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伦理精神的结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庞俊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3,共7页
中国传统伦理以仁爱价值观为主导,相信人性本善,形成德得相通的社会机制,坚信善恶报应的信念,辅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际伦理,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气质的伦理精神结构。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物质文明与道德理性的双重冲击,中... 中国传统伦理以仁爱价值观为主导,相信人性本善,形成德得相通的社会机制,坚信善恶报应的信念,辅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代际伦理,形成了具有中国人气质的伦理精神结构。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物质文明与道德理性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结构受到质疑与解构。加之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全面围攻,使得当下中国伦理道德事件频发,伦理精神重构成为道德治理的核心主题。当代中国伦理精神的重构必须使得"中国特色"具有普遍意义,使得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具有世界元素,由此以类人与人类学方法为核心要素的类伦理学应当成为中国伦理精神建构的思想路径与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精神 结构 解构 重构 伦理
下载PDF
“中国伦理精神”的建构与发越——樊浩先生伦理学研究之一瞥
2
作者 谈际尊 《哲学分析》 2016年第3期41-51,共11页
樊浩先生近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从其所确立的旨趣、铸造的品格到创设的论题皆别具一格,蔚为伦理学领域之一大景观,其中又以"伦理精神"的申述与阐发最为别具匠心。伦理精神不是对伦理精神化或精神伦理化的简单解释,而是以此达成... 樊浩先生近三十年的学术生涯,从其所确立的旨趣、铸造的品格到创设的论题皆别具一格,蔚为伦理学领域之一大景观,其中又以"伦理精神"的申述与阐发最为别具匠心。伦理精神不是对伦理精神化或精神伦理化的简单解释,而是以此达成对人类精神终极追求的探寻,即探究伦理精神作为"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之至善究竟对人类文明发展意味着什么;切近而言,即是中国伦理精神对中国现代社会形态具有何种意义。对此,樊浩先生不惜运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文化战略"之深沉笔触、势大力沉的理论思辨和"顶天立地"的担当意识来展开其思考,为此所展开的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的伦理省思、韦伯创制"理想类型"之伦理范型的方法论超越、黑格尔精神哲学形态方法的批判性借用、生态哲学借以建基的"价值生态"的方法论发越等,都被创造性地融入"伦理精神"主题的卓越运思当中。显然,樊浩先生的伦理思考不是对伦理世界的单纯观照与直观映射,而是通过伦理世界进入到对整个精神世界的哲学反思。他新近指出的人类文明必将以"伦理共和"的方式完成自身多样性体系建构这一观念,再度反映出这一致思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浩 伦理精神 中国伦理精神 价值生态 伦理共和
下载PDF
中国伦理精神历史性建构的致思之路——管窥樊浩教授之《历史哲学》和《道德哲学》
3
作者 唐代兴 《哲学分析》 2016年第3期21-40,共20页
樊浩教授基于"现实的伦理"和"伦理的现实"之双重动机,以"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性建构"为"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历史地还原性建构中国古代伦理精神基础上,求证中国伦理精神现代建构的必然性,由此开... 樊浩教授基于"现实的伦理"和"伦理的现实"之双重动机,以"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性建构"为"一以贯之"的主题,在历史地还原性建构中国古代伦理精神基础上,求证中国伦理精神现代建构的必然性,由此开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历史到现实的三维认知路向,并构建以心理学探本、形而上学辩证和决疑论解决为基本构成的"价值生态"方法,然后以此来解决中国伦理精神历史性建构中的决疑论问题,完成对中国传统伦理及精神的逻辑还原,以为现代社会伦理的建构提供传统资源,也为其打开一种认知视野并开辟出一种认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精神 价值生态 心理学探本 形而上学辩证 决疑论解决
下载PDF
对道德规范体系客观内核的探明——评《当代中国伦理精神》
4
作者 伍舟文 孙燕青 《岭南学刊》 2002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伦理精神 道德机制 道德规范体系 《当代中国伦理精神
下载PDF
通情达理: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精神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卫华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110,共6页
通情达理可视为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精神逻辑。在“天—命—性—情—道—教”本体建构中,“性—情”通过通情达理贯通天道和人道:“通情”在己之好恶与他人好恶的理性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即“理”。“理”要获... 通情达理可视为中国情理主义道德哲学传统的精神逻辑。在“天—命—性—情—道—教”本体建构中,“性—情”通过通情达理贯通天道和人道:“通情”在己之好恶与他人好恶的理性沟通中形成共同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即“理”。“理”要获得现实性,又需要“达”的实践智慧。“达理”虽呈现为理性形式,但其实际展开中始终以理性和情感的互融为进路。由此,通情达理所展现的精神逻辑为:“理”从“情”出,“情”据“理”而通,“情”通则“理”得,“理”由“情”而“达”,并由此开辟了以克己、爱人和万物一体为核心的中国伦理精神传统。这一传统,为提升人性能力、培育向善的人性情感、促进内在道德与外在伦理有机统一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哲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精神传统
下载PDF
以“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月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价值框架下,展开了以"伦"为核心的伦理精神的价值建构,这种建构通过由"天理"到"伦"再到"份"的层层展开与推进,实现了由社会统一价值到社会规范体系再到...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价值框架下,展开了以"伦"为核心的伦理精神的价值建构,这种建构通过由"天理"到"伦"再到"份"的层层展开与推进,实现了由社会统一价值到社会规范体系再到个体责任的具体转化过程,个体道德责任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和根据,通过个体对道德责任的恪守,使得社会的统一价值要求逐步实现和落实,这样就形成社会价值向个体责任转换并最后复归于社会价值的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链环。社会统一的价值要求就是这样通过个体道德责任一步一步地向社会生活落实,形成一个由社会的人伦关系出发,最后又回归到社会生活的辩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伦理精神 建构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的形成、要旨及基本特征
7
作者 朱金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128,共7页
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而来的伦理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结晶,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围绕中国共产党人与民族、... 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而来的伦理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体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精神结晶,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围绕中国共产党人与民族、人民、世界、自身等基本关系范畴展开,其要旨主要表现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价值主题,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价值根本,胸怀天下、美美与共的责任担当等。先进性、创新性、广泛性与实践性是其独特的气质。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内蕴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中,外显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和道德人格的彰显,是推动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伦理精神 要旨 基本特征
下载PDF
穿透伦理 解读古今——刘玉平、周晓琳《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之我见
8
作者 龚奎林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一书对象独特、角度新颖,方法稳健、纵横交错,资料丰富、笔力灵动,不失为一部结构严谨、闪烁灼见而晓畅精辟的好书。
关键词 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 结构 视野
下载PDF
“中国梦”的伦理意蕴、表征及构建路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郭良婧 郭广银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共5页
"中国梦"潜在蕴含了诸多伦理意蕴方面的内涵,"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道德理想,也是百姓、个人的道德理想。以伦理角度考量,"中国梦"集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党德廉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价值表征。构建&qu... "中国梦"潜在蕴含了诸多伦理意蕴方面的内涵,"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道德理想,也是百姓、个人的道德理想。以伦理角度考量,"中国梦"集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党德廉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价值表征。构建"中国梦"需要多重路径,如政治路径、经济路径等,就伦理角度而言,应该从加强"中国梦"的道德理想教育、正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价值、弘扬中国伦理精神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伦理意蕴 伦理表征 传统伦理文化 中国伦理精神
下载PDF
文学研究的多维度视野——评刘玉平、周晓琳近著《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
10
作者 邱燕萍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四川师范学院刘玉平、周晓琳两位教授近著《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一书,针对文学评论界存在的对伦理研究过于轻视,以至漠视的现象而作,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该书具有的鲜明特点是大文学观念和探幽发微的个案剖析,它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四川师范学院刘玉平、周晓琳两位教授近著《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一书,针对文学评论界存在的对伦理研究过于轻视,以至漠视的现象而作,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该书具有的鲜明特点是大文学观念和探幽发微的个案剖析,它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是:文学研究应有全方位、多维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刘玉平 周晓琳 中国文学的伦理精神 文学评论 伦理研究 个案分析 “大文学“观念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伦理学使命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当我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候,需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有科学的把握。新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的概念,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强国、利民、自信、担当、共享等。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变迁的特殊... 当我们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候,需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有科学的把握。新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的概念,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伦理价值,体现为强国、利民、自信、担当、共享等。由于现代科技与社会变迁的特殊性,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代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如伦理主体日益被解构、伦理关系日益复杂化、伦理整合日益弱化、伦理预期日益模糊等。这就需要在新时代构建一种适应社会全面转型发展的伦理大思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中国伦理精神和中国伦理价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伦理整合 伦理断裂 中国伦理精神 中国道德力量
下载PDF
中国体育的伦理价值诉求 被引量:3
12
作者 上官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36,共4页
中国体育因其蕴含独特的伦理价值诉求而与西方体育具有显著差异。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体育除了强调以体育强身健体的基本伦理价值目标之外,比西方体育更多地倡导身心和谐、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等伦理价... 中国体育因其蕴含独特的伦理价值诉求而与西方体育具有显著差异。受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体育除了强调以体育强身健体的基本伦理价值目标之外,比西方体育更多地倡导身心和谐、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等伦理价值取向,也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强调竞技性和竞争性。在体育全球化时代,中国体育既应该批判地吸取西方体育伦理精神,也应该保持自身内含的传统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体育伦理 中国体育伦理精神
下载PDF
转型与会通:以马克思精神生产视角审视中国传统伦理
13
作者 张文彬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76,共10页
马克思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演进以及人类意识进化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嬗变源自人们的物质生产、经济交往。中国传统道德尚公、重礼、贵和的基本精神,... 马克思唯物史观通过对人类社会演进以及人类意识进化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与精神文化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伦理精神的历史嬗变源自人们的物质生产、经济交往。中国传统道德尚公、重礼、贵和的基本精神,仁爱、崇义、修身的人性修养,充分体现农业文明、血亲关系基础上的伦理样态。从马克思精神生产视角,可以揭示“家国同构”“宗法人伦”“公私之辩”等为主要特点的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生成之谜,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变革与中国传统伦理精神转型之间的关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其独有话语体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精神 历史嬗变 马克思精神生产
原文传递
《伦理研究》集刊启事
14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伦理研究》是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主办的学术交流园地,创刊于1999年;与世界中国哲学学会合办,樊浩教授、成中英教授担任联合主编;罗国杰教授、牛津大学原哲学系主任John Broome担任顾问。刊物秉承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与... 《伦理研究》是东南大学伦理学团队主办的学术交流园地,创刊于1999年;与世界中国哲学学会合办,樊浩教授、成中英教授担任联合主编;罗国杰教授、牛津大学原哲学系主任John Broome担任顾问。刊物秉承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与中国气派,以伦理为重心,以中国伦理精神的转化创新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为己任,在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中推进中国伦理道德的理论建构和现实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研究 哲学学会 中国伦理精神 罗国杰 樊浩 伦理道德 学术交流园地 牛津大学
下载PDF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期许、问题与理路——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的伦理逻辑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祥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32,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伦理"制度秩序"和"心灵(心理)秩序"的建构,而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观照"伦理现实"以协调伦理与道德的矛盾、眷注"现实的人&qu...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伦理"制度秩序"和"心灵(心理)秩序"的建构,而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观照"伦理现实"以协调伦理与道德的矛盾、眷注"现实的人"以化解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建造"真实集体"以消弭现代性群己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价值期许。当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如何实现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和理论主题的"伦理转换",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是如何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挑战。为此,建构面向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基本理路是:直面伦理与道德的矛盾,构筑实践伦理精神;直面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构筑仁爱伦理精神;直面现代性群己矛盾,构筑责任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 中国70年 精神激励
原文传递
《子夜》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丽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甚为重要的一部站在近代人文精神立场上,真实而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文明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的成功之作,它以最能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人”伦理范型特征的人物典型的塑造为中国“人”的近代化之探...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甚为重要的一部站在近代人文精神立场上,真实而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文明对古典人文精神的巨大冲击的成功之作,它以最能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人”伦理范型特征的人物典型的塑造为中国“人”的近代化之探索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夜》 中国近代伦理精神 上海 中国近代伦理范型 吴荪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