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美国华文新诗 被引量:1
1
作者 翁光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91-97,共7页
美华新诗虽然历史较短,但成就丰硕,是海外华文文学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星座。它与台湾现代诗有密切关系,又避免了其负面影响,诗质浓厚纯净。浓郁的中国情意结,将家国之思置于历史使命感的深层次上,抒写内外同心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群体意... 美华新诗虽然历史较短,但成就丰硕,是海外华文文学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星座。它与台湾现代诗有密切关系,又避免了其负面影响,诗质浓厚纯净。浓郁的中国情意结,将家国之思置于历史使命感的深层次上,抒写内外同心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群体意念,是美华新诗最显著的特色。同时对世界和现居国现实的观照和忧思表现了金元社会的横暴和浇薄。它风格明朗,个性殊异,吸收了西方现代诗的艺术经验,又有中国诗的韵味,依赖语言美体现诗美,耐人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华新诗 现代诗 中国情意结特征 风格
下载PDF
新加坡汉语文化教材设计的沿革与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英成 罗庆铭 《国际汉语》 2011年第1期39-45+114-115,共7页
本文以汉语三大同心圈为视角,探讨新加坡现行汉语文化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明显的中华文化教材印迹;以'文以载道'为主轴,把选编的范文作为'传道'的教材;重视陈述性文化知识,忽略程序性文化知识;内容过于陈旧,与学... 本文以汉语三大同心圈为视角,探讨新加坡现行汉语文化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明显的中华文化教材印迹;以'文以载道'为主轴,把选编的范文作为'传道'的教材;重视陈述性文化知识,忽略程序性文化知识;内容过于陈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本文最后对新加坡汉语文化教材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教材编写应走的方向:汉语教材应该采用第二语言教学的编写模式;走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路子;先听说、再读、后写;加强教材内容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三大同心圈 中华文化教材 中国情意结 语言交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