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庇时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钱灵杰 操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77-79,共3页
19世纪初,英国汉学家德庇时将《老生儿》与《汉宫秋》两部中国戏剧译介到西方,成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案例。译者选择翻译元杂剧深受英国汉学场域和西方文学场域的影响,一方面顺应了英国汉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实现了西方文学理论... 19世纪初,英国汉学家德庇时将《老生儿》与《汉宫秋》两部中国戏剧译介到西方,成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经典案例。译者选择翻译元杂剧深受英国汉学场域和西方文学场域的影响,一方面顺应了英国汉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实现了西方文学理论与中国戏剧研究的贯通。在文本内容的处理上,译者综合运用了保留、删节、改写及添加策略,从译介东方文化的角度进行翻译活动,为西方读者接触和熟悉中国古典戏剧开辟了一条文献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庇时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社会学 场域 惯习
下载PDF
古典戏剧英译中的“中国英语”——以汤显祖的《紫箫记》英译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在当今英语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英语"代表着一种语言身份,它使我们在国际化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特质。由于中国古典戏剧集中体现了汉语的语言和文化,其英译对研究"中国英语"很有代表性和价值。本文将借鉴美国... 在当今英语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英语"代表着一种语言身份,它使我们在国际化中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特质。由于中国古典戏剧集中体现了汉语的语言和文化,其英译对研究"中国英语"很有代表性和价值。本文将借鉴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讨论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把握异化、归化之合适度的英译才是真正形神兼备的、保持汉语语言文化身份的"中国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英语 《紫箫记》 劳伦斯·韦努蒂
下载PDF
从“传神达意”看《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
3
作者 金雨晴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在接受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留汉语的语言身份及文化特征。中国古典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璀璨结晶,研究其英译中的“中... 在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在接受其他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留汉语的语言身份及文化特征。中国古典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的璀璨结晶,研究其英译中的“中国英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思想的指导下,对《邯郸记》英译中的“中国英语”进行研究后发现,译者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修辞手法、意象及流水句的翻译时使用“中国英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英语 《邯郸记》 传神达意 汪榕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