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 “教育家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素养的高度概括,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六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教师的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脉及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的根脉,是中国历史上教育家群体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具有中国教育家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本质和教师成长的规律,具有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同性。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标识性概念,为世界教育学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中国特色教育话语体系 教育学的标识性概念
下载PDF
文明实践与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笔谈) 被引量:1
2
作者 鲍嵘 包开鑫 +2 位作者 单可 江璐 杨宁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高等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探索,是知与行的一体两面,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通。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强劲动力,然而在西方术语、概念和范畴成为现代... 高等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探索,是知与行的一体两面,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相互融通。绵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强劲动力,然而在西方术语、概念和范畴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原型化理论”的背景下,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思想不贯通,以及学界对中国高等教育本土经验的总结有限,中国高等教育理论还难以实现高等教育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需要中西文明互鉴下的文明自觉,需要在漫长的文明历史中(不能仅限于近现代历史)来诠释中国高等教育精神的自觉,回答高等教育“宅兹中国”“何以中国”,从而构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自觉。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要能辨识西方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哲学基础及其文明根性,需要实现方法论、思想语境的转变,即要以能判定“本体论—形而上学”的道(体)论为思想框架,以道用不离的思维评判西方高等教育知识与价值两离的本体论。基于古老文明返本开新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构建和自我主张,需要坚持文明比对、文明融通和领悟文明的“文明自觉”。通过对高等教育核心术语的逻辑学与语用学规范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高等教育传统话语和高等教育核心术语具有统摄性、文明根性、时代性和交互性等多重特征。西方高等教育的“理性”话语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性理”话语造成巨大冲击,理性话语的中西融合是构建全面理性话语的一条思路。而高等教育的异化现象表明,高等教育话语权需要进行现代性批判,促使高等教育主体话语权的回归,从而为高等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赋予新动力。中华文明实践蕴藏着丰富的高等教育的价值认同与思想遗产,它们包括却不限于“中和位育”的高等教育目的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等教育政治哲学以及“兼容并蓄”的高等教育学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高等教育核心术语 高等教育文明自觉
下载PDF
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探索——以叶澜《“新基础教育”论》为例
3
作者 时益之 侯怀银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8,共10页
学校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发展等是构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根本问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就是一本在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以自身理论与实践共同体研究为基源,对如上问题作“系统化”“中国式”回答的体系化著作... 学校教育是什么,基础教育学校如何发展等是构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的根本问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论》,就是一本在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以自身理论与实践共同体研究为基源,对如上问题作“系统化”“中国式”回答的体系化著作。在对急剧变化着的人类社会、中国社会与中国教育进行自觉把握后,它重构了当代中国学校的转型性变革话语,形成了师生交互、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话语,凝练了“班级建设”实践的元话语,并提出了基于“人”“事”关系思维的学校领导与管理话语。这样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启示我们:形成“社会-教育-基础教育”的致思路径、把握“生命·实践”的教育基因、注重理论与实践观的交互生成以及探寻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中国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澜 基础教育 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话语体系 “新基础教育”研究 学校转型性变革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楠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174-177,共4页
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对教育的本体性和关系性研究为主要研究任务而促生的教育知识体系。新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学术话语,推进与时代背景相契合的教育知识生产。科学建构研究对象、内外推进知识生产、理性认识教育... 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对教育的本体性和关系性研究为主要研究任务而促生的教育知识体系。新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学术话语,推进与时代背景相契合的教育知识生产。科学建构研究对象、内外推进知识生产、理性认识教育传统和有力践行生命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内在机理。主体性中国的智识贡献、新时代教育学者的使命自觉和内外向度融通的知识生产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教育学术话语 中国教育学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如何在国际学术领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基于阿切尔的反思性视角
5
作者 吴希 冯建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在不平衡的世界学术知识体系中,以充沛的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全球教育治理带来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整体机制和学术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中国教育研究者个体的自省自觉。凭借反思性概念,通过对教育学领域中国青年学... 在不平衡的世界学术知识体系中,以充沛的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全球教育治理带来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整体机制和学术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中国教育研究者个体的自省自觉。凭借反思性概念,通过对教育学领域中国青年学者的非结构式访谈,发现受访者在文本语言、机构政策和社会文化三个情境层次体现不同的主导反思性,分别为沟通的反思性、自主的反思性与元反思性。元反思性是学者参与国际期刊发表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体现,有助于在国际学术领域发出贴地的、本土的中国教育声音。为在国际学术领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教育研究者应将学术创作作为反思性的表达,重视中国教育实践探究和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并积极融通中外教育研究学术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 学术话语 文化自觉 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国际学术影响力
下载PDF
适合的职教与中国职教话语
6
作者 臧志军 《江苏教育》 2018年第68期20-22,共3页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江苏省教育厅厅长...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人人皆可成才、终身学习等科学教育理念”。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指出,倡导适合的教育理念,发展适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合的教育 个体倾向 适合的职教 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现实困境、必然要求与必要转向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军 温晓情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246,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学术体系为核心、话语体系为关键。系统梳理以往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系统性缺失的“学科困境”、主体性失落的“学徒困境”以及国际性不足的“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学术体系为核心、话语体系为关键。系统梳理以往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系统性缺失的“学科困境”、主体性失落的“学徒困境”以及国际性不足的“国际困境”,中国亟须构建系统的、自主的、公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回应学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这不仅关系教育学话语体系对中国教育学术研究的凝聚力,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解释力,也影响中国教育学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对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要突破以往在实体性思维引导下单向度的西方化或本土化建设思路,实现以关系性思维为引领、以作为“共生体”的入场为目标、以“在世界之中”的互动生成为实践的必要转向,以此构建既保有中国本土特色与文化气质,又能对本国教育问题和世界公共教育问题有强大解释力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中国教育学术研究赢得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体系 系统性 主体性 公共性 关系性思维
原文传递
中国文化传统在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价值与创生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旸 张雪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1,共7页
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学学科范式具有价值性和权力性的系统化诠释和表达,中国文化传统是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之根,也是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思维与智慧之源,在“教育共同体”背景下更是中国教育学争夺世界话语权的价值基... 教育学话语体系是教育学学科范式具有价值性和权力性的系统化诠释和表达,中国文化传统是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之根,也是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思维与智慧之源,在“教育共同体”背景下更是中国教育学争夺世界话语权的价值基础。具有中国文化传统气息的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存在三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生路径:实践-文化传统型、理论-文化传统型和文化传统-理论型。三种路径在运作过程中都关涉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中国文化传统,在不同路径中三者的地位及其结构关系会因创生主体的需要、视野和境界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在担当构建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使命中,三种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传统 教育中国话语体系 教育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冯建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5-248,共14页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在中国特色教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成... 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我们在中国特色教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引导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学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元研究、历史演变研究、建构方法论研究、核心主题和内容研究、话语权的提升和国际传播研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需要我们明确多元的研究视角,把握研究的目标,厘清研究思路、寻求研究路径、推进研究行动、实现研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概念及其建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旭洋 朴雪涛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4,共9页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概念以语词为存在形式,以理性思维为生产方式,反映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中国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其基本路径主要包... 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概念以语词为存在形式,以理性思维为生产方式,反映教育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确定性与灵活性辩证统一的特征。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中国概念与概念体系的建构。其基本路径主要包括:通过概念的概括与限制,生成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建构真概念,生成基于实践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提炼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生成基于人类未来的教育学中国概念;通过英文期刊等媒体适时发布概念体系,实现教育学中国概念体系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概念体系 话语 教育中国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教育学的历史转向——关于教育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振国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5,共12页
两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总体上是西方话语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教育学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教育今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成就、经验、道路和模式。建设世... 两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总体上是西方话语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教育学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教育今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成就、经验、道路和模式。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必须实现教育学的历史转向:立足中国实际,立足时代特征,立足未来需要,实现教育学话语的领跑转向;实现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实现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转向;实现教育学社会服务的高质量转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必须进行学术建制的改革创新,从单一垂直结构走向多元互动结构;形成相应运行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力、体现引领力、展现未来性,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历史转向 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一流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