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中国报界知识分子的形成与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创立
1
作者 宁玲 《新闻传播》 2012年第6期17-18,共2页
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和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能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只是把新闻视为救亡图存或者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并不能将新闻看做一种独立而神圣的事业来对待。... 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和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之所以不能创立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学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只是把新闻视为救亡图存或者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并不能将新闻看做一种独立而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只有待新闻界知识分子真正成型之后,才能凭借他们对新闻学的终极关怀去创立独立的新闻学理论。因而,新闻界知识分子的成形是中国现代新闻学理论得以创建的人文基础。当然,中国新闻学理论的创立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结果,是新闻界知识分子吸收西方新闻学理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报界 知识分子 中国新闻学 创立
下载PDF
中国报界俱进会与近代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建国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34,89,共13页
1910年,中国报界在南京组织了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报界团体——中国报界俱进会,这个以国人自办报馆为主体的同业组织,致力于民族报业的发展,显示出报界群体扩张实力、发挥社会功能的意愿。它的成立大会、北京会议、上海特别大会所通过的... 1910年,中国报界在南京组织了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报界团体——中国报界俱进会,这个以国人自办报馆为主体的同业组织,致力于民族报业的发展,显示出报界群体扩张实力、发挥社会功能的意愿。它的成立大会、北京会议、上海特别大会所通过的系列议案,不仅表明报界的联合范围日渐扩张,且体现了其间报界结社的发展趋向和特征,象征着清末民初报界群体意识的日益自觉。在其存在的三年多时间内,中国报界俱进会从联络同仁,维护报界公益,到督促报界进步,守望时政环境,在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并展示了近代中国新兴群体的社会生长历程,为探求社会转型时期新兴职业社团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提供了具体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报界俱进会 报界群体意识 自觉
原文传递
论1941年中国政府及舆论对美日谈判的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104,共10页
美国政府于1941年曾与日本进行8个月的秘密谈判,试图对日本作出局部让步,以缓和太平洋局势,避免美日战争发生。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美日妥协一旦形成,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美日谈判开始不久,中国政... 美国政府于1941年曾与日本进行8个月的秘密谈判,试图对日本作出局部让步,以缓和太平洋局势,避免美日战争发生。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美日妥协一旦形成,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美日谈判开始不久,中国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表示反对,中国报界也迅速予以严厉批评和谴责。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曾已决定对日妥协,中国政府和报界予以强烈反对和严正警告,成功阻止美国与日本妥协计划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谈判 中国政府 中国报界 太平洋战争 罗斯福 蒋介石
下载PDF
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之二)
4
作者 陈怀云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8-48,共1页
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是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主编陈去病。我国改良派狄楚青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时报》,首创分版编辑,掺用大小字排印“时评”。我国第一家通讯社——中兴通讯社,1904年在广州创办。美商经营的天津美... 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是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二十世纪大舞台》,主编陈去病。我国改良派狄楚青1904年在上海出版的《时报》,首创分版编辑,掺用大小字排印“时评”。我国第一家通讯社——中兴通讯社,1904年在广州创办。美商经营的天津美烟公司1906年出版的《北清烟报》(月刊),是我国最早的企业报。我国最早在国外创办的通讯社,是1908年李盛(钅圣)、王慕陶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狄楚青 企业报 中兴通讯社 《时报》 戏剧杂志 二十世纪大舞台 中国报界俱进会 分版 新闻学研究会
下载PDF
清末民初新闻团体特点探析
5
作者 张瑞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Z期94-95,共2页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经过萌芽期之后的报业高峰期,报人的职业自觉意识增强,报界同仁开始倡导组建团体,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集体表达方式。这一时期出现的新闻团体,是将报刊、报人、报案有机...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经过萌芽期之后的报业高峰期,报人的职业自觉意识增强,报界同仁开始倡导组建团体,形成一种强有力的集体表达方式。这一时期出现的新闻团体,是将报刊、报人、报案有机结合起来的组织存在和历史存在,彰显出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特征。清末民初新闻团体概述20世纪初期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逐步放开报禁与言禁,掀起报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一直持续到191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报刊 报禁 清末民初时期 上海日报公会 历史存在 中国报界俱进会 全国报界联合会 中国近代史 广州报界公会 耳目喉舌
下载PDF
晚清女报中的国族论述与女性意识——1907年的多元呈现 被引量:15
6
作者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1907年是中国女报界迅速扩展的一年,当年最少有十种杂志面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与《天义报》。三份刊物共同的特点是,编辑均为女性,且都有留学或居留日本的经历。尤其是三家女报的同中有异及各自独特的探... 1907年是中国女报界迅速扩展的一年,当年最少有十种杂志面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与《天义报》。三份刊物共同的特点是,编辑均为女性,且都有留学或居留日本的经历。尤其是三家女报的同中有异及各自独特的探求,使其在同一对话场域中展现出多元的样态。而无论是秋瑾主办的《中国女报》之提倡民族主义、期待"汉侠女儿"的出现,燕斌主持的《中国新女界杂志》之宣导国家主义、呼唤"女国民"的诞生,还是何震编辑的《天义报》之标举无政府主义、推崇女虚无党的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切近了女性与国族的关系论述,从而丰富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报》 中国新女界杂志》 《天义报》 女性 国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