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与《中国之武士道》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华 《云梦学刊》 2008年第5期36-42,共7页
解读梁启超的《中国之武士道》,考察该书编撰的思想与时代背景,可以发现梁启超在传统思想、日本文化以及现实关怀之间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思想动态。在武士道与国家主义的结合上,梁启超与日本知识分子共享了相同的时代背景,然而,其内在的... 解读梁启超的《中国之武士道》,考察该书编撰的思想与时代背景,可以发现梁启超在传统思想、日本文化以及现实关怀之间复杂而充满张力的思想动态。在武士道与国家主义的结合上,梁启超与日本知识分子共享了相同的时代背景,然而,其内在的推演原则却是极其不同的,不同原则背后蕴含着中日传统之间的根本差异;而在对理想"武士"的塑造中,来自日本武士道的视野,成为梁启超选择和关照春秋战国之武人的重要标准,然而这个标准主要并非学理上的移植,乃源于它与梁启超所处的实力世界的契合。在梁启超思想的形成中,交织着观念变迁与实力世界的影响,两者的关系难解难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武士道 中国之武士道
下载PDF
《中国之武士道》一书尚武精神的新时代爱国主义价值研究
2
作者 周瀚轩 王海鸥 《武术研究》 2020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中国之武士道》是梁启超为补足国民精神教育、实现中华复兴而撰写的尚武精神著作,在新时代发展中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尚武精神提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之武士道》中尚武精... 《中国之武士道》是梁启超为补足国民精神教育、实现中华复兴而撰写的尚武精神著作,在新时代发展中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尚武精神提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之武士道》中尚武精神的意识冲突进行修改,实现尚武精神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有效结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之武士道》尚武精神作为近代救亡图存的呐喊,要求国民积极地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展现出急迫、激进的爱国主义情感。但《中国之武士道》尚武精神内涵的“生死观”与新时代和谐发展观产生冲突。新时代尚武精神应彰显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仗义任侠的爱国主义色彩,始终围绕国家和人民利益,并在塑造国民人格和促进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之武士道 尚武精神 爱国主义 价值研究
下载PDF
梁启超对日本近代志士精神的探究与消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吉田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9,共11页
本来梁启超眼中的幕末志士是抱有"任侠尚气"的改革志士形象,可是当他亲赴日本,面对"日本魂"时,被迫重新探讨幕末志士和尚武行为。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是如何解剖和消化近代志士的精神的。梁启超的写作思路和当时的... 本来梁启超眼中的幕末志士是抱有"任侠尚气"的改革志士形象,可是当他亲赴日本,面对"日本魂"时,被迫重新探讨幕末志士和尚武行为。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是如何解剖和消化近代志士的精神的。梁启超的写作思路和当时的日本思潮相联系。他为"新民"读者展现了作为改革者所需要的志士精神,不仅谈及游侠和遗民的存在价值,而且还提到至诚、烟土披里纯及慎独,使得它们互相连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梁启超是如何看待日本"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日本魂 中国之武士道 近代志士精神
下载PDF
暗杀时代的自杀论:一个中国革命的“开端问题”——兼与黄滔先生商榷
4
作者 朱军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37,共4页
"暗杀时代"立于中国革命的源头之上,它不仅是进化论的产物,背后也隐含着深刻的循环论诉求。进化论与循环论、暗杀主义与自杀主义构成了中国革命"开端问题"的独特悖论。西学与儒学的化合、历史情境与生命情境的碰撞... "暗杀时代"立于中国革命的源头之上,它不仅是进化论的产物,背后也隐含着深刻的循环论诉求。进化论与循环论、暗杀主义与自杀主义构成了中国革命"开端问题"的独特悖论。西学与儒学的化合、历史情境与生命情境的碰撞,为世界革命史增添了东方式的虚无情调。"告别革命"的当下,亟待重新审视中国革命"开端问题"的复杂性与歧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杀时代 革命 开端问题 中国之武士道 虚无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