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香淑
郭学良
+1 位作者
付丹红
杨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71,共13页
南海季风爆发与随后爆发的东亚季风,与夏季东亚地区旱涝关系密切,而相伴的南海对流活动与季风爆发的维持和发展存在何种相互关系,是需要探究的。为此,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雷达(Precipitation...
南海季风爆发与随后爆发的东亚季风,与夏季东亚地区旱涝关系密切,而相伴的南海对流活动与季风爆发的维持和发展存在何种相互关系,是需要探究的。为此,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微波成像仪(TRMM Microwave Imager,TMI)、加密探空等综合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5~6月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SCSMEX)期间南海北部(15°N^25°N,108°E^122°E)中尺度对流云带的结构、演变和降水特征,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风切变及相变潜热在对流云带维持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尽管存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但垂直风切变很小。季风爆发后,季风环流使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风切变加强和维持,从而导致南海的对流云呈现维持和加强的态势,可发展为深厚中尺度对流云,降水加强。季风爆发期间对流发展产生的水分相变潜热加热率可增加2倍以上,加热、加湿廓线幅度加大、厚度变深,不仅为南海热量、水汽的向上持续性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频繁持续的对流活动所提供的热力、动力效应对季风环流的发展和维持的是起正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
中尺度对流云
热带测雨卫星(TRMM)结构与降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大气环流结构与对流热量、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1,共9页
利用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区1998年5~6月“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船得到的一天4次加密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海北部地区(15~25°N,108~122°E)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动力、热力和湿度场分布与海洋对流热...
利用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区1998年5~6月“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船得到的一天4次加密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海北部地区(15~25°N,108~122°E)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动力、热力和湿度场分布与海洋对流热量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动力场、温湿场出现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高层辐合、低层辐散,以下沉气流为主;季风爆发后,在200hPa左右高层辐散,而在900-950hPa左右低层辐合,并出现强上升气流。这种动力场的显著变化引起温度、湿度场的改变,直接导致南海对流的快速发展,对流活动伴随着剧烈的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季风试验
季风
动力场
温湿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杨保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与强风暴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71,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5003、4100507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2B03
文摘
南海季风爆发与随后爆发的东亚季风,与夏季东亚地区旱涝关系密切,而相伴的南海对流活动与季风爆发的维持和发展存在何种相互关系,是需要探究的。为此,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雷达(Precipitation Radar,PR)、微波成像仪(TRMM Microwave Imager,TMI)、加密探空等综合观测资料,研究了1998年5~6月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SCSMEX)期间南海北部(15°N^25°N,108°E^122°E)中尺度对流云带的结构、演变和降水特征,探讨了对流有效位能、风切变及相变潜热在对流云带维持和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尽管存在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但垂直风切变很小。季风爆发后,季风环流使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风切变加强和维持,从而导致南海的对流云呈现维持和加强的态势,可发展为深厚中尺度对流云,降水加强。季风爆发期间对流发展产生的水分相变潜热加热率可增加2倍以上,加热、加湿廓线幅度加大、厚度变深,不仅为南海热量、水汽的向上持续性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频繁持续的对流活动所提供的热力、动力效应对季风环流的发展和维持的是起正作用的。
关键词
中国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
中尺度对流云
热带测雨卫星(TRMM)结构与降水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SCSMEX)
mesoscale convective clouds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大气环流结构与对流热量、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云降水与强风暴实验室
出处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5003和4033303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12B0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3-SW-225
文摘
利用中国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区1998年5~6月“科学1号”和“实验3号”观测船得到的一天4次加密探空资料,重点分析了南海北部地区(15~25°N,108~122°E)夏季风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动力、热力和湿度场分布与海洋对流热量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动力场、温湿场出现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季风爆发前,南海北部地区高层辐合、低层辐散,以下沉气流为主;季风爆发后,在200hPa左右高层辐散,而在900-950hPa左右低层辐合,并出现强上升气流。这种动力场的显著变化引起温度、湿度场的改变,直接导致南海对流的快速发展,对流活动伴随着剧烈的热量和水汽垂直输送和转化。
关键词
中国南海季风试验
季风
动力场
温湿场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Experiment, monsoon, dynamic fiel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分类号
P4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中尺度对流云带演变特征与持续性加强的机理研究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杨保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季风爆发期间大气环流结构与对流热量、水汽输送特征
李香淑
郭学良
付丹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