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考古出土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长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近代科学考古学引入中国以前,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对象仅限于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书画家,以及作品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等种种缺陷。田野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资料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特征,不仅丰富了艺术史研究的内容,更为艺... 在近代科学考古学引入中国以前,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存在着研究对象仅限于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书画家,以及作品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等种种缺陷。田野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资料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特征,不仅丰富了艺术史研究的内容,更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保障,田野考古出土的古代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古代艺术 中国古代艺术史 作用 艺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 考古学 出土 近代科学 书画作品
下载PDF
龙门石窟: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壮阔篇章--洛阳龙门石窟记胜
2
作者 刘凯 《青春期健康》 2022年第1期84-85,共2页
古都洛阳,河山环绕,伊水龙门,光耀千载。古代的艺术家们,斧凿声声,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曾经辉煌盛极的艺术殿堂,这便是被誉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前不久,当我和家人置身于伊水河畔的龙门石窟前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关键词 洛阳龙门石窟 古都洛阳 曾经辉煌 艺术殿堂 伊水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下载PDF
我国古代包装史学研究之大成——读《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
3
作者 胡名芙 《包装世界》 2017年第5期28-29,共2页
《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是第一部全方位研究我国古代包装艺术的著作。全书在廓清中国古代包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包装的类别、功能与艺术,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不仅学术深度与广度前... 《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是第一部全方位研究我国古代包装艺术的著作。全书在廓清中国古代包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包装的类别、功能与艺术,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不仅学术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极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现代包装理论和包装文化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包装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 书评 包装艺术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史揆要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子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136,共6页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本体论的独有属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转型时期。人们的认识已不局限于诸子美学,也不满足于外部规律探讨,而拓展和深入到艺术各个门类。在唐代,门类艺术理论进一步发展,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得以形成。宋代以后,各种艺术门类基本健全,理论上同样显示了前所未有全面和成熟,涌现出一些具有总结性的有关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著作。晚清学者刘熙载的《艺概》一书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著者标举"观其全"和"兼通",用"艺"这个词将文、诗、词、曲、书法等艺术形式囊括其中,与后世谈论的艺术学基本概念暗合,在艺术理论史上,体现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艺术理论 先秦 中古 近世 刘熙载
下载PDF
中国古代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思想
5
作者 姜耕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4,共5页
老庄的"道"与儒家的"和",其对立统一的思想,都显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西古代哲学强调的"一",即是"同一"的特有整体的代码。中国艺术创构在对独特性的追求中,着眼于表现事物的... 老庄的"道"与儒家的"和",其对立统一的思想,都显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西古代哲学强调的"一",即是"同一"的特有整体的代码。中国艺术创构在对独特性的追求中,着眼于表现事物的复杂联系的整体生态背景。考察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形式范畴的基本构成,我们把相反相成的艺术生成系统的基本构成法则,概括为二:一是对立统一的基本关系与张力整体,二是整体和谐,均衡、对称与立体的结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相反相成 艺术辩证思想 反(返) 艺术学理论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画一律”论及其图像学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舒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6-109,共4页
“诗画一律”是北宋文人苏轼提出的诗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诗画关系的主流论调,其体现出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着文学式的创作理念、表现原则与评价尺度,中国古代诗歌亦具有着图像式的表达思维与视觉特征。这启示着中国图像学研究应当重视中... “诗画一律”是北宋文人苏轼提出的诗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诗画关系的主流论调,其体现出中国古代绘画具有着文学式的创作理念、表现原则与评价尺度,中国古代诗歌亦具有着图像式的表达思维与视觉特征。这启示着中国图像学研究应当重视中国艺术交流、互通、同律的精神与传统,积极运用复合视野,探寻中国艺术的融汇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画一律 苏轼画论 图像学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下载PDF
“形”的解放与“神”的解放——略论魏晋和晚明“人的觉醒”在艺术上的表现
7
作者 郭妍琳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4-18,共5页
“形”与“神”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对重要而又极有特色的范畴。形神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渗透。作者认为 ,魏晋时代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其“内在人格觉醒与追求”以及弘扬人的自我精神... “形”与“神”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对重要而又极有特色的范畴。形神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渗透。作者认为 ,魏晋时代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其“内在人格觉醒与追求”以及弘扬人的自我精神的社会文艺思潮 ,使得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突破了汉代“惟贵象形 ,用以写图”创作思想的束缚 ,注重刻画表现对象内在“神”之形 ,文艺作品的“形”较前代而言获得了极大的解放。明后期封建纲常名教礼义大大削弱 ,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涌起 ,推动了文艺领域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艺术表现中“神”的解放。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的问世 ,标志着形神理论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神”,尤其是表现创作主体精神意趣的“我神”,作为独立于“形”又高于“形”的力量 ,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这时的文艺作品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有我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晚明 "人的觉醒" 以形写神 以神驭形 中国古代艺术史 形神理论 文艺作品 艺术境界
下载PDF
欲望与观念之物:试论展望的"假山石"艺术及其美学
8
作者 王嘉骥 《当代美术家》 2009年第6期28-33,共6页
1993年9月,展望以"中山装"(亦称"毛装")为题进行创作。之后,他将展览与作品系列命名为《空灵·空--诱惑系列》,于1994年5月19日举行个展。以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著称的学者巫鸿,在诠释展望此一系列作品时,提出了... 1993年9月,展望以"中山装"(亦称"毛装")为题进行创作。之后,他将展览与作品系列命名为《空灵·空--诱惑系列》,于1994年5月19日举行个展。以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著称的学者巫鸿,在诠释展望此一系列作品时,提出了"蝉蜕"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中山装 毛装
下载PDF
唐代《踏摇娘》早期文本所载本事地点之辨
9
作者 罗世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8-159,共2页
《踏摇娘》源自民间夫殴妻本事艺术,经加工与再造,至唐代,成为融舞蹈、歌唱、器乐伴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舞台演绎,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关于唐代《踏摇娘》早期文本所载本事地点,却有“河间”、“河内-河朔... 《踏摇娘》源自民间夫殴妻本事艺术,经加工与再造,至唐代,成为融舞蹈、歌唱、器乐伴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舞台演绎,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关于唐代《踏摇娘》早期文本所载本事地点,却有“河间”、“河内-河朔”两种说法:盛唐刘的《隋唐嘉话》中有“隋末有河间人”①一句,据此可将本事地点指向河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器乐伴奏 多种艺术形式 本事 河间
下载PDF
古代女性书画家群体研究脉络梳理
10
作者 付慧琳 王征 《荣宝斋》 2021年第9期98-107,共10页
长久以来,因受社会形态的影响,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女性的教育很少受到重视。数千年璀璨的中国古代艺术史中,鲜少出现女性的身影,而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中,对书画家群体及其作品的研究也多围绕男性书画家展开。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中国古代女性 群体研究 脉络梳理 书画家 社会形态 男性
原文传递
九鼎的传说和象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巫鸿 《艺术市场》 2021年第11期39-41,共3页
在独立艺术家和私人艺术作品出现之前,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均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内涵。它们告诉人们应该相信什么以及如何去相信和实践,而不是纯粹为了感官上的赏心悦目。这些建筑和... 在独立艺术家和私人艺术作品出现之前,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均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政治内涵。它们告诉人们应该相信什么以及如何去相信和实践,而不是纯粹为了感官上的赏心悦目。这些建筑和艺术形式都有资格被称为纪念碑或者是纪念碑群体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它们纪念碑性的确定,我们或可找到一条解释这些传统以及重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碑性 政治内涵 礼器 艺术作品 中国古代艺术史 随葬品 都城 赏心悦目
原文传递
从权贵到庶民:明清漆器鉴藏与交易
12
作者 郭旭颖 《艺术市场》 2019年第11期80-83,共4页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漆工艺十分发达,作品广为流传。漆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其中又以雕漆为最。随着技艺水平的提高,漆器也逐渐从实用器转化为陈设品,被赏玩、品评、鉴赏和收藏,也成为被交易的艺术商品,更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受到各...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漆工艺十分发达,作品广为流传。漆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其中又以雕漆为最。随着技艺水平的提高,漆器也逐渐从实用器转化为陈设品,被赏玩、品评、鉴赏和收藏,也成为被交易的艺术商品,更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受到各阶层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艺水平 陈设品 漆器 漆工艺 实用器 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艺术史 审美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