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外史诗及其理论译介与中国史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文开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0-104,共5页
对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以来中国史诗学作"史"的观照时,除了应有"史识"的眼光之外,以正确的价值立场审视翻译和介绍国外史诗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史诗学术史上的作用,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对国外史诗及... 对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以来中国史诗学作"史"的观照时,除了应有"史识"的眼光之外,以正确的价值立场审视翻译和介绍国外史诗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史诗学术史上的作用,也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对国外史诗及其理论的介绍、引进和借鉴,就没有中国史诗学的发生和发展。这一表述看上去似乎是一种简单的方程式的因果关系,却未必能够对中国史诗学做出全面而准确的阐释。不过站在国际史诗学的立场上考量,这一表述无疑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史诗理论译介 中国史诗学
下载PDF
反思与建构中国史诗学术传统的力作——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2
作者 高荷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94-97,共4页
冯文开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是一部体现了相当学术功力和学术创见的著作,将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实证性的考辨,又有理论性的阐发,对中国史诗研究历史中每个阶段呈现的学术旨趣、学术理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进行了... 冯文开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是一部体现了相当学术功力和学术创见的著作,将史与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实证性的考辨,又有理论性的阐发,对中国史诗研究历史中每个阶段呈现的学术旨趣、学术理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等进行了具有科学精神的总结与反思,对不同时期的史诗研究者的论见进行了公允客观的评述,颇有见地,对于人们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史诗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中国史诗学术传统的反思与建构具有开拓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史诗
下载PDF
民俗泰斗钟敬文的中国史诗学转型研究方法
3
作者 韩红星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史诗是攸关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财富。钟敬文先生认为,中国史诗研究需要转型且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停留在资料的堆砌和歌手唱本的汇编上,必须把握民族史诗传统的全局。提出要由基础的资料汇集而转向文学事实的科学清理,由主观框架下的整体... 史诗是攸关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财富。钟敬文先生认为,中国史诗研究需要转型且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停留在资料的堆砌和歌手唱本的汇编上,必须把握民族史诗传统的全局。提出要由基础的资料汇集而转向文学事实的科学清理,由主观框架下的整体普查、占有资料而转向客观历史中的史诗传统的还原与探究。要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与宏通的思考,着力于史诗内部发展规律和整体、系统性的理论探求,并重视借鉴“口头程式理论”来进一步推进中国史诗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钟敬文 中国史诗学 转型研究 口头程式理论 民族史诗 民间诗歌
下载PDF
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被引量:12
4
作者 巴莫曲布嫫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7,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史诗研究逐步发展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学。文章以"机构-学科"为视角,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该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学术治理为主线,同时结合世纪之交的学术反思、文本观念的革新、理论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史诗研究逐步发展成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门学。文章以"机构-学科"为视角,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在该领域的知识生产和学术治理为主线,同时结合世纪之交的学术反思、文本观念的革新、理论方法论的拓展,以及研究范式的转换,勾勒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大致轨辙和学科建设的若干相面。而超越对史诗本身的研究,探讨"以口头传统为方法"的学科化发展进程,从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层面深拓少数民族文学传统的学术空间,也当成为清理中国史诗学70年总体格局及其走向口头诗学的内在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传统 口头传统 口头诗 方法论 中国史诗学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的诠释与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文开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76,共5页
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学者对史诗的研究是20世纪中国史诗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史诗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资料更为丰富,学科带头人涌现,学术团队壮大,学术平台增多,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由书面转向口头,但史诗... 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学者对史诗的研究是20世纪中国史诗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史诗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资料更为丰富,学科带头人涌现,学术团队壮大,学术平台增多,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由书面转向口头,但史诗学理论的研究和建构仍亟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史诗学研究 思考
原文传递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文开 白存良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是必然的,至于什么人能在这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所作为则是偶然的。一时代之学术固然要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部分学者可能由于他们的学术资历或特殊地位,而对中国史诗学术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乃至对中国史诗...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是必然的,至于什么人能在这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所作为则是偶然的。一时代之学术固然要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部分学者可能由于他们的学术资历或特殊地位,而对中国史诗学术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乃至对中国史诗学术的构建和走向有着直接的指向作用。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研究在各个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便与不同时期的研究者所持有的不同的文化层次、知识素养、思维特点和艺术趣味有着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诗学 史诗研究者 知识构成
原文传递
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巴莫曲布嫫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共5页
21世纪以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人引领的史诗研究在口头传统的学术格局中形成了全新的定位,并在本土化实践中从偏重民间文学的文本研究走向口头诗学的田野研究。回观中国史诗学的制度化经营,学科专业化的主导原则和实践... 21世纪以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人引领的史诗研究在口头传统的学术格局中形成了全新的定位,并在本土化实践中从偏重民间文学的文本研究走向口头诗学的田野研究。回观中国史诗学的制度化经营,学科专业化的主导原则和实践路径也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超越了既有边界,使人文学术的知识生产呈现出跨界重组的动态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诗学 科化 口头传统 口头诗 术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