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和“归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文本为例
1
作者 江慧 唐尔龙 +1 位作者 钱秀娟 李婷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32-35,共4页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国家文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准确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对于正确表达中国观点、提升国家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以期在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翻译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2
作者 周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坚强支撑,代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交流的关键...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坚强支撑,代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文化负载词作为文化交流的关键媒介,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传统和独特价值观,因此其英译质量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理解和认同。该研究以文化自信为理论视角,探讨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与方法,旨在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确保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更加准确、生动和有力,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负载词 文化内涵 文化交流 英译原则 英译方法
下载PDF
谈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建军 张顺生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3期57-61,共5页
翻译之所以不易,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同语言反映并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受到文化的制约。基于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上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其特有的一些词汇,这类文化负载词汇在译语中往往空缺。本文探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 翻译之所以不易,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同语言反映并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受到文化的制约。基于不同语言承载的文化上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其特有的一些词汇,这类文化负载词汇在译语中往往空缺。本文探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负载词 英译 翻译方法
下载PDF
文化等值视角下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慧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3-65,共3页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也构成了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文化等值已成为翻译界的更高标准,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归化和异化策略各有...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中国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也构成了翻译中的难点。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力求实现文化等值已成为翻译界的更高标准,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时归化和异化策略选择的依据。归化和异化策略各有侧重,它们不是互相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灵活适当的归化和异化不仅能够很好地将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传递到目的语中,而且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负载词 文化等值 归化 异化
下载PDF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 被引量:2
5
作者 卓欣莲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3-65,共3页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与推进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很多机遇,作为极具文化特质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变得空前活跃而重要。本文依据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资源观探究了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问...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与推进给"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很多机遇,作为极具文化特质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变得空前活跃而重要。本文依据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资源观探究了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问题,讨论了语言翻译活动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以及国际影响力价值,并就引发出来的启示做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语言资源观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路径
下载PDF
基于脚本理论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宁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从翻译是源语脚本和目的语脚本相互激活后构建的产物这一崭新的脚本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十九大报告等重要讲话翻译为例,运用构建与源语相似的脚本,消除源语言脚本的标记,应用目的语标记的脚本,补充目的语脚本等方法... 从翻译是源语脚本和目的语脚本相互激活后构建的产物这一崭新的脚本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十九大报告等重要讲话翻译为例,运用构建与源语相似的脚本,消除源语言脚本的标记,应用目的语标记的脚本,补充目的语脚本等方法完成从脚本激活到脚本构建的的翻译过程,准确地向读者传达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本理论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
下载PDF
论接受美学与Moment in Peking中国文化负载词的汉英译介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明蓉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9-63,共5页
林语堂先生以英文创作的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 林语堂先生以英文创作的Moment in Peking向西方读者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文化负载词译成英语,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本文研究了Moment in Peking的创作背景,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了小说里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式,认为在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时,既应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认知结构和审美期待,发挥译文读者主观能动性,尽量使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期望阈"实现视野融合,另一方面译文也不能一味迁就读者,而应超越读者、创造读者,不断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MOMENT in PEKING 中国文化负载词 汉英翻译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探析——以十九大报告为例
8
作者 韩宁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7-102,共6页
运用图式理论,从翻译过程即图式的"自我酿造—自我转换—对外发布"的加工过程这一崭新的视角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图式相异和图式缺省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图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在目的语中进行适当的再编码,应用图式... 运用图式理论,从翻译过程即图式的"自我酿造—自我转换—对外发布"的加工过程这一崭新的视角研究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图式相异和图式缺省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图式进行正确的解码,并在目的语中进行适当的再编码,应用图式融合和图式诠释的图式翻译方法充分准确地传达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 十九大报告
下载PDF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与文化软实力 被引量:3
9
作者 孔祥龙 郑德虎 《科教文汇》 2019年第36期178-181,共4页
面对西方文化在全球日益渗透的趋势,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实现这一目标,翻译特别是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在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因此,为... 面对西方文化在全球日益渗透的趋势,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实现这一目标,翻译特别是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在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因此,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译者在对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时应尽量采用以异化为主的方法,因为异化的翻译方法有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能让读者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也有利于抵制后殖民时代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 文化软实力
下载PDF
大学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帆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12期18-19,共2页
中国文化负载词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内涵。中国大学生肩负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因此能否正确地翻译中国文化负载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大学英语翻译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声声慢·寻寻觅觅》《葬花吟》的林语堂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晓 张倩 苏章海 《英语教师》 2019年第17期27-30,共4页
概述林语堂诗歌翻译研究的现状及其诗歌翻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以《声声慢·寻寻觅觅》和《葬花吟》的林语堂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诗歌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路径。
关键词 林语堂 《声声慢·寻寻觅觅》 《葬花吟》 中国文化负载词 英译
下载PDF
外宣文本翻译中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探析——以2020年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为例
12
作者 闫贵宇 《海外文摘》 2020年第9期0031-0032,共2页
中国的外宣文本中经常出现大量含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2020年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为研究语料,探讨外宣材料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本文建议在外宣翻译中... 中国的外宣文本中经常出现大量含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而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2020年王毅在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讲为研究语料,探讨外宣材料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本文建议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合理保留原文信息、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灵活采取直译和意译法的翻译方法,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更好地传达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翻译 中国文化负载词 直译 意译
下载PDF
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汉日翻译分析——以《二十大报告》日译本为例
13
作者 周慧宇 张贵生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939-945,共7页
《二十大报告》是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二十大报告》外译本是中国重要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中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深... 《二十大报告》是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二十大报告》外译本是中国重要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中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价值体系,其在翻译中涉及到语言、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论文从“外宣三贴近”原则的视角分析报告中的典型翻译案例,鉴赏佳译、提出意见,并揭示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在日译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与解决对策,总结外宣文本的日译策略。通过此研究,希望为中国外宣工作提供实用性的参考,帮助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中国特色文化负载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14
作者 刘烨 《炫动漫》 2024年第3期0115-0117,共3页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者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作者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提高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质量和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 英译 文化视角
下载PDF
中国文化负载词“字”与“号”的英译探究
15
作者 马梦茜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2期0302-0303,共2页
古代文人雅士“生而有名壮而有字”,有些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号。本文以“字”与“号”两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文化负载词“字”与“号”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 中国文化负载词 翻译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视域下的中国茶文化负载词翻译探究
16
作者 韩宁 《福建茶叶》 2023年第8期152-154,共3页
运用图式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研究中国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图式缺省的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用图式诠释模式和图式融合模式,采取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音译直译融合、意译等翻译方法,充分准确地传达茶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将中国茶文... 运用图式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研究中国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图式缺省的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应用图式诠释模式和图式融合模式,采取音译加注、直译加注、音译直译融合、意译等翻译方法,充分准确地传达茶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准确地向世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中国文化负载 翻译
下载PDF
论定性研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以《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为例
17
作者 曾慧玲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8期3569-3574,共6页
“中国英语”是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两个共生趋势下的必然历史产物,衍生出大批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多有应用,标识着民族身份和文化,同时对推动构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桥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 “中国英语”是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两个共生趋势下的必然历史产物,衍生出大批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形式,在新闻报道中多有应用,标识着民族身份和文化,同时对推动构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桥梁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China Daily (2021~2022年)中所涉及的部分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探究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文化更好地对外传播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中国特色文化负载 翻译策略 China Daily
下载PDF
日本抹茶的品牌塑造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探究
18
作者 邓怡然 《福建茶叶》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确凝练出应传达的历史文化韵味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本文以日本三大著名抹茶品牌为例,探究其产品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使用情况,借鉴日本抹茶品牌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合进经典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抹茶 中国文化负载词 品牌塑造 文化传承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以《世说新语》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蒋晓萍 罗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4-61,共8页
《世说新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负载词,因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英译难度较大。基于此,通过解读马瑞志英译本《世说新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 《世说新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负载词,因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英译难度较大。基于此,通过解读马瑞志英译本《世说新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视角探究其对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处理和应对,发现英译本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为此,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时需注重语言规范性,提升文化可译性,确保交际适切性,从而提高英译水平,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译介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中国饮食文化负载翻译 《世说新语》
下载PDF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斯怡淳 刘正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第5期91-94,共4页
民俗文化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的核心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研究发现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具有通俗性和独特传统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直译、直译加注、意译、音译、音译结合、创译法来... 民俗文化作为中国独特文化的核心部分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研究发现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具有通俗性和独特传统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直译、直译加注、意译、音译、音译结合、创译法来将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成英文,从而让外界知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负载 英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