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文明的早熟与中国古代国家政体 被引量:4
1
作者 郑敬高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农业生产为主干的生存条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农业民族文化,由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早熟性及其发展途径有不同于其他文明实体的区域特色,很早就滋生出带有君主专制集权倾向的政治文化,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成就在这种积淀的文化传统与... 以农业生产为主干的生存条件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农业民族文化,由于中国农耕文明的早熟性及其发展途径有不同于其他文明实体的区域特色,很早就滋生出带有君主专制集权倾向的政治文化,于是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形成就在这种积淀的文化传统与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中确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集权 中国农耕文明 中央集权 母系氏族公社 政治 血缘关系 原始农业 宗法关系 土地私有制 我国古代
下载PDF
资源基础与文明变迁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栋虹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期120-125,119,共7页
一 文明是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明变迁史,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打破陈旧的文明方式,引进和构建适应新的情况要求的文明方式。同时,任何文明都产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和... 一 文明是一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明变迁史,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打破陈旧的文明方式,引进和构建适应新的情况要求的文明方式。同时,任何文明都产生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和资源基础。那么,从资源条件看,它是如何历史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文明变迁呢? 长久以来,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探讨受制于“地大物博”的传统资源意识的束缚,是很无意于这样来选题的。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变迁 资源基础 中国农耕文明 传统农业 耕地资源 可开垦 劳动生产率 资源条件 增殖 长期延续
下载PDF
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 被引量:3
3
作者 姚自昌 《古今农业》 2002年第4期63-67,共5页
周祖,指周代立国之前居豳的十余世农业始祖。“北豳”即今之甘肃庆阳,因地处古“豳城”之北,故为北豳。北豳是中华农耕的故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庆阳大地保存的周祖农耕文化不但面广而且量大。特别是在窑洞民居、耕作习俗和... 周祖,指周代立国之前居豳的十余世农业始祖。“北豳”即今之甘肃庆阳,因地处古“豳城”之北,故为北豳。北豳是中华农耕的故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庆阳大地保存的周祖农耕文化不但面广而且量大。特别是在窑洞民居、耕作习俗和文化积淀方面,都记录着周代农耕的浓厚气息和周文化的大量因子。因此,研究这一地域的农业民俗及农耕文化不仅是西部开发的需要,而且有益于我国传统农业的历史研究和民俗的视域开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北豳 庆阳地区 公刘 传统农业 陇东 周文化 窑洞民居 西部开发 中国农耕文明
下载PDF
非常道
4
《晚晴》 2012年第12期5-5,共1页
""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q... ""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政府宁肯少上几个项目,也要确保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投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道 舰载机 幸福 国务院 批评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工作总结 测度 目标 中国农耕文明
原文传递
十八年的进城路
5
作者 王雯 《晚晴》 2011年第10期26-26,共1页
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编年纪事。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十年砍柴,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最巨大的变化: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 这是一个进城的乡下人18岁前的编年纪事。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十年砍柴,当他用稚嫩的眼开始看世界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在目睹中国乡村一百年来最巨大的变化:知青回城、人民公社的解体、高考恢复、传统民俗的回归、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流入山乡、南下打工潮的开始和乡民对财富的欲望被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乡村文化 传统民俗 中国农耕文明 人民公社 中国乡村 乡村社会 信息传播 中华文明 打工潮
原文传递
The Chinese Road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Continuity
6
作者 Xu Yo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7年第2期5-20,共16页
The Chinese road has deep historical roots. Its most striking feature is that it is marked by historical continuity rather than rupture, and the main force behind this continuity is its intrinsic dynamism and vitality... The Chinese road has deep historical roots. Its most striking feature is that it is marked by historical continuity rather than rupture, and the main force behind this continuity is its intrinsic dynamism and vitality. Unlike the paradigm of Eurocentrism or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analytical paradigm discovers China through long-term comparisons with corresponding countries in the same time and space in an effort to find positive elem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oad and to refute the long prevalent theory of Chinese stagnation. Seen over the course of world history, the impetu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s most brilliant agrarian civilization was endogenous. This impetus was not a momentary "explosive force" but a sustainable institutional drive whos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the independent farming household, endogenous government capacity and adaptive national governance.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theme of "permanent change," Chinese development had a secondary theme of "cyclical chang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The roots of Chinese development are buried deep in the genes of this agrarian nation in the form of sticky institutions, bureaucratic inertia, arbitrary power, etc. Historical continuity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China's creative r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n modern times, ultimately laying down a socialist developmen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is remains an unfinished relay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road historical continuity INSTITUTIONALIZATION agrarian civi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