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修辞学学科史的建构与开拓——学科演变史的回顾与学术创新路向的探寻 |
宗廷虎
陈光磊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历史赋予的责任——谈《中国修辞学通史》的撰写 |
宗廷虎
陈光磊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9
|
|
3
|
贯通古今,蔚为大观——读《中国修辞学通史》 |
蒋孔阳
濮之珍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4
|
20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
胡范铸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7
|
|
5
|
从“修辞技巧”到“言语行为”——试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语用学转向 |
胡范铸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84
|
|
6
|
探索新的理论与方法 重铸中国修辞学的辉煌 |
邵敬敏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8 |
24
|
|
7
|
中国修辞学的学科重建和科学再造 |
高万云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8
|
全球视野和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学科思考 |
谭学纯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9
|
中国修辞学的现状和出路 |
高万云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3
|
|
10
|
新世纪以来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论 |
段曹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1
|
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科概念术语研究综论 |
张春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2
|
中国修辞学的历史源流与新世纪多元取向的思考 |
刘焕辉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3
|
我国的语言生活问题——在中国修辞学会第12届年会上的讲话 |
李宇明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0
|
|
14
|
为修辞学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里程——评《中国修辞学通史》 |
濮侃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5
|
当代西方人文学科的范式转换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模式 |
刘亚猛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6
|
修辞学史研究的承传和创新——序《20世纪中国修辞学》 |
张炼强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7
|
新世纪的中国修辞学研究 |
钟玖英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15 |
2
|
|
18
|
见证中国修辞学变革 |
钱冠连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9
|
撰写《中国修辞学通史》的缘起与经过 |
郑子瑜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20
|
简评宗廷虎新著《20世纪中国修辞学》 |
冯寿忠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