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承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8,185,共13页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是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但本质则是从中国传统文体学向现代意义、现代形态的中国文体学转型的过程。此过程有两个重要节点: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百年前,外来文化与新文化在解构中国传统文体学的过程中又...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百年之路,是从衰落到复兴的过程,但本质则是从中国传统文体学向现代意义、现代形态的中国文体学转型的过程。此过程有两个重要节点: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百年前,外来文化与新文化在解构中国传统文体学的过程中又有所建构,而近几十年的中国文体学研究则是在世界文学大格局中更高层次地回归传统。这也是传统中国学术在现代中国命运的一个缩影。百年来的中国文体学研究,担负着“承继先哲将坠之业”与“开拓学术之区宇”的双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体 百年 学术史
下载PDF
追寻中国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承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共14页
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可靠的文献收集与文献阐释基础上,对文献有所"发现&... 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文体学,必须继承中国文体学传统范式和经典方法,并探寻具有当代学术高度,有思想内涵、文化视野、科技文明与现实关怀的独特路径。文体学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可靠的文献收集与文献阐释基础上,对文献有所"发现"又有所"发明","察诸语境"以把握文体的复杂性、丰富性。中国文体学与礼乐和政治制度关系密切,文体研究需要以"活"的观念与眼光,考察文体实际的"运作"与"过程",还原其制度、仪式、程序等历史语境。对文体的物质形态研究,需要把文体学与考古学、出土文献学、图像学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实物—图像—文体的研究方法,连接实物与纸上文献。文体学研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同时要超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局限,凸现人文学术的独特价值。新一代学者应该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具有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要立足本土文化,回到本土理论传统与古代文章文体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身的历史,同时,超越中西畛域,打通古今鸿沟,突破学科的樊篱,创造出超越古代文体学的新辉煌。这是当今人文学者所追寻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向上一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体 范式与方法 格局与境界 现代意义 向上一路
下载PDF
论中国文体的源流演变与分类 被引量:4
3
作者 褚斌杰 《职大学报》 2004年第1期1-3,10,共4页
回顾和介绍中国文体的产生、发展及其分类,并从理论上对文体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关键词 中国文体 概念 源流演变 分类
下载PDF
体式精严 注重实用——评施畸的《中国文体论》
4
作者 张天定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6-17,共2页
施畸的《中国文体论》是现代集文体研究大成的著作。施畸认为文贵有体,文贵独创,文体论的研究既可以控引文章之写作,也可以指导文章之教学。文章写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求异变新,要对文体有不断反思和改进。
关键词 施畸 中国文体论》 文学评论 文体分类体 形成
下载PDF
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竞泽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吴承学等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树立和建构,并在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内涵图谱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还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仍有很大的... 吴承学等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树立和建构,并在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内涵图谱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还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仍有很大的可开拓空间。借鉴韦勒克文学研究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学科划分,以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来构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在综述近20年来文体学学科及其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析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之间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以古代文体学传统中三个分支的原生历史存在形态来印证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的学理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学科 文体 文体批评 文体理论 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体
下载PDF
比较修辞学研究的去殖民性转向——兼评《文体经纬与帝国统治:中国秦汉时期修辞研究》
6
作者 刘立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85-90,共6页
比较修辞学(comparative rhetoric)是一门运用文化和比较视角研究非欧美修辞传统的学说。自诞生之初,该学科就带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殖民色彩。本文籍由介评《文体经纬与帝国统治:中国秦汉时期修辞研究》,对中国修辞研究领域里西方主... 比较修辞学(comparative rhetoric)是一门运用文化和比较视角研究非欧美修辞传统的学说。自诞生之初,该学科就带有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殖民色彩。本文籍由介评《文体经纬与帝国统治:中国秦汉时期修辞研究》,对中国修辞研究领域里西方主导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该书采纳的去殖民性视角是比较修辞学,特别是中国修辞研究范式转变的可能选项,书中主要观点也体现了去殖民性选项在挖掘被西方否定的中国传统修辞实践方面的作用。本文最后指出,去殖民性视角下的中国修辞研究为中华文明海外传播探索了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修辞学 去殖民性 文体经纬与帝国统治:中国秦汉时期修辞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观念的淡退历程及其思考
7
作者 吕红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6-71,共6页
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观念使中国古代诗文佳篇层出,而自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方式的淡退,中国古代语境下的整体性的"文体"含义不断遭到分化。文类文体观念、个体文体观念、体用一如的思维方式相继在人们观念中的淡退... 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观念使中国古代诗文佳篇层出,而自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方式的淡退,中国古代语境下的整体性的"文体"含义不断遭到分化。文类文体观念、个体文体观念、体用一如的思维方式相继在人们观念中的淡退,中国古代盛极一时、追求别致文体的胜景不再复现,这不能不令人感叹这是一个"中国文体精神"缺失的时代,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当代的批判与思考。中国文体精神已经失去了其在古代特有的生存土壤,但如果能在人文学科范畴内通过官方对文体写作进行有效的措施与制度,对目前人文学科界的文体精神现况的改善起到一定成效还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整体思维方式 中国文体精神
下载PDF
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英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 以《尚书》与《诗经》文体分类的生成过程为例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一种生成方式 ,即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原初形态无疑是以不同的“言说”方式作为分类标准的 ;当一种“言说”方式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确认为某一“类名”以后 ,与这种“言说”方式相对应的文辞方式就形成具有特定文体形态特征的文本方式 ;于是人们将文本方式相类似的篇章类聚到共同的“类名”之中 ,“以类相从”地区分不同类型的文体 ,从而形成一定的文体序列。经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 ,文体分类的社会性特征深深地蕴藏于文体的文本方式之中 ,并由文体独特的行为方式及其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文体分类 生成方式 行为方式 文本方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论纲 被引量:4
9
作者 郗文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7,共8页
本文认为文体功能是决定古代文体产生、发展并确立体式的核心要素,进而成为文体辨析、分类的基本依据,关注文体功能有助于研究观念的调整,亦有利于文体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文体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作如下思考:一是以文体... 本文认为文体功能是决定古代文体产生、发展并确立体式的核心要素,进而成为文体辨析、分类的基本依据,关注文体功能有助于研究观念的调整,亦有利于文体学研究的深入展开。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文体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作如下思考:一是以文体功能为标准确立研究对象,避免自设樊篱;二是关注古代文体功能的特殊性及其影响,即与古代礼仪文化制度的关系;三是强调在文体功能的个案研究中寻找并丰富观察古代文体的视角,扩大解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文体功能 论纲
下载PDF
从“表达思想”到“表现个性”——中国现代文体观演变与现代文学的阶段性诉求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88,共19页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日本近代文体 中国现代文体 西方文类学 语体学 语言形式 个性特征 梁启超
下载PDF
中国文体学研究会成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克定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文体学研究会 方法论 学术流派 理论模式
原文传递
日本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批评——兼与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竞泽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1-198,共18页
日本诗话中蕴含着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文体学思想,并与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辨体"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关于"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在日本诗话中多有论述,最具代表的就是长野丰山... 日本诗话中蕴含着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文体学思想,并与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辨体"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关于"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在日本诗话中多有论述,最具代表的就是长野丰山的"辨体之为急务"观点。辨体理论指导下的辨体批评实践也极为丰富,包括辨同异、真伪、工拙、清浊、是非、高下、雅俗、体用以及唐宋诗体之辨、四唐体格之辨等。关于破体变体论,包括正熟而奇出、常极而变生、变体中变体、定体与不定体、定法与不定法等观点。通过全面阅读辑录、分类评析日本诗话中浩繁的文体史料,与中国诗话文体学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可以整体勾勒和深入了解日本诗话中的文体学思想概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日中诗话及其文体学之间的影响关系与"和而不同"的自身特色,这无论对于日本诗学批评还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和批评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诗话 体制为先 辨体破体 唐体宋体 中国古代文体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演变论”研究滞后的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162,共8页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但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简称"发变论")的研究却"一枝独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极其匮乏"文体发展...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但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简称"发变论")的研究却"一枝独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极其匮乏"文体发展演变论"方面的话语资源;而且,传统文体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妨碍"发变论"研究的不利因素。当今学人继承多,创新少,学术惯性使现当代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因袭了这个缺陷。"发变论"研究本身难度大,不易出成果,学者多避行。于是,"发变论"研究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了。欲振起此项研究,学者们务须加强自觉意识、全体意识、理论意识及理论创新意识,超越尊古意识、实证意识和保守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发展演变论 滞后原因
下载PDF
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辉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现代译诗不仅在中国新诗理论先行的情况下率先实验了新诗的文体主张,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上不断地验证并完善了中国新诗的文体观念。从语言、音律、形式以及风格等方面考察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文... 现代译诗不仅在中国新诗理论先行的情况下率先实验了新诗的文体主张,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上不断地验证并完善了中国新诗的文体观念。从语言、音律、形式以及风格等方面考察现代译诗对中国新诗文体观念的践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译诗 中国新诗文体观念 诗歌形式 文体风格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4-103,113,共11页
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二是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编撰的各种文选中;三是体现在研究专著中。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文体分类的问题,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二是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编撰的各种文选中;三是体现在研究专著中。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文体分类的问题,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文本于经"的观点,"文""笔"之争,古文和骈文之争,诗文之辨,诗词之辨,曲与诗词之辨等。自1949年至1980年,文体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而1980年之后,文体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古代文体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中国古代文体研究 “文本于经” “文” “笔”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体自觉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文体自觉是指文人对某种文体的体制特征有了全面、准确而明晰的认识,并在文体写作实践中自觉遵循的文学现象。"中国古代文体自觉论"的提出背景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自觉问题的重新升温,并继续引发诸多热议。本文提出以&... 文体自觉是指文人对某种文体的体制特征有了全面、准确而明晰的认识,并在文体写作实践中自觉遵循的文学现象。"中国古代文体自觉论"的提出背景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自觉问题的重新升温,并继续引发诸多热议。本文提出以"文体自觉论"代替"文学自觉论"。笔者认为,文体自觉论符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也符合中国文论的实际,且理论上也是完全可行的。文体自觉应该有一个标准。标准问题是文艺自觉问题的关键和基础。衡量文体自觉的标准,扼要说有四点:第一,文体独立,体制健全,技艺纯熟;第二,出现专门的文人型作家;第三,读者云众,社会影响大,文化地位重要;第四,烛照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入。文体自觉主要包括诗歌自觉、古文(文章)自觉、戏剧自觉和小说自觉等,其自觉期分别在建安、中唐、元代、中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自觉 文体自觉标准论 中国古代文学自觉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浑和性生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即先有单纯文体,然后两个以上的单纯文体再浑和成为一种新文体(浑和文体),最后出现巨型文体。巨型文体可涵容所有已有文体(含非文学文体),所以是文体演化的最高型态。巨型文体也是不断更新换代... 中国古代文体的发生、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即先有单纯文体,然后两个以上的单纯文体再浑和成为一种新文体(浑和文体),最后出现巨型文体。巨型文体可涵容所有已有文体(含非文学文体),所以是文体演化的最高型态。巨型文体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没有终结者巨型文体。在我国,第一代巨型文体是汉赋,第二代是戏剧,第三代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文体的最终生成,既是对所有已有文体的浑融,也是对前代巨型文体已经成功达成的文体浑融成果的继承和强化。长篇小说文体的优越性,亦源于其无限的浑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体 巨型文体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 浑和性生成
下载PDF
“远生通讯”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伦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黄远生新闻通讯是中国报纸通讯文体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报纸通讯文体发展的背景下,探讨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对中国报纸通讯文体的开拓,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 “远生通讯” 中国报纸通讯文体 开拓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体“新闻述评”的结构潜势建构(1918—2022)
19
作者 刘英翠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18,共11页
以新闻文体的概念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为背景,并受语言学领域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的启发,研究以中国特色新闻文体——新闻述评为对象,以其概念中的要素为理论类目,以研读中获取的要素为实践类目,对百余年间的839篇新闻述评样本进行了量化统... 以新闻文体的概念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为背景,并受语言学领域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的启发,研究以中国特色新闻文体——新闻述评为对象,以其概念中的要素为理论类目,以研读中获取的要素为实践类目,对百余年间的839篇新闻述评样本进行了量化统计。统计显示,“综述”“分析”“评论”类目是百余年一直存在的,是构成新闻述评文体的必选成分,而“影响”“趋势”“建议”类目是时有时无的,是构成新闻述评的可选成分;同时,百余年间的作者在必选成分写作时又形成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其被视为供选成分。这些构成了新闻述评结构潜势的成分的析出,这既源于对语言学领域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的观照,也源于对理论文体学与历史文体学可否交叉研究的思考,更源于对童庆炳“文体系统说”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文体 新闻述评 结构潜势 新闻文体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体的历史演变与现代意义
20
作者 许结 《天中学刊》 2013年第3期78-87,共10页
中国古代文体经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文体批评理论体系。近现代的文化变革对旧体文学的扬弃与文化复归对旧体文学的保持,显现为中国古代文体的断裂与承续。中国古代文体至今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应该以贯通古今的文... 中国古代文体经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文体批评理论体系。近现代的文化变革对旧体文学的扬弃与文化复归对旧体文学的保持,显现为中国古代文体的断裂与承续。中国古代文体至今仍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应该以贯通古今的文学史的视野看待中国传统文体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历史演变 断裂 承续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