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两岸“外交休兵”的政治前景——以南太平洋地区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昌 许善品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35,共9页
"外交休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党和民进党通过"金钱外交"谋求"国际地位"失败后台湾的对外政策转型。"外交休兵"的经验和两岸关系现状将促使蔡英文与民进党重新审视"台独"纲领的... "外交休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党和民进党通过"金钱外交"谋求"国际地位"失败后台湾的对外政策转型。"外交休兵"的经验和两岸关系现状将促使蔡英文与民进党重新审视"台独"纲领的可行性,这反过来为"外交休兵"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环境,因此岛内政党更迭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不宜高估,"休兵"仍将是主流。同时,"外交休兵"基础脆弱,两岸机制化的政治互信亟待建构。另外,美澳日等相关大国亦对两岸关系产生多重影响。南太平洋地区曾是两岸冲突的焦点地区,但也是"外交休兵"的受惠之区,两岸应在管控分歧、加强互信、大国协调等方面继续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休兵” 南太平洋地区 两岸关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进展、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9
2
作者 邢瑞利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3期92-107,共16页
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发展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关系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兼具战略和安全内涵,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南太平洋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发展中国与该地区国家关系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兼具战略和安全内涵,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且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4年多来,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在"五通"方面进展显著。与此同时,在该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包括美日等西方大国的影响和干扰、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主客观因素制约以及中国台湾等因素的影响。鉴于此,中国应加大对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战略投入,建立和维持重点战略支点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构建合作机制。同时,加强该地区国家国别研究,强化互动与人文交流,拓展合作领域,引领地区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地区 “一带一路” 中国南太平洋地区外交
下载PDF
基于区域国别视角下的中国周边外交思想研究——以东南亚地区为例
3
作者 雷博雯 吴桧榛 《区域治理》 2024年第17期188-190,共3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场内容广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国际局势屡有动荡,世界经济遭受挫折,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场内容广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国际局势屡有动荡,世界经济遭受挫折,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交往中,中国与东南亚始终保持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基于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形势,结合周边外交思想的总体内容,以东南亚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外交互动研究,阐释中国外交思想在东南亚地区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思想 周边外交 东南亚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近些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排除一些障碍和困难,改进和提升合作的水平与模式。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应该坚持合作的基本原则,扩大合作... 近些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排除一些障碍和困难,改进和提升合作的水平与模式。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应该坚持合作的基本原则,扩大合作的内容和层次。此外,中国应该继续加强与传统势力的协调和沟通,努力深化与区域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太平洋岛国 南太平洋地区 国际合作
下载PDF
新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亚区域合作外交 被引量:8
5
作者 任晶晶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7年第1期32-38,共7页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作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下载PDF
巴基斯坦-沙特关系与中国的印度洋地区外交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继东 丁建军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4年第2期72-78,5-6,共7页
巴基斯坦与沙特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友好关系,两国高度的文化认同,在经济、资源、防务等方面的互补性,构成了两国特殊关系的要件。在国际关系新格局下,巴-沙关系虽面临一些问题,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巴-沙友好关系与中国的印... 巴基斯坦与沙特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友好关系,两国高度的文化认同,在经济、资源、防务等方面的互补性,构成了两国特殊关系的要件。在国际关系新格局下,巴-沙关系虽面临一些问题,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巴-沙友好关系与中国的印度洋地区外交有较强关联性,对中国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积极意义,可使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范围扩展到海湾和印度洋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基斯坦-沙特关系 中国外交 印度洋地区
下载PDF
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龙静 《国际展望》 CSSCI 2017年第2期40-60,共21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地区先后建立起多个整体合作机制,构成了中国与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的总框架。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具有以中国为主导、侧重地区整体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属性和机制化等特征,不仅是南南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丰富,更是中国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大合作机制有的已进入成熟收获期,有的则开始快速发展,它们都凸显了互利性、提升了战略性、强化了机制性和规划性。同时,中国在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合作进行布局和规划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各发展中地区具有各自的地区特点和各有侧重的发展需求,但当前运作模式趋同的整体合作机制难以体现差异性;中国与各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基础有的建立在政治互信上,有的则建立在经济互利共赢的预期上,不同的合作基础会影响合作机制的发展前景;其他大国力量的影响、地区内部一体化程度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变化因素均对整体合作机制产生影响。中国作为这些整体合作机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应积极谋划和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整体外交 中国 发展中地区 整体合作机制
下载PDF
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春 《国际展望》 CSSCI 2018年第5期18-35,158,共19页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整体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对发...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整体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手段体系,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全面深化,促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机制化发展,有力地化解了持续崛起的中国在发展中世界所面临的利益、身份和影响力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还有助于各地区强化集体身份认同,进而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面对国际体系加速转型、中国持续崛起、发展中地区不断发展的现实,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前瞻性地完善其指导理念、战略思路和政策体系,推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发展中国 发展中地区 整体外交
下载PDF
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从美国南亚和中亚外交新动向谈起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地缘战略 新疆地区 新动向 中亚国家 中国西藏 南亚 石油运输 巴基斯坦 外交 中亚石油
下载PDF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锋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共4页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率团出访南太平洋地区,不仅访问了该地区的“超级大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对南太平洋重要的岛国——斐济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且在斐济与8个南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进行了双边对话和集体会晤,“共同决定...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率团出访南太平洋地区,不仅访问了该地区的“超级大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对南太平洋重要的岛国——斐济进行了国事访问,并且在斐济与8个南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进行了双边对话和集体会晤,“共同决定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提升了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岛国 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 南太平洋地区 意义 澳大利亚 超级大国 国事访问
下载PDF
试析中国的周边地区多边外交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晨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多边外交 中国政府 周边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 总体外交
下载PDF
东亚区域合作语境下的中国外交:一个新地区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晶晶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6,共7页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中,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外交正在成为中国外交中一个日益凸显的亮点。在新地区主义理论的视野中,中国提出新安全观,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出并倡导“开放的地区主义”思想,为新地区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积极推进“10+3”合作,着力发展“10+1”;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支持东盟为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所做的努力;以“10+3”机制为契机,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中国应在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东盟国家从中切实受益;继续坚定不移地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大国作用;切实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所规定的各项原则处理同有关国家的海上领土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大力发展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切实推进三国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建设性的合作精神发展中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主义 东亚区域合作 中国 外交作为
下载PDF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是由政府、商界、学界共同派代表组成的准政府间组织。1986年,中国成功地加盟PECC使其升级为涵盖中日美三大国最初的亚太地区合作机制。而整个加盟过程与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展开紧密相关联,是中国对外政策转型... 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PECC)是由政府、商界、学界共同派代表组成的准政府间组织。1986年,中国成功地加盟PECC使其升级为涵盖中日美三大国最初的亚太地区合作机制。而整个加盟过程与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展开紧密相关联,是中国对外政策转型的结果。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实行,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关系(包括与台湾地区)发生了变化,这些双边关系的变容是导致中国加盟PECC的根本原因。中国加盟PECC是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表现的同时,也强化了中国的对外转型,为冷战后中国亚太地区战略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C 对外政策 中国外交 亚太地区主义 奥林匹克方式 独立自主对外政策
下载PDF
论冷战后地区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华锋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7-60,共4页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区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大国和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时期 地区主义 中国外交 周边外交
下载PDF
2014:中国周边外交重塑地区秩序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鹏鸿 《社会观察》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一个崛起的大国、面向未来的强国不能一直围绕大国旋转。否则,中国总体外交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难见特色,没有气色。习近平主席2013年主持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强调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也... 一个崛起的大国、面向未来的强国不能一直围绕大国旋转。否则,中国总体外交只能穷于应付、疲于奔命,难见特色,没有气色。习近平主席2013年主持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强调周边外交的重要意义,这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前所未有,也为2014年周边外交排序置于首位做出战略定位。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最具战略意义的成就是,它为塑造周边地区秩序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不少国内民众抱怨中国外交太软,尤其是对周边;而国际上,则有人抱怨中国外交太强,也是针对周边。一软一强形成鲜明对照。2014年,中国周边外交主动谋划,努力进取,正在并将继续对亚洲及亚太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从中国经营周边外交的七件大事中可以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周边外交 地区秩序 面向未来 总体外交 外交工作 战略定位 亚太格局
下载PDF
中国如何在中东地区推进大国外交?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中民 《社会观察》 2015年第4期51-53,共3页
中国缺乏从全球战略格局、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以及中国国际责任的高度对中东进行认知,也就是说很少从大国外交的高度来认识中东,因此,如何对中东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已成为对中东外交进行顶层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在2014年中央外事... 中国缺乏从全球战略格局、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以及中国国际责任的高度对中东进行认知,也就是说很少从大国外交的高度来认识中东,因此,如何对中东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已成为对中东外交进行顶层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构成了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核心,他从制度属性、外交传统、外交理念、外交政策等方面强调对外工作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六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合作共赢,坚持正确义利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外交 中东地区 外事工作 对外工作 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际责任 全球治理 顶层设计 中国特色 战略
下载PDF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变化与内涵
17
作者 马荣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71,共6页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既是受到中国自身需要的推动,又是对东亚地区事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作出的反应。它的成长源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议程的启动与实施、自身对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源于中国对地区性力量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东亚... 中国的东亚地区外交既是受到中国自身需要的推动,又是对东亚地区事态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机会与挑战作出的反应。它的成长源于中国国内改革开放议程的启动与实施、自身对稳定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源于中国对地区性力量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东亚的政治经济日渐显现的一些新特征的认识,源于中国在与东亚日益频繁、紧密地互动中不断吸取到的有益元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逐渐明确了以稳定、发展和参与、合作为内涵的东亚地区外交理念与政策。中国的东亚新外交塑造了它与该地区国家的新关系,以及东亚地区秩序的新图景,并将持续塑造其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亚地区秩序 地区外交 内涵 China EAST ASIA 稳定与发展 机会与挑战 自身需要 政治经济 有益元素 外交理念 塑造 改革开放 外交 新图景 新特征 新关系 地区 政策
下载PDF
中国对大洋洲地区的外交政策及建议
18
作者 郭真 刘霏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大洋洲地区对中国推动实施全方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关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梦的实现。在大国角逐中,中国在这里的利益诉求必须有所体现,需加快推进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快速发展。文中试图在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和公共... 大洋洲地区对中国推动实施全方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关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梦的实现。在大国角逐中,中国在这里的利益诉求必须有所体现,需加快推进双边及多边关系的快速发展。文中试图在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文化和公共外交四个层面提出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洋洲地区 外交政策
下载PDF
论冷战后地区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启示
19
作者 李华锋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26-29,33,共5页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区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大国、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时期 地区主义 中国外交 周边外交
下载PDF
论冷战后地区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启示
20
作者 李华锋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 地区主义是冷战后国际社会的一股重要趋势。它有利于加强地区内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解决地区内的矛盾与分歧。根据地区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必须重视周边外交,坚持以邻为善、与邻为伴的睦邻方针;必须塑造多重身份,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各个次地区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与周边大国、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时期 地区主义 中国外交 周边外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