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8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强国背景下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提升路径探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波 邱均平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 [目的/意义]目前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学术话语权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学术话语权评价有助于促进中国学术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挑战,推动中国特色学术话语权国际化和本土化,明晰未来中国学术话语权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比较研究、科学计量学等方法,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学术话语权的基本理论、实践脉络,立足于中国学术话语权国内外发展实践,基于学术主体视角,参照相关学术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社会科学学科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现实路径。[结论/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要素主要由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学术创新力和学术传播力4部分组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的多数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比较低。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国际影响和地位可从这4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 学术话语权 评价体系构建 中国社会科学学科
下载PDF
重审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的中学地理教育核心功能——兼议地理研究与地理教育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浩然 何亚琼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18,共4页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有望能引领未来十余年中国地理学之发展。文章在介绍其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面向学科发展:培养地学人才”“面向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公民”“面向科学研究:重塑研学旅行”三个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功能。同...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有望能引领未来十余年中国地理学之发展。文章在介绍其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面向学科发展:培养地学人才”“面向社会发展:培养现代公民”“面向科学研究:重塑研学旅行”三个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功能。同时,还兼议地理研究与地理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同频共振,因此地理教育学必须加强凝练学科底色和学科价值,再次深度融入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 中学地理教育核心功能 地理研究 地理教育
下载PDF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浅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发虎 李新 +3 位作者 吴绍洪 樊杰 熊巨华 张国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理科学可划分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也基本成熟,有些三级学科下的四级学科名称也在普遍使用。我们希望以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为支点,完善地理科学的学科分支,推动地理科学框架下新兴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国际及国家的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综合地理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信息地理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安全减灾的未来方略设计——兼论重组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金磊 徐德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基于对 2 0世纪中国灾害事故规律的认识及对新世纪灾害态势的分析 ,从科学与文化交叉的新视角 ,研究了以管理、科技、文化、学科建设等为主题的新世纪方略。
关键词 中国 安全减灾 科学技术 学科体系 交叉科学 安全文化教育 防灾 综合减灾管理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国际比较的视野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洪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对通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平面体系和立体体系的概念,认为立体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把中国特色与中国优势联系起来,指出建设... 本文对通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平面体系和立体体系的概念,认为立体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把中国特色与中国优势联系起来,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核心在于形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没有优势,则无特色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国际比较 中国特色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6
6
作者 胡东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16,共2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专门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明确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学科体系 法学理论 课程体系 座谈会 总书记 习近平
下载PDF
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9期4-9,共6页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教材体系建设 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材体系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3
8
作者 焦方义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15,共3页
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定职定责,激励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讲话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繁荣发展... 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定职定责,激励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讲话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中国特色经济学 学科体系 座谈会 习近平 总书记 马克思主义 学习
下载PDF
试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体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柳昌清 《学习论坛》 2011年第7期77-80,共4页
文明类型研究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体系探明了方向。中国的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有与西方文明(经济主导型文明)不同的内在机制、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来加以总结和揭示,反过来指导中华文... 文明类型研究为创建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体系探明了方向。中国的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有与西方文明(经济主导型文明)不同的内在机制、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来加以总结和揭示,反过来指导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本身就关系复杂、整体性强,传统使用的是辩证逻辑,所以,建立现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就要以复合型学科为基本学科。其中,唯物辩证法哲学、辩证逻辑、社会历史文化学(文明类型理论)、新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与伦理等,成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基础学科,其他的基本学科还有自然与科技,美与文学艺术,信仰与宗教,政策、法律与民间规则,行政与人事管理,经济管理与企业文化,教育与人力资源,新闻与宣传,体育与健身,语言文字学,图书文献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基本学科体系 社会历史文化学 中国政治与伦理
下载PDF
对国内几种典型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构成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一萌 《惠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地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动态和方向的指示器。论文在解读四种典型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现代地理学具有综合系统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和相邻相关学科需进一步交融等六... 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地理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动态和方向的指示器。论文在解读四种典型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现代地理学具有综合系统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和相邻相关学科需进一步交融等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尽管地理学取得了诸多的辉煌成绩,但依然面临如学科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这迫使地理学界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高度敬业和奉献精神的青年地理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学科体系 地理科学特点 地理科学发展趋势
下载PDF
面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栋梁 邱滨泽 夏文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91,共11页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根本目标,科学地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抓手和逻辑必然。研究构建“自主建构—成效评价”高度耦合联动的模型框架,旨在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更好地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更加充分发挥学科建设成效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进而全面助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于该框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应充分遵循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政策要求,破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顽疾,并以把握思想方向与中国范式、关注过程建设与发展潜力、重视内涵发展与实质创新、适用多元标准与专业方法为运作锚点,确保评价活动服务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其实践重点包括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育人机制及其成效、评估教师梯队合理性与人才引育机制、完善以代表作评价为核心的科研评议机制、实施“案例式”社会影响评价、生成“自主建构—成效评价”的诊断式闭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成效评价
下载PDF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背景下的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为例
12
作者 高红军 徐丹菲 +3 位作者 赫明扬 范晓卿 赵敏 崔巍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10期32-35,共4页
背景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的重要载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截至目前,作为输出医院,在辽宁、山西、河南、广东四地承担国... 背景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要求的重要载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癌症中心依托单位,截至目前,作为输出医院,在辽宁、山西、河南、广东四地承担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任务,形成“国家癌症中心——以肿瘤专科为重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医疗中心 癌症中心 医疗服务体系 医学人才培养 肿瘤专科 供给侧改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医学中心
下载PDF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助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13
作者 曲红梅 《新长征》 2024年第9期56-57,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推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研究领域和交叉研究领域集中方向、持续发力,以干事创业的强大内生动力,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兴国战略 学科综合 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研究领域 内生动力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应用研究领域
下载PDF
建设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体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潜伟 《科学文化评论》 2019年第2期5-17,共13页
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严重挑战。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起源与西方科学史有很大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自主的学科史研究,以考据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倾向。经过多年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成为... 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严重挑战。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起源与西方科学史有很大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自主的学科史研究,以考据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倾向。经过多年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科,自有其内涵与外延,逐渐形成科学史、技术史、农学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向。科学技术史学科本质上属于历史学,但目前定位于理科是合适的,折衷方案是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史具有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学科体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吸收一切可吸收的资源,开放办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应用层面,重构科学技术史的理论体系,从多种进路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 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 学科价值 中国特色
下载PDF
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参加第一届全球卫生体系研究大会 被引量:1
15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年第1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 卫生体系 卫生政策 管理 研究人员 研究员
下载PDF
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瑞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7-158,共2页
2008年1月16日,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学习时报、中央党校哲学部的专家学者和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的全体成员参加了研讨会。会... 2008年1月16日,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学习时报、中央党校哲学部的专家学者和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的全体成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王怀超教授主持,科社部主任严书翰教授致辞。与会专家围绕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发展的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建设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 中央党校 北京大学 专家学者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江 杨佳铭 陈光沛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72-73,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任务,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并提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的重要论断。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任务,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并提出“时代课题是理论创新的驱动力”的重要论断。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应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发展实践,应善于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科学规律,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体系 管理科学 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与世界 时代课题
下载PDF
中国大学科学技术的评价体系改革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建新 《科学中国人》 2004年第7期16-18,共3页
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是看所发表论文的刊物的等级与论文数量、专著数量,即自动地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看质量高低.只看作达到此等级杂志的平均水平,直接违反了一个简单常识:在定性正确的基... 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是看所发表论文的刊物的等级与论文数量、专著数量,即自动地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看质量高低.只看作达到此等级杂志的平均水平,直接违反了一个简单常识:在定性正确的基础上才有定量的精确。所以出现了许多问题.在工程技术研究方面量化(等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化 评价体系改革 中国大学 考评制度 学科 论文数量 学术刊物 平均水平 科学技术 问题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伏瞻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19年第1期21-35,共15页
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不仅是一个重大提法的变化,而其是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职责,战略要求的重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时代的呼唤,是党... 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不仅是一个重大提法的变化,而其是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职责,战略要求的重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负的崇高使命。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我们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坚持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科学谋划学科布局。学术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原创能力和水平。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应、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科学的中国社会学:赵承信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贡献与启示
20
作者 齐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目前,学术界对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的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吴文藻及其弟子的理论主张和方法论特色的阐扬,而未能给予赵承信以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该系的整体认知,亦造成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经验的... 目前,学术界对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术传统的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吴文藻及其弟子的理论主张和方法论特色的阐扬,而未能给予赵承信以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该系的整体认知,亦造成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建设经验的认识不足。赵承信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借由梳理社会学在西方的发轫及传入中国的发展史,清晰地揭示出当时中国社会学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建设科学的中国社会学。这种科学性不仅体现为学科独立性的厘清和规范性的确认,而且要求方法的客观化、理论与田野的适恰、定量与定性的兼容、理论与方法的省思等。这些贡献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中国社会学 学科体系 方法的客观化 赵承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