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景可
焦菊英
+1 位作者
李林育
张世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6-1482,共7页
依据"层次类剔法"的研究思路,估算了赣江各水文站控制流域的年均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年均侵蚀量1923.0万t/a,平均侵蚀模数237.6t/km^2·a;流域内中、低山地貌类型区泥沙输移比大于0.9,丘陵和平原区介于0.5-0.9...
依据"层次类剔法"的研究思路,估算了赣江各水文站控制流域的年均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年均侵蚀量1923.0万t/a,平均侵蚀模数237.6t/km^2·a;流域内中、低山地貌类型区泥沙输移比大于0.9,丘陵和平原区介于0.5-0.9之间,流域平均为0.54;且土壤侵蚀强度和泥沙输移比分别与流域面积没有规律性的趋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量
泥沙输移比
地貌类型
中国南方丘陵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红壤丘陵区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曾月娥
陈志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95,共9页
该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来油坑野外实验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微地形如何影响芒萁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芒萁斑块中的微地形面积比例顺序为脊部<上坡<中坡<下坡<沟谷,其中脊部面积比例为9.38%,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为1...
该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来油坑野外实验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微地形如何影响芒萁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芒萁斑块中的微地形面积比例顺序为脊部<上坡<中坡<下坡<沟谷,其中脊部面积比例为9.38%,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为18.55%、19.63%和22.71%,沟谷为28.43%。(2)所有芒萁生长特征包括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包括有机质、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钾(AK)和pH值在三种微地形(脊部、沟坡和沟谷)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并按自沟谷经沟坡到脊部的顺序分别趋于下降,而pH值反之。所有芒萁生长特征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pH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基本上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全磷、速效磷、全钾和<2μm黏粒质量分数)分别无显著相关。(3)沟谷的地表温度和地下5 cm温度比脊部分别低3.51℃和1.65℃,而沟谷的地下5 cm湿度比脊部高约40%。(4)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具有重要影响。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应创建微地形尤其是沟谷以诱发芒萁群落演替,进而加速生态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植物-土壤系统
微地形
芒萁
中国
南方
红壤
丘陵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景可
焦菊英
李林育
张世杰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6-148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407203)
文摘
依据"层次类剔法"的研究思路,估算了赣江各水文站控制流域的年均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结果表明,赣江流域年均侵蚀量1923.0万t/a,平均侵蚀模数237.6t/km^2·a;流域内中、低山地貌类型区泥沙输移比大于0.9,丘陵和平原区介于0.5-0.9之间,流域平均为0.54;且土壤侵蚀强度和泥沙输移比分别与流域面积没有规律性的趋势性关系。
关键词
土壤侵蚀量
泥沙输移比
地貌类型
中国南方丘陵区
Keywords
Anoxic sediments
Gallium alloys
Landforms
Rivers
Sedimentology
Soils
分类号
TV14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红壤丘陵区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曾月娥
陈志强
机构
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9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12)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C046)~~
文摘
该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来油坑野外实验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微地形如何影响芒萁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1)芒萁斑块中的微地形面积比例顺序为脊部<上坡<中坡<下坡<沟谷,其中脊部面积比例为9.38%,上坡、中坡和下坡分别为18.55%、19.63%和22.71%,沟谷为28.43%。(2)所有芒萁生长特征包括高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包括有机质、全氮(TN)、碱解氮(AN)、速效钾(AK)和pH值在三种微地形(脊部、沟坡和沟谷)分别存在显著差异,并按自沟谷经沟坡到脊部的顺序分别趋于下降,而pH值反之。所有芒萁生长特征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pH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基本上与部分土壤肥力因子(全磷、速效磷、全钾和<2μm黏粒质量分数)分别无显著相关。(3)沟谷的地表温度和地下5 cm温度比脊部分别低3.51℃和1.65℃,而沟谷的地下5 cm湿度比脊部高约40%。(4)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和土壤养分具有重要影响。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应创建微地形尤其是沟谷以诱发芒萁群落演替,进而加速生态恢复进程。
关键词
生态恢复
植物-土壤系统
微地形
芒萁
中国
南方
红壤
丘陵区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t-soil system
microtopography
Dicranopteris dichotoma
red soil hilly region ofSouth China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量与泥沙输移比研究
景可
焦菊英
李林育
张世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红壤丘陵区微地形对芒萁生长特征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曾月娥
陈志强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