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自觉——论历史唯物主义功能及其内涵的当代转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骞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12,共12页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能迷信社会历史发展的自发性,而应该继承和发扬历史唯物主义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反思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困境结合起来,面对人类存在异化和自我毁灭的现实可能性,通过积极的建...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能迷信社会历史发展的自发性,而应该继承和发扬历史唯物主义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精神,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反思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困境结合起来,面对人类存在异化和自我毁灭的现实可能性,通过积极的建构性实践为开创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作出贡献。为此,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革命的发生学变成支持后革命建设的精神动力,其内涵也随着此种基本功能的转变而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历史唯物主义有可能获得当代化和中国化的创新形式,成为切中当今时代主题之思想精华,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构性政治实践奠定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主体性精神 革命政治 建构性政治 中国建设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章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根据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成功秘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必须... 根据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成功秘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立足于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正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面临的具体国情,积极回答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来推进理论创新并满足全社会对理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理论创新 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下载PDF
一本创新的地理学著作——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
3
作者 曾昭璇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3期464-46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 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 自然区划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逻辑
4
作者 余其安 《观察与思考》 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链条和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下载PDF
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娄胜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40-44,55,共6页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称《教程》)自1939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曾在较长时期被视为“马列主义的百科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高典型”,它在中国的地位远远超出了一般历史教科书,其影响巨大而久远。论文详细地考...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称《教程》)自1939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后,曾在较长时期被视为“马列主义的百科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高典型”,它在中国的地位远远超出了一般历史教科书,其影响巨大而久远。论文详细地考察了半个世纪来《教程》在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历史过程,比较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程》对中国影响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征。着重从苏联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对比关系角度,研究《教程》在普及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提高党员干部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指导党内斗争以及开展中共党史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突出影响,客观全面地评价了《教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意义,分析了《教程》所以在现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历史影响的社会历史条件等诸方面的动因,从中抽象出应有的历史反思和须借鉴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 《毛泽东选集》 马列主义理论 路线斗争 马克思列宁主义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教育功能 斯大林著作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地位和实践要求 被引量:1
6
作者 荣长海 王勇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50,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下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在理论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构建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培育新型的社会组织上下工夫,从统筹城乡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改革开放实践推动下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它在理论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构建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培育新型的社会组织上下工夫,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调整社会结构和创新社会制度四个方面着力推进,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呈现形式研究
7
作者 李志林 《才智》 2014年第6期249-249,253,共2页
综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全部过程,截止目前,它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其产生的重大成果有两种呈现形式,即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在实践方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理论方面,形成了毛... 综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全部过程,截止目前,它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其产生的重大成果有两种呈现形式,即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在实践方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理论方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理论创新,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道路和理论创造相一致的成功典范,这是科学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重大成果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原文传递
“毛学”研究要上新台阶 被引量:3
8
作者 石仲泉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毛学”研究要上新台阶石仲泉毛泽东是个大战略家。无论对他持褒贬赞骂的立场与否,但这个历史评价颇渐举世公认。国外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研究比较早,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当然,他们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不一定能为国人所接... “毛学”研究要上新台阶石仲泉毛泽东是个大战略家。无论对他持褒贬赞骂的立场与否,但这个历史评价颇渐举世公认。国外对毛泽东战略思想的研究比较早,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当然,他们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不一定能为国人所接受。但是个别著作的某些研究也不乏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战略思想 研究方法 毛泽东思想 文献档案 生平和思想 历史决议 中央文献研究室 研究论著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下载PDF
领导干部应学点历史知识
9
作者 蔡晏平 《前进》 1999年第10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孙中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历史经验 学习历史 研究历史 中国共产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历史教育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本质观的认识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晶 蒋英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届领导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形成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从根本上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历届领导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形成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从根本上抓住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及社会主义达到共同富裕的方式与路径,奠定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基础。以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基础上将侧重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推向了精神文明层面,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以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主义本质观进一步推向了社会主义文明层面,增加了社会文明内涵。习近平更进一步提出党的领导与共享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新论断。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发展,既有观念上的继承,又有方法论与认识论上的创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内在逻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本质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下载PDF
情系崇高──毛泽东诗词的美学风格
11
作者 朱丙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96-100,119,共6页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的崇高,往往是景物宏阔空间、巍峨体态的显现,自然性、具象性、直觉性是它的特征;隐性的崇高.即内在的崇高。毛泽东把崇高的外在形态引入内在主体,由自然性崇高导向社会性崇高,以...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显性的崇高,往往是景物宏阔空间、巍峨体态的显现,自然性、具象性、直觉性是它的特征;隐性的崇高.即内在的崇高。毛泽东把崇高的外在形态引入内在主体,由自然性崇高导向社会性崇高,以展示主体的斗争性的崇高美,社会性、抽象性、意识性是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崇高美 美学品格 井冈山 社会性 自然性 诗人气质 《沁园春·雪》 中国特色
下载PDF
社科理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12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9期22-22,共1页
科教兴国是中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大力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是科教兴国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在... 科教兴国是中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大力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是科教兴国题中应有之义。社会科学是以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巨大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最集中、最杰出的总论,其唯物辩证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各分支学科的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世界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发展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科教兴国 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毛泽东思想 人的社会行为 是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
13
作者 蒋炜 《新长征》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4-16,共3页
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蒋炜一个成熟的政党必须具有成熟的理论,而一个成熟理论的显著标志就是这一理论形成了为实践所检验,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被实践证明并继续... 在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蒋炜一个成熟的政党必须具有成熟的理论,而一个成熟理论的显著标志就是这一理论形成了为实践所检验,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被实践证明并继续为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世界观和方法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文选》 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理论学习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化”在何处
14
作者 曾祥云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形成和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并应用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实践理念,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实践手段和方式,三是把马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形成和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并应用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实践理念,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的实践手段和方式,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实践理念 实践手段和方式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原文传递
学习毛泽东客观、全面、本质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15
作者 有林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8-63,92-93,共6页
要客观,不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现象。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主观和客观是相互联系的,但其基础是客观而不是主观。如果两者易位,那就是主观主义。要重视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全面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是辩... 要客观,不要主观;要全面,不要片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现象。这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主观和客观是相互联系的,但其基础是客观而不是主观。如果两者易位,那就是主观主义。要重视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全面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是辩证法的要求。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必须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事物的现象同它的本质之间是有矛盾的,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这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客观、全面、本质地看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和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想方法 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原文传递
The Inherent Logic and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 Structura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Questions of “Where Did China Come From?” and “Where Should China Go?”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庆祥 张健 Huang Yushe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年第2期5-23,共19页
The practice of more than 30 years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within it a five-step evolution: "functional thinking → government leadership theoretical guidance → hybrid structure... The practice of more than 30 years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ains within it a five-step evolution: "functional thinking → government leadership theoretical guidance → hybrid structure → the people in the principal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Chinese Communists (exercising governance for the people) and the new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innovative practice) determine that its basic tendency should be to carry out reform and breakthroughs at three levels: "deep structures → core institutions → operational means," embodied in "structural adjustment → restructuring → change of methods →construction of 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herent logic structuralanalysis
原文传递
论学习历史 被引量:1
17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论学习 孙中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资本主义 学习历史 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 维护国家主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