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哲学传统的诠释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从胡适的“半部”中国哲学史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卫平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2期45-48,共4页
以胡适和冯友兰对中国古代哲学传统的不同诠释为契入点,揭示了现代中国哲学理论的建构要以哲学史和哲学的统一为学术基础。
关键词 胡适 冯友兰 古代哲学传统 现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原文传递
诸子学与论理学:中国哲学建构的基石与尺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梅约翰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7,共6页
清末学术界对诸子思想的重估,使诸子学在清末成为真正独立的学术存在。诸子学被认为与西学相通,是承接近代西学的一座桥梁;西学中源说亦提高了诸子学的地位。诸子学的复兴,与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日本... 清末学术界对诸子思想的重估,使诸子学在清末成为真正独立的学术存在。诸子学被认为与西学相通,是承接近代西学的一座桥梁;西学中源说亦提高了诸子学的地位。诸子学的复兴,与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日本的学术资源的双重价值,也促进了中国哲学作为学科的建构。日本学者对中国学术缺乏“系统”、“组织”、“体系”的评论,和对论理学(即逻辑学)作为哲学不可或缺特征之一的推崇,深刻地影响了王国维、梁启超、刘师培、章太炎、胡适等一代学者,使他们脱离无批判地吸收外来知识资源的被动状态,开始用新的知识典范来定下中国哲学的内涵与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的建构 诸子学 论理学 日本学术资源
原文传递
北大学派关于当代中国哲学建构
3
作者 李晓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4-21,共8页
胡适援西入中是与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相关联的。胡适认为实验主义是现代思维方式 ,是任何民族进入现代所必须具有的 ,最能体现当代科学精神 ,最值得引进。贺麟为了“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要用西方正宗的哲学发挥中国正宗的哲学。张世英... 胡适援西入中是与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相关联的。胡适认为实验主义是现代思维方式 ,是任何民族进入现代所必须具有的 ,最能体现当代科学精神 ,最值得引进。贺麟为了“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要用西方正宗的哲学发挥中国正宗的哲学。张世英着重从中西古今比较入手 ,梳理出中西哲学各自发展的线索及双方的结合点 ,旨在提供一种哲学发展新方向的选择。赵敦华致力于超越后现代性 ,指出后现代哲学集中了现代西方哲学内部一切怀疑、自我否定的因素 ;它标志着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点 ,但却未能超越西方哲学的传统和现实 ;提出“大哲学”是走出危机之路。“大哲学”不仅是西方哲学的出路 ,也是中国哲学的出路。 2 0世纪的北大几代学人引西入中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推动了近代中国哲学发展 ,卓有成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西入中 中西哲学交融 中国哲学的建构
原文传递
评《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
4
作者 叶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8-78,共1页
评《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叶舟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研究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论者大多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或提出复兴传统、弘扬儒学之说;或提出走西方之路、实行全盘西... 评《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叶舟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研究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论者大多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或提出复兴传统、弘扬儒学之说;或提出走西方之路、实行全盘西化;或提出中西交融、西体中用、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 中西哲学比较 马克思主义哲学 比较研究 中国哲学的建构 毛泽东哲学思想 内在精神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体西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