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叙事理论框架下《中国抗疫图鉴》多模态语篇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培树 《西部学刊》 2023年第5期169-172,共4页
受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中国抗疫图鉴》为语料,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版面布局等方... 受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多模态话语分析一直以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中国抗疫图鉴》为语料,以视觉叙事为理论框架,从聚焦系统、情感系统、氛围系统、人物表征、事件关系、背景关系和图文版面布局等方面阐释该多模态语篇中人际意义、概念意义及组篇意义的建构,重点分析读者情感介入、语篇叙事发展、图文结合的叙事能力,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展示的乐观必胜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视觉叙事理论框架 中国抗疫图鉴》 意义建构
下载PDF
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的话语偏见--基于传统基金会涉华疫情系列报告的分析
2
作者 孔志国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2期54-64,共11页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以传统基金会等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话语偏见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和内在逻辑,探寻针对性的有效应对举措,更好地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抗疫,携手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应对...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进一步了解以传统基金会等为代表的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话语偏见的主要内容、形成原因和内在逻辑,探寻针对性的有效应对举措,更好地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抗疫,携手世界各国共同行动,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应对疫情。[方法/过程]以新冠疫情以来传统基金会发表的系列涉华疫情研究报告为研究样本,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报告中的话语主题、互文性、话语结构等存在的话语偏见,并根据这些话语偏见的表现特征剖析这些偏见形成的原因。[结果/结论]传统基金会涉华疫情系列报告的话语偏见,是美国保守派智库对中国抗疫的话语偏见缩影,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冷战”,受其营销型智库特性的影响。建议加强中国国际传播工作,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揭露美国保守派智库在新冠疫情关涉全人类生命健康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冷战和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基金会 保守派智库 中国抗疫 话语偏见
下载PDF
中国抗疫故事的对外传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语义分析
3
作者 周芬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11期5283-5292,共10页
媒体话语构建并反映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研究国内主流英文媒体《中国日报》(英文版)中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新闻语义话语的动态演变过程,挖掘期间的中国抗疫故事,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本研究以《中国日报》武汉封城到解封期... 媒体话语构建并反映现实社会和政治生活。研究国内主流英文媒体《中国日报》(英文版)中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新闻语义话语的动态演变过程,挖掘期间的中国抗疫故事,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本研究以《中国日报》武汉封城到解封期间中国抗疫新闻报道为语料,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语料库话语研究方法,运用基于语料库的语义研究分析模式挖掘报道语料中的语义–话语演变特征,呈现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从中阐述中国对外讲述抗疫故事的具体话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故事 语义话语 动态变化 语料库
下载PDF
中国抗疫背景下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基本措施、主要经验与未来路向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全武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抗疫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带来了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回顾与梳理中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基本措施,总结中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在数字教材使用、教材运营服务、教材出版发行、教材内容修订、在线教... 在疫情的冲击下,中国抗疫为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带来了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回顾与梳理中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基本措施,总结中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在数字教材使用、教材运营服务、教材出版发行、教材内容修订、在线教材培训等方面形成的主要经验。基于此,后疫情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未来路向包括:简易化、智慧化成为数字教材建设的新方向;纸数联动教学模式成为教材使用的新常态;重大应急机制成为教材出版发行的新战略;重大主题教育文件成为教材编写的新指南;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成为教材培训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 教材建设 教材编写 教材使用 教材培训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逻辑进路探析
5
作者 王西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3-58,共6页
“大思政课”理念为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供了重要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需要从讲什么、如何讲、何以如此讲的维度,把握其逻辑进路。就其讲授的内容而言,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需... “大思政课”理念为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供了重要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推进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需要从讲什么、如何讲、何以如此讲的维度,把握其逻辑进路。就其讲授的内容而言,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需要阐明中国抗疫中的价值引领、担当作为和坚强领导的故事。就其讲授的方式而言,需要发挥“大思政课”的优势,突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社会中的延展,呈现“大思政课”的课程景观。就其讲授的目的而言,重在落实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从“大思政课”的视角出发,把握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逻辑进路,有益于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把中国抗疫故事讲深讲透讲活,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 中国抗疫故事
下载PDF
从中国抗疫生动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孔鹤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本文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举措为落脚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从挖掘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致敬抗疫英模三个方面对当代高校开展爱国主义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抗疫 青年学生
下载PDF
学校教育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价值与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思帆 刘丹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0年第5期7-17,共11页
通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校教育能够凝聚更强大的爱国力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学校教育面向国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重视教师群体,注重思想引领;针对不同学生,变通讲述方式;挖... 通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学校教育能够凝聚更强大的爱国力量,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学校教育面向国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重视教师群体,注重思想引领;针对不同学生,变通讲述方式;挖掘抗疫案例,丰富故事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抗疫体验。学校教育面向国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主要策略包括:各类学校要贡献与分享抗疫"中国经验";对外教育要优化来华留学生的学习体验;各级学校尤其高校应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后疫情时代"需注重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后疫情时代",教育更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此次疫情抗击留下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保存好、传承好和传播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学校教育 中国经验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着力点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媛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5,共4页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和有力支撑。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应把握时间点、关键点、涵育点、落脚点等几个着力点。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战“疫”的伟大意义,讲清疫情防控的制度优... 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和有力支撑。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应把握时间点、关键点、涵育点、落脚点等几个着力点。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战“疫”的伟大意义,讲清疫情防控的制度优势,大国担当,涵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大学生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大势,在对比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认清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中国抗疫故事 情防控
下载PDF
试论钟南山在中国抗疫精神形成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麟 王心旺 龚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80-83,共4页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又一次成为领军人物。他在这场战斗中展现的科学精神,标注了专业深度;他以84岁高龄逆行武汉的忘我壮举,则抵达了精神高度;他那贯穿其中的人格魅力,又折射出科学家应具有的家国情怀。... 在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又一次成为领军人物。他在这场战斗中展现的科学精神,标注了专业深度;他以84岁高龄逆行武汉的忘我壮举,则抵达了精神高度;他那贯穿其中的人格魅力,又折射出科学家应具有的家国情怀。作为在这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从行动、决策、科研等方面对中国抗疫精神的形成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钟南山就是新时代最值得讴歌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南山 中国抗疫精神 引领作用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艳梅 高健 《文教资料》 2020年第28期121-123,共3页
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士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外交大局的战略资源。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 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士和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外交大局的战略资源。高校向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和实现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立德树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中国抗疫故事 高校教师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多模态隐喻分析——以《中国抗疫图鉴》中的战争隐喻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君 陈俊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5期51-53,共3页
战争隐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常用的隐喻架构。架构能够促使人们对被描述的事件产生特定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中国抗疫图鉴》主要运用战争隐喻架构叙事,选取抗疫过程中的突出事例,采用多模态隐喻形式,... 战争隐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常用的隐喻架构。架构能够促使人们对被描述的事件产生特定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中国抗疫图鉴》主要运用战争隐喻架构叙事,选取抗疫过程中的突出事例,采用多模态隐喻形式,讲述抗"疫"中国故事,展示中国人民抗疫的集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多模态隐喻 中国抗疫图鉴》
下载PDF
中国抗疫取胜的社会文化探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戢斗勇 《岭南学刊》 2021年第2期33-38,共6页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其取胜的社会文化之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国抗疫取胜的文化基础;二是坚强引领的制度保障,即党的领导和制度的先进性,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照搬的中国抗疫独有的政...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其取胜的社会文化之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国抗疫取胜的文化基础;二是坚强引领的制度保障,即党的领导和制度的先进性,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照搬的中国抗疫独有的政治制度特色;三是爱国动力的民情优势,是清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出现的疫情阻碍的群众伟力;四是共同体观的国际共识,使中国抗疫带有国际视野新启蒙的特点,国际合作形成新的态势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 重大战略成果 社会文化 原因
下载PDF
多模态隐喻架构视角下《中国抗疫图鉴》中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桂玲 李跃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第9期39-44,共6页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果。长卷漫画《中国抗疫图鉴》以图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的抗疫历程,从医生、人民到国家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的抗疫精神和形象。本文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对《图鉴》中的隐...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疫成果。长卷漫画《中国抗疫图鉴》以图像和文字记录了中国的抗疫历程,从医生、人民到国家多层面地展现了中国的抗疫精神和形象。本文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基础,对《图鉴》中的隐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图鉴》中图文互补,共同激活了“战争”架构、“天气”架构和“春天”架构,构建了“疫情抗击是战争”“疫情是天气”“抗疫胜利是春天”的概念隐喻;上述表层架构进一步激活了深层架构,建构了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坚强勇敢的中国医生形象,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积极乐观的中国人民形象,领导有方、人民至上、不屈不挠的中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图鉴》 多模态隐喻 架构 中国形象
下载PDF
跨文化背景下用英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媛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不但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讲述者的跨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试图开发出国际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提升跨文化素养,并提出优化故事讲述的... 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不但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讲述者的跨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试图开发出国际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提升跨文化素养,并提出优化故事讲述的语言表达,开发多样化的故事讲述传播平台;注重故事讲述的叙事方式,发动留学生参与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践行故事讲述的主体间性理论等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故事 跨文化 实践研究
下载PDF
中国抗疫实践折射出的制度自信与民族复兴凝聚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国军 《西藏发展论坛》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历史是最好的注解,现实是有力的印证。当下我国正在经历的抗疫大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一次全方位、开放式、体验式的中国制度自信和中国精神传承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呼唤... 历史是最好的注解,现实是有力的印证。当下我国正在经历的抗疫大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一次全方位、开放式、体验式的中国制度自信和中国精神传承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伟大抗疫实践孕育的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百年大党的精神谱系,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的精神力量,必然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抗疫工作的生动实践,论释了抗疫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权威注解和有力确证的逻辑关系,并提出实践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抗疫 制度自信 社会认同 现实确证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艳红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1年第4期48-50,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是高校思政课最鲜活的教科书、最生动的课堂。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具有多重价值意蕴:增强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力和价值塑造力,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是高校思政课最鲜活的教科书、最生动的课堂。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具有多重价值意蕴:增强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力和价值塑造力,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意志品质,坚定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心理情感认同。本研究重点从微主题设置和可视化呈现、多平台联通两个方面,探究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中国抗疫故事 微叙事
下载PDF
中国抗疫精神的哲学意蕴
17
作者 李宇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1年第4期67-73,102,共8页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抗疫精神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中国抗疫精神以人民主体性为价值论核心,以抗疫实践为认识论基础,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智慧。
关键词 中国抗疫精神 哲学意蕴 人民主体 实践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提升中国抗疫话语权:价值、困境与路径
18
作者 张淑东 李忠鹤 陶仁亮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8-22,51,共6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的背景下,中国不仅要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还要着力提升抗疫话语权。中国抗疫话语生成于抗疫实践,具有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和客观公正等鲜明特点。提升中国抗疫话语权对于打赢抗疫舆论战以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的背景下,中国不仅要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还要着力提升抗疫话语权。中国抗疫话语生成于抗疫实践,具有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和客观公正等鲜明特点。提升中国抗疫话语权对于打赢抗疫舆论战以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推动世界防疫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和污名化挑战、“西方中心主义”思想制约、西方国家加紧打压中国媒体、中国抗疫话语存在“杂音”等主客观方面的困境。为切实提升中国抗疫话语权,可以从完善中国抗疫话语内容,采用分众化的传播策略,充分发掘国家元首、新闻媒体和中国援外医疗队等主体的话语传播成效等路径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国抗疫话语 话语权
下载PDF
文化物理学视域下的中国抗疫故事国际视觉传播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飞 彭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09-117,共9页
随着经济实力东升西降的趋势凸显,全球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也有所松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的对外传播可谓是其中的一场舆论"突围战"。其中,视听作品作为现场感最强、传播门槛最低的信息载体,涵盖藉由信息传播技术生出的多... 随着经济实力东升西降的趋势凸显,全球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也有所松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的对外传播可谓是其中的一场舆论"突围战"。其中,视听作品作为现场感最强、传播门槛最低的信息载体,涵盖藉由信息传播技术生出的多维视觉要素,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为世界话语提供中国叙事中作用显著。本研究从"文化物理学"的视角将视觉传播概念划分为视觉要件、视觉作品、视觉修辞等三个结构性要素,探讨新兴视觉作品(短视频、Vlog、慢直播等)与传统视觉作品(纪录片、电视剧等)在视觉修辞上的异同,并讨论利用新兴视觉作品建构视觉传播新生态的可能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国抗疫故事 国际传播 视觉传播 文化物理学
下载PDF
论中国抗疫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太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9,共9页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抗疫的思想旗帜,其中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严防严控的总体布局提供价值依归,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防控策略调整提供思路方法,并构成评价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对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生...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抗疫的思想旗帜,其中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严防严控的总体布局提供价值依归,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防控策略调整提供思路方法,并构成评价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对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生命至上是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集体主义是凝聚力量的核心价值取向,团结合作是应对疫情国际化的基本主张,历史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得到充分彰显。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及其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也反映出当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寻找解决的智慧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中国抗疫 马克思主义人学 人的基本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