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现代传承之困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华瑜 《新建筑》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木构是中国传统建筑最突出的特征。近几十年里,历史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使得传统木构建筑的营建无法有效承续,对其传承价值产生误判与漠视,导致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与智慧无法对应当下,更遑论引领未来。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在当下面... 木构是中国传统建筑最突出的特征。近几十年里,历史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使得传统木构建筑的营建无法有效承续,对其传承价值产生误判与漠视,导致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与智慧无法对应当下,更遑论引领未来。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在当下面临之传承困境主要有理念之困、结构之困、材料之困、人才之困四个方面。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建筑走入困局的历史原因及传承发展的现实遭遇,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木构建造的诸多限制,本土建材的现代化研究缺乏,以及传统木结构无法得到有效计算等问题,明确传统木构建筑在当代传承的发展障碍及其原因。并提出从观念上摆脱对传统木构认识的形式误区,建立基于传统木构自身营建规律的知识体系。从传统出发,或能寻求突破,摆脱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理念之困 结构之困 材料之困 人才之困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木构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与改良
2
作者 闵子琪 刘思佳 《绿色环保建材》 2018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建筑材料是伴随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建材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演变,由石质结构向木质结构转变,并在当下形成了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在我国的建筑史中,木质建筑材料经历了无数岁月,我国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蕴含了上千年的文... 建筑材料是伴随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建材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演变,由石质结构向木质结构转变,并在当下形成了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在我国的建筑史中,木质建筑材料经历了无数岁月,我国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蕴含了上千年的文化内涵。传统木制建材不仅能够表达出传统建筑文化,也能够融合到当今的现代建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技术 建筑 改良
下载PDF
浙江庆元东部匠派传统木构建筑的大木构件组织体系
3
作者 沈楠菲 张玉瑜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空间与构件命名体系是匠师认识与营造一栋建筑的前提。而传统木构建筑由大量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因此工匠又建立了一套构件定位系统用以确定每个构件的位置,依此设计构件尺寸、榫卯做法,并在制作与组装时进行区分。文章通过对庆元... 空间与构件命名体系是匠师认识与营造一栋建筑的前提。而传统木构建筑由大量木构件通过榫卯连接而成,因此工匠又建立了一套构件定位系统用以确定每个构件的位置,依此设计构件尺寸、榫卯做法,并在制作与组装时进行区分。文章通过对庆元东部匠派营造现场的实地调研,总结了该匠派针对当地建筑特征形成的地域性的空间、构件命名体系与构件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构件定位 浙江庆元东部匠派 大木作营造技艺
下载PDF
浅析悉尼歌剧院壳体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轶男 郝晓赛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4期232-233,共2页
通过查找伍重生平及悉尼歌剧院建造史料,分析伍重与中国、悉尼歌剧院壳体建造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关系,伍重从中国传统建筑学习木构建构体系,总结出从整体建构转换为局部构件的组合方式,提炼出"单元复加原则"成功解决了... 通过查找伍重生平及悉尼歌剧院建造史料,分析伍重与中国、悉尼歌剧院壳体建造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关系,伍重从中国传统建筑学习木构建构体系,总结出从整体建构转换为局部构件的组合方式,提炼出"单元复加原则"成功解决了悉尼歌剧院复杂的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尼歌剧院 壳体结构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下载PDF
节点视角下中国传统木建筑的结构秩序 被引量:1
5
作者 安桢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7期31-33,78,共4页
木构架的连接思维可以分为层叠与连架,中国传统木构的层叠与连架方式独特,但对此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立足于节点,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梳理了中国传统木构体系的结构秩序,并根据整体结构秩序以及微观节点形式的不同对常见的木构架做了系统... 木构架的连接思维可以分为层叠与连架,中国传统木构的层叠与连架方式独特,但对此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立足于节点,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梳理了中国传统木构体系的结构秩序,并根据整体结构秩序以及微观节点形式的不同对常见的木构架做了系统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 节点 结构秩序
下载PDF
木与石——由“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之问题想到的
6
作者 石韦特 《建筑与环境》 2010年第3期1-1,共1页
本文从关于“中国建筑为何用木构”的讨论出发,揭示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西方古典建筑理论框架的局限性,认为中国建筑应该寻求新的诠释。建构作为一种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是研究中国建筑体系的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西方古典建筑 建构
下载PDF
节点与结构--东亚与欧洲西部传统木构架体系比较
7
作者 刘妍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年第1期89-118,共30页
榫卯,是木构建筑、器物中的节点形式。当两块木料相接,不借助其他属性黏合或连接材料(如胶或金属连接件),而利用木料交接部位的几何形态咬合在一起。这种构造手法,在东亚与欧洲建筑文明中均有着数千年传统、高度发达。虽然基本原理相同... 榫卯,是木构建筑、器物中的节点形式。当两块木料相接,不借助其他属性黏合或连接材料(如胶或金属连接件),而利用木料交接部位的几何形态咬合在一起。这种构造手法,在东亚与欧洲建筑文明中均有着数千年传统、高度发达。虽然基本原理相同,木构文明的榫卯构造又有各自的特点,而特征和差异扎根于不同文明的地理环境、木材特性、匠作工具和结构体系。为了精要地对中国、日本与欧洲西部的木构技术做出对比,选取三种文明中的传统木框架建筑作为着眼点,本文讨论三种文明木建筑的结构、构造差异,并提示节点技术与其他层面技术问题的关联。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东亚的木作传统更重视构造,使用构造手段去解决多层次的结构受力与建筑安全问题,节点构造的意义较之西方与境下“节点”的含义更加宽广,榫卯技术的演化也更为发达。而欧洲木作更重视结构设计,榫卯构造作为结构“节点”,在结构中的功能相对明晰。本文对于榫卯技术的研究,提示我们对传统营造技术的研究当贯通地理环境、材料资源、工艺与工具、构造手法、结构造型与结构体系的全方位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 穿斗 抬梁 榫卯 半木结构 中国传统木构 日本传统木构 欧洲传统木构 柱梁造
下载PDF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中国木构建筑屋面形态及其审美意匠
8
作者 王丽萍 《福建建筑》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的选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最显著标志。其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再加上一些装饰,俨然成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屋面的形成与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国传统木构...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的选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是区分建筑等级的最显著标志。其硕大的屋顶,经过曲面、曲线的处理,再加上一些装饰,俨然成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富有情趣的一个部分。本文通过阐述屋面的形成与发展的成因,分析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屋面结构、实体造型,描述了屋面形态的美学特征。力图在开拓建筑艺术的审美广度的同时,挖掘建筑的审美深度。对凝聚其中的审美意匠作一定程度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木构传统建筑屋面 理性精神 感性气息 审美意匠
下载PDF
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淳庆 乐志 潘建伍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3-1160,共8页
对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燕尾榫(含下落式燕尾榫)、半榫、十字箍头榫以及馒头榫4种典型榫卯节点,共进行了13个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取这4种典型榫卯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对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典型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燕尾榫(含下落式燕尾榫)、半榫、十字箍头榫以及馒头榫4种典型榫卯节点,共进行了13个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获取这4种典型榫卯节点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转角刚度.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 榫卯节点 抗震性能 转角刚度
原文传递
南方地区古建筑木结构的整体性残损点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董运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3,共8页
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 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 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