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史之学的形成历程 被引量:4
1
作者 姜萌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36,共15页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人逐渐形成了努力发展现代文史研究以与西方汉学竞胜的学术共识。受此信念驱动,胡适、陈垣、陈寅恪等人,在批判继承乾嘉汉学遗产基础上,借鉴西方汉学将文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语言学结合的治学路径,努力打破陈旧观...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人逐渐形成了努力发展现代文史研究以与西方汉学竞胜的学术共识。受此信念驱动,胡适、陈垣、陈寅恪等人,在批判继承乾嘉汉学遗产基础上,借鉴西方汉学将文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语言学结合的治学路径,努力打破陈旧观念,发展出可与西方汉学界竞胜的现代文史研究形态——新汉学,并试图将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院打造成新汉学的中心。虽然这一努力遭受挫折,但其理念及积淀的经验与学术人才,对此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正是承接了前一时期新汉学发展的经验与人才,并将与西方汉学竞胜以争取国家荣耀的理念意识形态化,才迅速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文史研究的领导机构,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史研究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史之 新汉 北大国 清华国 史语所.
原文传递
“由旧入新”与“无中生有”:民国初年的文史之学 被引量:3
2
作者 姜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8-156,共9页
处于激烈反帝制革命之后和艰苦反复辟斗争之中的"民国初年",是被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研究忽视的时期。作为中国文史之学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时期,"民国初年"并非仅仅是无意义的"萧条"和"颓废",实... 处于激烈反帝制革命之后和艰苦反复辟斗争之中的"民国初年",是被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研究忽视的时期。作为中国文史之学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时期,"民国初年"并非仅仅是无意义的"萧条"和"颓废",实际上也孕育着现代文史之学确立需要的积极因素:学术研究的观念与范式、学术研究的风气与人才,正在发生"由旧入新"的蜕变;现代、独立、专业的文史学科或辅助学科,开始"无中生有"的建立,并取得一些引人关注的成绩;传统的各种观念逐渐趋于边缘化,从全球视野中观察、定位、塑造、鞭策自己的"世界维度"在学人群体中生成。这些"由旧入新"和"无中生有"的积极因素,为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史之学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关注高峰、追逐热点与推崇新颖,是中国当前学术史研究的惯常作业方式。在继承这一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尝试将目光向低潮、边缘和日常投射。只有如此,我们写出的学术史才会全面可信,才能更有助于当下的学术界寻找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初年 中国文史之学 世界维度 术史研究 新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