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周边安全新形势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林民旺
-
机构
复旦大学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50,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全方位的中印战略互信研究”(19ZDA1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全局中处于首要位置。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形势变化对中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美战略竞争迅速加剧,不少周边国家的对华政策也出现显著调整,导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出现一系列变化。一方面,美国“印太战略”主导下的联盟体系正朝着协调牵制中国的趋势发展,周边中等强国之间也逐步构建了以联合制华为目标的防务后勤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架构正在被削弱,寻求同中国经济相“脱钩”和深度“挂钩”的趋势并行发展。未来,中国需要面对更加复杂而严峻的周边环境。在此背景下,精准判断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影响,准确把握周边国家的对华政策,在此基础上调整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才能妥善应对不同的战略问题及挑战。
-
关键词
中美战略竞争
“印太战略”
周边外交
中国战略应对
-
Keywords
Sino-US Strategic Competition
Indo-Pacific Strategy
Neighborhood Diplomacy
China’s strategic Response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对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的战略思考
- 2
-
-
作者
徐凡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
出处
《经济视角》
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
-
文摘
G20机制符合当前全球化形势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需要,较之传统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而言有着更强合理性和代表性。在后危机时代,G20能否由危机应对临时机制成功转变为全球经济治理常态机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问题。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主导的传统国际经济治理机制已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国际社会关于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之下,G20很有可能成为构建富有成效的国际经济治理机制良好平台。
-
关键词
G20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应对战略
-
分类号
F114.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中美科技关系走向研判
被引量:4
- 3
-
-
作者
郎丽华
冯雪
-
机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开放导报》
2021年第6期22-30,共9页
-
基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合作课题:面向2030年的美国科技全球化战略调整及政策选择研究(2018ysxh1-4-5-2)。
-
文摘
美国科技战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经贸格局、政治形势的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其科技战略调整更关注国际科技合作的“边界性”、联邦政府研发投入的“参与度”、中长期科技收益的“获得感”及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同感”。为此,我们应当对战略调整下中美科技走向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研判,从客观认识国力、坚定发展信念、加强科技顶层设计、完善科技激励体制、夯实基础教育、坚持深层对话机制等层面,做好战略应对。
-
关键词
科技发展趋势
美国战略调整
竞争与合作
中国战略应对
-
Keywords
Development Tren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s Strategic Adjustment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China’s Strategic Response
-
分类号
F114.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冷战遗留视角下的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钮维敢
陈康
-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56,共2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遭遇的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批准号:19ZDA13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是由蕴含着冷战遗留因素的政治变量与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对比交织成的复合变量所驱动的。以冷战遗留视角对该战略进行学理重构,可以发现从未放弃冷战任务的美国在冷战思维驱动和冷战“胜利”经验的影响下,必然要对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中国科技发展进行遏制。尽管美国在战略施行过程中时常出现形式与力度的波动,但实质是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促使其不断“优化”外交政策以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冷战结束后,中美两国科技实力差距急剧缩小,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实践随之出现明显的阶段性衍化的特点。当下对华科技遏制程度加剧,是秉持冷战思维的美国战略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的必然选择。未来,美国对华科技遏制战略的实践将趋于精准化、制度化、意识形态化。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多方位、多渠道设计应对方案。
-
关键词
冷战遗留问题
科技遏制战略
中美关系
冷战思维
中国战略应对
-
Keywords
Cold War Legacy
Strategic of Sci-Tech Containment
Sino-U.S.Relations
Cold War Mentality
China's Strategic Response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论当代国际体系的冷战遗留属性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谈东晨
钮维敢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121,共3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遭遇的冷战思维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9ZDA13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后资本主义阵营衍化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BKS073)的后续成果
-
文摘
当代国际体系存在的冷战遗留属性潜藏着全球安全风险。冷战后的大国博弈并非两种体系间对抗的“新冷战”,而是美苏冷战遗留的一类关系模式的延续和变形。在当代国际体系演进中,受冷战思维驱动的资本主义阵营以冷战逻辑谋求单极格局与霸权秩序,对多极化力量和中间游移力量沿用遏制战略,制造了一系列与诸多冷战遗留问题相交织的新矛盾。作者以2022年俄乌冲突为线索评估国际体系层次的安全风险,可以预见资本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体系霸权正在衰落,局部智能化战争、网络战和核失衡推动国际体系回归硬实力竞争逻辑,西方文化霸权使得冷战思维在国际社会认知域中加速扩散。随着国际体系的安全风险加剧,中国大战略的安全环境出现新变量,战略应对的重点在于提升内外政策抗风险能力以维护国家总体安全、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反对体系割裂以构建和平发展的外交关系、平衡战略进取与定力以积极引导与维护国际秩序。
-
关键词
冷战遗留问题
国际体系
俄乌冲突
国际安全
风险
中国战略应对
-
Keywords
Cold War Legacy
International System
Russia-Ukraine Conflict
Inter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China’s Strategic Response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