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意义定位问题
1
作者 王金福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51-56,共6页
“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意义定位问题王金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起来。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哲学作指导,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 “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意义定位问题王金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起来。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哲学作指导,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导,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现代化 现代西方哲学 新唯物主义 中国哲学现代化 实践唯物主义 现代哲学 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 旧唯物主义
下载PDF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略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作者 刘进田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8,14,共9页
同样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不同比较者对比较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和选择并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如有人是为了论证“中不如西”,鼓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推行全盘西化;有人是为了阐明“西不如中”,力行民族文化本位主义,拒绝吸收西方... 同样在进行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不同比较者对比较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和选择并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如有人是为了论证“中不如西”,鼓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推行全盘西化;有人是为了阐明“西不如中”,力行民族文化本位主义,拒绝吸收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有人是为了说明中西哲学是绝然对立的两种类型,“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彼此各走自己的路,互不相涉;有人是为了“建立一个整体定位的世界哲学体系”,如此等等。中西哲学比较作为哲学认识活动,认识主体有此多极取向之目的应属正常。问题在于,不同的目的祈求和价值理解会将中国哲学引至判然不同的归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哲学现代化 中西哲学比较 民族哲学 比较研究 外来文化 中西方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安瑟伦 中世纪
下载PDF
追寻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足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研究》评析
3
作者 马庆玲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现代化研究》 陈红 柴文华 历史主义 逻辑主义 萌芽 展开阶段 马克思主义化
下载PDF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克立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2期27-32,6,共7页
1915年,冯友兰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学习,直到1990年辞世,他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整整活动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冯友兰的哲学道路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缩影。 冯先生的思想具有“多变”的特点,褒者誉之为“与时偕行,为道屡迁”,贬... 1915年,冯友兰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学习,直到1990年辞世,他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整整活动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冯友兰的哲学道路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缩影。 冯先生的思想具有“多变”的特点,褒者誉之为“与时偕行,为道屡迁”,贬者讥之为没有学术持守,未脱功利境界。冯先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只要对中国现代政治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处境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对这位已故老人的艰难历程作过分的道德谴责,而能予以较多宽容的理解,并对他“阐旧邦以辅新命”,为中国哲学现代化所作的努力给予客观的正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现代化 冯友兰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逻辑分析方法 理性主义 西方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形上学 中西哲学 哲学
原文传递
张东荪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耀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张东荪对中国哲学之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在20世纪,他给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家提升到可与西方大哲平等地、建设性地对话的新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他贡献了一个“以知识论居先为方法”的全新的方法... 张东荪对中国哲学之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在20世纪,他给中国哲学贡献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第一个把中国哲学家提升到可与西方大哲平等地、建设性地对话的新高度;在中国哲学史上,他贡献了一个“以知识论居先为方法”的全新的方法论;从具体哲学理论方面,也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他独立地打起“观念论”与“理性论”的旗帜;他独立地打起“知识论居先”、“是何在先”的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东荪 知识论 中国哲学现代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研究述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全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政治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层面来"化"中国哲学学术,仍然可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不过,不能因中国传统哲学的体悟层面难以被"化",就视为旧物而扬弃之。从哲学的更为广阔的意义,即为民族构建精神家园的视域来看,则... 在政治哲学和认知科学的层面来"化"中国哲学学术,仍然可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不过,不能因中国传统哲学的体悟层面难以被"化",就视为旧物而扬弃之。从哲学的更为广阔的意义,即为民族构建精神家园的视域来看,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现,还只是在政治意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是中国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化,也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评判中国传统哲学,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中国文化所吸收。因此,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仅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包括了中国"化"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化"中国现代化实践诸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 政治实用主义 综合创新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之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俊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哲学和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和被持续探讨的理论问题。两者的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一先一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近代化)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自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哲学和文化领域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和被持续探讨的理论问题。两者的关系,在时间上表现为一先一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近代化)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但是,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开始其历程之后,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在现当代中国的哲学史中展开了。具体而言,可以将两者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百家争鸣,批判与指导,和谐共建。当代,无论是"综合创新",还是融会"中、西、马"三大哲学形式构建"中国现代哲学",都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关系处理是三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 关系 创新
下载PDF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8
作者 刘进田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34,共1页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刘进田中西哲学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比较都能够启发我们去承认中国哲学的主体独立性。中西方哲学在其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曾发生过同其他民族和地区哲学相互交流和比较现象。如古希腊哲学同亚细亚、...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刘进田中西哲学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比较都能够启发我们去承认中国哲学的主体独立性。中西方哲学在其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曾发生过同其他民族和地区哲学相互交流和比较现象。如古希腊哲学同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及印度诸民族的哲学接触和交流,中世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领域中渗透着酉方哲学的内在精神,而在近代,意大利、英、法、德诸民族国家的哲学的密切交流等。中国哲学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文化和哲学交流。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后印度佛教的输入,第二次是十七世纪后西学东渐,第三次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每次输入.中国文化和哲学在外来文化和哲学的挑战面前,既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又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哲学抑或是中国哲学,保持本民族哲学的主体独立性是一种共有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现象,是不同哲学系统交流和比较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中国哲学主体独立性同以排外和自发封闭为特征的传统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是根本不同的。同时,中国哲学的自我反省和批判的结果也不应是自我毁坏,而应是积极的重建和再生。这样,中国哲学现代化这一问题就提到了我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现代化 中西哲学比较 中国哲学现代化 中西方哲学 独立性 切交流 中西哲学的比较 民族哲学 外来文化 五四运动前后
原文传递
“知识”抑或是“价值”?——当代新儒家关于“中国哲学现代化”路径的讨论
9
作者 伍金霞 《国际儒学论丛》 2022年第2期267-278,293,共13页
自梁漱溟“文化三路向”始,将西方文明看作知识的学问、中华文明看作价值的学问便成为当代新儒家的共识。如何衡量“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也成为其理论核心所在,其哲学构建也因各代新儒家所处时势及理论深度推进不同而呈现各自特点... 自梁漱溟“文化三路向”始,将西方文明看作知识的学问、中华文明看作价值的学问便成为当代新儒家的共识。如何衡量“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也成为其理论核心所在,其哲学构建也因各代新儒家所处时势及理论深度推进不同而呈现各自特点。由于后辈学者往往都是在继承前辈思想与理论的前提下,通过批判前辈来超越前辈,其理论体系的内在发展逻辑,便逐渐呈现“知识”与“价值”交替优先的螺旋式动态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现代化 熊十力 牟宗三 成中英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哲学历史演进的四种理论形态
10
作者 雷龙乾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共6页
中国现代化哲学大体上经过了四个历史演进阶段,“中体西用”是现代化哲学的起步形式;进化论是第一个超出封建主义传统哲学范畴的世界观理论;文化哲学反思是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中国现代化哲学提升到科学实践观... 中国现代化哲学大体上经过了四个历史演进阶段,“中体西用”是现代化哲学的起步形式;进化论是第一个超出封建主义传统哲学范畴的世界观理论;文化哲学反思是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多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中国现代化哲学提升到科学实践观的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哲学 中体西用 进化论世界观 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金岳霖的《知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5-79,共5页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金岳霖的《知识论》胡军1亚里士多德以“求知是人的本性” ̄①这句话开始了他的名著《形而上学》一书。无独有偶,中国的先儒荀况也直截了当地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 ̄②这两位先哲在地域相隔辽远、文化背景...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金岳霖的《知识论》胡军1亚里士多德以“求知是人的本性” ̄①这句话开始了他的名著《形而上学》一书。无独有偶,中国的先儒荀况也直截了当地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 ̄②这两位先哲在地域相隔辽远、文化背景迥异,交通极度闭塞的环境中却表达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霖 《知识论》 中国哲学现代化 形而上学 中国传统哲学 外在关系 西方哲学 本体论 理论体系 感觉者
下载PDF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翔海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72,共4页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李翔海(南开大学哲学系)冯友兰是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为持久、同时也是引起极大争议的一位哲学家。新理学一问世,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变更,人们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是非功过作出了...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李翔海(南开大学哲学系)冯友兰是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最为持久、同时也是引起极大争议的一位哲学家。新理学一问世,就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变更,人们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是非功过作出了见仁见智的评说,“冯友兰的哲学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新理学 西方哲学 冯友兰 现代重建 形上学 逻辑分析方法 认知理性 中国哲学现代化 价值理性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13
作者 李永华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现代化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理性主义 认识论 主体性
下载PDF
新天下集团在中山大学设立奖教金资助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14
作者 严书翔 《新视窗》 2002年第1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民营高科技企业 高校 新天下集团 中山大学 奖教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现代化问题 研究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哲学发展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5
作者 戴兆国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6-42,共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当代中国中国哲学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一历史进程与西方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我们只有深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者整体演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当代中国中国哲学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一历史进程与西方哲学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进程是一致的。我们只有深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者整体演进的背景下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西方哲学中国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
下载PDF
如何接着新理学讲?─—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折
16
作者 吴疆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53,共6页
如何接着新理学讲?─—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折吴疆(南开大学哲学系)一冯友兰自谓其新理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讲的,故而仍是理学一系的传承,但他却不是“照着”讲,而是吸收了西方逻辑实证主义与新实在论... 如何接着新理学讲?─—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折吴疆(南开大学哲学系)一冯友兰自谓其新理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讲的,故而仍是理学一系的传承,但他却不是“照着”讲,而是吸收了西方逻辑实证主义与新实在论的思想,所以又是“新的”。对于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本体论 冯友兰 中国哲学现代化 新理学 道德的形上学 语言学 西方哲学 新心学 形而上学 牟宗三
下载PDF
论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
17
作者 代金平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52-55,共4页
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发展环节,它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晶。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不仅可能总结人类文... 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发展环节,它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晶。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不仅可能总结人类文化融合运动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助于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一、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革命中国传统哲学,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指从孔夫子到鸦片战争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发展。古代哲学的流派繁多,就其总体而言,它们都属于封建的意识形态,其主流特征是“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中国传统哲学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是独树一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 民本思想 最广大人民群众 融合运动 孙中山 中国哲学现代化 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发展
下载PDF
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晓芟 萧诗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2,共7页
毛泽东的理性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其理性概念仅限于认识领域而无关乎实践领域;二是没有对知性和理性做进一步区分。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观是一脉相承的。知性和理性的区分意味着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自然唯物主义与历... 毛泽东的理性观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其理性概念仅限于认识领域而无关乎实践领域;二是没有对知性和理性做进一步区分。毛泽东的理性观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性观是一脉相承的。知性和理性的区分意味着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自然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分,因此,该区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理性观 中国哲学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国之大者”的哲学维度、实践向度与发展尺度
19
作者 岑朝阳 林炜 《社科纵横》 2022年第2期7-12,共6页
“国之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了然于胸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定持守。“国之大者”事关根本利益、着眼战略格局、关涉政治站位。在哲学维度上,“国之大者”是联系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实... “国之大者”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了然于胸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定持守。“国之大者”事关根本利益、着眼战略格局、关涉政治站位。在哲学维度上,“国之大者”是联系与发展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在实践向度上,“国之大者”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具体建设的实践;在发展尺度上,“国之大者”不仅是关系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方面,还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支撑,更是关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方案。“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对“国之大者”的相关概念、实践指向与未来发展进行科学梳理与客观分析,是新时代履践使命担当、承担时代责任的历史经验与逻辑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之大者 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经验
下载PDF
本体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访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翔海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54-59,共6页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成中英教授,是在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海外华裔学者之一。他自1956年赴美留学时起,就立志要“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以“重建中国哲学”。他所创立的“本体诠释学”,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并进而探寻...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成中英教授,是在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的海外华裔学者之一。他自1956年赴美留学时起,就立志要“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以“重建中国哲学”。他所创立的“本体诠释学”,力图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并进而探寻创建未来“世界哲学”的道路。1992年6月19、20日,笔者随导师方克立教授在北京访问了成中英先生,就有关本体诠释学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世界化问题同他作了比较充分的交谈。下面是这次谈话的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现代化 整体意识 理性 当代西方哲学 本体诠释学 世界化 意志 真理 世界哲学 人生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