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改革面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光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中国政治改革面临多重困境,复杂性很强、风险极高、阻力很大、动力减弱。但是,中国政治改革必须稳中求进,积极稳妥地推进。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一定要稳妥,政治改革不能打乱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中国政治... 中国政治改革面临多重困境,复杂性很强、风险极高、阻力很大、动力减弱。但是,中国政治改革必须稳中求进,积极稳妥地推进。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政治改革的进程一定要稳妥,政治改革不能打乱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中国政治改革必须取得进展、有所作为,必须顺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在政治改革路径的选择上,应平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调整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上而下改革与自下而上改革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 政治风险 改革困境 改革路径
下载PDF
试论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
2
作者 奚广庆 《党政研究》 2017年第1期5-12,共8页
现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发展人民民主,受到一些论者的质疑。本文总结中国政治改革的历程和人民民主的成就,从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上给出回答:当今中国政治改革,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突破西方... 现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发展人民民主,受到一些论者的质疑。本文总结中国政治改革的历程和人民民主的成就,从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上给出回答:当今中国政治改革,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突破西方政治制度与发展逻辑的框架,又立足于国情,代表人民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成功开拓了民主政治新形态、发展新道路;历史展现了人民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活力和优势;全面深化政治改革,发展人民民主,将为人类世界民主政治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逻辑 现代中国政治逻辑 中国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
下载PDF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特性及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宋震 《理论月刊》 2007年第8期38-40,共3页
本文在解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和社会分工上的自我定位、介入政治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划分为体制内中间派、体制内异己派、体制外中间派、体制外异己派等四类不同的知识分... 本文在解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在精神生产和社会分工上的自我定位、介入政治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划分为体制内中间派、体制内异己派、体制外中间派、体制外异己派等四类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上述知识分子群体的不同群体特性,并指出了不同知识分子群体对于中国政治改革的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群体特性 中国政治改革
下载PDF
解读“新都现象”——兼论中国政治改革的创新之路
4
作者 吴兴智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共3页
成都市新都区民主政治改革以其深刻性和全面性而被誉为“新都现象”。构成“新都现象”的是一系列的“新都词汇”——阳光政府、用眼睛投票、权力回归权利,还权于民,组阁等。解读这些在政治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核心“词汇,”对认识和深化... 成都市新都区民主政治改革以其深刻性和全面性而被誉为“新都现象”。构成“新都现象”的是一系列的“新都词汇”——阳光政府、用眼睛投票、权力回归权利,还权于民,组阁等。解读这些在政治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核心“词汇,”对认识和深化我国的政治改革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都现象” “新都词汇” 中国政治改革
下载PDF
民主之困局与出路——对中国政治改革经验的反思 被引量:5
5
作者 燕继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民主是一种世界性进程和世界潮流,民主政府已被视为可接受的合法政权形式。但民主必须是宪政的,即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对社会政治行为和政府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民主,才是合理的。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主化包含双... 民主是一种世界性进程和世界潮流,民主政府已被视为可接受的合法政权形式。但民主必须是宪政的,即必须通过宪法和法律对社会政治行为和政府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民主,才是合理的。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主化包含双重任务——控制政府与规制民意。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政治改革,按照宪政民主的要求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推进着民主化的进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民主化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政府应积极推进政府创新来拓展有效的政治发展空间,寻求和培育新的制度生长点,逐渐建构一种能够应对民意挑战的政治体系,这样才能化解来自民主化等方面的压力,走出民主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宪政 中国政治改革
下载PDF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
6
作者 梁波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3-144,共2页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 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梁波偶见侯宜杰先生《清末立宪运动史》,随便翻阅,竟不能释手。细细读来,启示良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史学界对立宪派研究不够,且大部持否定态度。至六、七十年代,台湾同行在这一领域率先推出一批颇具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 清末立宪 二十世纪初 立宪运动 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派 运动史 历史地位 早期维新派思想家 革命派
下载PDF
清末立宪运动研究的新成果——评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7
作者 任恒俊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3-134,共2页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以下简称《改革风潮》),是侯宜杰先生继《袁世凯的一生》、《袁世凯评价》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清末立宪运动,距今80多年了,其前70多年始终未被研究者重视,截至1949年,...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以下简称《改革风潮》),是侯宜杰先生继《袁世凯的一生》、《袁世凯评价》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发生在本世纪初的清末立宪运动,距今80多年了,其前70多年始终未被研究者重视,截至1949年,有关此题的文章很少,建国后很长时间亦不多.近10余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趋热,尚无专门著作.此书以44万余字的篇幅,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并将把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 清末立宪 二十世纪初 立宪派 运动研究 立宪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派 新成果 辛亥革命
下载PDF
坚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现实理据、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以“摸着石头过河”为考察视角
8
作者 孙开 赵祝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思路的经验积淀。基于顶层设计的现实理据,结合“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与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指出坚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当代启示。既要立足... 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思路的经验积淀。基于顶层设计的现实理据,结合“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与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指出坚持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当代启示。既要立足基本国情进行系统谋划,把准关键领域、解决重点问题,总结经验借鉴、不断为民谋利,同时也要将人民至上价值目标作为顶层设计制定政策、方案、规则的重点,不断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依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能增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 顶层设计 历史回溯 当代启示
下载PDF
中国政治改革40年之政治学理论内涵——基于历史及比较的维度
9
作者 杨光斌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0-28,共9页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走出了危机,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于历史及比较的维度来认识中国政治改革,既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真正理解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在总结改革的重要... 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走出了危机,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于历史及比较的维度来认识中国政治改革,既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真正理解政治改革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在总结改革的重要经验中去探寻政治发展的规律、重新认识"政治"的含义,探索什么是"好政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乃至世界政治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改革 国家理论 自发秩序 民本秩序 “好政治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正邦 文培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既是中国宪法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和发展目标及方向,又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和重要突破口,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有待于宪政建设的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与亟待推进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下载PDF
“面子”文化、舆论监督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冷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中国集权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同一性以及未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应遵循限权而非分权的...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权力过分集中。中国集权传统政治文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体和改革对象的同一性以及未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是影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选择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途径应遵循限权而非分权的改革思路,在具体途径选择上应注重发挥中国传统"面子"文化中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社会规范功能,同时发挥媒体监督供给相关信息的作用,为"面子"文化社会规范功能的实现提供充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文化 舆论监督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下载PDF
读《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12
作者 沈潜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8-270,共13页
读《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沈潜一立宪运动和预备立宪,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是清末政治上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事件。它既关系到当时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意识观念的变化,又关系到清王朝的衰亡及辛亥革命的... 读《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沈潜一立宪运动和预备立宪,作为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是清末政治上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事件。它既关系到当时政治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意识观念的变化,又关系到清王朝的衰亡及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成败。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派 立宪运动 中国政治改革 革命派 清政府 阶级基础 二十世纪初 民族资产阶级 预备立宪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一部填补中国近代史研究空白的新著——评《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13
作者 宫玉振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76-277,共2页
在近代史领域里,立宪运动史可说是研究最为薄弱的课题.近几年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些旧观点的影响还仍然存在,一些新观点的论证还有待充实.而在史料的运用上,也有许多想当然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侯... 在近代史领域里,立宪运动史可说是研究最为薄弱的课题.近几年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些旧观点的影响还仍然存在,一些新观点的论证还有待充实.而在史料的运用上,也有许多想当然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侯宜杰先生的新著——《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以下简称《立宪运动史》),第一次全面、系统而又详细地揭示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全过程,填补了这个领域的空白;并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迥异于传统的新观点,从而将这个领域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上;同时,又为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启发性的新课题.这对于立宪运动史乃至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它标志着立宪运动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立宪运动史》一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客观.冷静而又鲜明的创造性的新观点、新见解的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运动 中国政治改革 中国近代史研究 二十世纪初 辛亥革命 立宪派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派 新观点 民族资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20年——两次“蜕皮”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萧斌 《学习与实践》 1998年第7期28-29,共2页
政治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有所回避的话题。现在拿某些生物的“蜕皮现象”同其相喻,似乎有点不恭,缺乏严肃性。但是,蜕皮不是坏事,而是从量的普遍积累到部分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依此而论,20年... 政治体制改革本来就是相当一部分人有所回避的话题。现在拿某些生物的“蜕皮现象”同其相喻,似乎有点不恭,缺乏严肃性。但是,蜕皮不是坏事,而是从量的普遍积累到部分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新陈代谢走向成熟的阶段性标志。依此而论,20年来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的确是一个“蜕皮”过程,至少有过两次。政治体制一般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方式。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蜕皮 邓小平 市场经济要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运行方式 机构改革
下载PDF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15
作者 韩康 周为民 卢中原 《改革与战略》 1986年第6期37-42,共6页
一、选择的依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正在不断遇到来自传统政治体制方面的阻碍。许多迹象表明,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展开的经济改革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复归故辙。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到一定程... 一、选择的依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正在不断遇到来自传统政治体制方面的阻碍。许多迹象表明,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展开的经济改革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复归故辙。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使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失去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撑和推动,经济改革就会呈现旷日持久、难以奏效的局面。一旦出现重大政治变动,改革的成果还可以丧失殆尽。 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发端?可以有多种选择:明确党政分工;精简行政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权力机构 经济改革 执政党 高度集中 双重领导 管理机构 中国共产党 改革发展 行政机构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立华 陶维兵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6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政改"研究的相关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探索,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政改"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政改"的必要性、"政改"的选项、"政改"的路径"、政改"的挑战"、政改"的前景等五个方面。国内外主流观点充分肯定3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成就,积极评价中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审慎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他们认为,虽然中国"政改"可能面临旧有体制惯性、认识上的误区、经济增长的困境、维护稳定的难题等一系列阻力和挑战,但是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及发展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理论研究 述评 二十年
下载PDF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法论视角
17
作者 陈利军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为了确保改革的有效性,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四条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系统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重点性原则,这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为了确保改革的有效性,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四条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系统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重点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举措;连续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方法论 科学性 系统性 重点性 连续性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结项成果简介
18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由聂月岩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7ZDA05)于2017年3月立项,2021年1月顺利批准结项。课题研究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为时代背景,以中... 由聂月岩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7ZDA05)于2017年3月立项,2021年1月顺利批准结项。课题研究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为时代背景,以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为历史线索,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 文化多元化 历史线索 社会信息化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历史进程 世界多极化 社会科学
下载PDF
西方民主制的忧虑:兼论我国政治改革取向
19
作者 范炜烽 《兰州学刊》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由于中国民主传统不足,政治民主化可以向西方学习借鉴有益的地方。但这也易滋生西化情结。本文从分析西方民主制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政治改革的取向事宜,提出当代西方民主有八大忧虑、六种背景以及中国改革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 西方民主 中国政治改革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
作者 宋才发 《社会主义研究》 1987年第5期1-5,共5页
中共中央已经明确宣布,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集中讨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在今天提出并逐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 中共中央已经明确宣布,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集中讨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党在今天提出并逐步展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直接指导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的科学构想。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阐述和论证,从总的方面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本文将结合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的初步认识。对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邓小平同志 科学构想 经济体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政治体制 行政 人民民主专政 增订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