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史研究的新课题——关于编纂《编年史》的若干问题
1
作者 石源华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6,112,共5页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一书,以公正而不偏袒的历史态度进一步综合、梳理已经发现的中文档案资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韩国独立...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一书,以公正而不偏袒的历史态度进一步综合、梳理已经发现的中文档案资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研究的历史定位;2.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的研究对象;3.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研究的特殊意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 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 历史定位 研究对象 特殊意义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柬埔寨-中国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兴旺达 颜洁 《东南亚纵横》 2017年第6期32-39,共8页
柬埔寨与中国在商贸和文化上的关系历史悠久。自从195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日趋密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柬中两国发展政治外交关系和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本文回顾... 柬埔寨与中国在商贸和文化上的关系历史悠久。自从1958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关系日趋密切。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柬埔寨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柬中两国发展政治外交关系和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本文回顾柬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对"一带一路"为柬埔寨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柬埔寨-中国关系 政治外交关系 经济合作 机遇和挑战
下载PDF
从“贡献”到“合作”: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庄国土新著《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评介
3
作者 聂德宁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发展变化 庄国土 《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 经济合作 政治格局
下载PDF
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建勋 《东南亚纵横》 1999年第2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与东盟关系 东盟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经贸关系 次区域合作 经济技术合作 新加坡 双边贸易 金融合作
下载PDF
东盟的崛起及其与中国关系前瞻
5
作者 舒林 《亚非纵横》 1997年第3期4-10,共7页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努力加强团结合作,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东盟依据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调整发展战略:政治上加速扩大组织,筹建囊括东南亚10国的"大东盟";经济上加强内外合作,加速建... 东盟自1967年成立以来,努力加强团结合作,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东盟依据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调整发展战略:政治上加速扩大组织,筹建囊括东南亚10国的"大东盟";经济上加强内外合作,加速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安全上积极发展成员国间的军事合作,努力巩固和加强在东盟地区论坛的主导地位;在对外关系上加强协调一致,坚定地维护东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抗拒霸权主义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关系 东盟地区论坛 东盟国家 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地区 亚太地区 主导地位 迅速崛起 马来西亚 经济发展
下载PDF
重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与发展:一种文明互鉴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笑吟 郭树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54,160,共2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受到战后全球文明交流交锋和多元共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推动。其中,文明互鉴既是理论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理论知识整合的主要动力,更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国际化面向。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受到战后全球文明交流交锋和多元共存的国际政治现实的推动。其中,文明互鉴既是理论研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也是实现理论知识整合的主要动力,更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国际化面向。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文明互鉴下的探索与发展呈现出一种动态、多元、辩证的前进趋势,主要体现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建国初期、冷战大国文明博弈背景下同苏联、美国等国际关系理论间的文明激荡与文化交锋;二是改革开放后,在多元文明共存与和平发展的时代判断下,主动开展对国外理论知识的批判性引介,在融会中外的基础上提升本国理论自觉与意识系统化;三是21世纪后,积极推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在新一轮的全球文明交流交锋中,凝聚以“中国学派”为代表的共同体意识,产生了面向国际学术界传播的理论范式成果,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外交思想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建设发挥着总领性、全面性的指导作用,围绕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命题,而文明互鉴则将在新时期继续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进步与成长提供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文明互鉴 理论自主 理论发展史
下载PDF
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三次历史转向
7
作者 张畅 赵雪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中国国际关系学创立于旧中国,但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中国国际关系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的特征是以“国际共运史”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开始了第二次历史转向,... 中国国际关系学创立于旧中国,但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中国国际关系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第一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的特征是以“国际共运史”为主流;改革开放后开始了第二次历史转向,其最大特征是“回归”西方话语体系的国际关系学本体;世纪之交,国际格局急剧变化,全球治理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符合时代需求,成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的第三次转向目标,也应该是世界国际关系学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 历史转向 国际共运史 新型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中国的伙伴关系升级模式--以中国与中亚国家伙伴关系为例
8
作者 施欣怡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8,161,共23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伙伴关系的提质升级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范围广、质量高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中国的百余个双边伙伴关系中,有近半数经历过升级。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升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伙伴关系的提质升级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范围广、质量高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中国的百余个双边伙伴关系中,有近半数经历过升级。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伙伴关系升级的核心是深化合作。中国伙伴关系升级模式由升级路径和升级条件两部分组成。通过机制化和合异化两种升级路径,制度和文化两个合作要素得到加强;立足于互信和互利两个升级条件,不确定性和偏好差异两类不利因素得到抑制。中亚是目前中国周边唯一一个所有国家都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国的地区,中国与中亚国家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符合伙伴关系的升级模式。未来,中国要进一步深化各类伙伴关系,运用好机制化和合异化的升级路径,着重发展好互信互利合作,打造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关系 中国—中亚关系 互信 互利
下载PDF
地方对外关系: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史的新视角
9
作者 冯峥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66,共5页
近年来,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对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史研究中,对中央层面外交决策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地方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则较为不足。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对外关... 近年来,当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但对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史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史研究中,对中央层面外交决策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地方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则较为不足。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对外关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复杂,不同行为体的作用和影响也在不断变化。其中,地方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对地方对外关系史的研究可以成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史的新视角。需要指出的是,地方对外关系必然要在中央制定的政策框架内开展,受整体外交布局影响,符合中央的对外开放政策。这种大的视野和观照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对外关系史的基本前提。不过,本文重点关注地方的自主性,以便充分探索学术创新方向,发掘有价值的题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对外关系 学术创新 外交史 政策框架 外交决策 经济全球化 重要参与者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中国新型政党关系与人民政协
10
作者 王天海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是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合作关系。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组织和民主形式,也为践履新型政党关系结构搭建了制度平台。从历史上看,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格局与人民政协的形成与发展相伴... 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是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执政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合作关系。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的重要组织和民主形式,也为践履新型政党关系结构搭建了制度平台。从历史上看,中国新型政党关系格局与人民政协的形成与发展相伴共生,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情境为促进中国新型政党关系结构与人民政协交互式互嵌提供了全新的契合点和着力点。新时代,应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彼此相融,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关系 人民政协 国家治理 互嵌相融机理
下载PDF
2024—2025年中国—东盟关系将在总体提升中面临新挑战
11
作者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 傅聪聪 吕蕙伊 《国际政治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越南的关系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中印尼双边关系分值从5.1上升至5.7,中越双边关系分值从5.3上升至5.9。这一变化趋势与此前预测基本吻合,...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外关系定量预测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越南的关系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中印尼双边关系分值从5.1上升至5.7,中越双边关系分值从5.3上升至5.9。这一变化趋势与此前预测基本吻合,即在大国战略竞争态势下,印度尼西亚在中美之间采取了“对冲战略”,越南则延续了“中美平衡”策略,其中高层互访、经贸合作推动了中越、中印尼关系分值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合作 竞争态势 中外关系 大国战略 双边关系 中国—东盟关系 印度尼西亚 定量预测
下载PDF
中国在中欧关系中的重点及战略
12
作者 陈志敏 戴炳然 +2 位作者 潘忠岐 丁纯 罗湘衡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2年第10期28-39,共12页
当今,欧洲联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强大而重要的,尽管对双方而言其并未处于最理想状态。中欧关系在历经1995—2005年的渐进式发展之后,近年来见证了一系列使双方感到刺激的挫折。由于世界在严重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正在拥抱一个更... 当今,欧洲联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是强大而重要的,尽管对双方而言其并未处于最理想状态。中欧关系在历经1995—2005年的渐进式发展之后,近年来见证了一系列使双方感到刺激的挫折。由于世界在严重的全球经济与金融危机之后正在拥抱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未来,并且鉴于《里斯本条约》所涵盖的新外交政策体系正在成形,为了贡献于这一重要关系的可能复苏,欧盟与中国进行一次更加认真的深层次对话可谓恰当其时。在本文中,作者将辨识以往欧盟在中国外交政策构想中的地位,评价双方关系的发展,勾勒中国的欧盟政策重点以及架构中国的对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中国关系 中国外交政策 欧盟外交政策 国际关系 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调构实践及其价值——基于党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分析
13
作者 朱庆跃 《北方论丛》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政治关系的存在构筑了党的权力相关机制产生和运转的基础。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党内外政治生态环境变化所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关系在坚持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调构,以促进党的权... 政治关系的存在构筑了党的权力相关机制产生和运转的基础。新时代以来,立足于党内外政治生态环境变化所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关系在坚持内核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调构,以促进党的权力运行机制的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具体体现在:通过健全民主集中制来推进党内关系的正常纯洁,从而实现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中协调与制约的统一;以党统政为前提,通过统分结合来推进党政关系的科学规范,从而实现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与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互动机制建设来推进党群关系的和谐稳定,从而实现党的权力和人民的权力的统一;以同心筑梦为目标,通过完善政党协商制度来推进党际关系的健康深入,从而实现参政党的权力监督与执政党的权力运行的统一;以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为特色,通过构建大监督格局来推进党企(政企)关系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党的权力在国有企业运行中所有权与使用权(收益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关系 调构 党的权力
下载PDF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 七十五周年校庆大会举行
14
《中国教工》 2024年第10期7-7,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工会院校高质量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75周年校庆大会13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始终坚持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工会院校高质量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质量发展大会暨75周年校庆大会13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升教学、培训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培训质量 工会院校 党的教育方针 提升教学 全面贯彻
下载PDF
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1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进森 李碧华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3年第9期33-36,共4页
本文分析、评价过去10年东盟和中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旅游、文化以及民间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东盟-中国关系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中国府际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21
16
作者 颜德如 岳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共5页
府际关系,亦称政府间关系,既指国内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工关系,也指国家间各级政府之间的交往合作关系。府际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长期... 府际关系,亦称政府间关系,既指国内不同层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工关系,也指国家间各级政府之间的交往合作关系。府际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府际关系以纵向关系和条块关系为主导,横向关系并不显著,但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中国的府际关系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特征:一方面是府际关系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迫切的调整与变革诉求;另一方面则是府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但总体而言,其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块块相隔、条块交错的联系形式仍是府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中央—地方间的纵向府际关系仍然是府际关系的主体,以层层节制为特征的单向权力运行模式在府际关系的实践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一体化全面推进和跨域公共事务不断增加,中国传统的府际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的需求,因而面临着调整和变革的压力。为适应这一客观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府际关系必然会呈现出纵向府际关系法治化、横向府际关系制度化、府际关系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推进府际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政府及其官员应该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府际关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下载PDF
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权之争——兼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学术自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小鼎 王亚琪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5期108-124,158-159,共17页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掌握着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霸权,塑造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式并从学理层面论证其霸权合法性。冷战结束以后,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政治现实的挑战,国际关系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在研究取向...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掌握着国际关系研究的话语霸权,塑造了国际关系研究的基本范式并从学理层面论证其霸权合法性。冷战结束以后,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政治现实的挑战,国际关系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在研究取向、研究方法、研究议题、理论流派等方面与美国展开了积极的话语权竞争,成就了"欧洲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美国的话语霸权。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与地缘政治重心的东移,国际关系研究的亚洲意识也逐渐觉醒,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自主性建设已初见成效,学术自觉与学术自信有所提升。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在话语权建设上存在诸多不足,应进一步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寻找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突破口,挖掘新的研究支点;拓展话语平台,为外交话语体系提供学术支撑。只有制定正确的话语权战略并付诸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研究 话语权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学术自觉
下载PDF
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人民日报》新闻标题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尤泽顺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0-248,共9页
本文以中国东盟关系的话语建构为例,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CDA)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视角相结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2008)与中国东盟关系相关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话语、身份建构... 本文以中国东盟关系的话语建构为例,把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CDA)和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视角相结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2008)与中国东盟关系相关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话语、身份建构与中国东盟关系的互动。分析发现,近年来双边关系的改善与中国官方报纸增加对东盟正面身份的建构存在正相关关系;后现代国际关系和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的"国家身份是建构的和变化的"观点是合理的;CDA能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语言研究提供其所急需的话语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关系 CDA 新闻标题 身份
下载PDF
关于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回避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金国 汪毅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我国学术界在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仍然没有就一些常识性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应改善和提高学术过程中汉语的驾驭能力,剔除学术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树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 我国学术界在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仍然没有就一些常识性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应改善和提高学术过程中汉语的驾驭能力,剔除学术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在创建国际关系理论过程中树立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创建 问题
下载PDF
转型中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以温州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春光 李天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21,共9页
劳资关系是当前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资关系演变深受两种力量的影响:一种是中国传统(包括农业社会的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另一种是全球化、市场化力量。在这两种力量的左右下,当前中国劳资关系正在经历两大... 劳资关系是当前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资关系演变深受两种力量的影响:一种是中国传统(包括农业社会的传统和社会主义传统),另一种是全球化、市场化力量。在这两种力量的左右下,当前中国劳资关系正在经历两大转型:从传统的关系向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转型,从早期工业化阶段的关系向着现代型关系转型。温州劳资关系的变迁是考察这两大转型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劳资关系 温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