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主化模式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选择
被引量:3
- 1
-
-
作者
伍柳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5-79,共5页
-
基金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部分成果)
项目编号:04HDS018
-
文摘
世界各国政治民主化具有以民主观念为起点和以民主制度为起点这两种模式:以先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Ⅰ—民主制度Ⅱ”;以后发国家为代表的“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其政治民主化只能选择“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的发展路径。
-
关键词
民主化模式
民主制度
民主观念
中国政治民主化路径
-
Keywords
Democratization
Model of path
Democratic system
Democratic idea
China's democratization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文化障碍析要
- 2
-
-
作者
柳伍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
文摘
以传统意识形态——传统政治心理——传统国民性格为结构机制和表现形态的传统政治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延存与弥布,成为障碍政治民主化的首要顽敌。
-
关键词
传统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民主化
阻碍因素
-
Keywords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China's democratization
hindering factors
-
分类号
D609.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
- 3
-
-
作者
张红
朱翠玲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6,124,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西南国民党统治区青年学生中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8BDJ058)。
-
文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其主要内容包括:在国民参政会内团结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为争取民主而努力、在陕甘宁边区内首先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尝试。共产党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举措对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基础、提高中国共产党政治声望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新时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民主化
-
Keywords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the CPC
China’s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略论传统意识形态对政治民主化的掣肘
- 4
-
-
作者
伍柳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6-79,共4页
-
文摘
以道德中心主义为根基—以封建专制主义为主体—以民本主义为补充而构成的传统意识形态这一稳固的有机体,是中国趋向民主政治的最深层文化障碍。
-
关键词
道德中心主义
封建专制主义
传统民本主义
中国政治民主化
政治文化
-
Keywords
traditionalideology
China' democratization
political culture
-
分类号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当代中国的非理性政治参与剖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柳伍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63-67,共5页
-
文摘
当代中国在其发展政治参与和创建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始终受到政治谣言、政治牢骚、政治狂热和政治冷漠等非理性政治参与的严重掣肘。这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一个显著特点。
-
关键词
政治谣言
政治牢骚
政治狂热
政治冷漠
政治参与
中国政治民主化
-
Keywords
political rumor
political grumbling
political unreason
political indifferen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na's democratization
-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略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冷漠现象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柳伍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政治冷漠对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构成极大危害;导致这一现象的诱因主要有传统政治文化的负面作用,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不足,主体参与素质的普遍阙如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客观影响;切实创建参与文化、有效改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参与素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应不失为消除政治冷漠的有效途径。
-
关键词
政治冷漠
政治参与
中国政治民主化
-
Keywords
Political indifferen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na's democratization
-
分类号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识前提
- 7
-
-
作者
伍柳氏
-
机构
华侨大学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7-70,共4页
-
文摘
事实表明,来自思想认识方面的一些误识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瓶颈。因此,解放思想,纠正误识,树立正确的民主发展观,就成为突破民主发展瓶颈制约,通畅民主化道路,深入推进民主化进程的首要前提和关键所在。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带给我们的基本启示。
-
关键词
解放思想
认识前提
民主发展观
中国政治民主化
-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非理性政治参与面面观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柳伍氏
-
机构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
基金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部分成果)。
-
文摘
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理性参与的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有政治盲从,政治冷漠,政治狂热,政治谣言与政治牢骚。这些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存在,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掣肘。
-
关键词
政治参与
非理性
表现
中国政治民主化
-
Keyword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on-rational appearance
China’s democratization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党内民主与党际合作模式的优化
- 9
-
-
作者
朱兆华
-
机构
安徽省委党校
-
出处
《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第10期4-6,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社科联2009年资助课题《当代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现实价值研究》(立项号:A2009053)
安徽省党校系统2009-2010年度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发展党内协商民主的现实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人民民主体现在政党制度层面上就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基本前提、以执政与参政有机统一为重要内涵、以民主协商为主要方式的党际合作模式。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逻辑和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优化党际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党内民主
合作模式
优化
中国政治民主化
共产党领导
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
-
分类号
D262.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柴静事件的政治影响
- 10
-
-
作者
萧三匝
-
机构
<中国企业家>
-
出处
《环境教育》
2015年第3期15-16,共2页
-
文摘
按我说,很多人把柴静事件看小了。它不仅是个传播奇迹,也不仅是个简单的公共事件,它本质上是个政治事件,而且是中国政治民主化长征路上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事件。且慢!我这里所谓政治,并非通常意义上讲的政治,它与统治的合法性及统治技术没有太大关系;我说它是一个政治事件,也完全不是政客张口闭口指称的那种意思。在我看来,与每个公民的权利高度相关的事件,就是政治事件。国际上不是有"碳排放政治"吗?
-
关键词
政治影响
公共事件
柴静
中国政治民主化
政治事件
合法性
碳排放
意义
-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主的理想与现实
- 11
-
-
-
出处
《上海人大月刊》
2009年第10期48-48,共1页
-
文摘
评估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不仅要看其代议制的发展状况,更要看公民直接参与的程度。作为一个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必然沿循“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的后发民主化模式演进,即首先架构起基本的民主制度,尔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置身此制度下的人们的观念逐渐“民主化”,
-
关键词
中国政治民主化
理想
民主制度
民主观念
后发国家
代议制
-
分类号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为什么环境容易成为社会问题
- 12
-
-
作者
严厚福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环境教育》
2014年第5期55-56,共2页
-
文摘
随着我国环境形势的日益恶化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公众要求参与环境决策过程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近年来,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毫不夸张地说,环境决策领域的公众参与已经处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领先水平。
-
关键词
公众环境意识
社会问题
中国政治民主化
环境形势
公众参与
决策过程
社会舆论
环境领域
-
分类号
X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专家解读“两会”改革精神
- 13
-
-
作者
王韶辉
-
机构
<新财经>
-
出处
《新财经》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
文摘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在2000多名代表的审议下,修改了10多处,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民意推动改革的又一次见证。3月15日,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解读“两会”论坛上,专家从不同行业、不同视角解读了全国“两会”的改革精神。
-
关键词
改革精神
两会
解读
专家
中国政治民主化
《政府工作报告》
世界经济研究
清华大学
-
分类号
F842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14
-
-
作者
张汉林
-
机构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
文摘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同时也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1840年以来,中国民主革命先后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学习中,要了解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演变的原因和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走向胜利的原因和历程。
-
关键词
中国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政治民主化
君主专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中国媒体报道突发事件政策法律法规之变迁
被引量:4
- 15
-
-
作者
张君昌
-
机构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
出处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3,共3页
-
文摘
在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变化,总体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政治越开放、越透明,媒体的报道空间就越大、越自由。政府在各个时期颁布的限制或开放媒体报道的政策法律法规,既是那个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写真,又是媒体采取行动的“尚方宝剑”。
-
关键词
中国政治民主化
突发事件报道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政策
变迁
报道空间
政治状况
-
分类号
G219.2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辛亥革命人物之孙中山
- 16
-
-
-
出处
《黄埔》
2011年第1期64-64,共1页
-
文摘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
-
关键词
孙中山
革命人物
中国民主革命
中国政治民主化
封建专制统治
“三民主义”
爱国主义者
现代化国家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我国古代智库对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
- 17
-
-
作者
王文
李振
-
出处
《智慧中国》
2016年第5期31-34,共4页
-
文摘
当前,中国特色新犁智库建设迎米了最好的时期。中国“智库热”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决策透明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力需要更多智力支持的必然结果。
-
关键词
智库
中国政治民主化
古代
中国特色
智力支持
国家实力
-
分类号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让敏感问题不再“敏感”
- 18
-
-
作者
李英田
-
出处
《党建文汇(上半月)》
2009年第1期30-30,共1页
-
文摘
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解放思想,尽最大努力解决敏感问题。笔者认为,处理敏感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关键词
敏感
中国政治民主化
社会各阶层
改革开放
经济社会
利益冲突
解放思想
领导干部
-
分类号
D082
[政治法律—政治学]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