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托古改制与破旧立新之间的法理言说——王振先《中国古代法理学》评介
1
作者
周东平
《原道》
2020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近代法理学研究概况,考订中国古代法理学研究先驱王振先的生平及其《中国古代法理学》的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该书定义的法理学概念,梳理中国古代法理的起源,揭示道、儒、墨诸家对法的态度,推崇并提炼法家法思想...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近代法理学研究概况,考订中国古代法理学研究先驱王振先的生平及其《中国古代法理学》的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该书定义的法理学概念,梳理中国古代法理的起源,揭示道、儒、墨诸家对法的态度,推崇并提炼法家法思想之要点,以及附论法家人物之变法改革等。进而剖析该书可能存在的对中国古代与西方法律价值取向之间的"误解",对法家思想等的"武断"理解,"过誉"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法治精神等不足之处。本文认为,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法理学"作品,《中国古代法理学》突出"法理",反映着一种刚接触西方法理并以之叙述中国传统思想的模式,时代烙印俱在。时至今日,我们尤其应从王振先的人生阅历、理论抱负与理解方式以及民国初年的时局,去理解其托古改制、救亡图存、破旧立新的良苦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振先
中国古代法理学
法理学
托古改制
原文传递
题名
托古改制与破旧立新之间的法理言说——王振先《中国古代法理学》评介
1
作者
周东平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原道》
2020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书·刑罚志》译注”(20FFXB03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旨在梳理中国近代法理学研究概况,考订中国古代法理学研究先驱王振先的生平及其《中国古代法理学》的出版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该书定义的法理学概念,梳理中国古代法理的起源,揭示道、儒、墨诸家对法的态度,推崇并提炼法家法思想之要点,以及附论法家人物之变法改革等。进而剖析该书可能存在的对中国古代与西方法律价值取向之间的"误解",对法家思想等的"武断"理解,"过誉"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法治精神等不足之处。本文认为,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法理学"作品,《中国古代法理学》突出"法理",反映着一种刚接触西方法理并以之叙述中国传统思想的模式,时代烙印俱在。时至今日,我们尤其应从王振先的人生阅历、理论抱负与理解方式以及民国初年的时局,去理解其托古改制、救亡图存、破旧立新的良苦用心。
关键词
王振先
中国古代法理学
法理学
托古改制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托古改制与破旧立新之间的法理言说——王振先《中国古代法理学》评介
周东平
《原道》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