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钱穆论中国大学教育之目标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兆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3,共6页
针对国民政府时期全盘西化和功利主义在大学教育界的盛行,钱穆指出,中国大学教育应当将培养"真切爱护国家民族及能真切为国家民族服务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对此目标,钱穆进一步从"‘通人’尤重于专家"、"... 针对国民政府时期全盘西化和功利主义在大学教育界的盛行,钱穆指出,中国大学教育应当将培养"真切爱护国家民族及能真切为国家民族服务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对此目标,钱穆进一步从"‘通人’尤重于专家"、"用社会"之人才重于"供社会之用"的人才、人文科学人才重于自然科学人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而上述三个方面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结构,同时更是一种内在的素质结构。鉴于当今中国大学教育领域依然存有崇洋蔑己与急功近利等现象,钱穆有关中国大学教育目标的思考在今天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启示意义与警醒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大学教育 目标
下载PDF
钱穆关于中国大学教育之文化使命的论述与相关思想的比较
2
作者 魏兆锋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1-155,共5页
钱穆关于中国大学教育之文化使命的论述与国内外相关思想之间存在很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但比它们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教育上的可操作性。钱穆期待中国大学实现教育中国青年尊重、了解、爱护、信任中国文化的理想,其实质在于通过文化教育的... 钱穆关于中国大学教育之文化使命的论述与国内外相关思想之间存在很多相似或相通之处,但比它们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教育上的可操作性。钱穆期待中国大学实现教育中国青年尊重、了解、爱护、信任中国文化的理想,其实质在于通过文化教育的途径,最终使得中国青年能够尊重、了解、爱护、信任中华民族。简言之,即以文化复兴为手段,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目的。在钱穆心目当中,真正的"天下"乃"彼我民族并存"之"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中国大学教育 文化使命 新亚书院
下载PDF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史刍议——刘少雪著《中国大学教育史》评介
3
作者 吴洪成 董晶晶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5-97,共3页
中国历史上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大学建立于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经历了曲折多变的坎坷历程,但在大学教育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 中国历史上具备现代化特征的大学建立于19世纪末的维新运动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经历了曲折多变的坎坷历程,但在大学教育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科技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源。上海交通大学高教所刘少雪教授的新著《中国大学教育史》对大学教育史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 大学教育 中国大学教育史》
下载PDF
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4
《评价与管理》 2019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
下载PDF
中国大学教育能提高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吗——基于“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青根 沈红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6,共8页
在"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数据基础上,利用反向测度法,计算了本科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及大学教育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分组来看,学校层次越高的大学教育,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 在"2016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数据基础上,利用反向测度法,计算了本科生在大学就读期间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及大学教育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分组来看,学校层次越高的大学教育,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效应越大,但具体到单个院校,增值效应与学校层次间并无特定规律;第二,增值效应存在显著的学科差异,从高到低依次是文、医、理、工;第三,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初始批判性思维能力越高,增长幅度越小。研究结果为我国高等教育增值评价及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 批判性思维能力 增值效应 全国本科生能力测评
原文传递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以沃尔特·威廉和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朗 费迎晓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77-85,127,共9页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是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美国新闻学创始人沃尔特·威廉五次来华讲学、其扶植重建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及其门生移植"密苏里模式",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是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美国新闻学创始人沃尔特·威廉五次来华讲学、其扶植重建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及其门生移植"密苏里模式",直接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史上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今天,回顾和追述这段尘封的历史,不仅可为当前我国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对进一步促进21世纪中美高等教育的交流也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高等教育交流 近代中国大学新闻学教育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 沃尔特·威廉 密苏里模式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困境和改革趋势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宏军 《市场周刊》 2011年第3期3-5,共3页
在解析全球化时代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而又较系统地剖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诸多困境,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 困境 改革
下载PDF
近代基督教思想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影响
8
作者 王文新 《金陵神学志》 2009年第4期74-81,共8页
宗教改革运动的新教诸派皆以教育作为宗教改革的手段,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建树尤其反映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中。从我国近代的教会大学教育来看,不仅能理解新教教育是建立在西方近代化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变革精神之下,而且更能领略其在思... 宗教改革运动的新教诸派皆以教育作为宗教改革的手段,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建树尤其反映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中。从我国近代的教会大学教育来看,不仅能理解新教教育是建立在西方近代化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变革精神之下,而且更能领略其在思想传播、人才培育中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大学教育 融合
原文传递
论百年中国大学美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对峙与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悠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87-90,共4页
百年来,中国大学美术教育面临着中国和西方、本土与外来、民族与世界的文化冲突。大学美术教育在突破传统、融汇中西中经历了大学美术教育"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突破"写实"与"实用"框架... 百年来,中国大学美术教育面临着中国和西方、本土与外来、民族与世界的文化冲突。大学美术教育在突破传统、融汇中西中经历了大学美术教育"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突破"写实"与"实用"框架的大学美术教育的"人文化"与"多元化"进程。在继承与碰撞中大学美术教育完善了自身的价值体系,形成了大学美术教育存在的健康格局和适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中国大学美术教育 发展进程 对峙 融合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大学教育初期的特征及原则
10
作者 陈卓 《理论与现代化》 2007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处于现代化初期的中国大学教育是有魅力的,其成功之处值得借鉴。当时的中国大学具备了鲜明的特征:自由民主的大学理念、中西合璧的师资队伍、灵活多元的办学体制,这得益于它的教育独立、教授治校、自由流动的原则。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 现代化初期 特征 原则
下载PDF
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11
作者 梁蔚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5期86-88,共3页
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梳理,发现我国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使中国大学创业教育得到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国大学创业教育 中国大学创业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毕西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行政主导和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畸形结合,使得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出现了缺失。因此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界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语文教育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立足与当前大学语文的... 当今社会,随着教育行政主导和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畸形结合,使得中国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出现了缺失。因此如何在大学语文教育界渗透人文精神,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语文教育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立足与当前大学语文的教育现状,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为目标,进而研究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结合的途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教育 人文素质 中国大学教育
下载PDF
中国基督教大学历史的理性重构
13
作者 陈才俊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46,共2页
中国基督教大学是西方传教士于19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代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特殊教育机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基督宗教的在华传播、中西文化的融通交流以及中国社会的风云变迁.西方学人对此课题的涉足起步较早,而中国学者对该领域引起相... 中国基督教大学是西方传教士于19世纪这一特定历史时代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特殊教育机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基督宗教的在华传播、中西文化的融通交流以及中国社会的风云变迁.西方学人对此课题的涉足起步较早,而中国学者对该领域引起相当关注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 吴梓明 宗教教育 高等教育 书评
下载PDF
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实施“韩国语+α”教育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敬爱 权赫哲 《韩国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4期42-51,共10页
本文提出了"韩国语+α"教育改革方案。可概括为:第一,基于"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教育。第二,加强教学课程内涵化建设,采用"韩国语+α"的形式,开设丰富多样的职业韩国语课... 本文提出了"韩国语+α"教育改革方案。可概括为:第一,基于"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教育。第二,加强教学课程内涵化建设,采用"韩国语+α"的形式,开设丰富多样的职业韩国语课程。第三,改革教育模式,在语言实践教育方面,以OBE(成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为基础,构建和实施"赛课一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韩国语教育 韩国语+α OBE教育理念 赛课一体模式
下载PDF
乘着MOOCs歌声的翅膀——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访谈录 被引量:6
15
作者 栎风 《物理与工程》 2013年第6期3-4,共2页
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谈MOOCs实践与大学教学质量提高.他指出MOOCs大量优质资源的共享对当前大学教学质量提高具有现实意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都应该积极应对,并讲述了他在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案例.
关键词 MOOCs 中国大学教育 教学质量提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下载PDF
SPOC:结合高校教学的融合创新 被引量:97
16
作者 郑奇 杨竹筠 《物理与工程》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从2008年开始,MOOCs经历了一个四年沉淀,两年爆发的发展历程.与以往的网络教育相比,名校名师效应、易学易用性的优势作用于教育资源绝对稀缺、网络环境大幅改善的环境,迅速点燃了人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爆发式增长.在基于教学需求的探... 从2008年开始,MOOCs经历了一个四年沉淀,两年爆发的发展历程.与以往的网络教育相比,名校名师效应、易学易用性的优势作用于教育资源绝对稀缺、网络环境大幅改善的环境,迅速点燃了人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形成爆发式增长.在基于教学需求的探索过程当中,与传统教育方式的"融合创新"开始兴起,其中有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模式就是由Armando Fox教授提出的SPOC模式,哈佛、MIT、加州伯克利都在进行SPOC教学试验.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率先打造出SPOC平台,推出《大学物理》等课程,配套了完整的教学资源,开启了SPOC模式在中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s SPOC 中国大学教育 教学质量提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下载PDF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二)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蒂夫·科恩 谢富胜(译) +1 位作者 汪家腾(译) 朱安东(译)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69-187,共19页
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 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文记录了这种转变并探究了它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 中国大学经济学教育
原文传递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如何主导了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 被引量:6
18
作者 史蒂夫·科恩 谢富胜 +1 位作者 汪家腾 朱安东 《海派经济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21-144,共24页
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文记... 本文讨论了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导向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并着重研究了中国大学中经济学教育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学教育的主流已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转向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新古典经济学)。本文记录了这种转变并探究了其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 中国大学经济学教育
原文传递
Learner Autonomy in the 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a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1978-2007:A Historical Analysis 被引量:1
19
作者 Shi Pu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0年第1期83-104,127,共23页
This historical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of learner autonomy in the 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a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I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earner autonomy in China and the intentiona... This historical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ncept of learner autonomy in the 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a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It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earner autonomy in China and the intentionality of promoting this concept through the curricula from 1978 to 2007.By adopting Quentin Skinner’s intentionalist approach to analyzing the history of ideas,this study conducted a systematic document analysis of three national curricula in relation to their linguistic and practical contexts constituted of 169 Chinese academic articles in total.The study revealed that learner autonomy mainly referred to students’motivation and ability to work hard on their own outside the classroom in the Chinese context.Importing this concept,however,caused ideological confusion and exacerbated the disempowerment of teachers within the dynamics of China’s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at the tertiary level.The study raises awareness for borrowing concepts across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policymaking,teacher development,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er autonomy autonomous learning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a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history of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tentionalist approach
下载PDF
Graduates' gratitude: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A revisit
20
作者 PENG Kang-zhou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9期5-10,共6页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 accompanying 168 M.A. and Ph.D. dissertations written by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in a variety of majors of two disciplines (humanity and 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 accompanying 168 M.A. and Ph.D. dissertations written by native speakers of Chinese in a variety of majors of two disciplines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seniority, publishing experience, the length and 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ic structure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 MOV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