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启超“著中国宗教史”的设想及其意义
1
作者 魏义霞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40-48,共9页
梁启超尽管以善变著称于世,然而他对史学的热情和研究却终身不辍。进入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对文化问题的兴趣盎然,梁启超的史学研究转向文化史。于是,他开始构想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和宗教史。“著中国宗教史”的设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 梁启超尽管以善变著称于世,然而他对史学的热情和研究却终身不辍。进入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对文化问题的兴趣盎然,梁启超的史学研究转向文化史。于是,他开始构想中国哲学史、文学史和宗教史。“著中国宗教史”的设想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不仅展示了梁启超的宗教理念和诉求,而且流露出他对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判定。因此,这一设想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也将梁启超思想的民族性推向了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国宗教史 “著中国宗教史
下载PDF
中国宗教史与中国美学史
2
作者 吴功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中国宗教史与中国美学史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宗教史上人文化、士大夫化的走向和现象,以中国智识阶层社会人际交往即交游为独特方式,其表现双向、交叉、多形式。宗教界和士夫界相互之间思想、意识交流、沟通,呈现互动型机制,是影响中国... 中国宗教史与中国美学史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宗教史上人文化、士大夫化的走向和现象,以中国智识阶层社会人际交往即交游为独特方式,其表现双向、交叉、多形式。宗教界和士夫界相互之间思想、意识交流、沟通,呈现互动型机制,是影响中国文化、美学精神的重要因素。中国宗教史对中国美学史的影响包括审美论说和审美形态两个领域,原始创新和丰富发展两个层面,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两个分支,无一例外地存活于各种门类的审美样式之中,其表现形态丰富多样、精彩纷呈。因此,对于普遍性审美经验具有深广的启示,具体表现于思潮和美学、意象和想象、新意和法度、精微和广大、思维和心理、义理和审美等方面。中唐以后士大夫文人的心理结构、人生和审美情调、艺术思维有较大变化,日趋内敛、恬适、雅化、淡定、精致,这是宗教史染化的结果。宗教义理"通约"、化解为审美要素,哲思化、精神化、诗性化,最终宗教化—审美化。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宗教史作为三根主要支柱,犹如鼎之三足,稳定、平衡地架构了中国美学史,它们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于是,从思想史投照、史学史输入、宗教史浸润,便整合为系统性、立体式、网络化的中国美学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史 中国宗教史 士大夫化 审美论说 形态 普遍型经验
下载PDF
论“人文宗教”——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与研究领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四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51,共9页
中国宗教史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佛教传入以前的中国传统宗教、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民间宗教信仰。研究这些方面,重在厘清两大关系: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关系,关键是要把握官方与民间这层关... 中国宗教史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佛教传入以前的中国传统宗教、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民间宗教信仰。研究这些方面,重在厘清两大关系:官方宗教与民间宗教信仰的关系、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关系,关键是要把握官方与民间这层关系"互为阴阳"的特点。研究中国宗教史,首先应体会契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宗教观,以"人文宗教"为其核心范畴,而不能简单套用以神为中心的西方宗教学。中国的传统宗教生活,以神秘的感应为体,最终以人文教化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史 人文宗教 互为阴阳 感应
原文传递
胡适与中国宗教史研究
4
作者 曹旅宁 《华中国学》 2020年第2期207-210,共4页
胡适(1891—1962)是我国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他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加新文化运动。1927年以后,他积极靠拢蒋介石,一直是国民党政权的所谓道义支持者。1949年寓居美国,1958年出任台湾“中研院”... 胡适(1891—1962)是我国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他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加新文化运动。1927年以后,他积极靠拢蒋介石,一直是国民党政权的所谓道义支持者。1949年寓居美国,1958年出任台湾“中研院”院长,1962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胡适一生治学领域广博,成绩斐然。本篇着重综述他在中国宗教史上的研究成果。1919年2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出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29年收入商务万有文库时,改称《中国古代哲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宗教史 上海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史大纲》 国民党政权 留学美国 中研院 胡适
原文传递
挑战、适应与融合: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章开沅先生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才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102,共8页
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挑战、适应与融合的过程。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涉足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不仅个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从理论与方法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章氏... 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挑战、适应与融合的过程。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涉足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不仅个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从理论与方法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章氏将中国基督宗教史置于跨文化对话的宏阔视域,以现代化理念解读宗教传播的神学内核与价值取向,理性还原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与根植的艰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开沅 基督宗教 中国基督宗教史 中国教会大学史 基督徒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三教合流与西方文学中的政教合一
6
作者 马焯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7-82,共6页
中西宗教史上的一个差异对照中西宗教史,你会发现一个霄壤之别,那就是:在封建时代,中国人享有很大的宗教自由,欧洲人则基本上没有宗教自由。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充满了三教合流意识;封建时代的欧洲人,处在政教合一的严酷统治之下,绝不敢... 中西宗教史上的一个差异对照中西宗教史,你会发现一个霄壤之别,那就是:在封建时代,中国人享有很大的宗教自由,欧洲人则基本上没有宗教自由。封建时代的中国人,充满了三教合流意识;封建时代的欧洲人,处在政教合一的严酷统治之下,绝不敢发表宗教自由思想。对照中西文学史,你也会发现一个霄壤之别,那就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教合流 政教合一 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 封建时代 中国宗教史 人为宗教 文学史 原始基督教 三教同源
下载PDF
道教与中国岁时风俗二题
7
作者 刘仲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40-42,共3页
道教在历史上对中国岁时风俗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解这点,对中国宗教史、民俗史的研究都极有意义。一、道教在中国时令节日中的印记道教对岁时风俗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形式,是对原有的时令节曰加上了自己的解释,使原有节日增添了神仙的... 道教在历史上对中国岁时风俗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解这点,对中国宗教史、民俗史的研究都极有意义。一、道教在中国时令节日中的印记道教对岁时风俗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形式,是对原有的时令节曰加上了自己的解释,使原有节日增添了神仙的内容。道教有所谓“三官”,三官各有生辰,称为三元节,三元节分配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种分配,梁以前还没有出现,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还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但记载“七月十五,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仙”,似乎已经是佛道二教的共同节目。赵翼《陔馀丛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宫观 中国宗教史 宗教节日 中国民间 岁时风俗 民间风俗 玉皇 僧尼 习俗 民俗史
下载PDF
经典解释与宗教中国化——道安的佛经翻译与解释理论的学术启迪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9,共10页
若把佛教的传入视为"中外文化的首次大规模、深层次的交流互鉴",且把佛教看作"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典型",回溯其历程的开端,考察其先驱的创举,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根由,无论就"重读中国佛教史"还是... 若把佛教的传入视为"中外文化的首次大规模、深层次的交流互鉴",且把佛教看作"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典型",回溯其历程的开端,考察其先驱的创举,揭示"佛教中国化"的根由,无论就"重读中国佛教史"还是对"续写中国宗教史",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重读东晋高僧道安(312—385)的"五失本"与"三不易"学说可以发现,早在"佛教中国化"之初,前者就从词语、语法、文体等方面,探索了"经典翻译的本土化、民族化";而后者则开示了"经典解释的难题、哲理与境界",堪称对世界宗教经典翻译史与解释学的方法论贡献。据此可以得出结论:道安的诸多弘法贡献首屈一指"佛经翻译与解释的中国化",此乃"佛教中国化的基石或根基";而道安在经典翻译与解释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尤数"三不易的首要义理"——"经典解释的时代性原则"最值得浓彩重笔;因其既可令人深思世界宗教史的思想根源,又能令人顿悟"续写中国宗教史"的智慧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解释 道安 比较研究 宗教中国 续写中国宗教史
原文传递
纪念陈援庵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被引量:1
9
作者 白寿彝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共3页
陈援庵先生(1880—1971),以数十年的工作成绩,为中国史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在1980年他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候,撰文纪念,论述了他对于中国宗教史的研究开拓的新领域,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建立的基础。我在文中说到援庵先生对中国宗教... 陈援庵先生(1880—1971),以数十年的工作成绩,为中国史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我在1980年他一百周年诞辰的时候,撰文纪念,论述了他对于中国宗教史的研究开拓的新领域,对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建立的基础。我在文中说到援庵先生对中国宗教史的研究的广泛。他对于火袄教、摩尼教、一赐乐业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的流传及其盛衰都有专门的论述。对于道教也写有专书。他所著《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史 年代学 文献学研究 摩尼教 历史文献学 基督教 诞辰 伊斯兰教 外来宗教 论述
下载PDF
《汉传密教》序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心川 《佛学研究》 1999年第0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密教 佛教复兴运动 中国农民战争 民间信仰 书法艺术 中国传统 无上瑜伽部 中国宗教史 民族传统文化 伦理思想
下载PDF
明王朝对武当道教的庞大开支
11
作者 潭大江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62-64,共3页
明朝一代,可以说是武当道教在其历史上的全盛.辉煌时代.其宗教地位被明朝统治者推崇到了中国宗教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此,整个时代对武当道教付出的开支举史少有,庞大得惊人.
关键词 武当道教 明王朝 中国宗教史 永乐年间 道教建筑 财政收入 佃农 治安管理条例 十分之 道路修补
下载PDF
许逊教团与净明道——读《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子权 《宗教学研究》 1984年第S1期59-64,76,共7页
在道教史上,有没有净明(忠孝)道这一教派?国内外道教史家对此研究甚少。日本秋月观哄先生(弘前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著作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创文社,1978年版)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作出了肯定的... 在道教史上,有没有净明(忠孝)道这一教派?国内外道教史家对此研究甚少。日本秋月观哄先生(弘前大学教授、文学博士)著作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创文社,1978年版)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和论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该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道教特别是净明道研究成果的汇编,是他对“未开拓领域”(作者语)进行反复研究所作的有益尝试。作者认为,净明(忠孝)道是元初道士刘玉(玉真,1257—1310)继承晋代以来许逊仙道教团的说教所开创的新道教的一派,在道教史上、中国宗教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明道 教团 许逊 道教史 万寿宫 功过格 中国宗教史 许真君 忠孝 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金陵一席谈:无神论与宗教──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友三先生
13
作者 于光 《世界宗教文化》 1999年第2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无神论 宗教信仰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无神论思想 南京大学 宗教 愚昧迷信 中国宗教史 社会主义 有神论
原文传递
秘密宗教的揭秘人马西沙
14
作者 杲文川 《中华儿女》 1998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民间宗教 秘密宗教 八卦教 西沙 中国民间 行帮会社 清史研究 中国宗教史 生命的终极关怀 农民起义
原文传递
底层文化的一环:民间宗教
15
作者 孙波 王健 《书城》 1994年第3期27-28,共2页
民间宗教,无疑是"底层文化系统中的一环"。正因为是底层文化,故常常被精英文化人忽略甚至不屑。然而读《中国民间宗教史》(以下简称《民间》),你绝感觉不到深藏在文化人骨子里的清傲,那里充溢着作者对底层文化以及"引车... 民间宗教,无疑是"底层文化系统中的一环"。正因为是底层文化,故常常被精英文化人忽略甚至不屑。然而读《中国民间宗教史》(以下简称《民间》),你绝感觉不到深藏在文化人骨子里的清傲,那里充溢着作者对底层文化以及"引车卖浆者流"深深的"理解的同情"。《民间》之所以是一部成功的学术著作,我们认为,重要的是作者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将脚步迈向了民间,从而获得了创作的巨大的情感之源。在这部书的开头几页,作者就发出了低缓、不平、愤懑、为底层文化和下层民众求公正的声音:"构成中华民族主体的是底层社会,是下层民众,他们虽然数千年被压在金字塔的下层,终生贫困,而且得不到文化的布施,在帝王将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理想 民间宗教 引车卖浆 中国民间宗教史 下层民众 中国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 文化主流 儒家文化 俗文化
原文传递
从气功热谈起
16
作者 李成银 《中国宗教》 1996年第1期46-47,共2页
从气功热谈起李成银风靡全球的“气功热”已持续很久,很多人认为气功是一门科学;应大力宣传、普及、整理与挖掘。但是,近几年来,气功在宣传普及中出现了宗教化的趋势。于是有人说“玄”了,“神”了,也有的说复古了,其中出现的诸... 从气功热谈起李成银风靡全球的“气功热”已持续很久,很多人认为气功是一门科学;应大力宣传、普及、整理与挖掘。但是,近几年来,气功在宣传普及中出现了宗教化的趋势。于是有人说“玄”了,“神”了,也有的说复古了,其中出现的诸种社会现象很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 气功 中国宗教史 精神文明建设 民间宗教信仰 社会意识形态 防病治病 自然科 人的命运 宗教活动
原文传递
板凳须坐十年冷,独守千秋纸上尘——马西沙先生访谈
17
作者 陈进国(整理) 马西沙 《道教学刊》 2019年第2期3-26,共24页
马西沙先生是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家,1992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 马西沙先生是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家,1992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评审委员、博士生导师、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2018年9月,本刊委托马先生的博士后陈进国教授,在马先生寓所——北京西四古槐堂,对马先生进行学术专访。本篇访谈经马西沙先生校订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宗教史 封建时代 民间信仰 民间宗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