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网络的保护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杰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5期23-29,42,共8页
五千年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形成了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城邑、聚落网络,它将山川环境、不同类型的城邑、聚落、农耕模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使传统城邑与聚落网络肢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五千年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形成了我国古代特色鲜明的城邑、聚落网络,它将山川环境、不同类型的城邑、聚落、农耕模式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使传统城邑与聚落网络肢解。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大发展的今天,中国历史城市及地区的聚落网络特征及其遗存的遗产价值显得愈加珍贵。试从理论上论述中国传统城邑、聚落网络型的文化根源,结合保护实践探讨历史城市遗产网络保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城市 遗产 网络
下载PDF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士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2,共5页
目的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在理论建设上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进行揭示,为目前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划分为1949—1979年、1979年以来2个大的阶... 目的对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在理论建设上的发展历程与最新成果进行揭示,为目前中国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对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划分为1949—1979年、1979年以来2个大的阶段,对每一个阶段中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和评述,例如第一个阶段是以侯仁之院士为代表,创立了从探明、复原城市所在地以及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与变迁为主要内容。近年来,形成的"环境-文化理论"观点,除从研究城市所在地及区域之地理环境变迁来研究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外,还要结合地域文化及其传承、嬗变来研究。结论"环境-文化理论"是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上的最新成果,将会对当前之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 理论建设 环境-文化理论
下载PDF
“梁陈方案”下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3
作者 杨庆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基于当前历史名城、街区保护发展现状,文章总结我国目前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策略,分析提出保护发展现状的不足。并结合“梁陈方案”的规划策略、保护古城与发展新城思路与我国历史名城保护现状对比思辨,认为梁陈方案未经采纳是出于政治... 基于当前历史名城、街区保护发展现状,文章总结我国目前对于历史名城的保护策略,分析提出保护发展现状的不足。并结合“梁陈方案”的规划策略、保护古城与发展新城思路与我国历史名城保护现状对比思辨,认为梁陈方案未经采纳是出于政治、经济、中国传统城市营造思想等方面的原因。但梁陈方案对于我国历史城市保护有重要的影响,应当继承与借鉴其中的思想理念,从国家政策、整体布局、风貌控制等方面解决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协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市 保护与发展 “梁陈方案” 中国历史城市
下载PDF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评介
4
作者 侯甬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城市建设 基础研究 书评
下载PDF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第一部系统著作——《中国城市历史地理》评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守春 《历史地理》 2000年第1期347-350,共4页
城市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多年来,在这一分支领域有一系列成果。其中有关于北京和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一系列论著和城市历史地图集;有关七大古都的城市历史地理的论著以及关于历史... 城市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多年来,在这一分支领域有一系列成果。其中有关于北京和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一系列论著和城市历史地图集;有关七大古都的城市历史地理的论著以及关于历史名城的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七大古都 历史名城 历史地图集 分支领域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下载PDF
Historical Memory and Cultural Nostalgia of Longtang's Rebuilt in Shanghai 被引量:1
6
作者 ZHANG Xiao-j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3期389-402,共14页
Most citie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systematic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Rebuilding residential space into heritage preservation is popular in Chinese urban plannin... Most cities in China have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during the systematic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Rebuilding residential space into heritage preservation is popular in Chinese urban planning. Yearning for modernity generates a policy of cultural protection which is transformed by the public spaces within which people carry out daily lives. However,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these cities is in a dilemma. On side, with the opening up, Chinese society toward modernization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large-scale urbanization, rapid commercialization and a booming consumerism. The Chinese capital has forced people to face the challenge of urba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nd adaptation to a new city. The traditional streets in big cities are destroyed first and then rebuilt to turn the capital into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On the other side, heritage protection needs its historical roots as the authentic cultural features. To some extent, the process of urban landscaping stimulates people's nostalgia tie. Although it seems to be individual, it is also a link of one's historical memory of senti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Hence, collective urban nostalgia that emerged through the rebuilding of heritage in urban China can promote nationalism from the governmental perspective. Further, it can also lead people face the life itself but neglect the social tensions around them. Meanwhile, rebuilding mode of Longtang also elaborates the power structure existing among state, capital, intellect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building mode of Shikumen Longtang urban landscaping NOSTALGIA
下载PDF
人文新书推介
7
《华夏人文地理》 2002年第9期126-126,共1页
《西藏自助旅行手册》 编著:艾尔极地 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是深度旅游者和探索者心目中的“天国”,神圣而又神秘。 能集中地展示西藏众多旅游地的书籍。
关键词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学 《人居文化——中国建筑个体形象》 书评 建筑风格 《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 马正林 费振东 王振复 杨敏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