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6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方观点”——陈映真、吕正惠等的观察、思考和批判
1
作者 朱双一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
对于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文坛历来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各自又可分为“当时言说”和“历史回顾”两类。早期倡导者望文生义地误读,将现代主义等同于“现代化”加以追求;陈映真则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社... 对于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文坛历来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各自又可分为“当时言说”和“历史回顾”两类。早期倡导者望文生义地误读,将现代主义等同于“现代化”加以追求;陈映真则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社会问题的反映,是“无罪”的,但缺乏对“人”的关怀和希望的鼓舞,并不值得提倡。至于尚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台湾的现代主义文学,缺乏其产生的必然社会经济条件而有“早熟”之嫌,表现出耽溺于移植、模仿的亚流性格,以及思考、知性上的贫弱症。20多年后新出现的正方观点宣称它源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战乱经验,与西方的现代主义是一种发声体不同但音调相似的回响。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反方观点“冷战影响”说,进一步将问题放到冷战—内战交叠构造的宏大格局中加以观照,认为它乃旨在造成“真正美国”认同的文化冷战的产物。将上述观点相互交叉互读,细加辨析,或许才能呈现其完整、全面和准确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 追求现代 移植模仿 知性贫弱 “早熟”说 “冷战影响”说
原文传递
重探“第三世界”的现代主义文学--以残雪新时期的创作为中心
2
作者 马春花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残雪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异数,她拒绝在“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的框架中来理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而更强调内在精神无意识的人类性与普遍性。她以描述者的姿态,召唤出被启蒙时代理性压抑到无意识世界之中的卑贱物,为一切被置身于黑暗中... 残雪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异数,她拒绝在“第三世界”“民族寓言”的框架中来理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而更强调内在精神无意识的人类性与普遍性。她以描述者的姿态,召唤出被启蒙时代理性压抑到无意识世界之中的卑贱物,为一切被置身于黑暗中的亡灵复仇并净化了卑贱。为看到现代之人的内面性,残雪迷恋于幻化、他化、分化等各种形式的分身术,将“他者”从本体论中解放出来,让“他者”作为真正的他者显身。光明与黑暗、地狱与天堂、卑贱与神圣、生命与死亡、外在与真实、理性与无意识等二价的统一,是残雪写作的辩证法,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本质所在。残雪的创作为理解现代主义与“第三世界文学”提供了新的认识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雪 现代主义文学 “第三世界” “民族寓言” 辩证法
下载PDF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的三度空间书写
3
作者 方忠 石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以鲜活的笔触保存了眷村移民的历史记忆,书写他们的流离与迁移、落地与重建,展现出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面的书写向度,弹唱出一曲哀怨婉转的“去国、怀乡、失根”的遗民悲调,营造出一个逐渐消逝在历史长... 中国台湾眷村文学以鲜活的笔触保存了眷村移民的历史记忆,书写他们的流离与迁移、落地与重建,展现出地理空间、文化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面的书写向度,弹唱出一曲哀怨婉转的“去国、怀乡、失根”的遗民悲调,营造出一个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鲜活生动、富有诗意的眷村世界。眷村文学是多元化的中国台湾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台湾地区文学史的形塑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文学 眷村 地理空间 文化空间 精神空间
下载PDF
以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书写微观史?——卡洛·金兹伯格的“如实”历史叙事思考与实践
4
作者 李根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9,256,共11页
卡洛·金兹伯格的微观史书写采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其目的在于保证历史叙事的如实性。这缘于他在思考如何真实讲述小人物历史时,发现史料限制使书写难以如实,且这是实证主义历史书写的范式弊端。同时,他认为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 卡洛·金兹伯格的微观史书写采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其目的在于保证历史叙事的如实性。这缘于他在思考如何真实讲述小人物历史时,发现史料限制使书写难以如实,且这是实证主义历史书写的范式弊端。同时,他认为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自我剖白式书写可以保持历史叙事的如实。这种风格在金氏微观史的叙事中体现为三个特征,即弱化作者的叙事权威性,采用多视角的“复调”叙事结构,以及引导读者的自主思考。金兹伯格关于历史叙事如实性的探究,示范了一条克服后现代主义怀疑论的合理思路,揭示了“叙事史复兴”这一史学史概念中尚未被明确的内容。在信息多元化的趋势下,现代主义文学风格的历史叙事可能成为书写当代史的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兹伯格 微观史 现代主义文学 历史叙事
下载PDF
汪曾祺与中国的本土现代主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晓东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1,共5页
如果不把“现代主义”仅仅理解为以“西方性”为主体的文学思潮,可以说在20世纪的文学史进程中,现代主义是一场席卷世界的国际主义文学运动,因此具有一种全球性或者世界性,具体表现在,除了欧洲与北美,亚非拉作家也同样加入到“现代主义... 如果不把“现代主义”仅仅理解为以“西方性”为主体的文学思潮,可以说在20世纪的文学史进程中,现代主义是一场席卷世界的国际主义文学运动,因此具有一种全球性或者世界性,具体表现在,除了欧洲与北美,亚非拉作家也同样加入到“现代主义”的阵营,并且贡献了与西方迥然有异的现代主义作品。而西方之外的现代主义者们在借镜先发的西方“现代派”的过程中,差不多都会面临一个如何创造本土化的现代主义的历史性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运动 汪曾祺 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 本土化 现代 20世纪
下载PDF
中国古典文学与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儿童成长研究
6
作者 甄葭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19期22-24,共3页
儿童成长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描绘。中国古典文学和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两个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文学传统,都对儿童成长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这两个文学传统中关于儿童成长的描绘... 儿童成长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和描绘。中国古典文学和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两个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文学传统,都对儿童成长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这两个文学传统中关于儿童成长的描绘和反思,探讨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儿童成长 时空背景 永恒主题 英美 共同点 比较和分析
下载PDF
台湾的“学院现代主义”--“中西文化关系与中国现代文学”系列演讲第五讲
7
作者 李欧梵 《关东学刊》 2018年第5期38-55,共18页
大家也许还记得我在第一讲里面提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特别提到在当时的维也纳、柏林、巴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有一种文化的气氛,用彼得·盖伊的说法就是一种叛逆的气氛,觉得欧洲的文化发展到那种程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我在第一讲里面提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特别提到在当时的维也纳、柏林、巴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有一种文化的气氛,用彼得·盖伊的说法就是一种叛逆的气氛,觉得欧洲的文化发展到那种程度,一定会从中产生某种反抗或挑战,甚至于颠覆,从这个颠覆的过程里面发展出欧洲的现代主义,它的背景当然是欧洲城市的兴起和欧洲的一些知识分子对十八、十九世纪以来的欧洲文明发展的反思。如果把这个条件放在第三世界的话,那就不能成立,因为当时的拉丁美洲、亚洲,几乎没有什么现代主义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中西文化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 学院 台湾 19世纪末 文化背景 20世纪
下载PDF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社会语境与本土化特点
8
作者 宋艳芳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3年第1期329-341,共13页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与全球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它在文学激进主义的洪流中,并未盲目地随波逐流,而是欲迎还拒,汲取世界主义营养的同时对现代主义进行本土化,在实验的同时保持对传统的尊重,维持了一个多... 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与全球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它在文学激进主义的洪流中,并未盲目地随波逐流,而是欲迎还拒,汲取世界主义营养的同时对现代主义进行本土化,在实验的同时保持对传统的尊重,维持了一个多方向的发展势头。它看似缺乏高度的创新,但也避免了完全的虚无主义和再现的绝望。艺术上的激进主义与文化参与性相融合,成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生根发芽的温床,使之表现出本土化、折中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本文追溯了欧美现代主义发生发展的社会语境,梳理了英国文学界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回应,进而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英国的现代主义在世界现代主义运动中具有自己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现代主义 本土化
下载PDF
法国现代主义文学想象中国的方式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小琪 张益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6,共10页
在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语境中,法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充当了发掘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面貌的重要角色。他们遵循相似律、接近律、相反律的想象逻辑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绘与重构,进而生成了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知识和图... 在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语境中,法国现代主义作家的作品充当了发掘中国文化和展现中国面貌的重要角色。他们遵循相似律、接近律、相反律的想象逻辑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绘与重构,进而生成了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知识和图像。中国既是剧作家克洛岱尔诠释天主教真谛的神器,也是诗人谢阁兰拓展"自我帝国"的意识疆域的触媒和亨利·米修拯救西方"野蛮人"的一个良方。可以说,法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中国"构成了克洛岱尔、谢阁兰等现代主义作家反思文化传统的重要资源,拓展了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思维,拓宽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题材和主题的疆界,显示出西方近代文明在全球化历程中对他者文化的重大形塑作用,也对我们反思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现代主义文学 想象中国 相似想象 接近想象 相反想象
下载PDF
本体与方法: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军(主持人) 高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文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和某些特征,所以,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本体性。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和策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太多的开掘空间和阐...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有些文学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因素和某些特征,所以,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具有本体性。按照后现代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和策略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太多的开掘空间和阐释空间,有太多值得重新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 方法论 本体
下载PDF
中国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略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树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0,共8页
中国台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 0世纪80年代中叶,90年代后,由对男权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转向,并由文学/性别批评逐步向跨文类/批评研究深化。这些特点既与世界文论发展的大趋势同步,也与祖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通,这既为我们反... 中国台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 0世纪80年代中叶,90年代后,由对男权主义批判向性别诗学转向,并由文学/性别批评逐步向跨文类/批评研究深化。这些特点既与世界文论发展的大趋势同步,也与祖国大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通,这既为我们反省、弃绝陈腐的性别观念提供了必要的比照场域,也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性别诗学
下载PDF
现代主义、文学场域与张诵圣的台湾文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国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张诵圣教授是美国汉学界台湾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她在台湾现代派小说、台湾文学史方面的研究,对中国大陆学界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她将后发现代国家的现代主义的观照焦点,从时间性的赝品、殖民焦虑,转移到外来文学话语在本土结构中容涵、... 张诵圣教授是美国汉学界台湾文学研究的开拓者,她在台湾现代派小说、台湾文学史方面的研究,对中国大陆学界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她将后发现代国家的现代主义的观照焦点,从时间性的赝品、殖民焦虑,转移到外来文学话语在本土结构中容涵、转化、生根的过程;她用半自律、网络状、具流动性的"文学场域"的观念来扭转一般文学史研究以作家、作品、思潮为中心的实性倾向。张诵圣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线性时间叙述转向共时问题结构,进行关系主义探讨的富于启示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文学场域 木土问题结构 关系主义
下载PDF
在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重审现代中国的“唯美/颓废”文学思潮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昌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3,共8页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唯美/颓废"倾向不能被看做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学思潮形态。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本身即是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之时的某种过渡形态。由于中国特定的现代性境遇的限制,唯美主义在进入汉语语境之后即出现了分化...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唯美/颓废"倾向不能被看做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学思潮形态。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本身即是浪漫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之时的某种过渡形态。由于中国特定的现代性境遇的限制,唯美主义在进入汉语语境之后即出现了分化。"唯美/颓废"的思想倾向一直是作为附带性的因素参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基本建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浪漫主义 唯美/颓废 现代主义 唯美主义
下载PDF
“现代主义”在台湾——从《文学杂志》到《现代文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春田 郑蕾 《枣庄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10,共10页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 《文学杂志》和《现代文学》在1950年代以降的中国台湾现代文学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这两个杂志出现的语境、特点,它们在当时文学场域中的位置,以及对于文学生态(特别是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文学杂志》核心人物夏济安通过杂志来追问"何谓现代文学",它跟传统与西文到底是什么关系。而《现代文学》体现出一种重造文学的冲动,也昭示出一代人的精神史。不能把《现代文学》和"现代派"简单等同。需要把中国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放在殖民、冷战结构,放在资本主义扩张史,放在跨文化旅行的变形和再造中来讨论,对之做出更历史化、更开放的解释,它也构成了一种"小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杂志》 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 精神史 文学
下载PDF
1920-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摭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俊虎 董蕾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一直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陪衬和余脉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存在理由。1920-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入描写和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部分都市人被异化扭曲...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一直作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陪衬和余脉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存在理由。1920-194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深入描写和记录了特殊年代中国人的真实心理感受以及部分都市人被异化扭曲的灵魂,在表现人物内心隐秘世界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姿态存在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文坛,显示着自身的活力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象征诗派 现代诗派 新感觉派
下载PDF
鲁迅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周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8-26,共9页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鲁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为鲁迅本身就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滥觞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因此对鲁迅与现代主义文学关系...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鲁迅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因为鲁迅本身就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滥觞者,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因此对鲁迅与现代主义文学关系的态度、对鲁迅与现代主义文学关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 鲁迅 西方现代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狂人日记》 思想内容 心理分析 艺术形式 存在主义哲学 希望与绝望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文学的结缘——中国当代新写实小说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联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7,共5页
20世纪末,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因子已经深深浸入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肌体,消解中心,拆解深度模式,对欲望化叙事的青睐等解构特征,不仅使当代文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更使作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改变僵化的文化身份等都具有积极的建构... 20世纪末,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因子已经深深浸入了当代中国文学的肌体,消解中心,拆解深度模式,对欲望化叙事的青睐等解构特征,不仅使当代文学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更使作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改变僵化的文化身份等都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当然,在性欲表现上的渲染与夸张,在心理刻画上的粗鄙与世俗,以及发泄对社会与政治不满时所操持的那种玩世的调侃所带来的影响等,也消极地影响着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建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新写实小说
下载PDF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与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伊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88,共4页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台湾,就迅速被台湾女性主义者接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兴起满足了台湾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兴起和发展,揭示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不断发...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一经传入中国台湾,就迅速被台湾女性主义者接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兴起满足了台湾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台湾的接受、兴起和发展,揭示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不断发展的成因,总结了台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台湾 接受 影响
下载PDF
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向昱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在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对于启蒙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深刻反映,其中所弥漫的悲观、虚无、疯狂、绝望甚至死亡气息,表明以人道主义、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已发生了根本动摇。然而在中国,标志着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五四新文... 在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对于启蒙主义现代性危机的深刻反映,其中所弥漫的悲观、虚无、疯狂、绝望甚至死亡气息,表明以人道主义、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思想已发生了根本动摇。然而在中国,标志着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五四新文学,其思想基础却正是当时西方已日趋衰落的启蒙现代性。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中西现代社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是深受现代性片面性发展之害,中国则是饱尝现代性发展不充分之苦。因而,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从一开始就被历史之手赋予了启蒙主义特色。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较之西方经典的现代主义可能显得不够纯粹、正宗和典型,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或采用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一问题,那么,它的这一中国特色或许正是其价值、意义和魅力所在,可以为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性的创生及其曲折历程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启蒙主义 文学思潮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周聚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8,共7页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验 ,它以“反常化”来破坏僵化的语法规范 ,通过“断裂”来创造新奇、含蓄的艺术效果 ,通过借鉴电影蒙太奇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 ,创造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验 ,它以“反常化”来破坏僵化的语法规范 ,通过“断裂”来创造新奇、含蓄的艺术效果 ,通过借鉴电影蒙太奇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表现力 ,创造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陌生化 语言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