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一种动态的中国宗教观——基于彼得·伯格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一书的启示
1
作者 胡安宁 《宗教社会学》 2020年第1期157-165,共9页
基于彼得·伯格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一书的主要思想,本文指出,如果说中国无宗教或者中国宗教呈现混杂的状态是一种“静态”的评判的话,那么彼得·伯格对于宗教与世俗在生活经验中基于情境进行转换的论述却将我们引向... 基于彼得·伯格The Many Altars of Modernity一书的主要思想,本文指出,如果说中国无宗教或者中国宗教呈现混杂的状态是一种“静态”的评判的话,那么彼得·伯格对于宗教与世俗在生活经验中基于情境进行转换的论述却将我们引向一种“动态”的分析视角。这一动态分析视角要求我们超越对一时一地的宗教参与人数的片面关注,通过历时性资料来展示宗教性的整体涨落。此外,外在的行为表现与个体内在的宗教认同也需要分开考虑。一种动态的宗教观念也对宗教社会学者的研究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将个体所经历的典型事件作为分析单位。最后,本文指出,一种动态的宗教观虽然和文化的工具箱理论有很多契合之处,但动态的宗教观应当避免文化工具箱理论的缺陷,亦即,虽然将文化看成是情景化的工具箱突破了传统韦伯意义上对文化作为意义网络的宏大和决定论式的界定,但过分情景化的文化叙事则有可能让文化缺乏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伯格 中国宗教观 动态的宗教观
下载PDF
理雅各的中国宗教观 被引量:1
2
作者 武海霞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理雅各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人物,在对中国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进行全面翻译与研究的基础上,理雅各对中国儒家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充分的宗教比较主义的宗教观。但是,囿于时代与传教士立场的局限,理雅各在阚释儒家时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 理雅各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人物,在对中国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进行全面翻译与研究的基础上,理雅各对中国儒家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充分的宗教比较主义的宗教观。但是,囿于时代与传教士立场的局限,理雅各在阚释儒家时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并试图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体系构建理雅各式儒家信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雅各 中国宗教观 神学化 儒家阐释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再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8-35,共8页
与西方传统宗教具有外在超越性不同,普世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宗教则具有内在超越性。但这种超越的内在性并非之于心灵的内在,而是之于身体的内在。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古代宗教性发端于身体的神圣性以及该身体所内蕴的神人对话机制;表现为中... 与西方传统宗教具有外在超越性不同,普世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宗教则具有内在超越性。但这种超越的内在性并非之于心灵的内在,而是之于身体的内在。这不仅表现为中国古代宗教性发端于身体的神圣性以及该身体所内蕴的神人对话机制;表现为中国古代“感生崇拜”的宗教将“神人交感”还原为彻底身体性的“男女交感”,实现了远古原始神话向古代文明宗教的转变;而且还表现为中国古代宗教基于对作为感生过程的“时”的神圣性的发现,为每一个人指示出了步入人生的内在超越的现实可行的途径。中国古代宗教观的身体性的发现,可以为诸多的人类及中国的文化现象提供有力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宗教观 神圣的身体 感生崇拜 男女交感 时的神圣性
下载PDF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路径——以高校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方立江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根本指南。它的基本精神始终与共产党的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相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根本指南。它的基本精神始终与共产党的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联系在一起,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相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的阐述全面而深刻,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当前极富教育意义。正是基于对它教育意义的认识,本文以高校视域出发,探讨了高校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教育 高校 途径
下载PDF
论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的建构
5
作者 王新举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6-71,共6页
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是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载体,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现状存在着路径本身的缺失、路径体系化的缺失以及路径的维护和监管的缺失等问题,... 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是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和载体,直接关系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路径现状存在着路径本身的缺失、路径体系化的缺失以及路径的维护和监管的缺失等问题,我们只有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实现的目标建构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路径体系,才能使高校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教育路径 路径体系
下载PDF
执政党与宗教——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世臣 王德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9,共4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适应观”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宗教观发展创新的科学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宗教二重性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真理。正确认识宗教、妥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特别是“适应观”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宗教观发展创新的科学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宗教二重性的科学剖析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真理。正确认识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中国共产党 长期执政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角下宗教的道德功能
7
作者 杨炯炯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5,共4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本着爱国爱教的基本方针,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本着爱国爱教的基本方针,宗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视角下,探讨宗教的道德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 道德功能
下载PDF
论加强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8
作者 唐文艳 《大观周刊》 2012年第10期12-12,32,共2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是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根本指南。加强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由宗教的性质、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教育
下载PDF
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民族特色
9
作者 钟淳 《知识经济》 2013年第10期59-60,共2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运用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而产生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运用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而产生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吸取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精髓,在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的同时,也凹显了民族宗教关系的和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强化民族特色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宗教实际相结合,从而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民族特色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宗教观研究
10
作者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3-31,共9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强调了我国宗教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战略性,并就新形势下宗教“怎么看”“怎么办”等理论与现实问题,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高度强调了我国宗教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战略性,并就新形势下宗教“怎么看”“怎么办”等理论与现实问题,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宗教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发端于总书记多年的基层体察与研究,是长期的基层宗教工作实践积累的结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宗教思想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并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包括宗教文化观、宗教治理观、宗教工作方略、宗教思想新理念四部分。其理论具有“见人见神”“有导有化”“思辩思新”的品格,为当今世界提供了坚持明确的宗教工作方向、保持坚定的宗教工作定力;树立辩证的宗教工作思维,运用科学的宗教工作方法;构建全局的宗教工作视野,打造系统的宗教工作格局等参鉴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党的宗教政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席大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9-33,共5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规律和作用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宗教问题的立场、方法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中...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规律和作用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宗教问题的立场、方法的基本理论。这一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得到新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制订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政策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宗教观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四龙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82,共8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是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准确定位宗教在中国的实际功能,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传统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典论述与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经验、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依...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建设是中国宗教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必须准确定位宗教在中国的实际功能,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传统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典论述与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经验、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依法治理宗教事务三组关系。荀子的“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可以概括中国传统宗教观的“人文立本”特点,儒家主要是将祭祀纳入崇德报功的礼教范畴、教化目的;这种以“文”统“神”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相契合,都是立足人和社会现实来理解宗教。儒家允许民间以信神的方式祭祀,借以推行礼教;当前宗教工作也要以群众工作为本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信教群众融入社会主流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 中国宗教观 “文”“神”关系 社会教育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精神实质
13
作者 王连杰 《知识经济》 2011年第20期41-42,共2页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本文驳斥了"宗教鸦片论"和"宗教无神论",从而得出"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提供一个更为深厚的政教认同,文章进而指出中国化马克...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本文驳斥了"宗教鸦片论"和"宗教无神论",从而得出"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提供一个更为深厚的政教认同,文章进而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大问题,以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奠基之作——纪念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发表30周年
14
作者 毛胜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1-26,共6页
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通过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纠正了附加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上的错误观点,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 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通过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纠正了附加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上的错误观点,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些理论政策主张,并在新的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续发展。因而,该文件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奠基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号文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原文传递
“宗教鸦片论”与“宗教异化论”之当代再思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杰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4,共4页
宗教鸦片论是现象,宗教异化理论是本质。我们要从宗教鸦片论学习马克思认识分析宗教问题的方法,从宗教异化理论寻找宗教背后的根源。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在宗教鸦片论和宗教异化理论的结合上,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理论的结合上理清我... 宗教鸦片论是现象,宗教异化理论是本质。我们要从宗教鸦片论学习马克思认识分析宗教问题的方法,从宗教异化理论寻找宗教背后的根源。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在宗教鸦片论和宗教异化理论的结合上,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理论的结合上理清我们自己的宗教认识,在探索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上做一点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鸦片论 宗教异化理论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RELIGION AND SOCIET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Peking University's role in China's Anti-Christian Movement in 1922-1927 被引量:1
16
作者 Chen Yiy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1期184-197,共14页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of 1922-1927,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Peking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movement. Statements by some important Peking Universit...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of 1922-1927,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Peking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 in the first stage of the movement. Statements by some important Pek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s, such as University President Cai Yuanpei (蔡元培) and Professors Chen Duxiu (陈独秀), Hu Shi (胡适), Zhou Zuoren (周作人), etc.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ose comments that stand out as against "majority opinion". Neither the Communists nor the Nationalists were key leaders during the first stage of the movement. It was the clash of core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with those of Christianity and the Chinese desire to industrialize a country overwhelmed by the Western powers that were instrumental in the instigation of the Anti-Christian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hristian Movement Peking University Cai Yuanpei cultural toler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