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中国运河申遗中的助推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芳 《杭州文博》 2013年第1期98-100,共3页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整体申遗'已得到高度认同和支持,国家文物局以及各地政府正加快进度,推进申遗工作的进展。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申遗工作成效的代表,在运河和漕运资料的保护上以及运河文化的宣传等方面...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整体申遗'已得到高度认同和支持,国家文物局以及各地政府正加快进度,推进申遗工作的进展。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内申遗工作成效的代表,在运河和漕运资料的保护上以及运河文化的宣传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进行了简略介绍,对博物馆在申遗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应成为申遗工作的带头者、统筹者和先行者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运河申遗 助推
下载PDF
一条河与一座博物馆 访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董觉华 被引量:1
2
作者 戚永晔 《观察与思考》 2009年第5期26-27,共2页
在京杭运河南端终点标志的拱宸桥之畔,矗立着一座风格别致而又大气的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历史资料的权威机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整个运河文化的构成中起... 在京杭运河南端终点标志的拱宸桥之畔,矗立着一座风格别致而又大气的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历史资料的权威机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在整个运河文化的构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博物馆 中国 馆长 运河文化 权威机构 历史资料
下载PDF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新华 《中国名城》 2008年第S1期57-59,共3页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座落于杭州市城北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博物馆 运河 运河文化 杭州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文物 文化广场 世界文化遗产 扬州
下载PDF
大地史诗--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4
作者 姚梦卿 《杭州》 2017年第6期56-57,共2页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这个运河,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开凿至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而坐落于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南侧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通过五个展厅及文物史料与高科技的巧妙结合,生动地为到访者... “长城一撇,运河一捺”,这个运河,说的就是京杭大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开凿至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而坐落于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南侧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通过五个展厅及文物史料与高科技的巧妙结合,生动地为到访者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内涵,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博物馆 中国 史诗 大地 历史变迁 文化广场 文物史料
下载PDF
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可持续生命力——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探索
5
作者 郑晶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131,共9页
我国众多国有博物馆尤其是新建博物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建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展览体系与藏品体系、优化开放服务以及打造品牌形象,迅速提升品... 我国众多国有博物馆尤其是新建博物馆,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如何激发新建博物馆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建博物馆可以通过构建展览体系与藏品体系、优化开放服务以及打造品牌形象,迅速提升品牌价值,并以此为依托,激发自身的可持续生命力,获得公众的认可与喜爱。2021年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新建博物馆代表之一,开拓了独特的品牌建设创新路径,后续将进一步完善学术机构、合作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建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博物馆 可持续 生命力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载PDF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金龙四大王相关文物赏析
6
作者 梅雨生 吴从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金龙四大王崇拜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运河流域水神信仰,因其具有保佑漕运、解灾消难的职能,彼时庙宇遍布大运河南北,甚至中西部等远离运河的地区都有其香火。文章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的7件与金龙四大王有关的文物实物角度出发,具象... 金龙四大王崇拜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运河流域水神信仰,因其具有保佑漕运、解灾消难的职能,彼时庙宇遍布大运河南北,甚至中西部等远离运河的地区都有其香火。文章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的7件与金龙四大王有关的文物实物角度出发,具象化地展现这一运河流域的特色水神信仰,对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四大王 水神 中国大运河 博物馆
下载PDF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清代玉器赏析
7
作者 席晓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4期1-5,F0004,共6页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馆内收藏的清代玉器,以陈设、生活和装饰用玉为主。各种玉器玉质优良,雕琢细腻,造型丰富,力...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馆内收藏的清代玉器,以陈设、生活和装饰用玉为主。各种玉器玉质优良,雕琢细腻,造型丰富,力求雅致,纹饰题材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充分体现了运河为沿岸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玉器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载PDF
基于用户体验的博物馆AR拍照打卡系统设计——以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8
作者 刘静文 姚卜月 +2 位作者 陈安琪 魏卓宇 陶垠颖 《电子质量》 2024年第5期12-17,共6页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在吸引游客方面面临挑战,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以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例,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对该博物馆的服务模式现状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同时采用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的方法进行调... 博物馆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中小型专题博物馆在吸引游客方面面临挑战,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以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为例,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对该博物馆的服务模式现状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分析,同时采用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的方法进行调研。研究发现游客在参观时会遇到讲解不易理解和动线混乱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AR拍照打卡系统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优化游览路径、创新打卡方式并提升可用性与灵活性,以吸引更多游客并促进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体验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增强论实 拍照打卡系统
下载PDF
“四位一体”理念下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景观设计为例
9
作者 曾健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230-231,共2页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在张锦秋院士的主持下,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依托实践,文章提出“四位一体”理念,即建筑理念延续、场地特征塑造、主题文化彰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重大标志性建设项目。在张锦秋院士的主持下,设计团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依托实践,文章提出“四位一体”理念,即建筑理念延续、场地特征塑造、主题文化彰显、地域文脉传承。同时,系统化探索了博物馆景观的地域化表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景观 地域化表达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载PDF
再现大运河舟船文明——中国航海博物馆“舟楫中国”特展探秘
10
作者 《航海》 2024年第5期15-17,共3页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的“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中,展出了众多古代大运河船只的历史资料和模型。观众一览运河上的舟楫,感悟2 000多年运河舟楫文化。2 000多年来,大运河上来往无数船只,既有在春秋水战中大放异彩的大翼战船,...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的“舟楫中国:中国古代舟船文化特展”中,展出了众多古代大运河船只的历史资料和模型。观众一览运河上的舟楫,感悟2 000多年运河舟楫文化。2 000多年来,大运河上来往无数船只,既有在春秋水战中大放异彩的大翼战船,也有金碧辉煌的隋炀帝龙舟;既有《清明上河图》中满载游客的汴河客船,也有《潞河督运图》中督运官乘坐的漕舫、战船、皇家御船、客船、官船、货船等。各式船只往来于运河之上,连缀出璀璨的运河舟船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中国航海博物馆 大运河 龙舟 舟船 特展 战船 客船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用数字化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居景雨 饶春 《传播与版权》 2023年第14期78-81,共4页
元宇宙是当今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命脉,承载了人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元宇宙+博物馆”是开拓元宇宙应用场景,为博物馆带来新生力量的一次全新尝试。文章以中国... 元宇宙是当今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而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命脉,承载了人类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渠道,“元宇宙+博物馆”是开拓元宇宙应用场景,为博物馆带来新生力量的一次全新尝试。文章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尝试从VR、AR、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角度分析博物馆应如何利用数字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博物馆在未来与元宇宙交融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化 博物馆 中国故事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蝶 田德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5-91,共7页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英译解说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拍摄博物馆解说词图片建立起研究语料库,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构建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的研究模式,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讨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就语言维度而言,翻译时要适...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英译解说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拍摄博物馆解说词图片建立起研究语料库,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构建适用于博物馆解说词英译的研究模式,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讨博物馆解说词英译。就语言维度而言,翻译时要适当整合意群,添加连接词和标点符号以及调整句子语序等。就文化维度而言,要根据原文语境,适当选择意译、增译或直译,处理好文化差异。就交际维度而言,要考虑受众的范围与需求,合理做出增译、注释等适应选择。文章针对博物馆解说词英译提出以上等可行性建议,旨在提升我国博物馆解说词英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解说词英译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下载PDF
参与式博物馆理论框架下博物馆教育实践与提升路径探究——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13
作者 周涵 田德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21期44-49,共6页
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教育机构,博物馆紧跟数智时代的步伐,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争取最大化地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如何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与传承,是博物馆面临的新课题。以妮娜·西蒙提出... 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教育机构,博物馆紧跟数智时代的步伐,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争取最大化地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如何运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实现文化传播与传承,是博物馆面临的新课题。以妮娜·西蒙提出的“参与式博物馆”为理论框架,文章通过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2年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梳理以及现场考察,发现其活动模式与参与式博物馆四种模式具有许多呼应之处,可以融合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将参与性作为博物馆教育的突破口,旨在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博物馆 参与模式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博物馆教育路径
下载PDF
运河城市文化的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14
作者 王丹园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3期6-9,共4页
中国大运河开凿于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它促进了沿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跨越我国多个省市,作为具有综合性质的“运河城市... 中国大运河开凿于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它促进了沿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跨越我国多个省市,作为具有综合性质的“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大运河文化由沿岸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汇集而成,对沿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展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广泛运用了5D影像、多媒体互动等数字化科技手段以及历史场景重现等方式,打造了体验式、沉浸式的传播场景,大幅度增强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效果,为现代化博物馆文化价值的融入与展示作出了良好示范。文章分别从实体空间场景、虚拟媒介场景、虚实互动场景这三个维度出发,以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和媒介场景理论为基础,分析博物馆内体验式传播场景建构现状,并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场景构建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增强运河城市文化的传播效果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意见,进一步探寻博物馆利用体验式场景构建强化文化传播效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体验式传播 场景构建 运河文化
下载PDF
大运河博物馆解说效果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晓彤 周永博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研究选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研究个案,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以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叙事传输、沉浸体验与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联程度。并探索博物馆人工解说与电子解说带来的情感价值差异。结果证实:(1)叙事传输、沉浸体验是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度... 研究选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研究个案,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以多元线性回归验证叙事传输、沉浸体验与游客忠诚度之间的关联程度。并探索博物馆人工解说与电子解说带来的情感价值差异。结果证实:(1)叙事传输、沉浸体验是显著影响游客忠诚度的重要要素,且沉浸体验为更重要的影响因素。(2)相比于电子解说,人工解说所带来的情感价值更为深刻。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相应管理建议,为博物馆的文化传输提供有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解说 沉浸体验 忠诚度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图案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冉苒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中国传统图案的丰富性和象征意义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独特而深远的灵感源泉。近些年,通过持续发展特色文创产品和商品,文创产业品牌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文章通过深入挖掘龙、凤、莲花等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将其巧... 中国传统图案的丰富性和象征意义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独特而深远的灵感源泉。近些年,通过持续发展特色文创产品和商品,文创产业品牌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文章通过深入挖掘龙、凤、莲花等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价值,将其巧妙融合入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既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文化产品个性化、艺术化的需求。基于此,通过对传统图案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在现代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重构和再创造过程,强调了保持文化连续性和创新性并行不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图案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 吉祥图案
下载PDF
地质世界的科普殿堂--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17
作者 彭磊 唐晓玲 徐燕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7期61-64,共4页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首家认定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逸夫博物馆依托学校特色学科而兴建,主体建筑落成于2003年,融合了地质学、仿生学和天文学诸元素,曾获湖北省优秀建筑...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和首家认定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逸夫博物馆依托学校特色学科而兴建,主体建筑落成于2003年,融合了地质学、仿生学和天文学诸元素,曾获湖北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现已成为东湖风景区亮丽的地质科普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 特色学科 建筑设计 科普 武汉东湖 仿生学 东湖风景区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纹样的博物馆美育资源开发策略
18
作者 赵燕 《天工》 2024年第31期88-90,共3页
博物馆是重要的美育载体,各类馆藏资源对美育具有强大的支撑力。中国传统纹样历经千年的积淀,有着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如何在博物馆美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纹样的美育价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如今各... 博物馆是重要的美育载体,各类馆藏资源对美育具有强大的支撑力。中国传统纹样历经千年的积淀,有着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如何在博物馆美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纹样的美育价值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如今各地博物馆在此方面还相对薄弱,尚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基于此,对中国传统纹样的美育价值进行探究,指出博物馆美育资源开发的意义,提出基于中国传统纹样的博物馆美育资源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纹样 博物馆 美育资源 开发策略 美育价值
下载PDF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俊明 车顺利 +2 位作者 王景 陶倍林 刘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8,共7页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家级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由博物馆、大运塔和今月桥三部分组成。基于博物馆建筑功能需求,其局部存在柱网跨度大、层高大、楼层悬挑大、错层多、局部梁抬柱转换等特点,导致博物馆结构存在多项不规则;对于大运塔,其...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家级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由博物馆、大运塔和今月桥三部分组成。基于博物馆建筑功能需求,其局部存在柱网跨度大、层高大、楼层悬挑大、错层多、局部梁抬柱转换等特点,导致博物馆结构存在多项不规则;对于大运塔,其为塔形建筑,建筑体型逐层收进,且高宽比接近规范限值,结构主体存在平面尺度小、楼层层高大,檐口出挑深远且构造复杂等设计难点;今月桥造型独特,为空间曲面结构。结合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特点、设计使用年限、装配式技术应用等因素,分析了各单体结构设计的难点和要点。通过结构选型优化、关键部位构造处理、整体结构计算分析等,较好地实现了整体建筑预期效果。结果表明本项目结构设计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方便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塔形建筑 空间管桁架结构 结构不规则 体型收进
下载PDF
浅析中国山水画意境在建筑外立面及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宁波博物馆与《溪山行旅图》为例
20
作者 齐达 都昊扬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182-184,共3页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中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蕴含的意境追求为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借鉴。文章以宁波博物馆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为例,探讨了中国...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风格的本土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中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蕴含的意境追求为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借鉴。文章以宁波博物馆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为例,探讨了中国山水画意境融入现代建筑外立面与室内设计的可能,为今后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宁波博物馆 室内设计 建筑外立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