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语文学缘起、发展的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启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22-129,149,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回顾和评述,归纳出其缘起、发展的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即以义为本、形音义研究相辅相承和文本解读、文化阐释;同时认为这是受制于又服务于中华文化和汉语汉字的必然的结果;因此中国传统语文学得以成为中...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回顾和评述,归纳出其缘起、发展的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即以义为本、形音义研究相辅相承和文本解读、文化阐释;同时认为这是受制于又服务于中华文化和汉语汉字的必然的结果;因此中国传统语文学得以成为中国古代人文学科的领先学科和基础学科。文章指出,鉴于中国现代语言学漠视这一逻辑而抛弃中国传统语文学,最终不能不陷入困境的教训,迈向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要能为普通语言学做出它应有的贡献的话,当务之急是要研究、梳理、接续以及深化、拓展中国传统语文学的这一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而中国文化语言学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中国现代语言 中国文化语言 术逻辑 历史逻辑 传统政治视角 文化视角
下载PDF
初中语文课教学对话的质性分析
2
作者 周北南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教学对话是现代初中语文课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课教学对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精髓,尤其发展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研究方法,同时也强调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语文能力建设。初中语文课教学对话可以促进学生交际... 教学对话是现代初中语文课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课教学对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精髓,尤其发展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小学”研究方法,同时也强调现代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语文能力建设。初中语文课教学对话可以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将学生的对话潜力发展成为现实交际能力。初中语文课还应该有多样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语文学 对话功能 不对称性
下载PDF
从《古学钩玄》到《汉语札记》--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中国语文学知识来源考
3
作者 李真 谢辉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74-181,206,207,共10页
学界对明清传教士撰写的汉语研究著作通常更注重他们如何运用西方语言学方法和拉丁语的理论框架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分析和总结,较少反向关注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对这些西洋汉语法论著的影响。本文通过详细考察和分析来华... 学界对明清传教士撰写的汉语研究著作通常更注重他们如何运用西方语言学方法和拉丁语的理论框架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分析和总结,较少反向关注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对这些西洋汉语法论著的影响。本文通过详细考察和分析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札记》与中国古代诗文评类著作《古学钩玄》的具体关系,来理解从西方人视角所归纳出的中国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并将这些内容与中国古代自身的语言研究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展示出早期来华传教士在写作汉语研究著作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方法和实践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札记》 《古钩玄》 马若瑟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下载PDF
锐意改革而又傍人藩篱的《中国文法论》——汉语语法学名著评析之一
4
作者 杨启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92-99,共8页
 本文从"语法观"和"语法学观"、"词类观"、"句法观"及语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法论》进行了语法评析,认为该论著既多有独到之见又不乏模仿之论,既锐意改革又傍人藩篱,同时探讨...  本文从"语法观"和"语法学观"、"词类观"、"句法观"及语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法论》进行了语法评析,认为该论著既多有独到之见又不乏模仿之论,既锐意改革又傍人藩篱,同时探讨了形成这种二律背反建构的语言学、语法学原因及其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评析 汉语语法 西方现代语言 中国现代语言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下载PDF
语言理据性像似性概念在中西语言哲学传统中的历史发展及比较
5
作者 张旭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7-114,134,共8页
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 理据性和像似性是目前语言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但针对其历史发展,国内对西方传统的论述多语焉不详或有失片面,而对我国本土语言哲学传统中的思想根源则多避之不谈,更无系统论述。文章以几个中西方代表人物的观点为主线,择要回顾并对比认知语言学兴起前此概念在中西传统中的发展,并从我国古代哲学文化传统中追溯其认知思想根源,籍此证明,理据性像似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是西方理论框架下我国传统思想的再包装,与汉语有更高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据性与像似性 西方语言哲 先秦名实之争 中国传统语文学
下载PDF
“五·四”语文精神与中国语文现代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申小龙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8-34,64,共8页
本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本世纪初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从中国传统语文学对西方语言学的态度、汉字拼音化、汉语语法的改造及汉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国现代... 本文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本世纪初以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建立起来的中国现代语言学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并从中国传统语文学对西方语言学的态度、汉字拼音化、汉语语法的改造及汉语言与西方语言的文化差异等方面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成败得失作了认真的总结,提出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还就中国语文的现代化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语言 中国语文现代化 汉字拼音化 语言分析 文化差异 汉语句子 中国传统语文学 西方语言 语言理论 汉语语法
下载PDF
第一份审读报告
7
作者 何宛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67-70,共4页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编辑。初次审稿时,对稿子怎样评价、取舍,提出处理意见,写出怎样的审读报告,都是全然不知。除了向老编辑求教外,自己也摸索着干。 (一) 我接手的第一部稿子,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专著。它所论述的是中国传统语文学...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编辑。初次审稿时,对稿子怎样评价、取舍,提出处理意见,写出怎样的审读报告,都是全然不知。除了向老编辑求教外,自己也摸索着干。 (一) 我接手的第一部稿子,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专著。它所论述的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六书问题。所谓“六书”,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后叙中提出的汉字构成的六种方法,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及假借的概括。其中“形声”被认为是汉字造字法中最常用的、最能产的、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字之法 六书 形声字 中国传统语文学 审读 说文解字 处理意见 汉字造字法 新编辑 稿子
下载PDF
A Brief Analysis of Culture Aphasia in Higher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Caiqiao Huo 《Sociology Study》 2015年第4期255-261,共7页
Culture is a result of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society; languag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widely use of English seriously hinder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c... Culture is a result of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society; languag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widely use of English seriously hinder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t results in "cultural aphasia" phenomenon. After having studied foreign language for several years, many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still cannot expres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rrectly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neglec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It is necessar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utput of native language culture as well as the input of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As the main places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alent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ocusing on how to change this phenomen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aphasia" phenomenon in China,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inally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 culture aphasia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aphasia teaching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Chinese linguistic literature
9
作者 Zhang Xiaole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3期194-196,共3页
The teaching properties and the teaching modes of the Chinese linguistic literatu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ourses have certain particularity, an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 The teaching properties and the teaching modes of the Chinese linguistic literatu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courses have certain particularity, and in the course teaching,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play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ourse teaching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slructures and the shape of their ideolog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should break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we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lay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learning in the cross-na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istic context with various forms and rich contents, and help the students easily and autonomously integrated into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