邻区白垩纪各块体的旋转运动模式及其运动量,本文根据最新的地层学进展分早白垩世中期、早白垩世晚期与晚白垩世三个阶段对该区古地磁数据进行了精细分析。通过与华北—华南地块(不包括朝鲜半岛、辽东及胶东半岛)相应时期的古地磁极对比,说明朝鲜半岛及辽东早白垩世中、晚期相对于华北—华南地块分别顺时针旋转约11°,晚白垩世以来没有明显的旋转运动。辽西地区则出现了小幅度的逆时针旋转运动。以上旋转运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中国东北及邻区强烈岩石圈减薄和伸展作用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及 白垩纪 古地磁 旋转运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及邻区地壳和地幔转换带厚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炳瑜 陈凌 +1 位作者 艾印双 何玉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8,共9页
本文利用宽频流动台阵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地幔转换带的间断面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西北部的... 本文利用宽频流动台阵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和接收函数波动方程叠后偏移方法,获得了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壳和地幔转换带的间断面结构图像.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地壳厚度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以南北重力梯度带为界,西北部的兴蒙造山带地壳较厚(~40km),东南部的燕山带、松辽盆地和辽东台隆地壳明显较薄(30~35km).这有可能反映,研究区南北重力梯度带两侧地壳在中-新生代区域构造伸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减薄.地幔转换带成像结果显示,研究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结构存在横向差异.经度121°E—122°E之间,上地幔底部出现双重间断面,深度分别为660km和690km.经度122.5°E以东(北黄海地区),410km间断面有5~20km幅度的下沉,660km间断面有5~15km幅度的抬升;该地区地幔转换带厚度相对全球平均偏薄10~20km,指示着该地区较热的上地幔底部温度环境.我们认为太平洋俯冲板块可能停滞在研究区119°E—122°E经度范围的地幔转换带中,但未延伸至118°E以西;而俯冲板块在124°E以东可能局部穿透了上地幔底部而进入下地幔,同时引起小尺度的地幔对流,导致北黄海地区下地幔物质的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边界及其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410 km间断面 660 km间断面
下载PDF
从卫星重力资料看中国及邻区地壳密度结构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文采 陈召曦 +1 位作者 侯遵泽 孟小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7-2175,共9页
本文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等信息提取新方法,从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经各项校正得到的中国及邻区卫星布格重力异常中提取和反演了中国及邻区上、中、下地壳的密度信息,揭示了区域地壳三维密度结构。下地壳低密度扰动主要出现在青藏高... 本文应用小波多尺度分析等信息提取新方法,从地球重力场模型(EGM2008)经各项校正得到的中国及邻区卫星布格重力异常中提取和反演了中国及邻区上、中、下地壳的密度信息,揭示了区域地壳三维密度结构。下地壳低密度扰动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和华南沿海到对马海峡一带,其它地区多现较高密度扰动。所有克拉通地体密度在中下地壳都是高密度的。中下地壳低密度扰动带可分成四类:(1)出现在板块边界的低密度扰动条带,(2)出现在中国西部挤压构造有关的山脉下方,(3)与拉张走滑构造有关的构造带,(4)和与大陆内部板内造山有关的构造带。上地壳结晶基底的低密度扰动可出现在显生宙造山带和未充分发育的大陆裂谷。碰撞俯冲造山带以地壳低密度大厚度为特征,但是板内造山带不同,以地壳局部高密度中厚度为特征,局部高密度反映了中基性结晶岩的存在,莫霍面上拱反映了中基性岩浆侵入。板内拉张裂谷带上地壳基底密度局部低、中地壳低速带发育反映拉张区的流体活动,而下地壳反射体发育、莫霍面变厚成层反映拉张区的玄武岩浆底侵。由于卫星重力测量资料分辨率毕竟有限,对中国东部地区还未能给出关于中地壳密度扰动的细节,还必须开展地面重力测量资料的小波多尺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及邻 地壳构造 卫星重力场 小波多尺度分析 三维密度 密度扰动图像
下载PDF
与亚洲古季风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卢演俦 丁国瑜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5-212,共8页
本文简要综述和讨论了与亚洲古季风气候形成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些问题。新生代初印度一欧亚板块汇聚以来,特提斯海的消退过程,以及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东缘和东南缘消减引致的弧后海盆(如日本海、... 本文简要综述和讨论了与亚洲古季风气候形成有关的中国及邻区新生代,特别是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一些问题。新生代初印度一欧亚板块汇聚以来,特提斯海的消退过程,以及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东缘和东南缘消减引致的弧后海盆(如日本海、东海、南海)的扩张和陆缘海盆(如黄海、渤海等)的出现,对于亚洲古季风形成的意义要比青藏高原隆升所起的作用更重要。青藏高原地表快速隆升在时间上滞后于高原地壳S—N方向的强烈缩短,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下地壳和上地幔熔融或局部熔融有关。此外,东亚古东南季风区域特征的形成还与我国华北及东南沿海构造运动导致的晚新生代地形地貌演化有着重要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构造演化 古季风 中国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东北及邻区若干地质构造问题的新认识 被引量:237
7
作者 李锦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9-347,共9页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侏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 本文简要叙述了笔者对中国东北及邻区地质构造的新认识,首次提出了该区侏罗纪晚期可能发育与现今青藏高原类似的古高原的初步见解,对前人“古亚洲洋构造体制”和“滨太平洋构造体制”等概念进行了讨论,对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台中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活动性作了简要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株罗纪晚期 古高原 东北 中国
下载PDF
白垩纪: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 被引量:90
8
作者 吴根耀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4-77,共14页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 中国及邻区是一系列不同起源的微大陆(克拉通)和地块经多期增生和碰撞而形成的复合大陆,海西—印支旋回和新特提斯旋回在其形成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部分新特提斯洋(有人称中特提斯)闭合,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白垩纪末新特提斯洋全面消减,亚洲大陆形成,因而白垩纪是中国及邻区板块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变换期。笔者从地球动力学系统的变换、构造格局的变换、北东向新生构造的出现和造山作用类型的多样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变换。这一变换集中表现在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由原来的南、北分异在白垩纪转变为东、西两部发生分异,西部以构造的继承性为特色,东部则新生构造起了主要作用。反映在地形-地貌上,早白垩世该区东高西低,白垩纪末开始出现今日的西高东低面貌。盆地发育和“盆”“山”系统也在白垩纪开始发生重要变换,说明东亚大陆边缘因向太平洋的蠕散而不断解体,大陆内部构造则日趋复杂。中国及邻区的这一实例再次说明必须坚持活动论构造观,以动态演化的思路来重塑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板块演化 构造变换 中国及邻 东、西两部分异
下载PDF
东北地区及邻区晚古生代晚期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富有 张晓博 +1 位作者 曹成润 李晓英 《吉林地质》 2007年第4期8-13,60,共7页
本文通过区域物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调查,在重新厘定了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晚期区域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石炭—二叠纪的沉积构造特征。
关键词 晚古生代晚期 深大断裂 构造格局 演化 东北及
下载PDF
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 被引量:75
10
作者 崔效锋 谢富仁 赵建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8-307,共10页
利用《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及邻区266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在分析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中国境内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东北-华北应力... 利用《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及邻区2660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数据截止到2003年底),在分析中国及邻区震源机制解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中国境内6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分区特征:东北-华北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EW向和NE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相对较为单一,以走滑型为主。华南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NW-SE向,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新疆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的优势分布方位为近SN向,类型也主要是逆断型和走滑型。在青藏高原南部应力区,震源机制解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优势方位为近SN向,类型基本上只有走滑型和正断型2类。而在青藏高原北部及北东边缘应力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变化较大,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型为主,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正断型和逆断型震源机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特征 最大主应力 青藏高原北部 2003年 基础数据库 主应力方位 应力环境 大陆地壳 分布特征 中国境内 优势方位 边缘应力 方位变化 水平 类型 走滑 地震 SN 华北 华南
下载PDF
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第三版)简介 被引量:1
11
作者 车自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2-1402,1438,共2页
车自成等编著的“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一书第三版即将于2016年年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届时该书已三版六次印刷,有必要作点说明,以便于读者使用。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区域大地构... 车自成等编著的“中国及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一书第三版即将于2016年年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届时该书已三版六次印刷,有必要作点说明,以便于读者使用。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对某一地区而言,本书就是侧重于中国及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学 第三版 中国 科学出版社 地质学科 演化规律 地球构造
下载PDF
中国及邻区水平最大主应力迹线的绘制与亟需解决的问题
12
作者 陈佳维 崔效锋 +1 位作者 胡幸平 樊文杰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103-103,共1页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区域同一性与局域的非均匀特征,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持续稳定性。然而,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格局明显受制于周边板块的动力学作用,东部的力源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推挤的...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区域同一性与局域的非均匀特征,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持续稳定性。然而,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格局明显受制于周边板块的动力学作用,东部的力源主要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菲律宾板块推挤的作用,西部的力源则来自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欧亚大陆而产生的挤压。由于中国大陆地壳复杂的构造格局以及地壳固体介质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迹线 中国 现代构造应力场 板块俯冲 大陆地壳 动力学作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中国东北区前寒武纪地层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友勤 《吉林地质》 1996年第3期1-14,共14页
对中国东北区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初步总结,建立了前寒式纪地层序列。提出了佳木斯地块、大兴安岭地块和锡林浩特中间地块具有相近的演化历史,均以克拉通为生长点,通过垂向和侧向增生,形成了区别于华北板块和酉伯利亚板块的中间地块... 对中国东北区前寒武纪地层进行了初步总结,建立了前寒式纪地层序列。提出了佳木斯地块、大兴安岭地块和锡林浩特中间地块具有相近的演化历史,均以克拉通为生长点,通过垂向和侧向增生,形成了区别于华北板块和酉伯利亚板块的中间地块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北 前寒武纪 地层 地壳演化
下载PDF
中韩共探东北亚地壳演化
14
作者 曹林 孙革 《国际学术动态》 2003年第6期38-39,共2页
第9次中韩东北亚地壳演化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7月31日~8月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共39人与会,其中韩方代表18人,中方代表21人。会上交流学术论文30篇。中方学者主要来自吉林大学、... 第9次中韩东北亚地壳演化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7月31日~8月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共39人与会,其中韩方代表18人,中方代表21人。会上交流学术论文30篇。中方学者主要来自吉林大学、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院地质及地球物理所、大庆油田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东北亚地 地壳演化 发展战略 油气藏 松辽盆地 火山岩 地质学
下载PDF
“南海及其邻区深地震探测与地壳结构研究”专辑征稿启事
15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5,共1页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您好! 深部地壳结构蕴含着地球形成演化历程的重要信息,是探讨构造动力学机制的基础。深地震探测技术以其分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始终在深部结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 深部地壳结构 深地震探测 专辑 南海 动力学机制 形成演化 深部结构
下载PDF
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岩石成因 被引量:120
16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68,共68页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其分布范围至少有170万km2。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们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该地幔柱的组分为:εNd(t)≈+5... 中国西北部天山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作用代表了一个新近被认可的大火成岩省,其分布范围至少有170万km2。该火山岩系主要由玄武质熔岩组成,其次有中性和酸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它们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该地幔柱的组分为:εNd(t)≈+5,87Sr/86Sr(t)≈0.704和La/Nb≈0.9。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石炭纪—早二叠世基性熔岩可以划分为高Ti/Y(HT,Ti/Y>500)和低Ti/Y(LT,Ti/Y<500)两个岩浆类型。LT熔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LT1、LT2、LT3和LT4等4个亚类。LT1、LT2(天山中段和甘肃北山)、LT4(天山西段、新疆北山和准噶尔)和LT3、HT(塔里木)熔岩的化学演化系受控于橄榄石(ol)+单斜辉石(cpx)结晶分离作用;而天山东段的的LT4熔岩的化学变异则是经受了辉长岩质结晶分离作用。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并不是单一母岩浆结晶分离的产物。遭受地壳混染的LT3和LT4熔岩的Sr-Nd同位素变化特点与其地幔柱源熔体上升喷发所通过的岩石圈的性质有关。古老(前寒武纪)岩石圈的卷入,导致天山西段的石炭纪LT4熔岩和柯坪裂谷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具有低-负εNd(t)值(-2.91~+6.1)和中等—高87Sr/86Sr(t)值(0.7036~0.7081);相反,天山东段和准噶尔的石炭纪LT4熔岩是以高εNd(t)值(+4.2~+9.7)和低87Sr/86Sr(t)值(0.7035~0.7044)为特征,这乃是与其遭受了含有早古生代—泥盆纪弧-盆系火山岩的上地壳的混染有关,或者是与其岩石圈地幔源区遭受前石炭纪消减富集有关。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基性熔岩中观察到的地球化学变异与AFC作用一致。天山及邻区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显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岩石地球化学变化。石炭纪时,未遭受混染的石炭纪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石炭纪LT2熔岩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石炭纪LT4熔岩则喷发于天山中段裂谷四周的区域之中。石炭纪LT1和LT2熔岩是地幔柱的石榴子石稳定区较高程度部分熔融(10%~30%)产物;而石炭纪LT4熔岩则是温度较低的地幔柱的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较低程度部分熔融(<10%)产物。早二叠世时,未遭受混染的早二叠世HT、LT1熔岩和受到轻微混染的早二叠世LT3熔岩喷发于塔里木裂谷和北山裂谷,而遭受强烈混染的早二叠世LT4熔岩则喷发于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裂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及邻石炭纪-早二叠世裂谷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地幔柱 地壳混染 大火成岩省 中国西北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时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敬少群 王佳卫 吴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31,共6页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大陆及邻区在ITRF2007参考框架下的1 068个GPS观测成果,以地统计分析为基础,应用运动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表层速度场的分布特征,以及印度、欧亚、菲律宾、太平洋4大板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中国大... 利用1999—2007年中国大陆及邻区在ITRF2007参考框架下的1 068个GPS观测成果,以地统计分析为基础,应用运动学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表层速度场的分布特征,以及印度、欧亚、菲律宾、太平洋4大板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地壳表层运动与变形分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以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速度场 中国大陆及邻 岩石圈 地壳表层 地统计分析
下载PDF
关于湖北省及邻区几个地质构造问题讨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世俊 李美美 《湖北地质》 1992年第1期23-37,共15页
本文根据各类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湖北省及邻区地壳构造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概述各阶段的基本特征。认为扬子陆块与相邻陆块之间不存在古生代大洋盆地,它们有可能属同一大陆板块的组成部分;秦岭地槽或造山带具陆内性质,南秦岭—淮阳... 本文根据各类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湖北省及邻区地壳构造演化划分为四个阶段,概述各阶段的基本特征。认为扬子陆块与相邻陆块之间不存在古生代大洋盆地,它们有可能属同一大陆板块的组成部分;秦岭地槽或造山带具陆内性质,南秦岭—淮阳—张八岭—胶南地区为秦岭褶皱系内的印支褶皱带,区内高压变质带为印支期陆内俯冲产物;扬子地台边缘区逆掩-推覆构造发育,龙门山、大巴山—大洪山以及张八岭—胶南地块南缘具有含油气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及邻 地壳构造演化 陆内俯冲 逆掩-推覆构造 含油气性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及邻区前震旦纪地质野外现场会”成功召开
19
作者 余根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
近年来,江南造山带东段以江西大湖塘、朱溪2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的发现为代表,找矿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和性质仍是长期有争议的重大地质问题,制约了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成矿背景的深入认识。为此.... 近年来,江南造山带东段以江西大湖塘、朱溪2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的发现为代表,找矿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江南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和性质仍是长期有争议的重大地质问题,制约了对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成矿背景的深入认识。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于2013年11月30日~12月5日组织举办了“江南造山带及邻区前震旦纪地质野外现场会”,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调中心,浙、赣、皖、闽、湘、桂、黔等省地质调查院及安徽332地质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此次野外现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地质问题 前震旦纪 现场会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朱守彪 石耀霖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7-1083,共7页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成因.反演结果显示,板块边界力对中国大陆应力场起主导作用,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共同推挤作用.其中印度洋板... 利用震源机制解等资料,运用伪三维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构造应力场的成因.反演结果显示,板块边界力对中国大陆应力场起主导作用,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共同推挤作用.其中印度洋板块的作用力最大,力的作用方向为北北东向;菲律宾海板块作用力次之,方向为北西向;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的作用方向为南西西向.中国大陆及邻区除受到三大板块的边界力作用外,还受到局部地区的地形扩展力和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的拖曳力作用,其大小对应力场的影响不容忽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下部地壳对上部地壳有拖曳力作用.青藏高原四周的地形扩展力方向垂直于等高线,指向高原外侧;中国大陆地形二级阶梯的东缘,即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到雪峰山一线,也有地形扩展力的作用,其作用力的方向与地势落差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有限单元法反演 地形扩展力 地壳拖曳力 中国大陆及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