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与中国对虾“黄海系列”池塘高效养殖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鲁兴华 张洁 +5 位作者 张根柱 刘永刚 孙绍永 张雪 蒋丹 刘学会 《河北渔业》 2022年第8期19-20,33,共3页
为提高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综合效益,探索生态混养高效养殖模式,2021年引进了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2号”,开展了虾蟹生态混养试验示范,与海捕梭子蟹混养相比,新品种“黄选2号”养成规格明显提高,成活率提高1%,单位产量提高229.5 kg/hm^(... 为提高海水对虾池塘养殖综合效益,探索生态混养高效养殖模式,2021年引进了三疣梭子蟹新品种“黄选2号”,开展了虾蟹生态混养试验示范,与海捕梭子蟹混养相比,新品种“黄选2号”养成规格明显提高,成活率提高1%,单位产量提高229.5 kg/hm^(2),平均售价提高10元/kg,单位效益提高1.5万元/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黄选2号” 中国对虾“黄海系列” 池塘 高效
下载PDF
“黄海1号”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 被引量:21
2
作者 黄付友 何玉英 +2 位作者 李健 马甡 王学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9-274,共6页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nes chinensis)孵化后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6尾亲虾均来自人工养殖的“黄海1号”第9代选育群体。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9个半同胞家系... 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和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nes chinensis)孵化后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遗传力。实验中的36尾亲虾均来自人工养殖的“黄海1号”第9代选育群体。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9个半同胞家系和21个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3月龄和4月龄时30尾后代个体的体长。利用SPS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I-M)过程,计算表型变量的方差组分,估计体长性状的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海1号”中国对虾3月龄和4月龄体长的狭义遗传力估计值分别在0.46~0.53和0.44~0.48之间。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说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非加性效应或受环境影响较大。另外,雌性方差组分估计的遗传力由3月龄的0.53下降到4月龄的0.48,下降程度最大,说明雌性方差组分可能存在显著的母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黄海1号 体长 遗传力 全同胞
下载PDF
高pH胁迫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哈承旭 刘萍 +2 位作者 何玉英 李健 李霞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306,共4页
对高pH养殖水体中"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存活率,血清中的溶菌酶(LSZ)、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经高pH胁迫72h后... 对高pH养殖水体中"黄海1号"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存活率,血清中的溶菌酶(LSZ)、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经高pH胁迫72h后检测发现,在pH8.2~8.6,"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存活率均高于90%,两群体机体表现出一定的应激能力;在pH8.8~9.0时,"黄海1号"及野生群体死亡率都急剧增加,几种免疫相关酶类较在pH8.6时都有较高幅度的变化,"黄海1号"的死亡率及酶突变程度均小于野生群体;在pH9.2时,2群体的死亡率及体内的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幅度继续增大,但2群体间差异减弱;在pH9.4时,两群体中国对虾全部死亡。比较发现,当海水pH在一定的范围内升高时,"黄海1号"免疫能力要高于野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黄海1号 PH胁迫 酶活力
下载PDF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3号”新品种的培育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健 何玉英 +3 位作者 王清印 刘萍 李吉涛 王学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共6页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 2006年收集中国对虾"黄海1号"保种群以及海州湾、莱州湾2个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仔虾Ⅰ期耐氨氮胁迫成活率和收获时对虾体重为选育指标,经过连续5代选育,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3号"新品种。新品种耐氨氮胁迫能力强,仔虾Ⅰ期成活率较商品苗种提高21.2%,养殖成活率提高15.2%;生长速度快,收获对虾平均体重较商品苗种提高11.8%。AFLP技术分析获得5代选育群体的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2.28%、40.64%、40.32%、39.95%和38.05%。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选育时间的延长,世代之间的分化逐渐降低,群体的遗传结构开始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群体选育 黄海3号 氨氮胁迫
下载PDF
氯化铵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免疫相关酶类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哈承旭 刘萍 +2 位作者 何玉英 李健 李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不同浓度氯化铵作用条件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群体和中国对虾野生群体的存活率,血清中的溶菌酶(LSZ)、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黄海1号"... 在不同浓度氯化铵作用条件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群体和中国对虾野生群体的存活率,血清中的溶菌酶(LSZ)、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黄海1号"的24、48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均高于野生群体;氯化铵浓度为8mg/L时,"黄海1号"体内的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力极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1);氯化铵浓度为16mg/L时,"黄海1号"体内的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32mg/L时,"黄海1号"体内的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极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酸性磷酸酶活力显著低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64mg/L时,选育群体"黄海1号"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氯化铵浓度为128mg/L时,两群体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未出现明显差异。比较发现,随着氯化铵浓度的上升,选育群体中国对虾"黄海1号"几种与抗病力相关的生理指标都表现出了其比野生群体优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黄海1号 氯化铵 溶菌酶 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野生和“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杜盈 何玉英 +3 位作者 李健 刘磊 孙铭 王清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6-543,共8页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别对... 为了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讨论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新品种"黄海1号"不同组织间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分别对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肌肉、鳃、血液3种组织样品基因组DNA的CCGG甲基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影响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30对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带型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3.1%,22.3%和19.7%;而"黄海1号"肌肉、鳃和血液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21.4%、19.6%和18.9%。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同一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不同,肌肉、鳃和血液不同组织间的甲基化水平和甲基化多态性水平亦不同。DNA甲基化多态性带型分析显示,鳃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水平在野生群体组中国明对虾和"黄海1号"间变化趋势最大,肌肉最稳定。本研究旨为甲基化修饰与中国明对虾生长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黄海1号”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下载PDF
中国对虾“黄海1号”与野生群体F1代生长发育规律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何玉英 李健 +2 位作者 刘萍 王学忠 王清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20,共8页
采用4种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F1,代15项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拟合,以三次函数模型的拟合优度(R0)最高;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的2个群体各形态性状的生长曲线、拐点月龄以及拐点体重(各形态性状长度)... 采用4种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F1,代15项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拟合,以三次函数模型的拟合优度(R0)最高;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的2个群体各形态性状的生长曲线、拐点月龄以及拐点体重(各形态性状长度)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黄海1号”的拐点月龄为2.87(拐点体重14.98g),野生群体F1代的拐点月龄为4.05(拐点体重26.26g);中国对虾“黄海1号”各形态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0.51~3.07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头胸甲长〉第1腹节宽〉头胸甲高〉腹1高〉头胸甲宽〉体长〉全长〉腹节5长〉腹节3和4长〉尾节长〉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6长;野生群体F1代除第2腹节长的拐点月龄为0.45之外,其它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2.38~3.08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3长〉腹节4长〉头胸甲高〉腹节5长〉头胸甲宽〉全长〉腹1高〉腹1宽〉尾节长=头胸甲长=体长〉腹节6长,除第1和第2腹节长2个性状外,野生群体F,代的其它性状均比中国对虾“黄海1号”发育迟缓了1个月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生长性状 黄海1号 形态性状
下载PDF
黄海北部放流不同规格中国对虾的成本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雷 刘海映 +5 位作者 姜洪亮 林源 于深礼 郭良勇 邢坤 于晓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于2005年5月15日—6月4日,将体长为(1.00±0.03)cm的中国对虾Feneropenaeus chinensis仔虾暂养于池塘网箱中,暂养密度分别为150、300、450、600尾/m2,暂养20 d后,体长分别为(2.81±0.19)、(2.57±0.22)、(2.15±0.20)、... 于2005年5月15日—6月4日,将体长为(1.00±0.03)cm的中国对虾Feneropenaeus chinensis仔虾暂养于池塘网箱中,暂养密度分别为150、300、450、600尾/m2,暂养20 d后,体长分别为(2.81±0.19)、(2.57±0.22)、(2.15±0.20)、(2.01±0.32)cm,存活率分别为70.2%±2.7%、67.0%±2.8%、37.6%±3.4%、33.4%±4.1%。于2009年5月10日—29日,将体长为(0.99±0.03)cm的中国对虾仔虾暂养于池塘网箱中,暂养密度为150、300尾/m2,暂养20 d后,体长分别为(2.78±0.23)、(2.55±0.21)cm,存活率分别为70.4%±3.5%、69.5%±3.4%。于2009年6月3日—4日、2010年6月4日—5日在普兰店皮口海域(N 39°18'22″,E122°23'30″)进行小(1.0 cm)、大(2.7 cm)两种规格的中国对虾海上漂流试验,2009年试验时海况恶劣,漂流20 h后,小、大个体组的存活率分别为0、51.7%±1.5%,2010年试验时海况良好,存活率分别为88.5%±4.4%、98.5%±3.5%。以2010年黄海北部暂养1.5亿尾中国对虾为例,计算放流小、大规格的中国对虾的成本,结果表明,放流大规格中国对虾能节省24.764万元,占放流总成本的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黄海北部 放流 规格 成本
下载PDF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虾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波 邵武功 +1 位作者 林源 崔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本文报告了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放流后到开捕时的时间间隔内,可用L(体长)=a+bt(天数)描绘放流虾的生长。1cm放流虾的时间为6月2日,体长1.11cm,开捕时(8月16日)体长为12... 本文报告了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放流后到开捕时的时间间隔内,可用L(体长)=a+bt(天数)描绘放流虾的生长。1cm放流虾的时间为6月2日,体长1.11cm,开捕时(8月16日)体长为12.5cm;2cm放流虾的时间是6月7日,体长为2.0cm,开捕时体长为12.6cm。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99,在α=0.01水平上相关显著。生长速度为每天0.15cm。放流时间对增殖效果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流虾 生长特征 中国对虾 黄海北部
下载PDF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回捕率下降的原因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军 安树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黄海北部 中国对虾 放流增殖 回捕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合理放流数量的讨论 被引量:16
11
作者 叶昌臣 王言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4年第15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合理放流数量 中国对虾 黄海北部
下载PDF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昌臣 陈檀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2-88,共7页
根据1985 ̄1992年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幼虾放流前后相对资源量资料,估算放流虾在混合虾群中占的平均比例约为92%,平均回捕率9.2%。放流量(X)与放流后相对资源量(Y)的关系为Y=24.10X-1.003X^-2,... 根据1985 ̄1992年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幼虾放流前后相对资源量资料,估算放流虾在混合虾群中占的平均比例约为92%,平均回捕率9.2%。放流量(X)与放流后相对资源量(Y)的关系为Y=24.10X-1.003X^-2,R=0.898。经F-检验相关显著。结果表明:中等放流量才能获最好增殖效果;与最大渔获量相应的放流量约16亿尾;与最大相对资源量相应的放流量约12亿尾。描述了放流虾的死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放流增殖 合理放流数量 黄海北部
下载PDF
“黄海1号”中国对虾选育扩繁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洁 孙绍永 马云聪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共2页
1993年以前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是中国对虾,养殖面积最高年份达N30万亩,养殖产量近4.7万吨,全省平均亩产155千克,平均规格11.5厘米/只,平均亩效益800元,这三项指标均列全国前茅。1994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对虾养殖处于低... 1993年以前河北省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是中国对虾,养殖面积最高年份达N30万亩,养殖产量近4.7万吨,全省平均亩产155千克,平均规格11.5厘米/只,平均亩效益800元,这三项指标均列全国前茅。1994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对虾养殖处于低潮期,全省中国对虾养殖面积萎缩到不足10万亩,总产量1500吨,中国对虾养殖多为粗放型,发病率高、规格小、单产极低且不稳定,平均单产只有10~20千克/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扩繁 选育 黄海 海水养殖 养殖面积 对虾养殖 总产量
下载PDF
“黄海1号”中国对虾养殖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洁 孙绍永 李广来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26,共2页
针对当前对虾,特别是中国对虾等本地养殖中病毒病威胁大、防病能力弱、技术针对性差等问题,通过高健康抗病种苗、养殖健康管理、病控药剂、环境生态调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实现示范区病毒病的有效控制,中国对虾亩产从... 针对当前对虾,特别是中国对虾等本地养殖中病毒病威胁大、防病能力弱、技术针对性差等问题,通过高健康抗病种苗、养殖健康管理、病控药剂、环境生态调节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实现示范区病毒病的有效控制,中国对虾亩产从试验前的43.5千克增长到83.26千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中国对虾 黄海 健康管理 生态调节 病毒病 示范区 种苗
下载PDF
我国对虾新品种培育及种业发展展望——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王清印研究员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永锋 宋迁红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共2页
对虾养殖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养殖品种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虾种苗问题越来越受到养殖者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针对对虾苗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育种学科... 对虾养殖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养殖品种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对虾种苗问题越来越受到养殖者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针对对虾苗种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本刊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育种学科委员会王清印主任,请他谈谈我国对虾新品种的培育情况及种业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新品种培育 对虾养殖 种业发展 展望 研究员 行业主管部门
下载PDF
关于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渔获量预报的讨论
16
作者 林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6-48,共3页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近几年来回捕率大幅度下降,常规预报方法仍能满足生产需要。环境因素不是影响回捕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回捕率下降是由于8月15日前放流虾入海后发生大量死亡。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预报 增殖渔获量 对虾 放流 黄海
下载PDF
“黄海1号”对虾与海捕孵化中国对虾养殖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洁 《渔业致富指南》 2007年第21期60-61,共2页
“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计划(948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采用经典的混合选育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7代选育,获得的生长速度快、具有比较明显抗逆优势... “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国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计划(948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采用经典的混合选育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经过7代选育,获得的生长速度快、具有比较明显抗逆优势的中国对虾优良品种。它也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对虾 对虾养殖 对比试验 孵化 现代生物技术 海水养殖动物 选育技术
下载PDF
“黄海1号”中国对虾苗种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17期40-40,共1页
“黄海1号”中国对虾是黄海水产研究所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通过人工选育成功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良性状。目前该品种已在山东、河北、辽宁等沿海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 黄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对虾 苗种繁育技术 海水养殖动物 大面积推广 抗逆性强 成活率高 优良性状
下载PDF
黄海北部中国对虾增殖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树林 李润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增殖 黄海北部 放流苗种 资金 科研
下载PDF
“黄海一号”中国对虾2006年河北养殖调查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安 路仁杰 +1 位作者 王凤敏 武艳丽 《河北渔业》 2007年第3期20-,3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养殖面积 东方对虾 对虾 对虾养殖 虾类养殖 黄海 领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