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新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经济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1
作者 乌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12,共2页
在距今8000-30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经历了农业的兴衰到畜牧业崛起的过程,形成了半农半牧经济格局。在这一时期,各考古学文化的更替与气候的变化是一致的。
关键词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 史前考古文化 全新世环境
下载PDF
柯斯莫《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5,共7页
在1999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先秦史》第十三章《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中,柯斯莫的以下基本观点值得肯定:一、从欧亚大陆的游牧文化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这一大背景来考察中国北方地带的游牧人群出现。二、由于兼营牧羊业和农业的... 在1999年出版的《剑桥中国先秦史》第十三章《中国前帝国时期的北部边疆》中,柯斯莫的以下基本观点值得肯定:一、从欧亚大陆的游牧文化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这一大背景来考察中国北方地带的游牧人群出现。二、由于兼营牧羊业和农业的社会群体在中原和游牧区之间充当"缓冲器",所以中国古籍中到公元前4世纪才出现对游牧人的记载。三、中国北方地带是一个众多考古学文化的发生地和多个族团的栖息地。它的游牧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另一方面,我们对柯斯莫界定的"北方地带"的范围和分期方案有不同的看法,他所臆想的狄人和戎人在北方地带自北向南的大更替、未加具体分析就误判"最早的匈奴式"遗存的做法,以及对战国以前北方地带主体居民为东亚蒙古人种的忽视,都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柯斯莫对外贝加尔和蒙古东部地区的独特文化注意不够,而且只谈自西向东的文化影响是有片面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地带 游牧 匈奴 戎狄 蒙古人种
下载PDF
关于匈奴人种问题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全超 朱泓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8,共5页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类学资料表明,匈奴人的人种构成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匈奴人基本延续了较早时期的人种类型。“中国北方长城地带”东周时期南下的牧人在人种类型上属于“古蒙古高原类型”,来源上应与蒙古高原以及外贝加尔石板墓的居民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到战国晚期以后,当长城以北强大的匈奴联盟形成的时候,这部分古代居民很有可能最终加入到了匈奴联盟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 古蒙古高原类型 匈奴
下载PDF
东周时期中国北方系腰带研究(二)
4
作者 潘玲 孙丹玉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91-204,共14页
中国北方系腰带与欧亚草原有密切的联系,欧亚草原的动物纹题材、腰带具都对中国北方系腰带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东周时期中国北方系腰带又有明显地区别于欧亚草原和中原系统腰带的特征,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有些因素被后世腰带所继承。
关键词 欧亚草原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 北方长城 东周时期 动物纹饰
原文传递
甘肃省庄浪县出土的高领袋足鬲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晓钟 《华夏考古》 1996年第2期90-92,89,共4页
甘肃省庄浪县出土的高领袋足鬲程晓钟Li-tripodswithhighneckandbag-likefeet,storedupinZhuanglangCountyMuseum,GansuProvince,wereno... 甘肃省庄浪县出土的高领袋足鬲程晓钟Li-tripodswithhighneckandbag-likefeet,storedupinZhuanglangCountyMuseum,GansuProvince,werenotearlierthanthe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浪县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寺洼文化 文物考古工作 纹装饰 中国北方地带 遗址 陶鬲 文物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