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偏重方法到史论并重——40年代中后期中国历史科学的动向之一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学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38,共7页
20世纪的最初10年,尤其在20年代,是中国史学界崇尚材料,崇尚考据的时代。而崇尚理论,崇尚方法,则是30年代中国史坛的主流。到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经过与史料学派的长期较量后,总结了自身以往失误的教训,逐步认识到掌握... 20世纪的最初10年,尤其在20年代,是中国史学界崇尚材料,崇尚考据的时代。而崇尚理论,崇尚方法,则是30年代中国史坛的主流。到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经过与史料学派的长期较量后,总结了自身以往失误的教训,逐步认识到掌握史料的重要性。注重史料,注重考证,敬重史料学派,构成了40年代中后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学派 中国史学 历史研究 中国历史科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 史学界 历史事实 史学家 甲骨文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下载PDF
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照耀下中国历史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
作者 黄元起 《史学月刊》 1957年第11期3-6,共4页
四十年前发生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苏联的存在及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而给予世界各国工人运动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以无限的希望、信心与勇气;十月革命与苏联... 四十年前发生的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苏联的存在及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而给予世界各国工人运动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以无限的希望、信心与勇气;十月革命与苏联建设的道路,也指引着各国的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成为他们解放自己的奋斗目标,到今天已形成九亿人口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十月革命与苏联四十年来建设的伟大成就,不但是苏联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胜利。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 劳动人民 史学家 史学界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封建社会 古代社会 中国历史科学 少数民族 伟大成就
下载PDF
翦伯赞与中国历史科学的理论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典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66-79,共14页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开山,吕振羽首次科学地认识中国史前社会,范文澜最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中国通史框架,侯外庐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了中国思想史,那么,剪伯赞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开山,吕振羽首次科学地认识中国史前社会,范文澜最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中国通史框架,侯外庐系统而深入地梳理了中国思想史,那么,剪伯赞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则主要在于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历史科学的理论——方法论建设。他一生都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并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努力于历史战线上的毒性理论之肃清" ——翦伯赞在社会史论战中与国共两党十年内战相伴随的社会史论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缔造史上的重大事件,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赢得了这场论战的最后胜利。郭沫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 研究历史 唯物史观 中国历史科学 阶级观点 社会史 郭沫若 历史研究 方法论
原文传递
《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序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国强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历史命运——以中国科学社为中心》 科学技术 科学研究 科学精神
下载PDF
李大钊与历史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翼 《齐鲁学刊》 1987年第1期54-62,共9页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与一般历史学家突出不同的地方是,把革命与治史密切结合起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哨,开拓历史学前进的道路,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与一般历史学家突出不同的地方是,把革命与治史密切结合起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哨,开拓历史学前进的道路,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中国史学发展新纪元的开创者,为中国历史科学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唯物史观 历史 中国历史科学 历史 历史 中国共产党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生产力 史学研究
下载PDF
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建立中国历史哲学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忠平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5期33-36,共4页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史学,它汇聚了无数辈人对自己生活的考察和认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学,它包涵着每一代人对以往社会的探索和反思。历史哲学则是透过时间的间隔与空间的限制,对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与理论总结...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史学,它汇聚了无数辈人对自己生活的考察和认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学,它包涵着每一代人对以往社会的探索和反思。历史哲学则是透过时间的间隔与空间的限制,对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与理论总结。它既是反映史学深入发展的必然思想结晶,也是推动史学继续创新的必要理论前提。因此,在中国史学领域内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中国历史科学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走向纵深发展,开拓史学创新局面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哲学思考 基本原理 哲学体系 发展规律 发展过程 中国历史科学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历史科学发展的道路 被引量:5
7
作者 邓拓 《历史研究》 1961年第1期1-12,共12页
(一)一门革命的科学历史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如果从三千七百年前孔子作"春秋"的时候算起,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比欧洲人所称道的世界历史学的鼻祖、希腊的历史家希罗多德还要早三百多年.中国历代有许多杰出的历... (一)一门革命的科学历史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如果从三千七百年前孔子作"春秋"的时候算起,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比欧洲人所称道的世界历史学的鼻祖、希腊的历史家希罗多德还要早三百多年.中国历代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家,对于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中找出客观的规律性,把历史的研究工作第一次变成为一门科学,这却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发展 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科学 列宁主义 毛泽东同志 中国革命 科学发展 历史特点
原文传递
李大钊同志对创建我国历史科学的贡献
8
作者 杨世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9-93,21,共6页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在纪念全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使我们想起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与世长辞了.在纪念全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使我们想起了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社会科学家,同时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奠基人.(一)李大钊同志生于清朝末年(光绪十五年十月六日,即公元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那时的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在少年时代即遇到了很多不可解的社会问题,产生了种种疑问,立志要研究政治.做为一个爱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历史科学 中国共产党 唯物史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家 史学工作者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理论
下载PDF
批判胡适实用主义唯心史观——中国历史科学中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和斗争
9
作者 荣天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1期52-75,共24页
一、胡适宣传的"多元历史观"实质上是主观唯心论的历史观.自五四运动以后,三十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以在思想战线上,在历史科学的战线上,也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的激烈斗争.五四运动后... 一、胡适宣传的"多元历史观"实质上是主观唯心论的历史观.自五四运动以后,三十多年来在中国进行着尖锐的阶级斗争,所以在思想战线上,在历史科学的战线上,也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资产阶级唯心史观的激烈斗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日益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实用主义 中国历史科学 史学家 文化思想 民族 唯心史观 历史 阶级斗争 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苏联学者珍视中国历史科学的新成就
10
作者 朱伯隆 《历史教学问题》 1958年第1期49-49,共1页
苏联学者对于中国学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和讨论中国史上重大问题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是非常关心的。最近苏联“历史问题”杂志曾先后发表了“现代中国学者对古代中国奴隶占有制结构问题的阐明”和“中国学者对中国资本主义形... 苏联学者对于中国学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和讨论中国史上重大问题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是非常关心的。最近苏联“历史问题”杂志曾先后发表了“现代中国学者对古代中国奴隶占有制结构问题的阐明”和“中国学者对中国资本主义形成问题的讨论”二文,曾综合地扼要地报导了上两问题讨论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成就 苏联 中国学者 中国历史科学 中国资本主义 重大问题 占有 历史问题 观点 科学水平
原文传递
我国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桂海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4期125-130,30,共7页
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种思维结构的形成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文章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当代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传统型、理论型和开放型三种类型,... 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种思维结构的形成有着复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文章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当代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传统型、理论型和开放型三种类型,它们各自代表了年龄结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各个学术流派。这些不同类型的思维结构各有所长,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弱点,它们将会在较长时期内相互矛盾与相互补充。如果各种学派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学术讨论和竞争,那时历史科学研究的又一个春天就会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结构 历史学家 传统型 中国历史科学 主导地位 理论型 开放型 历史研究 科学研究 思维类型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知识创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贵忠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21世纪初的中国史学复兴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目标 :首先是实现历史观的创新 ,研究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历史 ,从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各个领域全面认识历史 ;其次是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史学理论知识来源的开放式 ,研究者队伍不... 21世纪初的中国史学复兴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目标 :首先是实现历史观的创新 ,研究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历史 ,从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各个领域全面认识历史 ;其次是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史学理论知识来源的开放式 ,研究者队伍不断扩大 ,专史研究的综合性和史学功能的多样性等史学理论知识的全面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历史科学 理论知识创新
下载PDF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历史教育思想
13
作者 李起民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29,15,共7页
历史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干部教育思想中更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对于推进干部教育事业和提高干部素质,都是有益的。这也是对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很好的纪... 历史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干部教育思想中更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研究、继承和发扬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对于推进干部教育事业和提高干部素质,都是有益的。这也是对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很好的纪念。赋予历史教育传统以新的时代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历史教育、以史为鉴的传统。从《诗·大雅、荡》中说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到清朝末年龚自珍在《尊史》,一文中说的“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代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十分关注历史教育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大凡有作为的君主、宰相,大多懂史,注重以史为鉴。他们虽然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但他们无不把史鉴纳入他们的治国安邦之道(政治教育)和让人们学做人的教化纲领(道德教育)中。中国的朝代更替频繁。在每一个大的变动之后,政治家和历史家们都要展开一场关于朝代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教育思想 历史教育思想 以史为鉴 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 研究历史 中国历史科学 唯物史观 中国共产党人 干部素质
下载PDF
复原重建与影像真实——对“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再思考 被引量:19
14
作者 朱靖江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68,130,共9页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 文化救险 复原重建 影像民族志
原文传递
晚明社会的变迁标志中国近代的开启——《晚明社会变迁研究》简介
15
作者 木子 《学术动态(北京)》 2003年第20期11-14,共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万明主持的“晚明社会变迁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0年立项,2002年9月完成,2003年7月结项,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晚明社会变迁研究》,45万字。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林金树、许敏、张兆裕、吴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万明主持的“晚明社会变迁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0年立项,2002年9月完成,2003年7月结项,项目最终成果为专著《晚明社会变迁研究》,45万字。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林金树、许敏、张兆裕、吴艳红、张金奎、张宪博、高寿仙、黄卓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社会变迁 近代 中国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 万明 书评
下载PDF
簡論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史学史 被引量:3
16
作者 师宁 《文史哲》 1964年第1期58-60,65,共4页
近些年来,中国史学史編写工作的开展,推动着史学界对中国史学生的研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先后举行过多次有关的討論会和报告会,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探討的文章,有些高等学校历史系已經或准备开設中国史学史的課程。这些情况說... 近些年来,中国史学史編写工作的开展,推动着史学界对中国史学生的研究。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先后举行过多次有关的討論会和报告会,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探討的文章,有些高等学校历史系已經或准备开設中国史学史的課程。这些情况說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开始得到了重視。但是从一些討論、报告和文章的內容也可以发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界 外国史学 中国史学史研究 历史研究 历史 克思主义 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科学 中国文化史 高等学校
下载PDF
《史学月刊》五十年 总结过去,开辟未来,为建设21世纪新史学而奋斗 被引量:5
17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在历史进入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刻,本刊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本刊原名《新史学通讯》,初创于 1951年 1月,是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河南分会的一个同仁刊物。 50年来,伴随着政治上的风风雨雨,本刊几度停刊、复刊,靠着坚韧... 在历史进入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时刻,本刊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本刊原名《新史学通讯》,初创于 1951年 1月,是中国新史学研究会河南分会的一个同仁刊物。 50年来,伴随着政治上的风风雨雨,本刊几度停刊、复刊,靠着坚韧的毅力和执着地追求,靠着编辑部几代同仁的努力和学界先进的鼓励与支持,顽强地支撑下来,终于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史学专业刊物,取得了出刊249期、发表文章近4000篇的业绩,为新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尽了绵薄之力。总结过去是开辟未来的前提。在本刊50岁生日之时,我们刊发几位先生回忆和评论本刊的文章,以及本刊编辑部关于自身的总结和展望,以作为对跨入新世纪的激励。并借此机会,向一切关心本刊发展的学界友人,向所有为本刊投稿、为本刊做出了贡献的人们,致以衷心地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月刊》 新史学 通讯 河南 史学界 新闻 史学研究 史学评论 中国历史科学
下载PDF
实事求是 发展史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荣孟源 《史学月刊》 1985年第1期7-7,共1页
《史学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期创办的史学杂志,今已三十五年。实事求是,发展史学,应该敬谨祝贺! 《史学月刊》初名《新史学通讯》。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初期,许多人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为新史学,以区别于解放前各式各样的... 《史学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早期创办的史学杂志,今已三十五年。实事求是,发展史学,应该敬谨祝贺! 《史学月刊》初名《新史学通讯》。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初期,许多人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为新史学,以区别于解放前各式各样的旧史学。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李大钊先烈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使中国史学提高到历史科学的地位。尔后毛泽东同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史 中国史学 中国历史科学 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人民 新史学通讯 中国社会各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论王国维研究殷周社会的重大贡献
19
作者 陈云鸾 《北京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史学革新的转接者。他用近代科学的考证方法,研究甲骨金文与古代文献,重新发现殷商和西周时代的信史,作出了前无古人的业绩,在他的史学遗著中,有许多新考释和新论证都是颇具卓识的,经过半... 王国维(1877——1927)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史学革新的转接者。他用近代科学的考证方法,研究甲骨金文与古代文献,重新发现殷商和西周时代的信史,作出了前无古人的业绩,在他的史学遗著中,有许多新考释和新论证都是颇具卓识的,经过半个多世纪历史科学的实践检验,证明其大多数是精确无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中国历史科学 甲骨金文 殷周 重大贡献 郭沫若 传统主义 近代科学 婚姻制度 历史
下载PDF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首届评奖启事
20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8年第12期3-4,共2页
[按]郭沫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史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学术界和国际上都享有崇高的荣誉。设立“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代史学宗... [按]郭沫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史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对中国现代历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学术界和国际上都享有崇高的荣誉。设立“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代史学宗师,更重要的是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中国历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 评奖 历史学的发展 著作者 史学工作者 副秘书长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历史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