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献之溯源、流布与影响(1736-1921)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烟朦 孙显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149,共9页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 文章基于甄选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选目,梳理1921年前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早期英译文献。根据爬梳到的36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55部英译文献,相关英译肇始于1736年,翻译重心呈现出从注重科学性到人文性,再到科学性的回归,又表征为版本考究不足、传教士译者主导、在中国与英国及其殖民地集中出版的特征。这些英译文献助推了欧洲近代科学和社会变革、东学西渐和英美汉学的发展,为李约瑟及其之后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提供了知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文献 溯源 流布 影响
下载PDF
再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性峰 王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8,共11页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 当前语境下,国家大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译介与传播,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视为一个整体,作科学系统的研究。本文依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事实、翻译学的发展规律及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尝试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论、目的论以及应用论等方面构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理论框架,助推中国优秀古代科技文化有效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翻译研究 理论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外译 “走出去”战略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之诠释性理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性峰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9,共6页
以科学、适恰的方式译介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优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路径之一。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从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的理据。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的诠释学理据... 以科学、适恰的方式译介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是优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路径之一。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从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的理据。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的诠释学理据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中国古代科技的诠释性、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诠释性以及翻译的诠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自然科学 英译 诠释
原文传递
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文本、文体与翻译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1
4
作者 梅阳春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4,共5页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英译反映中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应当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并遵循科技英语翻译规范。拟译文本必须贴合英语世界普通读者对科技文本的认知,译文必须信息齐全、逻辑连贯、陈述客观、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增译...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英译反映中国科技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应当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并遵循科技英语翻译规范。拟译文本必须贴合英语世界普通读者对科技文本的认知,译文必须信息齐全、逻辑连贯、陈述客观、可采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增译、意译、逻辑重整、去人称化和具体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 英译 文本 文体 翻译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