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国伦理学研究与建设的应有理路
1
作者 钱广荣 《理论建设》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与建设遇到的"困惑"和"顾虑",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厘清应有的理路,这就是: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在道德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立... 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与建设遇到的"困惑"和"顾虑",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理的指导下厘清应有的理路,这就是: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关注广大人民群众在道德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为此,伦理学人需要优化思维品质和作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 中国伦理学研究与建设 应有理路
下载PDF
新中国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
作者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伦理学研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伦理学学科体系未能定型,但老一辈伦理学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为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伦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伦理学学科体系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伦理学研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伦理学学科体系未能定型,但老一辈伦理学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为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伦理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伦理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包括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外国伦理思想史和应用伦理学四种学科形态在内的总体框架。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中国伦理学学科体系未来的发展任重道远,需要以文化自信引领中国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方向,增强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时代意识和问题导向,积极协同其他相关学科推进应用伦理学科的建设和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伦理学 学科体系 建设与发展
下载PDF
促进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2023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与伦理规范”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3
作者 耿奖研 周毅为 吴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是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2023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第20周年,为全面总结20年来我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深入研究人与自然...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是美丽中国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2023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第20周年,为全面总结20年来我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哲学与伦理规范,进一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于2023年11月11日至1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环境伦理学 中国伦理学 生态文明建设 会议综述 杭州师范大学 学术研讨会 创新与发展
下载PDF
“旧文科”的新文科建设——以中国伦理学史学科与课程建设为例
4
作者 金香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 在新文科建设的视野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应以系统反思其在现代分科体系下的发展过程,重新审视学科定位和自身发展特色为前提。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建构中国哲学话语方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国伦理学史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既需要恢复文史哲会通的大视野,也要尊重学科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规律,培养基于经典的学术品位与创新性,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专业实现动态融合,从而达到激活优秀文化传统、服务现实生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新文科 学科与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研究
5
作者 冯宝晶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近年来,高职院校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如“三课堂”课程思政建设、“课中课”课程思政建设、“职业素养护照”评价方式改革等,这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双主体”课程思政顶层制度设计... 近年来,高职院校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诸多探索,如“三课堂”课程思政建设、“课中课”课程思政建设、“职业素养护照”评价方式改革等,这些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双主体”课程思政顶层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双导师”团队课程思政意识、能力有待提高,“双身份”课程思政成效考核评价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着力通过加强“双主体”协同育人制度建设、提升“双导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改进考核评价体系等改革举措,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学徒制 课程思政建设 探索研究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研究
6
作者 王福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8,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7年)、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0年)、稳步发展阶段(2001-2010年)和充分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当前,教材数量逐渐增加,教材内容体系逐渐丰富,教材类型增多,教材体例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7年)、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0年)、稳步发展阶段(2001-2010年)和充分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当前,教材数量逐渐增加,教材内容体系逐渐丰富,教材类型增多,教材体例逐渐完善。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国家政策是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根本遵循,实践需求是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深厚土壤,学术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推手,学科建设是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有力保障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启示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构建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学教材为目标,始终坚持加强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科学研究,始终坚持学前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国际视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立 学前教育学教材 国家政策 实践需求 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基于健康中国建设理念的体育下乡路径优化现状研究
7
作者 申再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77-81,共5页
研究目的: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体质健康,体育下乡路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52个不同地域的行政村的264名农民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健康... 研究目的:为加快健康中国建设,不断提升农民体质健康,体育下乡路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52个不同地域的行政村的264名农民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健康中国建设理念下的农民体质健康有其特点。农村的体育路径等运动场地设施日益增多,农村体质测试室(站)以及农村体质测试员、健身指导员、农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及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利用等软件资源较为稀缺。农村开展的体育健身活动以及上级部门实施的体育下乡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束缚了健康中国建设理念下的体育下乡路径优化的正常开展和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建设 体育下乡 路径优化 现状研究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潜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成立 道德建设 理学研究 展望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讨论会 专家学者
下载PDF
中国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的立足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评介
9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6-137,共2页
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伦理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复兴以来,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改革与道德”为主题,表现出研究者的伦理学干预和指导道德生活的固有激情和气派;第二阶段的研究,针对在市场... 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伦理学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复兴以来,其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研究,以“改革与道德”为主题,表现出研究者的伦理学干预和指导道德生活的固有激情和气派;第二阶段的研究,针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越发“严重”起来的“道德失范”问题,伦理学者的那种固有激情与气派开始退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道德状况 中国公民 道德建设 评介 调查 当代 80年代
下载PDF
投身健康中国建设,拓展医学人文科学研究——读李恩昌等《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有感
10
作者 张金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02-303,共2页
读李恩昌等学者的《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一书,突出的感受是,医学人文学者应置身于健康中国建设,在维护、促进国人健康的实践中实现医学人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具体说来,可展开为三。第一,为健康中国做贡献,医学人文学... 读李恩昌等学者的《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一书,突出的感受是,医学人文学者应置身于健康中国建设,在维护、促进国人健康的实践中实现医学人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具体说来,可展开为三。第一,为健康中国做贡献,医学人文学研究的视角应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医学人文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中国建设 李恩 人文科学研究 发展研究 伦理学问题 人文学者 人文研究
下载PDF
2020—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进展——基于BICOMB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玉婷 李可青 邹冬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32-239,共8页
以中国知网CNKI 2020—2022年的212篇关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文献为样本,运用BICOMB可视化和SPSS 27.0热点聚类方法,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进入了需要... 以中国知网CNKI 2020—2022年的212篇关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文献为样本,运用BICOMB可视化和SPSS 27.0热点聚类方法,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2022年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研究进入了需要跨学科集成和研究机构间加强合作的平稳细化时期;在这一时期,乡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和乡村景观规划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三大热点研究主题;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未来趋势,将聚焦于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的质量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 研究进展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伦理学研究的当代取向与道德悖论研究——从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状况看
12
作者 王习胜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基本建构了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学科和道德建设体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伦理结构的剧烈变迁,向当代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提出了新挑战。以研究道德冲突、道德矛盾和道德困境等现象、规律和消...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基本建构了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学科和道德建设体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伦理结构的剧烈变迁,向当代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提出了新挑战。以研究道德冲突、道德矛盾和道德困境等现象、规律和消解理路为旨归的道德悖论研究,不仅与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当代取向具有相应性,更具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研究 道德建设 道德悖论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论会综述
13
作者 杨峻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5,共3页
2009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道德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 2009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道德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成立 学术讨论会 道德建设 理学研究 展望 安徽师范大学 综述 中国人民大学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14
作者 金焕玲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中国成立 道德建设 理学研究 展望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下载PDF
“三大体系”建设:筑牢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15
作者 夏燕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2,I0005,共11页
认识和理解“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体系,关键是治学的精准定位,重在发挥理论研究的实效。关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的讨论,借助对体系构成目标的认识和对体系思维能力的提升,阐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 认识和理解“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体系,关键是治学的精准定位,重在发挥理论研究的实效。关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的讨论,借助对体系构成目标的认识和对体系思维能力的提升,阐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效用。应该说,“三大体系”建设为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建构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和优势,是增强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极为重要的理论创新之所在。同时,还要认识到“三大体系”建设的确为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进一步凸显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原创性和时效性,不断彰显艺术学研究的引导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这将大大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更是让文史哲艺“向未来”发展的底蕴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 治学精准定位 理论研究实效
下载PDF
探索“标准化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GB/T 44056-2024)国家标准解读——访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总体技术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7期12-17,共6页
2024年5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 44056-2024《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定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南》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是我国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首部国... 2024年5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 44056-2024《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定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南》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是我国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的首部国家标准,为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为此,《中国标准化》杂志采访了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总体技术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管总局 中国科学院 技术指南 资源研究 中国标准化 标准解读 框架性 美丽中国建设
下载PDF
以中国传统文化课助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
17
作者 谭琴 舒晓军 高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37-139,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远,了解与认知其所蕴含的多元精华与先进思想,对塑造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三观”等诸多方面均具备十分重要的时代发展意义。大力发展、革新高职教育教学,是实施创新型、创造型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且高职院...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远,了解与认知其所蕴含的多元精华与先进思想,对塑造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三观”等诸多方面均具备十分重要的时代发展意义。大力发展、革新高职教育教学,是实施创新型、创造型国家的战略发展需求;且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质量、水平及效果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能否高效开展存在密切关系,也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性。对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连续增强高职院校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力度与强度,提高思政课程育人水平、质量及效果,拓展课程发展路径,革新与优化课程思政建设话语体系,凸显高职院校育人特色,为中国梦的实现培育一批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课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研究
下载PDF
崇尚道德模范促进社会和谐--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2008年第2期4-8,共5页
2007年,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6周年暨第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道... 2007年,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6周年暨第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为了使读者对这次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意义、具体过程以及道德和道德榜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有一个深入了解,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现将采访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 伦理学 模范 社会和谐 主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评选表彰活动
下载PDF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吴教授结合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实际,从理论层面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各自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现将访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生导师 道德建设 伦理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及其历史启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唐凯麟 王泽应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32-38,共7页
20世纪中国伦理学从萌生、形成到发展、繁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程 ,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 90 0年至五四运动前为第一阶段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为第二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 1 978年为第三阶段 ,1 978年至 1 999年为第四阶段。 2 0... 20世纪中国伦理学从萌生、形成到发展、繁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程 ,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 90 0年至五四运动前为第一阶段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为第二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 1 978年为第三阶段 ,1 978年至 1 999年为第四阶段。 2 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的问题涉及伦理学科的各个方面 ,但就其大者而言 ,主要围绕伦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道德的本质和类型、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建设中的古今中外之争而展开。总结研究 2 0世纪中国伦理学于我们有许多历史的启示 ,对于新时代的伦理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伦理学 学科体系 道德本质 道德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