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演变、取向与趋势——基于国家政策文本的分析
1
作者 苏启敏 陶燕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53,172,共17页
基于国家政策文本的分析,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经历从重视考试、教学和毕业(升学)到关注招生录取、学习过程及能力发展再到聚焦学业、素养及质量与标准的演变。改革的不同阶段分别体现为三种不同的取向:科学化、重智、效率优先;兼顾量化与... 基于国家政策文本的分析,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经历从重视考试、教学和毕业(升学)到关注招生录取、学习过程及能力发展再到聚焦学业、素养及质量与标准的演变。改革的不同阶段分别体现为三种不同的取向:科学化、重智、效率优先;兼顾量化与质性、能力与公平;回归真实、关注过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为:评价目的从选拔人才转向人的全面发展;评价内容从知识技能为本转向核心素养为本;评价形式从偏重结果增值转向过程与结果增值并重;评价手段从人工操作转向技术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现代化 国家政策文本 教育政策分析
下载PDF
中国教育评价改革与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兼谈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9X期4-8,共5页
说到教育评价改革,就无法回避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沿革。梳理教育评价发展史,可以寻找到这一轮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理论与技术方案;把握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能够使我们从宏观的、历史的角度看一下教育评价的发展,也有益于我们研... 说到教育评价改革,就无法回避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沿革。梳理教育评价发展史,可以寻找到这一轮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理论与技术方案;把握国际教育评价发展趋势,能够使我们从宏观的、历史的角度看一下教育评价的发展,也有益于我们研究现在的教育评价的改革,包括它实施的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评价 国际教育评价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3
作者 张舒婷 《学周刊》 2024年第13期10-13,共4页
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全面综合的评价导向。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 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全面综合的评价导向。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是本科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及后期研究生学习或用人单位实习的实践基础。如何破除本实验课程中僵化的教学方法顽疾,让多元化教学方式与过程成为新型多维评价体系的有力支撑,是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评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8~2009)——具体做法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邱均平 罗力 +2 位作者 苏金燕 周春雷 马瑞敏 《评价与管理》 2008年第3期33-77,共45页
本文对200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的产生过程进行介绍,并对469个排行榜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前10)相对稳定,中国研究生院(前30)和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以及... 本文对200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的产生过程进行介绍,并对469个排行榜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得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竞争力排名(前10)相对稳定,中国研究生院(前30)和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以及前30强高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 研究生院 高校 学科
下载PDF
浅谈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5
作者 李晓敏 《大观周刊》 2012年第38期196-196,共1页
中国高等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对提高高校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了解高等教育评价的内涵、历史、主要成绩和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对它进行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更快地促进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评价 改革 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笔谈 被引量:5
6
作者 郭朝红 张宁娟 +6 位作者 朱益明 宋乃庆 贾炜 杨启光 韩映雄 陈立兵 项海刚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2,共16页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已然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口。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强调要“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同时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近景目标和远景目标,强调经过5至10年努力,“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研究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整体方向与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指南。在教育评价改革理论与实践持续面向本土、立足本土、扎根本土的历程中,已然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且独特的“中国经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关注《总体方案》引领下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中国范式”与“中国智慧”,本刊将持续围绕“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也期待更多关注这一话题的研究者持续参与研讨,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估监测
下载PDF
海洋教育评价的逻辑理路与指标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训华 胡小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2-22,共11页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 海洋教育学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智库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四个方面形成合力,四方发力形成海洋教育的四维模式。其中,理论研究是基础,实践研究是应用,智库研究是服务,评价研究是保障。开展科学严谨的海洋教育评价是深入推进海洋教育实践、促进海洋教育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基于培养人的海洋素养为主要内涵,以学校体系、社会体系、政府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四类海洋教育机构作为评价对象,关注海洋教育评价中的政治与安全意识的主体性、人文与文化知识的人文性、自然海洋探索的科学性以及人与海洋良性互动的生态性。教育评价关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海洋教育指标体系设计需要海洋素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等理论支持。海洋教育评价需要重视海洋素养在评价中的核心概念作用。海洋素养和海洋教育观测点是海洋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中国海洋教育评价(CMEE)分为内容评价、区域评价和机构评价三种类型,在当前机构评价是海洋教育评价的代表性形式。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CMEIE,2020版)由品牌力、主题力、管理力与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构成,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45项,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国内外海洋教育专家等同行评价功能,严谨设计观测点,精准取样,将对于全方位了解我国海洋教育机构活动开展状况,引导海洋教育实践朝着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该指标体系将成为未来海洋教育机构评价的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教育 海洋素养 评价 中国海洋教育机构评价指标体系 CMEIE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纸电同步”文献资源建设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红兵 潘莉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1年第6期33-36,共4页
对《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进行了研究,针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纸电同步”文献资源建设,对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 纸电同步 文献资源建设 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