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五声性半音化和声的实践与探索
1
作者 李合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2-79,共8页
"五声性半音化"的实践与探索,对于研究中国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曲家及理论家在对于西方音乐"半音化演进"方面做过大量的探索和系统的研究,"五声性半音化"在中国作曲家的作... "五声性半音化"的实践与探索,对于研究中国作曲家作曲技术理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曲家及理论家在对于西方音乐"半音化演进"方面做过大量的探索和系统的研究,"五声性半音化"在中国作曲家的作品中被频繁地使用,但大量的创作实践大都被理论家们总结为变音和弦、多调重叠以及五声性十二音序列等的使用方法,并没有从"半音化"的角度说明它们的规律,致使一直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中国音乐中五声调式的半音使用以及作曲家创作技法中"半音化"使用的分析,结合理论家们的总结,做一个初步探索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音 变音和弦 离调半音 调式交替半音 中国五声性半音化和声
下载PDF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五声性调式和声形态与技法
2
作者 姜之国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0期10-17,共8页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多声部音乐的萌芽,但应该说,并没有产生像西方大、小调体系和声那样具有体系意义的和声技法与理论。总的来说,20世纪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和声技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套用西方传统”“融合民族... 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多声部音乐的萌芽,但应该说,并没有产生像西方大、小调体系和声那样具有体系意义的和声技法与理论。总的来说,20世纪以来,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和声技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套用西方传统”“融合民族风格”“补课现代技法”“追求以乐为本”等四个阶段。当然这些阶段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重叠,只是大体上体现了时间的先后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音乐创作 部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和声技法 调式和声 民族风格 现代技法 当代音乐创作
下载PDF
音乐理论教育本土化的实践和探索——《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张力研究》评介
3
作者 董伟 《美育学刊》 2021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自1915年赵元任创作《和平进行曲》至今一百多年来,我国作曲家们不断尝试、探索解决西方大小调和声与中国风格的冲突和本土化融合问题。音乐理论界也协同跟进,从原理、方法、思维等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音乐理论本土化的百年发展... 自1915年赵元任创作《和平进行曲》至今一百多年来,我国作曲家们不断尝试、探索解决西方大小调和声与中国风格的冲突和本土化融合问题。音乐理论界也协同跟进,从原理、方法、思维等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音乐理论本土化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有黎英海的《汉族调式及其和声》(1959)和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和方法》(200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调式和声 音乐理论教育 黎英海 赵元任 樊祖荫 理论本土 本土融合 实践和探索
下载PDF
五声纵合化和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应用之初探——和弦、调式音列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青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期71-72,共2页
五声纵合化和声技法,打破了欧洲传统和声理论的束缚,使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钢琴音乐从草创到成熟,在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懈努力下,使中国钢琴音乐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本文通过文字与谱... 五声纵合化和声技法,打破了欧洲传统和声理论的束缚,使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钢琴音乐从草创到成熟,在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懈努力下,使中国钢琴音乐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多元。本文通过文字与谱例结合的方式阐述五声纵合化和声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合和声 中国钢琴音乐
下载PDF
五声性调式和声在中国诗词艺术歌曲伴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童锐 李慕凡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7-121,130,共6页
作为中国专业音乐的代表性音乐体裁,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同时具备专业性、音乐性、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其伴奏的编配同样服从于这些属性。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探索与应用,为该音乐体裁提供了全面且切合内涵的创作选择。以三度结构和声方法... 作为中国专业音乐的代表性音乐体裁,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同时具备专业性、音乐性、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特点,其伴奏的编配同样服从于这些属性。五声性调式和声的探索与应用,为该音乐体裁提供了全面且切合内涵的创作选择。以三度结构和声方法、纵合结构和声方法和四、五度结构和声方法为主流的和弦应用,极大地深化了该音乐体裁的表演性和欣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 伴奏 调式和声 和声方法
下载PDF
音乐创作的和声经验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
6
作者 高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I0022-I0022,共1页
一、引言 音乐创作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艺术的汪洋大海中,不同时期音乐创作的风格是不同的,中西方音乐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音乐风格的不同就体现在作曲家的作品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音乐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一、引言 音乐创作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艺术的汪洋大海中,不同时期音乐创作的风格是不同的,中西方音乐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以及音乐风格的不同就体现在作曲家的作品上。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音乐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大多数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中运用和声的经验同时又大范围吸收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研究成果,再加上摘录了部分谱例及习题,为音乐创作的和声经验与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式和声 音乐创作 写作教程 中国 经验 非物质文遗产 音乐风格 中西文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语言——记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专题讲座
7
作者 韩胜楠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0期48-48,共1页
由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豫剧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前期有授课专家项阳教授、张大新教授为学员们梳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和豫剧源头的发展以及传承,后有左奇伟教授声J隋并茂... 由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豫剧音乐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前期有授课专家项阳教授、张大新教授为学员们梳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和豫剧源头的发展以及传承,后有左奇伟教授声J隋并茂地教授学员写作技巧,使学员们自如地畅游在戏曲音乐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戏曲文化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调式和声 专题讲座 语言 传统音乐文 艺术学院 项目培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五声性调式为基本材料的和声拓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学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五声性调式和声是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五声性调式基础上的一种开放的作曲理论。五声性调式作为构建中国音乐大厦的地基,具有原发性意义。在五声性调式的基础上,有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五声性调式的纵横向拓展... 五声性调式和声是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建立在五声性调式基础上的一种开放的作曲理论。五声性调式作为构建中国音乐大厦的地基,具有原发性意义。在五声性调式的基础上,有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五声性调式的纵横向拓展、不同五声性调式的复合、五声性调式与大小调的混合等多种拓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作品 调式 和声拓展
下载PDF
为中国民族五声性调式体系乐曲与西洋大小调调式体系乐曲作和声编配的手法异同探述
9
作者 陈允东 《师道(教研)》 2018年第9期135-136,共2页
中国专业的多声部音乐创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才开始的。由于早期的创作受中国民族传统的影响.在曲调的写作上往往会采用五声性音调,但在和声技法方面,由于还未形成体系,而西洋和声体系的确立要比我们早约200年,那么音乐家们只能... 中国专业的多声部音乐创作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才开始的。由于早期的创作受中国民族传统的影响.在曲调的写作上往往会采用五声性音调,但在和声技法方面,由于还未形成体系,而西洋和声体系的确立要比我们早约200年,那么音乐家们只能通过学习西洋和声技法,将其应用在中国民族音乐上。因此在旋律与和声之间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和声技法 调式体系 西洋 20世纪20年代初 异同 手法
下载PDF
贾国平《孤松吟风》中的线化和声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志鸿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贾国平教授于2000年创作的一部单乐章作品。该作品在借鉴我国传统乐器笙的和音特性基础上,运用五声性和音和非五声性和音的线化处理构成丰富的音响效果,藉以表现作品的音乐内容。其多样化线... 木管五重奏《孤松吟风》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贾国平教授于2000年创作的一部单乐章作品。该作品在借鉴我国传统乐器笙的和音特性基础上,运用五声性和音和非五声性和音的线化处理构成丰富的音响效果,藉以表现作品的音乐内容。其多样化线化和声的运用,显示了作曲家探索新的音响色彩和民族音乐元素,以及和声思维与对位等其他多声技法思维相融合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国平 和音 和音 线和声(线和声) 音响事件
下载PDF
民族五声性纵向结构的教学与实践
11
作者 王虎 王进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18,共6页
本文试图从教学与实践两方面集中对民族五声性纵向结构这一具体问题作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从和声的基本材料──和弦结构的构成规律为主线,揭示了纵向结构中民族性、风格化与现代音乐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内涵,系统归纳了五性调... 本文试图从教学与实践两方面集中对民族五声性纵向结构这一具体问题作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从和声的基本材料──和弦结构的构成规律为主线,揭示了纵向结构中民族性、风格化与现代音乐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内涵,系统归纳了五性调式和声中存在的丰富。多样化的结构形态、构成规律与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 纵向结构 和弦结构 教学与实践 结构的和弦 九和弦 调式 复合结构 复合和弦
下载PDF
五声调式复调化声部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汝德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5-36,共2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式 部写作 传统和声 复调 部进行 中国音乐学 和声 民族 音乐思维 处理
下载PDF
中国钢琴音乐和声民族风格探索之技法研究(1949-1966)
13
作者 刘冬云 张宏伟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1949-1966年,我国作曲家针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行了诸多和声民族风格化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时期作曲家在形态、构态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五声性和弦材料,不断拓展五声性和声进行及线性和声进行,扩展调式音列、转调方式,深化复合... 1949-1966年,我国作曲家针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行了诸多和声民族风格化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该时期作曲家在形态、构态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五声性和弦材料,不断拓展五声性和声进行及线性和声进行,扩展调式音列、转调方式,深化复合结构、调式交替等和声技术,对“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及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和声民族风格 和弦 作曲技法
原文传递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伴奏中五声性调式和声的作用及应用策略研究
14
作者 税琳 陈赛娜 《艺术教育》 2023年第9期107-110,共4页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学性、音乐性、历史性和专业性具有一定的特点,也是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不倒的根本所在。文章指出,中国诗词艺术歌曲...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学性、音乐性、历史性和专业性具有一定的特点,也是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傲然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不倒的根本所在。文章指出,中国诗词艺术歌曲为音乐作品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灵感,给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音乐体裁在内容创作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扩展了其表演性和欣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词艺术歌曲 调式和声 应用策略 和声方式
原文传递
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民族风格和声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彦霏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权吉浩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打破了东西方音乐在钢琴创作中融合的障碍,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里程碑之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此作品的和... 权吉浩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的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打破了东西方音乐在钢琴创作中融合的障碍,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创作的里程碑之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此作品的和声为研究对象,通过五声性元素变化结构和声、四五度叠置结构和声、调式半音体系和声及二度叠置结构和声这四部分的特征,探讨作曲家在创作中如何将中国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近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以及其对当今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的组合 和声分析 调式半音体系
下载PDF
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调性扩张技法研究——以中国当代作品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樊祖荫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4,共20页
在和声学著述中,当论及调性与调关系的问题时,常使用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区别的技法概念,即“转调”与“调性扩张”。转调(modulation),是指和声运动中调性中心的明确转移;调性扩张(tonal expansion),则为“现代调性与调关... 在和声学著述中,当论及调性与调关系的问题时,常使用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有区别的技法概念,即“转调”与“调性扩张”。转调(modulation),是指和声运动中调性中心的明确转移;调性扩张(tonal expansion),则为“现代调性与调关系的新概念,是从一个特定的调中心出发,把各种复杂的和声现象,看作均与调中心产生某种联系的和声学说”,它将“单一调性的和声技巧从自然音体系到变化音体系,体现了调性范围的扩大,即主和弦‘引力’范围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式和声 当代作品 技法研究 中国 法概念 和声 现象
原文传递
一本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重要论著——评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康华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调式和声 樊祖荫 中国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 音乐论著 书评
原文传递
中国早期钢琴音乐五声性旋律的和声处理技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玉峰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9,共9页
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在初期有一些模仿西方作曲家风格的作品,但民族化与个性化是众多作曲家创作追求的方向。和声作为音高组织的核心手段,成为体现民族性表达的重要元素。这一时期钢琴作品中五声性旋律的和声,是以借鉴西方七声自然音调式... 中国早期钢琴音乐,在初期有一些模仿西方作曲家风格的作品,但民族化与个性化是众多作曲家创作追求的方向。和声作为音高组织的核心手段,成为体现民族性表达的重要元素。这一时期钢琴作品中五声性旋律的和声,是以借鉴西方七声自然音调式三度结构的和声为基础,结合我国五声调式的固有特性和民间的多声特点进行风格化处理。文章归纳和梳理了这一时期钢琴音乐创作中和声方法的借鉴、融合、创新及其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钢琴音乐 旋律 和声处理
原文传递
桑桐的二首序曲和声手法特点
19
作者 黄明 赵升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3-45,共3页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 由文化部主办、委托武汉音乐学院召开的"全国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已在不久前结束了。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的学术论文,部分已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以及本刊等学术季刊的八七年第一期上全文发表,还有一部分论文也以摘要的形式集中载于《中国音乐学》今年第一期上。为了更全面地反映这次会议的成果,本刊继而刊出另外十五篇论文摘要以利于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手法 序曲 和弦结构 中国音乐学 特点 紧张度 主题旋律 和声 发展
下载PDF
梳理与创新——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之学术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永福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是近年来出版的一部学术含量较高的和声理论专著。该书既有对以往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又包含诸多理论创新成果,融知识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其结构分明、体系... 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是近年来出版的一部学术含量较高的和声理论专著。该书既有对以往五声性调式和声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又包含诸多理论创新成果,融知识性、理论性、学术性于一体,其结构分明、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祖荫 中国调式和声 体系 内容 系统 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