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设计模型”:气象设计学体系的核心概念研究——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1
作者 邹其昌 陈征洋 《工业工程设计》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系统探索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个案性研究,重点深入探讨社会设计学体系中的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问题。将“气象设计模型”作为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的核心概念,探讨人类气象设计模型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并将其作为探索气象设计学... 系统探索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个案性研究,重点深入探讨社会设计学体系中的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问题。将“气象设计模型”作为气象设计学体系建构的核心概念,探讨人类气象设计模型的演变及其价值问题,并将其作为探索气象设计学的首要理论问题。亦即气象模型是一切气象设计的基础。研究气象设计学,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气象设计模型”的理论问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整体性、系统性、发展性的视角,综合自然的尺度、机器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对AI气象大模型之前的气象模型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探讨。从设计学的角度对气象模型设计展开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模型的六种分类、三种尺度、模型的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研究框架,为气象模型设计开辟了“活人”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学理论体系建构 气象设计学体系 气象设计模型 气象模型 模型设计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与未来设计学发展——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4期72-83,共12页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部分。创建中国学派,是中国当代学者的使命和历史必然。从东西方文化体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努力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既是时代对“第三种体系”的呼唤,具有其历史价值,也是中...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是整个中国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部分。创建中国学派,是中国当代学者的使命和历史必然。从东西方文化体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努力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既是时代对“第三种体系”的呼唤,具有其历史价值,也是中国传统设计理论体系——中华考工学体系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从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现状来看,围绕中国当代理论体系,存在着称谓、性质、内涵、方法和路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探索。就如何建构当代设计理论体系的问题而言,具体可从三大核心板块展开。设计学科体系建构与学者个人研究、教育体系、传统本土设计资源息息相关。未来设计学发展以设计升为门类为前提,包括理论建构与学科建构两大板块,对管理者、教师队伍、研究型学者、设计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 中国设计学派 中国式现代设计理论体系 未来设计 体系化理论
下载PDF
在多维性中体现创造--对中国当代设计批评主要原则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丛芹 张夫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50-356,360,共8页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主要原则是: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以"整体逻辑"为基石的有机结构,以"历时性"、"共时性"...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主要原则是:以"适用"为轴心的有效功能,以"和谐"为特色的真实形式,以"生活质量"为旨归的诗意品性,以"整体逻辑"为基石的有机结构,以"历时性"、"共时性"交织为形态的清晰文脉,以及以"善"为核心的温厚伦理。六条原则是从不同的层级和视角对同一批评对象的深究密察,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评论,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运用中既不能因为均衡和折中而削弱批评的深度、力度和锐气,又应该防止几个原则之间发生冲突和对立。同时,这些原则是开放的、发展的,不能教条化,更不能当成批评理论中的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批评 主要原则 如何运用 多维性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职业教育和WSR系统方法论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烈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34,共5页
反思当代中国设计职业教育,探讨WSR系统(即"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方法融入设计职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模式意义以及设计教育与文化价值的关联性研究,试图寻找解决中国设计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认识、教学、实践问... 反思当代中国设计职业教育,探讨WSR系统(即"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方法融入设计职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模式意义以及设计教育与文化价值的关联性研究,试图寻找解决中国设计职业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认识、教学、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真正实现中国设计职业教育当代设计语境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职业教育 WSR系统方法论 设计的文化价值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疏离的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少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设计师在依赖科技的无限能力一味地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同时,人文精神却受到了排斥而失去其立足之地,造成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分裂与... 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设计师在依赖科技的无限能力一味地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同时,人文精神却受到了排斥而失去其立足之地,造成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分裂与对立。本文主要从乐观的进步论,工具理性的膨胀,人类中心主义等三个方面对科技与人文的疏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指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科技 人文 反思
下载PDF
设计批评视阈下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江 《工业工程设计》 2020年第4期16-20,共5页
科技发展、生产进步、生活方式改变促进当代中国设计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设计理论建设,特别是设计批评领域的发展对认识当代设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以设计批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分析设计批评视阈下的当代设计特点和趋势。设... 科技发展、生产进步、生活方式改变促进当代中国设计迅速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设计理论建设,特别是设计批评领域的发展对认识当代设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以设计批评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分析设计批评视阈下的当代设计特点和趋势。设计对受众价值观念的呈现、服务性将成为设计未来的重要趋向,各类设计类型边界将消融与并重组,设计教育将在价值观和创造力培养方面予以强化。在批评视阈下对上述问题进行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对中国设计的现状产生客观清晰的认识,对于当代中国设计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批评 中国当代设计 设计价值观 设计理论
下载PDF
感受、思考与建议:对中国当代设计的批评之一
7
作者 李丛芹 《书画世界》 2008年第3期86-87,共2页
在中国当代设计中,有四种现象比较突出:视觉与环境凌乱;设计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与精神、文化分裂;设计与历史相疏离,成为无根之物;粗制滥造,技术含量、工艺水平不高,精致度不够。为此,需要学习与借鉴,使设计做到体贴人心,关心生活;注... 在中国当代设计中,有四种现象比较突出:视觉与环境凌乱;设计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与精神、文化分裂;设计与历史相疏离,成为无根之物;粗制滥造,技术含量、工艺水平不高,精致度不够。为此,需要学习与借鉴,使设计做到体贴人心,关心生活;注重细节,小中见大;溯本清源,注重文脉;心物一体,孕育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差距 批评 建议
下载PDF
宜居之环境 凝固之音乐——《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卷一·建筑类编·城建篇》前言
8
作者 过伟敏 《创意与设计》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卷为建筑类编·城建篇,共收录与解析了150个案例。主要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至2008年期间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建筑物及构筑物,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与城市设施三大部分,并根据建筑(构筑)物的主要功能,细... 本卷为建筑类编·城建篇,共收录与解析了150个案例。主要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至2008年期间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当代建筑物及构筑物,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与城市设施三大部分,并根据建筑(构筑)物的主要功能,细分为首都十大建筑、办公建筑、体育建筑、旅馆建筑、居住建筑、文化建筑、科教建筑、其它公共建筑、城市设施等十个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编 中国当代设计 城市设施 黄山云谷山庄 普利兹 中国美术馆 居之 新疆国际大巴扎 住宅设计 索菲特
下载PDF
融合与发展——浅析中国当代设计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并存语境中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春霞 《艺术科技》 2015年第3期205-205,共1页
当今世界设计的全球化与地域化关系是设计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本文主要以设计全球化与地域化并存语境为背景,结合历史传统来分析当代中国设计师对中国本土设计理念的新式探索,并提出用中国特色来表达中国生活... 当今世界设计的全球化与地域化关系是设计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本文主要以设计全球化与地域化并存语境为背景,结合历史传统来分析当代中国设计师对中国本土设计理念的新式探索,并提出用中国特色来表达中国生活哲学的设计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全球化 设计地域化 中国当代设计 设计探索 设计融合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少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一个误区是:科技与人文日益走向分裂,诸多设计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品位相背离,也摒弃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之,促进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须通过积极引导人们树... 中国当代设计中的一个误区是:科技与人文日益走向分裂,诸多设计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与大众审美品位相背离,也摒弃了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之,促进中国当代设计中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显得极为迫切。为此须通过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与文化观,培养人们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不断加强政策导向,完善相关制度等途径来促进科技与人文的相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设计 科技与人文 融合
下载PDF
当代设计体系下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内涵及价值——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系列之四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其昌 冯易 《艺术探索》 2020年第1期58-72,共15页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 “中而新”设计观是梁思成设计思想的核心观念,它不仅是梁思成追求的设计风格,也是其建构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中而新”,即通过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学习,在保持民族文化鲜明性基调之上,完成本土设计观念、设计方法的持续更新。其理论核心是:如何对待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中与西、新与旧;如何在外来文化持续冲击下保持民族特性,坚守宝贵的自我格调;如何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资源,融入传统,升华出拥有生命活力、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文化力;如何在把握时代科技和发展趋势时,仍将人的多方面需求满足放在设计考虑的首位。梁思成“中而新”设计观从核心层、策略层和方法层等三个层面对中国设计理论体系虑的建构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体系 梁思成 设计 “中而新” 中华考工学体系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中国设计学派
下载PDF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发展研究——中国当代设计理论构建的美国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其昌 孙聪 《阅江学刊》 2019年第6期15-23,117,共10页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经历了欧洲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商业为依托、以生态为责任的设计理论体系。19世纪的欧洲设计理论对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深远,但是美国没有照搬欧洲模式,... 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经历了欧洲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套以实用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以商业为依托、以生态为责任的设计理论体系。19世纪的欧洲设计理论对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影响深远,但是美国没有照搬欧洲模式,而是不断探索本土化路径。本土化的重点在于从“欧洲精英”向“美国大众”转变,实质是形成文化认同,确立身份认同。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以设计为载体输出文化观念,扮演时代引领者的角色。当前,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是我国设计行业赢得话语权并确立中国设计精神的重要任务,借鉴美国设计理论体系的有益经验,有助于提高我国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建中国设计学派,重新树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设计体系 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中国设计学派 文化认同 本土化 身份认同 国家创新体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卷二十·传媒类编·广告篇》之评析
13
作者 朱光耀 《美术大观》 2016年第5期168-169,共2页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卷二十·传媒类编·广告篇》一书以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典型的商业和公益纸媒、户外、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广告展开系统性的设计研究。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从政治、经济、审美及技...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卷二十·传媒类编·广告篇》一书以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典型的商业和公益纸媒、户外、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广告展开系统性的设计研究。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从政治、经济、审美及技术等因素展开对当代广告设计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其研究的权威性、前瞻性、影响性及创新性填补了中国当代广告设计史学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广告篇 研究视域
下载PDF
试论魏晋美学符号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昕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58,共3页
现代中国设计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明确的导向性,致使抄袭与跟风现象盛行,难以在国际上确立完整的系统化的中国设计风格。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上,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和美学史对于魏晋六朝的梳理,藉由将这些符号化的民族文化标识... 现代中国设计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明确的导向性,致使抄袭与跟风现象盛行,难以在国际上确立完整的系统化的中国设计风格。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上,通过中国工艺美术史和美学史对于魏晋六朝的梳理,藉由将这些符号化的民族文化标识应用在产品设计中、尝试探索一种将已有的传统审美文化符号形态化的可能。希望藉由这次抛砖引玉式的探讨引发更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有更多更富意味的文化符号被提取,为中国当代设计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 美学符号 当代中国设计 日本设计
下载PDF
对中国当代设计学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日本数字内容设计问题研究》序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其昌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4期96-97,共2页
随着吴小勉博士论文的出版,“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书系也正式面世。我坚守了15年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探索,也开始多维度呈现出来。中国理论创新工程意义重大而艰辛,我们仍然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功成不必在我,功... 随着吴小勉博士论文的出版,“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书系也正式面世。我坚守了15年对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探索,也开始多维度呈现出来。中国理论创新工程意义重大而艰辛,我们仍然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为努力创建中国设计学派尽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博士论文 不忘初心 理论体系建构 建设与发展 多维度
下载PDF
一部关于中国民生百货的“立体”设计史——评《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工业类编·百货篇》
16
作者 支锦亦 《创意与设计》 2016年第2期83-84,共2页
自1949年以来的60多年,中国制造以及民生百货曾创造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辉煌时期,永久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三五牌座钟、上海牌手表等名牌产品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维系了国人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中国制造 类编 上海牌 三五牌 名牌产品 计史 规划项目 设计特征 案例分析
下载PDF
沈宝宏 坚守中国当代设计的初心
17
作者 董潇 《时尚北京》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沈宝宏,身为U+品牌联合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并担任优再社(山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与木头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U+品牌的诞生,正是他人生道路中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样的当下,并非一步到达,即使智者也需千回百转的探索。
关键词 品牌联合 文化创意 中国当代设计 人生道路 设计总监 里程碑 董事长 创始人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服装设计分期研究(1979-2022)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莎 《服装设计师》 2023年第6期18-22,共5页
当代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从对西方的模仿,到“国潮”、“国风”中国主体性设计意识的觉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文梳理从1979-2022年间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发展的四个过程,讨论在国家政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国际对话四个方面... 当代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从对西方的模仿,到“国潮”、“国风”中国主体性设计意识的觉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本文梳理从1979-2022年间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发展的四个过程,讨论在国家政策、产业发展、传统文化、国际对话四个方面的共性问题,探索其内在逻辑,以此展望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在新时代自主设计发展的最优路径,引领国家形象的塑造,讲好中国服装故事,参与国际传播,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当代服装设计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服装设计 国潮 主体性
下载PDF
中国设计思想及其当代实践研究
19
作者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本项目围绕“构建中国设计话语体系”“构建设计共同体”等命题,梳理“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中国设计思想及中国物体系展开比较全面而完整的整理和分析,探索构建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形态、综合竞争力及社会价值具... 本项目围绕“构建中国设计话语体系”“构建设计共同体”等命题,梳理“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中国设计思想及中国物体系展开比较全面而完整的整理和分析,探索构建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形态、综合竞争力及社会价值具有启发作用、验证作用的创新实践体系及其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作用 中国当代设计 综合竞争力 当代实践 传统造物 历史发展脉络 理论模型 话语体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设计:传统文化的幻象与焦虑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红岩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1,共2页
李小山曾经说道:“如果对某种事物及现象不断发生怀疑,同时又不断提出各种批评,说明这种事物及现象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喧嚣和涤荡,即所谓的中国设计高潮之后,我们看到,所谓的高潮不过是模仿与抄袭的盲目跟风。时... 李小山曾经说道:“如果对某种事物及现象不断发生怀疑,同时又不断提出各种批评,说明这种事物及现象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在经历了上世纪的喧嚣和涤荡,即所谓的中国设计高潮之后,我们看到,所谓的高潮不过是模仿与抄袭的盲目跟风。时值今日,这种盲从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甚至在实践和理论上都陷入一种踯躅和困顿的状态。设计者试图以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寻求某种突围,却由于艺术姿态和方法论的偏失,而逐步走向一个玄幻迷局,甚至演变成国人设计者的集体焦虑。反观历史,科学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设计 传统文化符号 传统手工业 传统符号 设计创意 李小山 迷局 焦虑感 世界设计 契合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