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9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的描写模式探究
1
作者 章杨 《译苑新谭》 2024年第1期275-291,共17页
本文依据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构建了由文本选择、译文结构、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四个要素构成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的描写模式,并应用该模式,以苗族古歌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作品按历时顺序分阶段进行描写,总结... 本文依据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构建了由文本选择、译文结构、翻译模式和翻译策略四个要素构成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的描写模式,并应用该模式,以苗族古歌为例,对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作品按历时顺序分阶段进行描写,总结了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英译的因素,以及译文结构、翻译模式等方面发生的多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英译 描写模式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俊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新表述,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在诸多方面反映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现代化面貌。少数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各民族的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几个方面表达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维度、时空维度及学科主体性角度重新梳理少数民族的话语结构,实现传统叙事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学叙事话语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表达 叙事话语 建构
下载PDF
民间秩序与文学传承--制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晓娟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5,96,共8页
制度研究对于所有的学科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口传文学的形成、发展与传承依赖于各种特定秩序和模式形成的制度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主要从非正式制度的层面,探析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得以生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 制度研究对于所有的学科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口传文学的形成、发展与传承依赖于各种特定秩序和模式形成的制度和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主要从非正式制度的层面,探析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得以生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中口传文学潜藏在生产、传播、评价等一系列影响口传文学存在和盛衰的文学制度,探求口传文学盛衰的规律,发掘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制度中富于生命力的因素,在各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制度的演进与变迁中,思考传统的传承方式如何与现代文艺制度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制度 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以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
作者 宋霞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9期0026-0031,共6页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实践教学探索与经验的梳理,发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这些... 实践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伊犁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实践教学探索与经验的梳理,发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拟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语言实习、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设计、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一定的改革意见和思考,以期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哈萨克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哈萨克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志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4-137,共4页
中国文学是由汉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是不完整的。神话、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是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曹雪芹、萨都拉、李贽、文康、纳兰性德以... 中国文学是由汉族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是不完整的。神话、英雄史诗、叙事长诗是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曹雪芹、萨都拉、李贽、文康、纳兰性德以及老舍、沈从文、萧乾、舒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 文学 文学地位
下载PDF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6
6
作者 丁子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4-41,共8页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 鲁迅文学传统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丁子人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由多民族文学所构成的。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学尽管其发展水平不相一致但它们却日益显示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研究鲁迅文学传统及其继承与发扬,自然不可忽略它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 鲁迅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鲁迅小说 锡伯族 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作家 维吾尔族 文学创作 精神胜利法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反思 被引量:6
7
作者 方仪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 在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异域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少数民族独特文化、族群特征和语言结构的场域,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差异的彰显,在他文化中构建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明确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的翻译目的,确立和筛选最佳源语文本,采用合作翻译等多种翻译学策略,或能改变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边缘地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翻译 “走出去” 文化构建 差异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失语、母语、双语及杂语诸问题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大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在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强势之下,少数民族文学精英对于母语的追求体现出文化空间的争夺。在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对译和交流中,促生了双语写作和混杂语的产生,它们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创新因子,丰富了中国形象的表述形态。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少数民族文学 表述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和少英 和光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该专业充分发挥民族类院校的学科专业优势,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民语人才。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专业却一度陷入了生源数量严重不足、招生人数逐年下降的困境,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抓住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机遇,从2002年开始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先后与丽江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12个州、市、县签订了联合培养纳西族、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语言与文化保护传承人才的协议,形成了"学校+地方政府"合作培养少数民族语言专门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探索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0-9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 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被压抑的族群身份认同逐渐复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表现出对各族群文化的自觉追溯与探寻。这一文化寻根现象最初显现为文学表述空间由政治转向文化,后在寻根文学思潮影响下寻根意识与现代意识得以强化,又由于形式主义理论的影响,少数民族作家自觉探索艺术形式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寻根潮流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世纪80年代 文化寻根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本土化、中国经验与实践效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长中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当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推动其现代转型与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同时,在批评实践效应方面尚有深化之处。近年来,本土化问题因与民族身份、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等问题相关而渐成颇为活跃的价值论概念,并成为中国故事讲述能力与中国价... 当前,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推动其现代转型与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同时,在批评实践效应方面尚有深化之处。近年来,本土化问题因与民族身份、中国方案、中国经验等问题相关而渐成颇为活跃的价值论概念,并成为中国故事讲述能力与中国价值再诠释的隐喻,西方话语焦虑又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本土化问题探讨的情绪化倾向,导致对西方话语的批判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最为显豁的叙事症候。如何构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中国经验,需要对西方话语的理性审视,更需要在民族文学创作基础上展开对本土批评实践的客观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 本土化 中国经验 实践效应
下载PDF
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祖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11,共5页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探讨何谓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应先辨析民族、少数民族,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等概念。从语言文字论、生活题材论、作家出身论三方面探讨此问题都有道理,但难免有片面之嫌。本文把问题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少数民族族属的作者创作的文学,特别是这类作者或者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少数民族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祖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65,共4页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 表达既结合作家的体验和想象,又含纳和表现民族特质的族群体验,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命题。族群体验统一于中华民族的集体性认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在表达族群体验时,选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类型,接受了潜藏在其中的制度、规范等,裹挟了和现实生存境遇贴得较近的时代观念和精神,同时力图运用各族群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或者本族群古老文化传统中的精魂等。这些策略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族群体验 表达
下载PDF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翻译过程探微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雪芹 《民族翻译》 2014年第4期66-72,共7页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口传文学翻译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翻译过程,将其分为田野调查和(再)文本化两个阶段分别阐述,并讨论此过程中译者素养和译者组合问题。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 翻译 田野调查 (再)文本化 译者素养 译者组合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与研究走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联华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84-89,共6页
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卓著成绩,并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走向。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创作与研究 新时期 少数民族作家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民族民间文学 玛拉沁夫 作家文学 维吾尔族
下载PDF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被引量:8
16
作者 朝戈金 《百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0-43,共4页
多元文化论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存威胁的语境中逐步得到特别强调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走向和命运,乃是多元文化格局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保护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不仅... 多元文化论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存威胁的语境中逐步得到特别强调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走向和命运,乃是多元文化格局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保护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因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它不仅是文学建设问题,而且是关涉到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在保护和研究民族文学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警觉和尽力消除文化偏见和文化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偏见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志忠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5-40,共6页
“温故而知新”。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会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这一代民族文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只有认识过去,总结经验,... “温故而知新”。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展望即将到来的21世纪,会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们这一代民族文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只有认识过去,总结经验,才能正视今天,面向未来。这便是本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学院 英雄史诗 文学工作者 编写工作 民间文学 《江格尔》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及其教学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白俊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32-134,148,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理应包含各民族古代文学,而现行古代文学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分量较轻,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多数古代文学史及其作品选教材亟需补充和完善相关内容。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民间文学 地位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他者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炜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文学日趋多元多样发展的今天,将文学的地域意义和民族意义放大,以审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由来已久的观念规约,已成为十分必要的行为。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文学形态应远远超过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学范畴,更... 在文学日趋多元多样发展的今天,将文学的地域意义和民族意义放大,以审思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由来已久的观念规约,已成为十分必要的行为。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文学形态应远远超过现代以来的主流文学范畴,更不是单纯的精英文学意识所能涵容。在现代性进程中,与民族国家一道成长的,是56个民族汇聚的伟大阵容,民族文学的丰富意义正在于书写了共同目标下的不同心路。它们的审美选择和价值追求,它们的讲述方式和话语内涵,犹如它们所依傍并根植的美丽山水一样,魅力无限又意味迥然,并不服从于单一的欣赏兴趣和理解思维。在这里,需要的是"换一种方式",甚至"换一种观念",这样,另一种新的文学景致将会改变我们由来已久的视野,中国文学的丰富性也必将得到业已存在的多民族多区域原生写作的佐证与支撑。这正是我们思考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关系的起点。在2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作家的云南,自20世纪以来,民族文学写作的成就与困惑共生,边缘化与主流化交织……每一种选择取向中似乎都包含着与之悖反的价值因素。也正因此,在我们反思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观念之时,云南民族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代表性。我们深信,通过不断展开的意义追寻与审思,将有补于过分西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使之展现出某些中国特色和本土意义。这项关于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追寻与审思,缘起于2008年我所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中的‘后现代’问题研究"。对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关系的深入思考将是这个课题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成果所系。作为起始性工作,课题组部分成员写成短文,以笔谈形式拉开深入思考序幕。三篇文章的共通性在于反思与批判的姿态,以及由此派生的理解思路与观念转换的渴望和尝试。当然,对于我们所设想的文学理论前景,反思与批判仅只是起点与前提,真正富有价值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的建构性追寻来完成。可以肯定,这个空间是巨大的,所包含的艰难与意义也是巨大的。(张永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云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的价值 他者 主流意识 后现代语境
下载PDF
生态之思: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价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6-153,共8页
生态之思是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思想中轴和总体指向,他们的创作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有情观照其他物种,以生态异化现象批判现实的鄙陋与贪婪。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之思返归天人合一的文化根脉,铸就人与自然同源共生的生命哲学维度,寻... 生态之思是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思想中轴和总体指向,他们的创作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有情观照其他物种,以生态异化现象批判现实的鄙陋与贪婪。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之思返归天人合一的文化根脉,铸就人与自然同源共生的生命哲学维度,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书写具有强烈的神异色彩,具备非凡的审美品格,并为现实主义写作赋予浪漫主义的诗意和现代主义的奇崛,实现了现实主义内涵的审美增生。这正是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对历史和文学的贡献,他们以生态之思表述历史、文化的真实,也以生态之思承载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特异,更以生态之思激扬文学当有之深厚情感与飞腾想象力,极大地开拓了生态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少数民族作家从自然出发的生态之思,正引领他们创造具有苍穹般浩瀚气度的文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生态之思 文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