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唱叙事诗与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状况的辩证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来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12期87-91,共5页
学术界普遍认为 ,中国古代叙事诗是不发达的。但这实际上是在传统型叙事诗不发达的前提下作出的推论 ,而不是在对包括传统型叙事诗和说唱型叙事诗在内的中国古代所有叙事诗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令人信服的论断。我们认为 ,中国古代... 学术界普遍认为 ,中国古代叙事诗是不发达的。但这实际上是在传统型叙事诗不发达的前提下作出的推论 ,而不是在对包括传统型叙事诗和说唱型叙事诗在内的中国古代所有叙事诗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令人信服的论断。我们认为 ,中国古代叙事诗应包括传统型和说唱型两大类 ,“说唱叙事诗”也应纳入古代叙事诗的范畴。虽然量大篇长的说唱叙事诗并不能改变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事实 ,但广义地看待并评价包括说唱型叙事诗在内的中国古代叙事诗 ,才能更好地揭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唱叙事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状况 辩证考察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特征散论
2
作者 方志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2-44,共3页
以"法"为核心论域、不同文体叙事作品叙事理论之间具有融通性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两大特征,深明此点,以"法"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进行研究,以"部法"、"章法"、"笔法"三大范... 以"法"为核心论域、不同文体叙事作品叙事理论之间具有融通性是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两大特征,深明此点,以"法"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进行研究,以"部法"、"章法"、"笔法"三大范畴为纲,可以有效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叙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叙事理论 特征 “法” 融通性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研究回顾
3
作者 方志红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4-57,86,共5页
从挖掘古代文论的叙事思想、总结经典文本的叙事理论、尝试建构中国叙事学三方面对近30年古代叙事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这一研究新的生长点在于系统、全面地清理古代叙事理论资源,并与西方叙事学形成比照、对话,以实现中西叙... 从挖掘古代文论的叙事思想、总结经典文本的叙事理论、尝试建构中国叙事学三方面对近30年古代叙事理论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可以发现,这一研究新的生长点在于系统、全面地清理古代叙事理论资源,并与西方叙事学形成比照、对话,以实现中西叙事理论的互识、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叙事理论 回顾 叙事
下载PDF
取精用弘 后出转精——评赵炎秋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
4
作者 王建 《湘南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赵炎秋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是用叙事学理论来研治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之作,此书建构了中国的本土叙事理论体系,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使西方的叙事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叙事思想化合无间,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型摸索... 赵炎秋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是用叙事学理论来研治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之作,此书建构了中国的本土叙事理论体系,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使西方的叙事理论与中国古代的叙事思想化合无间,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的现代转型摸索了一条新的路子,观点与材料方面也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取得了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炎秋 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失语”——论两汉乐府诗的“叙事情结”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31-134,共4页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叙事 两汉乐府诗 “失语” 叙事情结”
下载PDF
《史通》叙事理论对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影响初探
6
作者 马骏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41-142,共2页
文学与史学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而在当今叙事学的研究中,文学和历史的这种紧密关系体现的则更明显。刘知几的《史通》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堪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比。史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都不是封闭、孤立的,它们有... 文学与史学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而在当今叙事学的研究中,文学和历史的这种紧密关系体现的则更明显。刘知几的《史通》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堪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比。史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都不是封闭、孤立的,它们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史通》叙事理论的研究,跨越了文学和历史、文学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界限。由史书叙事的需要,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关于史书著述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理论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叙事文学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文学与历史 叙事理论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下载PDF
首选的尴尬——中国古代叙事文学道德主题变形浅论
7
作者 朱崇志 《现代中文学刊》 2002年第1期10-13,共4页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往往将道德教化而非艺术审美列于创作宗旨的首位,这自然不符合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而另一方面,叙事文学所特有的以情节和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则将特定人物形象置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坐标系中...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由于受儒家思想影响,往往将道德教化而非艺术审美列于创作宗旨的首位,这自然不符合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而另一方面,叙事文学所特有的以情节和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则将特定人物形象置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坐标系中,这也无法排除人类群体生活方式所必然产生的道德问题。“一种叙事,也是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一种实践性的伦理构想”。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思想影响 生活方式 人与人 人物形象 道德教化 艺术审美 艺术形式 创作宗旨 窦娥冤
下载PDF
“奇”: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根本审美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桂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0-96,共7页
“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不断“美化”和“雅化”,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审美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小说家、理论家笔下,“奇”的含义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奇”的含义,可以从哲学、... “奇”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经不断“美化”和“雅化”,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审美特征。在不同时代、不同小说家、理论家笔下,“奇”的含义有着很大的差异。对“奇”的含义,可以从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叙事、文章学等多个层面进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 审美特征
原文传递
一部叙事学研究的力作——评《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9
作者 王连仲 《东岳论丛》 2002年第5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书评 王平先 研究目的 研究范围 理论意识 方法观念
下载PDF
尝试与创获——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胜 《天中学刊》 2015年第3期18-19,共2页
当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领域最令学者苦恼或焦虑的是"理论困境",时至今日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叙事学理论,而宁稼雨所从事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他所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是一种在对西方主题学吸收、借... 当下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领域最令学者苦恼或焦虑的是"理论困境",时至今日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叙事学理论,而宁稼雨所从事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他所倡导的中国叙事文化学是一种在对西方主题学吸收、借鉴、本土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模式,对于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稼雨 中国叙事文化学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叙事诗不发达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来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传统的中国古代传统叙事诗是不发达的 ,它们情韵浓厚 ,往往以情挟事 ,以事抒情 ,而不重视叙事的连贯、情节的铺排和人物的刻划 ,有别于纯粹的叙事诗。中国古代传统叙事诗的不发达 ,只能从农耕社会所造成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性 ,从这种民... 传统的中国古代传统叙事诗是不发达的 ,它们情韵浓厚 ,往往以情挟事 ,以事抒情 ,而不重视叙事的连贯、情节的铺排和人物的刻划 ,有别于纯粹的叙事诗。中国古代传统叙事诗的不发达 ,只能从农耕社会所造成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特性 ,从这种民族性格及其思维特征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上来探求内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传统叙事 不发达原因 探析
下载PDF
《左传》叙事视角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明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析;认为《左传》的叙事并非以"文学性"的实现为目的,而是担负"史"的功能,其"文学性"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发生,也是一种解释的迁延;同时,在叙事上摒弃了单一的记事或记言的旧制,以"言事相兼"为手段,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记叙从账簿似的大事记向以写人物活动的历史叙述的转移,将中国史学记叙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史互见的基础上,发见了中国叙事的"由史入文"、"允文允史"的基本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中国古代叙事 全知叙事 纯客观叙事 限知叙事
下载PDF
《孔雀东南飞》主题驳议与新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秀英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叙事长诗。这里对以往文学史认定该诗的"反封建"主题提出质疑,并从创作者、编纂者和接受者三个角度分析论证了该诗主题的定位问题,认为"讴歌爱情"才是本诗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主题 “反封建论” “讴歌爱情论” 驳议 中国古代叙事长诗
下载PDF
论唐诗中的“三人结构”
14
作者 隋雪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6期12-14,共3页
"三人结构"是唐诗叙事方式和塑造形象技巧趋于成熟的重要表现。"三人结构"中的形象之间具有互生性;"三人结构"在形象创造和表现上有所侧重,最终为诗歌主题服务;"三人结构"在全知视角下的生命... "三人结构"是唐诗叙事方式和塑造形象技巧趋于成熟的重要表现。"三人结构"中的形象之间具有互生性;"三人结构"在形象创造和表现上有所侧重,最终为诗歌主题服务;"三人结构"在全知视角下的生命个体展示和诗歌的扩容性两方面体现出了独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三人结构 诗歌形象塑造 中国古代诗歌叙事
下载PDF
暨南大学 被引量:1
15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暨南大学 高校 学校简介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一级学科 中国古代韵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