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季风区气温与降水变化及其时空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贾蕾 曾彪 +1 位作者 杨太保 柳凯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92,201,共8页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20个测站1960-2012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月值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现象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2年季风区...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20个测站1960-2012年气温和降水量的月值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突变现象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2年季风区各区域均有增温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东北地区发生突变要早于其他地区,北方地区的增温幅度大于南方,存在4年左右周期,8~16年的准周期,气温的高频变化周期在内陆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年降水量在53年里处于波动状态,四川盆地、华北地区和季风区西北部地区降水有减少趋势,长江流域下游降水有增加趋势,其他地区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存在2~4年周期、8~16年左右准周期,降水的低频变化周期在近海地区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风区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周期
下载PDF
信风驱动的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与大尺度温度场负耦合——从年代际变率到岁差周期的环流效应(纪念GNIP建网50周年暨葫芦洞石笋末次冰期记录发表10周年) 被引量:24
2
作者 谭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6-1097,共12页
中国季风区很多单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集成的大区域温度场在长时间尺度上呈负耦合变化模式。通过理论计算和观测记录校准分析,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均不能加以解释。从环流效应角度分析,发现信风张弛既控制了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的主... 中国季风区很多单点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与集成的大区域温度场在长时间尺度上呈负耦合变化模式。通过理论计算和观测记录校准分析,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均不能加以解释。从环流效应角度分析,发现信风张弛既控制了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的主要变化趋势,也决定了西太平洋暖池的温度高低和面积大小,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温度的走向,因此可确认,二者的负耦合是信风决定的"一因二果"。进而分析了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短尺度环流效应响应于ENSO循环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模式结果,将环流效应概念推广到轨道尺度,由此获得中国季风区石笋δ^(18)O序列缺失偏心率周期等问题的初步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风 环流效应 温度场 石笋δ18O 中国季风区 岁差
下载PDF
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对中国季风区径流深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夫星 陈东 +1 位作者 汤秋鸿 闫云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9-356,共8页
为揭示中国东部季风区径流深对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变化的响应规律,建立了八大流域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以及应用了Mann-Kendall和局部加权回归分析(Locally Weighted Scatter Plot Smoothing,LOWESS)相关性检验方... 为揭示中国东部季风区径流深对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变化的响应规律,建立了八大流域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以及应用了Mann-Kendall和局部加权回归分析(Locally Weighted Scatter Plot Smoothing,LOWESS)相关性检验方法,并分析了径流深系数空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与径流深显著性相关范围要明显大于南亚夏季风,主要位于长江流域以北和松花江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华南部分地区,并分别成正相关和负相关;而南亚夏季风与径流深显著性正负相关的区域则分别位于华南地区及长江流域上游部分地区。此外,季风区径流深系数空间差异明显,易产流区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而黄河及海河流域则产流较难。因此,对东亚及南亚夏季风的研究可为预测中国东部不同地区的水文过程及水资源变化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南亚夏季风 VIC模型 Mann-Kendall和LOWESS 中国东部季风区 径流深
下载PDF
环流效应: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变化的气候意义-古气候记录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一次对话 被引量:111
4
作者 谭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1-862,共12页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中国季风区同一洞穴或同一区域的晚全新世石笋氧同位素序列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表明中国季风区的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10~100年尺度,后同)变率所具有的信号强于噪音。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虽...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中国季风区同一洞穴或同一区域的晚全新世石笋氧同位素序列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表明中国季风区的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10~100年尺度,后同)变率所具有的信号强于噪音。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石笋氧同位素记录虽然来自距离上千公里之遥的不同区域,但它们的波动形式在年代际至世纪尺度极其相似,说明它们是一致的大区域信号,但多数石笋氧同位素序列未能校准到本区器测的降水或温度记录上。通过与中国气候学家建立的各类季风指数比较,发现这些具有一致大区信号的中国石笋氧同位素序列与海平面气压差指数或海陆温差指数关系最好。再通过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气压差、以及许多海、气环流观测记录对比,发现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序列记录了20世纪后期最强的一次全球海、气环流年代际均值突变,由此初步确认了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短尺度变化的环流意义:当印度洋海水和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东缩而弱,中国季风区内来自印度洋的水汽份额增大,由于这些水汽的输送路程很远,导致中国季风区的雨水氧同位素及石笋氧同位素较轻;而当印度洋海水和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偏高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西伸而强,中国季风区内来自印度洋的远源水汽份额减少,而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份额增大,由于后者输送路程较近,导致中国季风区的雨水氧同位素及石笋氧同位素较重。由此命名瑞利分馏原理所决定、反映印度洋/太平洋海、气环流转变且大区域一致的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10~100年尺度变化为"环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效应 石笋氧同位素 10-100年尺度 中国季风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特征
5
作者 李涛辉 尹鹏飞 +4 位作者 吕爱锋 张文翔 尹继清 熊静 刘永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9,91,共9页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为研究区域、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公布的气候变化数据库(CRU TS v.4.06)中0.5°×0.5°月尺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集的气象数据(时间尺度为1981—2021年)、...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为研究区域、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公布的气候变化数据库(CRU TS v.4.06)中0.5°×0.5°月尺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集的气象数据(时间尺度为1981—2021年)、中山大学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组2013年开发的中国陆地表面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数据为数据源,采用迈阿密模型(Miami)、桑斯威特纪念模型(Thomthwaite Memorial)分析1981—2021年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特征,采用冗余分析(RDA)法分析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结果表明:过去40a,中国东部季风区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的时间演变,均分为2个阶段,气温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01年、第Ⅱ阶段为2002—2021年,降水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14年、第Ⅱ阶段为2014—2021年,蒸散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13年、第Ⅱ阶段为2013—2021年,2个阶段均呈现出生产潜力增加趋势,其中第Ⅱ阶段生产潜力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第Ⅰ阶段。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蒸散生产潜力均存在1个22 a的显著周期转变,敏感性分析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对蒸散生产潜力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在空间上,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都呈现出从华南地区往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且第Ⅱ阶段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增速显著高于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增速显著的区域多出现在高值区。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季风区土壤表层理化性质对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气温生产潜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季风区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陆地植被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四类雨型的水汽输送特征及差异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柳 赵俊虎 封国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95,共15页
利用1951~2015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观测资料,及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四类雨型(北方型、中间型、长江型和华南型)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东亚水汽输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关系,比较了四类雨型的水汽输送、收支特... 利用1951~2015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观测资料,及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四类雨型(北方型、中间型、长江型和华南型)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东亚水汽输送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关系,比较了四类雨型的水汽输送、收支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夏季影响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水汽通道主要有以下6条:印度洋通道,表征印度季风区偏南的西风水汽输送;高原南侧通道,表征印度季风区偏北的西风水汽输送;太平洋通道,表征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带来的西太平洋的水汽;西风带通道,表征西风带的水汽输送;孟加拉湾通道,表征来自孟加拉湾向北的水汽输送;南海通道,表征来自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在中南半岛转向及来自南海的水汽;与中国东部不同地区降水异常相联系的水汽通道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同一条水汽通道在夏季不同阶段与降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2)四类雨型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华北盛夏降水主要受亚洲季风水汽输送的影响,其次是西风带水汽输送,北方型年二者往往偏强,尤其是季风水汽输送增加一倍以上,贡献也明显增加,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季风水汽输送显著减弱,西风带水汽输送的重要性相对增大;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主要受太平洋通道水汽输送异常的主导,其次是高原南侧通道水汽输送,二者偏强并在淮河流域辐合时,淮河流域降水偏多形成中间型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主要受太平洋通道水汽输送异常的主导,长江型年,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水汽输送异常加强,并与北方冷空气异常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辐合,区域为正的水汽净收支;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则受印度洋通道、太平洋通道及南海通道的共同影响,当三条通道异常偏强,水汽与北方冷空气在华南地区辐合,形成华南型年。本研究所得结论加深了我们对四类雨型形成机理的认识,并为汛期主雨带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季风区 夏季雨型 水汽输送
下载PDF
1470年以来中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变化规律及趋势预估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艳丽 华悦 +4 位作者 周惠成 叶磊 王国庆 金君良 鲍振鑫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超长系列的降水资料是分析气候变化和预估未来区域水安全形势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观测资料只有几十年时间尺度,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列重建是延长现有观测资料的主要手段。基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1959年以来实测降水资... 超长系列的降水资料是分析气候变化和预估未来区域水安全形势的重要支撑,但目前观测资料只有几十年时间尺度,利用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列重建是延长现有观测资料的主要手段。基于《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和1959年以来实测降水资料,重建1470—2019年中国东部季风区的长序列降水数据,分析近550 a以来区域降水变化规律,剖析气候自然变异规律和人为气候变化对历史降水的影响,并通过CMIP6中等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下的4种情景降水数据预估未来降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东部季风区降水年际分布不均,有明显的丰枯变化,1470—1691年整体处于枯水期,1692—1924年处于丰水期,1925年至今处于枯水期,存在准181 a周期;②1991年后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海河、黄河下游和长江流域部分降水倾向率发生显著变化,东部季风区总体降水增加趋势加快;③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基准期(1961—1990年)显著增加,季节性变化加大,区域旱涝风险加剧。由于未来气候情景的不确定性,未来降水趋势预测的可信度尚未可知,需要进一步增强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系列重建 变化特征 趋势预估 人为气候变化 气候自然变异 中国东部季风区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东部季风区水循环影响的检测和归因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瑾博 曾毓金 +1 位作者 张明华 谢正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8,共12页
水文循环过程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区分气候内部自然变率与人类活动作用于水循环贡献对于增加气候变化的理解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近期发展的考虑地下水取用水与灌溉影响的全球陆气耦合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最优指纹法分析... 水文循环过程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区分气候内部自然变率与人类活动作用于水循环贡献对于增加气候变化的理解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近期发展的考虑地下水取用水与灌溉影响的全球陆气耦合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最优指纹法分析探讨中国东部季风区黄河、淮河、海河、珠江、长江、松花江流域水循环变化(地表温度、降水、径流、蒸散发)及归因。结果表明:大部分流域的地表温度年际变化在1965~2005年间检测到包括温室气体气溶胶人为排放、臭氧与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外强迫效应,显示在长期对于地表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可能为上述强迫;1965~2005年降水年际变化仅在淮河及长江下游检测到上述强迫效应,且在长江下游效应占主导。在1965~1984年间,地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在海河流域检测到由于地下水取水灌溉产生的外强迫效应,并且该效应占主导。在1982~2005年径流年际变化中,在淮河、长江下游及黄河下游处检测到了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气溶胶人为排放、臭氧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产生的外强迫效应但无法有效分离,显示该信号在这些地区可能不为主导效应;1982~2005年间的蒸散发年际变化在珠江、长江下游同样检测到了上述强迫效应,并且该效应在长江下游占主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季风区 水循环变化 最优指纹法 检测归因
下载PDF
中国季风沙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及其变化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保生 吴正 +8 位作者 David Dian ZHANG 范安康 阎满存 孙武 靳鹤龄 董光荣 祝一志 高全洲 张甲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本文以对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晚更新世—全新世砂丘与河湖相、古土壤互为叠覆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记录的认识出发,同时基于对中国北方现代冬春季节风沙、尘霾活动发生的区域性气候—地质过程的理解,将今释古,反... 本文以对毛乌素沙漠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晚更新世—全新世砂丘与河湖相、古土壤互为叠覆的高分辨率的气候地层记录的认识出发,同时基于对中国北方现代冬春季节风沙、尘霾活动发生的区域性气候—地质过程的理解,将今释古,反演了该时期中国季风区沙漠沙地曾经历的27个沙漠扩缩的周期性变化,并认为该剖面风砂沉积是过去地质时代季风沙区乃至整个中国沙区类似由现代这种冬春季西伯利亚—蒙古反气旋风系即冬季风向南伸展导致的若干风沙风尘动态过程的结果,而河湖相和古土壤的发育则主要与季风沙区受惠于东亚夏季风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风区 晚更新世-全新世 湾地层剖面 沙漠期 气候波动 季风沙区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我国季风区5 ka BP气候事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东 谭亮成 安芷生 《地球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468-479,共12页
5.0 ka BP前后全球普遍经历了一次快速的降温事件,对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的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有高精度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石笋和湖沼沉积记录,系统回顾了5 ka BP气候事件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这次气候事件... 5.0 ka BP前后全球普遍经历了一次快速的降温事件,对世界范围内很多地区的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公开发表的有高精度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石笋和湖沼沉积记录,系统回顾了5 ka BP气候事件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这次气候事件在我国季风区不同区域都有记录,其中在季风区北方和青藏高原地区记录的最为清楚,体现为显著的干旱。事件起始于5.6—5.5 ka BP,在5.0 ka BP左右达到峰值,其后快速回升。5 ka BP气候事件对我国新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太阳辐射减少导致的赤道辐合带南移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弱导致的亚洲夏季风减弱可能驱动了此次气候事件。然而,不同地区、特别是南方地区的不同记录在此次事件的表现形式和开始时间有所差异。云南和湖北的泥炭记录显示此次事件为突变事件,发生于4.7—4.9 ka BP,不同于其他地质记录的渐变状态。未来还需加强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华东地区重建涵盖5 ka BP气候事件的有绝对定年的高分辨率可靠降雨记录。进一步厘清这些记录的差异是由于不同气候代用指标和记录分辨率的不同以及测年误差导致的,还是对气候事件的响应存在着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KA BP事件 降雨表现 文化影响 中国季风区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分布特征及其地理解释
11
作者 王志勇 韩芳 +3 位作者 李传荣 李坤 穆豪祥 王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8,共19页
落叶阔叶林是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典型植被。本文利用复合高程信息的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数据,提取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构建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分布高度云模型及其影响因子云模型,探讨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及其影响因子的分布特征;构建多... 落叶阔叶林是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典型植被。本文利用复合高程信息的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数据,提取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构建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分布高度云模型及其影响因子云模型,探讨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及其影响因子的分布特征;构建多尺度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影响因子权系数云模型,比较分析影响因子对落叶阔叶林上线作用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尝试探讨各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对气候因子作用的敏感性差异。结果如下:①中国东部季风区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高度自北向南先升高后降低,分布高度的期望、熵和超熵分别为965.77~1993.52 m、132.80~514.09 m和27.58~205.34 m。②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的影响因子存在显著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区域尺度上,非气候林线和气候林线的主导因子均为山体基面高度,贡献率分别为71.36%和44.06%,气候林线受温度影响高于降水,而非气候林线受降水影响高于温度;山系尺度上,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主要受1月均温和年降水量影响,且大部分山地1月均温的作用高于年降水量;局地尺度上,除大别山外,山顶效应对各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作用权重的期望最大,年降水量作用权重的期望均高于1月均温。③大别山和太行山落叶阔叶林上线对年降水量最敏感,吕梁山落叶阔叶林上线对1月均温最敏感。探讨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可以推动垂直带对气候变化响应差异的研究,并为区域生态安全监测体系的部署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落叶阔叶林上线 影响因子 云模型 空间分异 中国东部季风区
原文传递
近千年东亚夏季风演变历史重建及与区域温湿变化关系的讨论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杨保 谭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0-887,共8页
集成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共同变化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千年10年平均的东亚夏季风演变序列。在10年尺度以上分析了东亚夏季风演变与其他气候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演变可划分为中世纪时期(11~13... 集成中国季风区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共同变化特征,初步建立了近千年10年平均的东亚夏季风演变序列。在10年尺度以上分析了东亚夏季风演变与其他气候要素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演变可划分为中世纪时期(11~13世纪初期)的季风稍弱阶段,13世纪中后期至14世纪前半叶的季风较强时期,14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的季风较弱阶段,自18世纪开始持续约200年的季风再次增强时期,以及20世纪初开始的季风逐渐减弱阶段。2)近千年来东亚大陆或北半球温度的变化虽然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并不总是取决于陆地温度的变化。3)近千年来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与降水变化在低频趋势上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东亚夏季风增强的时期,中国东部降水较多,而在夏季风减弱时,中国东部降水趋于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千年 东亚夏季风 温度变化 降水变化 中国季风区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季风区秋季气温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通 陈少勇 +1 位作者 高蓉 张燕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0-1748,共9页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近46a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秋季气温的变暖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秋季气温增温明显,1961年~2006年46年期间增温率为0.2... 利用中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近46a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秋季气温的变暖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东部季风区秋季气温增温明显,1961年~2006年46年期间增温率为0.22℃/10a,其中11月份增温最大;从1974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7年有一次显著突变;秋季气候变暖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存在区域差异,大部分地方以最低气温的升高为主,而中西部最高气温的增温比较突出;②秋季气温的稳定性,黄河南部高于北部;③季风区大多数区域秋季气温变化有明显上升趋势,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气温变化趋势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④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秋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北、中、南、东南和中南5个分区;全区性的前10个偏暖年,70%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7年和11年的周期;⑤气温的转折北部和南部比中部早5~10年,南部从本世纪初期开始转为降温,值得关注;气温的突变北部和南部比中部早3~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季风区 秋季气温 气候变暖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The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bservatory and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over Hilly Zone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2
14
作者 LIU Jian-Guo XIE Zheng-Hui +8 位作者 JIA Bing-Hao TIAN Xiang-Jun QIN Pei-Hua ZOU Jing YU Yan SUN Qin WANG Yuan-Yuan XIE Jin-Bo XIE Zhi-Pe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3年第4期203-209,共7页
To improv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ater cycle,energy partitioning and CO2 exchange over hilly zone vegetative land surfaces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environment of southern China,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 To improv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ater cycle,energy partitioning and CO2 exchange over hilly zone vegetative land surfaces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environment of southern China,a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 observatory was set up at Ningxiang,eastern Hunan Province.This paper present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s at the observatory collected from August to November 2012.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s in soil temperature occur only in shallow soil layers(0.05,0.10,and 0.20 m),and that heavy rainfall affects soil moisture in the deep layers(≥ 0.40 m).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s in albedo,radiation components,energy components,and CO2 flux were observed,but little seasonal variation.Strong photosynthesis in the vegetation canopy enhanced the CO2 absorption and the latent heat released in daylight hours;Latent heat of evaporation was the main consumer of available energy in late summer.Because the field experiment data are demonstrably reliable,the observatory will provide reliable long-term measurements for future investigations of the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over hilly land surfaces in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 observation subtropical monsoon reion hilly zone surface flux land-atmosohere interaction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Monsoon Regions of China by CMIP3 Models 被引量:3
15
作者 TU Kai YAN Zhong-Wei +1 位作者 ZHANG Xue-Bin DONG Wen-Jie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年第4期194-200,共7页
The output of 25 models used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3 (CMIP3) were evaluated,with a focu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for the last 4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Most mod-els fai... The output of 25 models used in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3 (CMIP3) were evaluated,with a focus on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for the last 4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Most mod-els failed to reproduce rainfall associated with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and hence the seasonal cycle in eastern China,but provided reasonable results in Southwest (SW) and Northeast China (NE).The simula-tions produced reasonable results for the Yangtze-Huai (YH) Basin area,although the Meiyu phenomenon was underestimated in general.One typical regional phe-nomenon,a seasonal northward shift in the rain belt from early to late summer,was completely missed by most models.The long-term climate trends in rainfall over eastern China were largely underestimated,and the ob-served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rainfall changes was not reproduced by most models.Precipitation extremes were evaluated via parameters of fitted GEV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s) distributions.The annual extremes were grossly underestimated in the monsoon-dominated YH and SW regions,but reasonable value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North China (NC) and NE reg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a general failure to capture the dynamics of the EASM in current coupled climate models.Nonetheless,models with higher resolution tend to reproduce larger decadal trends and annual extremes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region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East Asian Monsoon IPCC AR4 coupled models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s
下载PDF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 Case study of Eastern Monsoon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5
16
作者 XIA Jun DUAN Qing-Yun +3 位作者 LUO Yong XIE Zheng-Hui LIU Zhi-Yu MO Xing-Guo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ater cycle and resource changes in the Eastern Monsoon Region of China (EMRC). It also re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ater cycle and resource changes in the Eastern Monsoon Region of China (EMRC). It also re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0CB428400), where the major research focuses are detection and attribution, extreme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adap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four points: 1) Water cycling and water resource changes in the EMRC are rather complicated as the region is impacted by natural changes relating to the strong monsoon influence and also by climate change impacts caused by CO2 emissions due to anthropogenic forcing; 2) the rate of natural variability contributing to the influence on precipitation accounts for about 70%, and the rate from anthropogenic forcing accounts for 30% on average in the EMRC. However, with future scenarios of increasing CO2 emissions, the contribution rate from anthropogenic forcing will increase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ssues related to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3) Extreme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EMRC will be an increasing trend, based on IPCC-AR5 scenarios; 4) Along with rising temperatures of 1 ~C in North China, the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will increase to about 4% of total water consumption. Therefore, climate change is mak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and will be a risk to the EMRC, which covers almost all of the eight major river basins, such as the Yangtze River, Yellow River, Huaihe River, Haihe River, and Pearl River, and to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middle line). To ensure water security, it is urgently necessary to take adaptive countermeasures and reduce the vulner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ssociated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Water cycle Water resources VULNERABILITY ADAPTATION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ONSET AND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辉 梁建茵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Results of the definition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date and East Asian summermonsoon index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nd more questions to be resolved are introducedlater.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dat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and topography on chemical weathering of granitic regoliths in the monsoon region of China
18
作者 Hairuo Mao Zhiqi Zhao +1 位作者 Lifeng Cui Congqiang Liu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58-768,共11页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and erosion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s and formation of soi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tectonics, and topography. We measured the bul...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thering and erosion is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s and formation of soi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tectonics, and topography. We measured the bulk chemistry of regoliths and calculated their weathering rates and intensity in three locations in China: Inner Mongolia in the mid-temperate semi-humid zone; Jiangxi Province, in the mid-subtropical humid zone; and Hainan Province, in the tropical humid zone. These profiles exhibited increased weathering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The low-gradient profile exhibited stronger weathering of saprolite than of soil, whereas the high-gradient profile showed a more constant weathering pattern. The regolith in the cold climate was the product of easily weatherable minerals, whereas weathering of K-feldspar and even secondary minerals occurred in hot and humid climates. The weathering of subtropical profiles was both supply-and kinetic-limited, controlled by weathering and erosion. The tropical profile experienced supply-limited weathering,indicating slow erosion and an intense weathering profile;the mid-temperate profile was not classifiable due to weak erosion and weathering. Long-term weathering fluxes of these profiles show that Si, Na, and K(or Mg) represent thebulk of the mass lost through weathering. This study underscores that weathering of granitic regolith is controlled by both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landsc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tic regolith Chemical weathering Supply-limited weathering Kinetic-limited weathering
下载PDF
扩大对外开放 振兴宁夏经济
19
作者 白立忱 《中国西部》 1995年第4期20-21,共2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中段,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西南与甘肃相连。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495万,其中回族人口164万,占三分之一。宁夏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域交...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中段,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西南与甘肃相连。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495万,其中回族人口164万,占三分之一。宁夏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个自然区域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特的地貌。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千峁万壑的黄土高原、舒展雄浑的黄河、挺拔峻峭的贺兰山脉、阡陌纵横的银川平原……粗犷豪迈又钟灵毓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经济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北地区东部 中国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银川平原 黄土高原 腾格里沙漠 黄河上游 青藏高原区
下载PDF
ANALYSIS OF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1998
20
作者 徐国强 朱乾根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3年第1期49-56,共8页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daily data and SST for 1998,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of summer monso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LFO)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sults show that SCS summer monsoon onset i... With NCEP/NCAR reanalysis daily data and SST for 1998,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of summer monso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LFO)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sults show that SCS summer monsoon onset is enhanced because of its LFO. Low-frequency (LF) low-level convergence (divergence) region of SCS is in the LF positive (negative) rainfall area. LFO of the SCS region migrates from south to north in the meridian and from west to east in zonal direction. LF divergence of SCS is vertically compensating to each other between high and low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 summer monsoon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TRANSPOR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