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戏剧传承与发展分析
1
作者 杨丰泽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期22-24,共3页
中国戏剧在千年历史发展中,缔造了无数经典传奇。它弘扬着中华优秀文化,陶冶了国人精神思想,发挥着教化和娱乐的双重作用。但当下一些中国传统戏剧面临受众少、传承难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其原因,以期为当代中国戏剧的良性发展提供一点... 中国戏剧在千年历史发展中,缔造了无数经典传奇。它弘扬着中华优秀文化,陶冶了国人精神思想,发挥着教化和娱乐的双重作用。但当下一些中国传统戏剧面临受众少、传承难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其原因,以期为当代中国戏剧的良性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中国戏剧 传承 受众
下载PDF
表意性戏剧美学的探索——论表意性戏剧美学对当代中国戏剧艺术的影响
2
作者 吕滨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7期34-36,共3页
表意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特有的艺术特点,它涉及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多个领域,在戏曲演出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意性美学和戏剧的现实主义美学为基础,着重探索表意性戏剧美学对当代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表意性戏剧美学 中国传统戏剧 戏剧
下载PDF
2022年中国戏剧热点现象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晟姝 徐凤仪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68-75,共8页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 2022年,尽管遭遇疫情困境,广大戏剧工作者依旧不断践行“人民立场”、守正创新,在戏剧产业和戏剧创作双重维度收获许多成绩。在产业层面,2022年基于云端平台的“双演”模式、沉浸式演出、数字藏品等新技术在戏剧行业扩大应用,中国戏剧产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能力。在创作层面,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城市乡村新面貌、歌颂扎根在祖国各地平凡英雄的新作品;从戏剧、文学作品中不断汲取灵感,对《雷雨》《茶馆》《白鹿原》等经典作品进行全新演绎;2022年,恰逢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国掀起了戏剧献礼高潮,上演了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的戏剧作品,丰富了全国戏剧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中国戏剧 戏剧产业 戏剧创作 热点现象
下载PDF
中国戏剧的历史分期及其意义
4
作者 张福海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6期5-15,共11页
中国戏剧历史是由古典戏剧、近代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三个历史时期构成的。1902年是近代戏剧的开端,而非古典戏剧的终结,20世纪末古典戏剧在新的世纪转换为新的身份赖以存在下去;近代戏剧史是向现代戏剧史过渡的阶段,历经海派京剧、国剧... 中国戏剧历史是由古典戏剧、近代戏剧和现代主义戏剧三个历史时期构成的。1902年是近代戏剧的开端,而非古典戏剧的终结,20世纪末古典戏剧在新的世纪转换为新的身份赖以存在下去;近代戏剧史是向现代戏剧史过渡的阶段,历经海派京剧、国剧运动、延安京剧改革等各个不同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因变革的要求而产生持久性的深重危机,重建再造中囯戏剧,实现中国戏剧的现代性遂成为中国戏剧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历史分期 近代戏剧 古典戏剧 现代主义戏剧
下载PDF
晚清民国英文报刊之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以《北华捷报》(1850—1941)为例
5
作者 张秋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 文章聚焦晚清民国时期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外报《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的报道与评价。20世纪以前,该报构建的中国戏剧形象带有明显的东方学色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梁社乾等华人主动对外传播中国戏剧文化,在“他者”霸权独语的声音中加入纠偏式的“自我”代言,形成双声复调和多元声音的格局,建构了更为客观、真实的中国戏剧形象。从否定中国戏剧具有自主生发能力到对“中国剧”《王宝川》的热捧,从偏执于中国戏剧效仿西方写实布景才是进步,到欣赏它的假定性美学并建议它回归艺术“原点”,《北华捷报》对中国戏剧形象的构建与当时的戏剧生态及艺术事件同频共振,这也是它追求真实与时效表述的外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华捷报》 中国戏剧 东方学 双声复调 多元化
下载PDF
一个“修”字重千斤--记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韩再芬
6
作者 赵丽岳 《人民周刊》 2023年第21期78-79,共2页
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原创黄梅大戏《倾宁夫人》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连演3场,场场爆满,唱响京城。这是韩再芬连续15年受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修宅修巷修万事,修身修行修永世。竹修气节人修品,修为世间第... 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原创黄梅大戏《倾宁夫人》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连演3场,场场爆满,唱响京城。这是韩再芬连续15年受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修宅修巷修万事,修身修行修永世。竹修气节人修品,修为世间第一事”,这是《倾宁夫人》中意蕴悠长的“修”字歌。一个“修”字重千斤,它也正契合了韩再芬对黄梅戏守正创新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梅花奖 韩再芬 国家大剧院 黄梅戏表演艺术 守正创新
下载PDF
“超燃”大武生——记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郝士超
7
作者 高宏然 《共产党员(河北)》 2023年第12期21-23,共3页
戏剧舞台上的大武生有多燃多美?看一场郝士超的演出就知道了。5月2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来自河北省的河北梆子演员郝士超以评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捧回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戏剧梅花奖。5月26日,在郝士... 戏剧舞台上的大武生有多燃多美?看一场郝士超的演出就知道了。5月2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来自河北省的河北梆子演员郝士超以评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捧回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戏剧梅花奖。5月26日,在郝士超载誉归来后的第三天,为了回馈家乡的戏迷朋友,他在河北梆子剧院主演了获奖剧目《郝士超折子戏专场》,他那苍劲高亢的唱腔、丝丝入扣的表演,一次次引发热烈掌声,尤其是演到杨延昭大战辽军的那场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梅花奖 戏剧表演艺术 河北梆子 戏剧舞台 杨延昭 武生 折子戏 士超
下载PDF
2023年中国戏剧节展:重新打开想象力
8
作者 奚牧凉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第6期77-79,共3页
2023年的中国戏剧节展在历经了近三年的艰难挑战后,终于有望回到在2019年底前的发展脉络之上。这里,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这条伴随着过去十余年中国戏剧进程,所逐渐形成的戏剧节展发展脉络究竟为何:早年的中国戏剧节展更多带有汇演属性,... 2023年的中国戏剧节展在历经了近三年的艰难挑战后,终于有望回到在2019年底前的发展脉络之上。这里,有必要首先回顾一下这条伴随着过去十余年中国戏剧进程,所逐渐形成的戏剧节展发展脉络究竟为何:早年的中国戏剧节展更多带有汇演属性,现在回看其对市场反响的诉求不高,而倾向于完成同行交流、官方评奖等行业与体制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进程 想象力 发展脉络 市场反响
下载PDF
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艰难历程——20世纪中国戏剧回顾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健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4-16,共13页
20世纪中国戏剧根本性的变化,是它的古典时期的结束与现代时期的开始。这是戏剧观念、戏剧内容和形式的转型性的变化。而文化进化、文化传播与文化功能这三个问题始终制约着、刺激着,也可以说是困扰着中国戏剧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现代化 文化进化 文化传播 文化功能
下载PDF
对话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
10
作者 苏琼 林婷 +3 位作者 沈寅 李洋 刘洋 陈雅卿 《艺苑》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中国戏剧节始于1988年,它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戏剧演出活动,两年一届。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于2009年底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戏剧节已落幕多日,众声喧哗亦渐消歇。本刊特登两篇来自厦门大... 中国戏剧节始于1988年,它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戏剧演出活动,两年一届。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于2009年底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本届戏剧节已落幕多日,众声喧哗亦渐消歇。本刊特登两篇来自厦门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师生的讨论文章,以窥此次戏剧节演出之一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家协会 对话 演出活动 2009年 中国文学 众声喧哗 厦门大学
下载PDF
翩翩蝴蝶舞甬城——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掠影
11
作者 开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暨第12届中韩日戏剧节,11月16日晚在宁波大剧院开幕。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罩志刚,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默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本届中韩... 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宁波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暨第12届中韩日戏剧节,11月16日晚在宁波大剧院开幕。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罩志刚,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李默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本届中韩日戏剧节执委会主任徐晓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以及浙江省、宁波市相关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并为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25名获奖者颁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第九届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梅花奖 蝴蝶 中国文联 党组副书记 副主席 宁波市 第12届
下载PDF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被引量:39
12
作者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7,共2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戏剧研究确实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路向。回顾百年中国戏剧研究史,王国维的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吴梅的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剧场之美与实践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戏剧研究确实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路向。回顾百年中国戏剧研究史,王国维的文字之美与考证之功,吴梅的声韵之美与体味之深,齐如山、周贻白、董每戡的剧场之美与实践之力,典型地代表着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三种路向各有擅场,却又充满着"文学性"和"演剧性"的张力。由于现代学术体制的影响,以曲律、表演、剧场等为对象的演剧性研究渐趋边缘,而以历史考证和文学批评为中心的文学性研究获得了众多知音,使王国维开创的以治经治子治史方法进行的"治曲",最终居于主流地位。但20世纪的中国戏剧,包括京剧、话剧和地方戏曲,它们广受时代潮流、文化政治以及艺术生产机制的影响,单是"文学性"与"演剧性"的纠葛还不够,还必须添上政治史、思想史及社会史的"现代性"视野,方才使得作为学术领域的"中国戏剧研究",充满各种变数,孕育无限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研究 文学性 演剧性 现代性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莎士比亚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英剑 杨慧娟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1期50-61,共12页
早在20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就开始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演。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戏剧界更是积极改编、演出莎士比亚剧作,进行了将西方艺术经典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深度交流、相互融合的不断探索。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舞... 早在20世纪初,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就开始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演。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戏剧界更是积极改编、演出莎士比亚剧作,进行了将西方艺术经典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深度交流、相互融合的不断探索。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戏剧舞台上演出的莎士比亚剧目的整体情况出发,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新发展、新成果、新特点进行总结,同时阐述了在中国戏曲土壤上移植莎士比亚戏剧这一艺术尝试的可行性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中国戏剧 改编 交流 创新
下载PDF
20世纪西方对中国戏剧的借鉴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来法 梅晓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4-144,14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戏剧 西方戏剧 借鉴 戏剧文化 中华文化
下载PDF
从任半塘先生看中国戏剧研究的意义和趋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小盾 王福利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21,共8页
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等著作中的论述 ,使学术界重新面对了戏剧的本质 ,认识了戏剧形态的多样性 ,也反省了戏剧研究的资料品质。此后 ,中国戏剧研究发展的趋向应表现为 :从以文学为中心转入以表演为中心 ;从一元的进化研究到多元的形... 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等著作中的论述 ,使学术界重新面对了戏剧的本质 ,认识了戏剧形态的多样性 ,也反省了戏剧研究的资料品质。此后 ,中国戏剧研究发展的趋向应表现为 :从以文学为中心转入以表演为中心 ;从一元的进化研究到多元的形态比较 ;在新的视野中开辟资料库藏 ,实现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方法的结合。中国戏剧研究的百年历程表现为思想解放的过程 ,先后完成了对等级制社会尊卑观念的超越、对文人狭隘经验与趣味的超越。现在 ,超越学科方法的局限 ,使戏剧研究成为现代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新一代戏剧研究者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表演 中国戏剧研究 《唐戏弄》 戏剧形态 方法论 任中敏 任半塘
下载PDF
百年中国戏剧学刍议 被引量:9
16
作者 解玉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4,共9页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成绩卓著,人所共睹,但若以一门完整学科的标准来衡量,百年中国戏剧学存在的问题亦复不少。直至今日,中国戏剧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边界尚未完全明确,因而关于中国戏剧起源、本质特征等根本性问题的探讨便始终无法达...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成绩卓著,人所共睹,但若以一门完整学科的标准来衡量,百年中国戏剧学存在的问题亦复不少。直至今日,中国戏剧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边界尚未完全明确,因而关于中国戏剧起源、本质特征等根本性问题的探讨便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历史性研究在各类研究中成就最为突出,但戏剧史料史实的挖掘、搜集,还远未达到网罗殆尽这一步,史料史实的排比和利用方面更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中国戏剧学建立之关键在理论研究,站在民族戏剧自身的立场上,建立一套合于其自身实际的理论体系,这是当代中国戏剧学人最为迫切、也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学术史 戏剧 剧种 声腔 西方戏剧
下载PDF
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 被引量:11
17
作者 傅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144,共6页
2006年底,我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一个有关节令民俗的学术会议,发言涉及到中国戏剧史的起源与民间祭祀仪式的关系。在此之前,我一直对日本著名学者田仲一成先生在《中国戏剧史》以及其他相关著作里提出的有关“中国戏剧起源于乡村祭祀... 2006年底,我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一个有关节令民俗的学术会议,发言涉及到中国戏剧史的起源与民间祭祀仪式的关系。在此之前,我一直对日本著名学者田仲一成先生在《中国戏剧史》以及其他相关著作里提出的有关“中国戏剧起源于乡村祭祀礼仪”的观点有异议,既然田仲先生恰好与会,就在会上直言了我的看法,以就教于田仲先生。会间休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史》 民间祭祀仪式 乡村 仪礼 发源 戏剧起源 学术会议 中山大学
下载PDF
沧海桑田: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版图巨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傅谨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6-98,共13页
本文研究中国戏剧整体格局在20世纪的演变轨迹。从声腔剧种角度看,20世纪中国戏剧经历了从梆、黄勃兴到小戏崛起两次巨变,兼之话剧引进与50年代剧种激增,整体格局与19世纪末已有本质不同。但是,与20世纪中国戏剧呈现出美学上的多元化趋... 本文研究中国戏剧整体格局在20世纪的演变轨迹。从声腔剧种角度看,20世纪中国戏剧经历了从梆、黄勃兴到小戏崛起两次巨变,兼之话剧引进与50年代剧种激增,整体格局与19世纪末已有本质不同。但是,与20世纪中国戏剧呈现出美学上的多元化趋势相伴的还有相反的现象,不同剧种命运悬殊且渐成中心—边缘的二元格局,话剧与京剧成为各地方剧种“改造”与“进化”的目标。这一沧桑巨变不能仅从艺术层面解读,商业、政治与艺术的互动随处可见,其中既清楚地映射出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背景,同时又是戏剧生存与发展经常背离艺术规律的主要诱因,功过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戏剧 戏剧版图 小戏 新剧种
下载PDF
以开放的心态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首先,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中国戏剧史更毋需划地为牢,学者本人亟需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保持自信;其次,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依然相当封闭,学者们外... 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首先,学术史上不存在壁垒森严、固定不变的学科界限,中国戏剧史更毋需划地为牢,学者本人亟需挣脱学科归属的羁绊,保持自信;其次,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下,中国戏剧史的研究依然相当封闭,学者们外语水平普遍不高。其症结在于学者太以自己为中心,未能把中国戏剧史当成一门不分国界的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学科归属 开放 面向世界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解玉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5-100,共6页
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 中国传统戏剧的研究在20世纪前期已取得相当可观的成绩,这对20世纪后半叶乃至今日的研究而言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1908年当王国维率先开始其中国戏剧的研究时,可谓是孤家寡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整理国故等事件的发生,均有助于研究风气的形成。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成功,则直接促成了30年代的研究繁荣。相继涌现的自然禀赋与学术背景各异的学术大家们,为中国戏剧的研究提供了各各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路径,从而使得20世纪前期的中国戏剧学规模初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新文化运动 整理国故 王国维 梅兰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