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粟特人在于阗--以中国人民大学藏粟特语文书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毕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6,共9页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入藏的13件粟特语文书,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一批粟特语文书。这组粟特语文书年代可能为8世纪末,内容包括经济文书、书信等,是研究这一时期在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国活动的中亚粟特胡人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深入...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入藏的13件粟特语文书,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一批粟特语文书。这组粟特语文书年代可能为8世纪末,内容包括经济文书、书信等,是研究这一时期在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国活动的中亚粟特胡人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其中的经济文书和内容最长的一封商业书信,考察了粟特人在于阗王国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活动和商业网络、粟特人与于阗社会汉人、于阗人和犹太人等群体的互动,以及这些粟特人的宗教信仰等问题,由此揭示出中古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粟特人在沟通不同地区之间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古于阗社会多元文化汇融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特语文书 于阗(和田)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大学藏于阗语文书的学术价值
2
作者 段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9,共9页
于阗语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之一,已于公元10世纪左右消亡。于阗语文书的主要发现地是敦煌与和田,收藏地则主要在欧美各国,我国对于阗语文书的收藏起步甚晚。中国人民大学藏胡语文书,虽多有残破,但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于阗语... 于阗语是新疆发现的古语言之一,已于公元10世纪左右消亡。于阗语文书的主要发现地是敦煌与和田,收藏地则主要在欧美各国,我国对于阗语文书的收藏起步甚晚。中国人民大学藏胡语文书,虽多有残破,但对史学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其中的于阗语世俗文书,生动地展示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值得引起学界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阗语 丝绸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 唐代西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