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学教育早期实践中的学生力量——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为中心
1
作者 金宏宇 韩佳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241,共11页
长期以来,青年学生在中国新文学教育早期实践中的贡献被忽视。朱自清1929年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被认为是新文学学科及新文学教育的正式起点。在新文学进入清华课堂的过程中,主导者杨振声、朱自清始终重视青年学生的力量,... 长期以来,青年学生在中国新文学教育早期实践中的贡献被忽视。朱自清1929年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被认为是新文学学科及新文学教育的正式起点。在新文学进入清华课堂的过程中,主导者杨振声、朱自清始终重视青年学生的力量,保证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学生则通过“中国文学会”这个社团平台在课程体系调整、聘请新文学作家授课等方面踊跃建言献策,主动参与新文学教育,积极从事新文学批评与研究实践,成为推动新文学学院化的重要合力之一。重新发现被“遮蔽”的学生的作用,有助于补正新文学学科史、学术史及文学教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 文学教育 中国文学会 杨振声 朱自清 学生力量
原文传递
文学地理学作为中国话语的崛起——基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的文献研究
2
作者 刘玉杰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第12期99-106,共8页
基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所收录的约150篇论文的文献研究,旨在指出,尽管仍然存在诸多尚待完善之处,自2011年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建立以及文学地理学作为学科获得广泛认同以来,作为中国话语的文学地理学已然崛起。并对会议论... 基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所收录的约150篇论文的文献研究,旨在指出,尽管仍然存在诸多尚待完善之处,自2011年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建立以及文学地理学作为学科获得广泛认同以来,作为中国话语的文学地理学已然崛起。并对会议论文从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学要素的地理分布与文学区研究,文学景观、文学地理空间与文学地理意象研究,文学地理研究新拓展等四大领域进行梳理、分析。文学地理学在坚持中国话语属性的基础上,积极与域外相关思想展开交流与对话,使自己的话语体系更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语 文学地理学 中国文学地理学 学科自觉意识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译介史铁生作品为中心
3
作者 张文颖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年第4期41-46,共6页
日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一直十分关注,学界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对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和研究。本文将围绕日方知名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团体--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展开研究,以史铁生作品的译介为中心,探究其译介缘由与历程、译介... 日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一直十分关注,学界早在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对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译介和研究。本文将围绕日方知名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团体--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展开研究,以史铁生作品的译介为中心,探究其译介缘由与历程、译介策略与方法,从而为思考中国当代文学该如何走出去提供一个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史铁生 中国现代文学翻译 译介
下载PDF
中国外语文学会德语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4
《学术动态(成都)》 2001年第4期22-22,共1页
中国外语文学会德语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我校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各高等院校和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这届年会。开幕式上,本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学者叶廷芳教授首先致辞。
关键词 中国外语文学德语文学第十届年 学术讨论 上海 外国语大学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西方话语
5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1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何锡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选择西方话语》 话语价值 现代性 艺术话语形态
下载PDF
中国史学会启动第二届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
6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史学 优秀论文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评选活动 中国文学会 当代中国 学术论文 评论文 中共党史研究
下载PDF
从思想到文学:解读《阿Q正传》的另一种视角——“国民性”思想与文本“经典性”的互生 被引量:4
7
作者 迟蕊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5,共12页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经得起长久咀嚼,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从它问世到今天,对它的解读已有许许多多的角度,比如,阿Q相、农民形象、革命问题、民族的寓言、悲喜交融、反讽荒诞等。这些都是研究史上颇为知名的视角,也是我们认识... 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经得起长久咀嚼,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从它问世到今天,对它的解读已有许许多多的角度,比如,阿Q相、农民形象、革命问题、民族的寓言、悲喜交融、反讽荒诞等。这些都是研究史上颇为知名的视角,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这篇小说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史 沈阳大学 人生感受 文法学院 自叙传 民族命运 中国文学会 现代性 本土经验 国民劣根性
下载PDF
中国全息现实主义的诞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河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28,共5页
二十世纪也已经走到了尽头。按照世界艺术文化史的规律,似乎“世纪末”总是一个孕育新文学艺术形式的温床。本世纪的情形似乎也不能例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会有怎样一番新气象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会产生哪些新的流派呢?这的确... 二十世纪也已经走到了尽头。按照世界艺术文化史的规律,似乎“世纪末”总是一个孕育新文学艺术形式的温床。本世纪的情形似乎也不能例外。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会有怎样一番新气象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会产生哪些新的流派呢?这的确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学艺术新发展中逻辑地提出来的问题。自从一九八五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现实主义 全息 新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会 话语系统 后现代主义 传统现实主义 中国文学艺术 中国文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突破——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双琴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热烈、坦诚,甚至...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7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热烈、坦诚,甚至针锋相对的讨论。会议涉及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等多项议题。会议首次明确界定了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意义所在。此外,6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联名倡议成立"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并选举产生"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筹备委员会",标志着文学地理学这个新兴学科得到学术界的正式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地理学 宋代文学地理 议综述 中国文学地理学
原文传递
后村词编年补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章灿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89年第6期71-73,70,共4页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是南宋重要的文学家。其词创作成就尤高,被称为南宋豪放派词人三刘(刘过、刘克庄、刘辰翁)之一。钱仲联先生的《后村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以下简称《笺注》),对后村词进...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是南宋重要的文学家。其词创作成就尤高,被称为南宋豪放派词人三刘(刘过、刘克庄、刘辰翁)之一。钱仲联先生的《后村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版,以下简称《笺注》),对后村词进行了详密的笺释考证,并对半数以上韵后村词作了编年,较张荃《后村长短句考证》(《中国文学会集刊》一期,1933年6月)有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研究后村词提供了极大方便。其后,许山河先生的《十六首后村词编年考》(《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3期)对《笺注》有所补订。笔者在编撰《刘克庄年谱》过程中,发现仍有可增补诸先生之不足者,乃不揣浅陋,撰为小文,献说如下。原词照录,以便观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村词 刘克庄 十七年 墓志铭 考证 中国文学会 编年考 创作成就 南宋 古籍出版
下载PDF
写出真实——朱正《鲁迅传略》修订版读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漱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大约在半个世纪前,茅盾先生在《传记文学》一文中曾感叹“中国人是未曾产生过传记文学的民族”,“即使有所谓人物传记,也不过是家谱式或履历单式的记载”。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状况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在中国历史... 大约在半个世纪前,茅盾先生在《传记文学》一文中曾感叹“中国人是未曾产生过传记文学的民族”,“即使有所谓人物传记,也不过是家谱式或履历单式的记载”。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状况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不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步入了传记文学领域,而且一些貌似寻常但有着闪光心灵的普通人也成了传记文学的传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传略 传记文学 人物传记 茅盾先生 初版本 英雄人物 中国文学会 鲁迅研究 传记作品 许广平
下载PDF
我对《我所认识的鲁迅》的异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北冈正子 黄英哲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7-61,共5页
我对《我所认识的鲁迅》的异议〔日〕北冈正子著黄英哲译许寿裳(一八八三—一九四八)是鲁迅的挚友,他们从一九○二年秋,在留学地日本的弘文学院结识以来,直到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为止,既曾同窗生活,又为同事,尽管后来分隔他乡生... 我对《我所认识的鲁迅》的异议〔日〕北冈正子著黄英哲译许寿裳(一八八三—一九四八)是鲁迅的挚友,他们从一九○二年秋,在留学地日本的弘文学院结识以来,直到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为止,既曾同窗生活,又为同事,尽管后来分隔他乡生活,二人的心志情谊始终不渝。确切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许寿裳 改造国民性 鲁迅研究 鲁迅先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国民性改造 《鲁迅全集》 中国文学会 学术论著
下载PDF
欧阳山和鲁迅
13
作者 黄伟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83-90,共8页
欧阳山是受鲁迅影响甚大、关系很深的著名作家。本文论述了欧阳山在中学、中山大学、“南中国文学会”、上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期间,对鲁迅从向往到密切交往的过程,以及欧阳山在这过程中的思想与艺术的发展和鲁迅对他的影响。
关键词 鲁迅 欧阳山 中国文学会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下载PDF
欧阳山
14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93-94,共2页
欧阳山,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龙贡公等,湖北省荆州(江陵)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共产党员,文艺界的老作家。早在1924年,就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用凡鸟、罗西等笔名写了许多小说和速写,如短篇小说《那一夜》、中篇小... 欧阳山,原名杨凤岐,笔名凡鸟、罗西、龙贡公等,湖北省荆州(江陵)人,1908年出生于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共产党员,文艺界的老作家。早在1924年,就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活,用凡鸟、罗西等笔名写了许多小说和速写,如短篇小说《那一夜》、中篇小说《玫瑰残了》等,反映了过去那个动荡黑暗的社会,诉说了知识分子的忧郁与苦闷,描写了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残了 中国文学会 罗西 高干大 下层人民 花城出版社 左翼作家联盟 两个口号的论争 广东人民出版社 大众文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介绍
15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08-108,共1页
吴国钦教授,193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西厢记研究会理事,广东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中国文学会理事。1994年10月。
关键词 中山大学 中国戏曲史研究 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 中国文学会 西厢记 关汉卿 中国古代文学 中文系 理事
下载PDF
闻一多的编辑生涯
16
作者 尚且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33-33,共1页
在我国现代史上,闻一多的名字已镌刻着光辉的一页。因为,他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为诗人、学者、战士,还有教师,可谓有口皆碑,彪炳千秋;但作为编辑,闻一多三十多年孜孜不懈的编辑活动,却鲜有言及。 实际上,从1913年起,... 在我国现代史上,闻一多的名字已镌刻着光辉的一页。因为,他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为诗人、学者、战士,还有教师,可谓有口皆碑,彪炳千秋;但作为编辑,闻一多三十多年孜孜不懈的编辑活动,却鲜有言及。 实际上,从1913年起,十四岁的闻一多初试编辑《课余一览》,此后,直到1946年壮烈牺牲,他一直在运用编辑报刊的方式参与中国的民主运动和文化建设。仅以下述实例,便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活动 编辑生涯 叶公超 彪炳千秋 中国文学会 壮烈牺牲 第二年 出版刊物 毕业纪念刊 清华学报
下载PDF
Being Chinese in Lived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A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被引量:1
17
作者 Yuanyuan HE Lin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21年第2期219-240,264,共23页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a group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It examines the discourses that the students drew on to assign mean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he students used thes...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a group of Chinese undergraduates’perceptions of Chinese culture.It examines the discourses that the students drew on to assign meaning to Chinese culture and how the students used these discourses in constructing their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A qual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collecting written self-reflective reports on critical intercultural incidents from 39 Chinese undergraduates at a university in Beijing.Questions designed to evoke reports from the students had them describe incidents in their past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that made them acutely aware of themselves“being Chinese”and specify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that they felt such awareness could be attributed to.A discourse analysis reveals the multiplicity and contextuality of the students’notions of Chinese culture.The findings rais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undergraduates’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ir much debated“identity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ism discourse
下载PDF
The Third Space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Narrative Inquiry into a Chinese College EFL Learner’s Experience of Online Intercultural Writing Exchange
18
作者 LI Yan-l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6期912-919,共8页
Drawing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Chinese EFL learner,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s her identity changes throughout her engagement in the third space-the online intercultural writing exchange. The findings show... Drawing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Chinese EFL learner, this qualitative study explores her identity changes throughout her engagement in the third space-the online intercultural writing exchange. The findings show that her produ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space is marked by a transformation from a reticent student to an open thought sharer and her claim of a legitimate ownership of using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A split is exposed between her newly acquired English rhetorical conventions and her deeply rooted perception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t is suggested by the study that EFL learners be provided greater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language as both a linguistic system and a sociocultural practice where they can exercise their agency and expand the range of ident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hird space identity construction narrative inquiry online intercultural writing exchange EFL teaching
下载PDF
A Contras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Forms of Address
19
作者 HU Lan-ying LV Shao-qu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4年第10期777-782,共6页
According to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f speech events, the choice of linguistic f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lity of the con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in a speech event. In this respect, addre... According to 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f speech events, the choice of linguistic forms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ality of the contex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locutors in a speech event. In this respect, address forms are socially driven phenomena which make the fundamental point in sociolinguistics clearly. The attempt of this study will be made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es, especially people in America and China. Mainly, the paper is pertinent to ask som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are any different pronouns of address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es, (2) the discrepancy of forms of address used in America and China and how interlocutors used them respectively and (3) are there any semantic systems presented in both two cultures based upon interlocutors' social position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events the form of address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下载PDF
No Dream, No Future: A Study on Aesthetic Dimensions of"Chinese Dream" and the Task of Literary Critics
20
作者 WANG Jie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2期1107-1114,共8页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Chinese Dream" has three dimensions: First, "Chinese Dream"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s of Chinese reconstruction and it is the deepest desire of Chinese nation since the Chinese modern ...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Chinese Dream" has three dimensions: First, "Chinese Dream" is the inevitable demands of Chinese reconstruction and it is the deepest desire of Chinese nation since th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econd, the modernis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feature is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sm. Third, the third theoretical dimension, 1 believe, is the ideal of socialism. I would like to take the film "Lost" and "Peking Monk" as examples and analyze the specific form of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indicate in the end that "the revolution of aesthetics" and the assignments of critics, which can be recognized as the intuitive ability, could merge the historical affair and the human nature, which literature comprise, together and deliver deeper analyses and appraise The mission of critics is not only to distinctly emerge the aesthetic form of the literal works, but also analyze and seize the "aesthetic form" of them, that is to say, their mission is to find the aesthetic meanings of aesthetic expression from commonag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leading and stimulating people ensuing the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of culture.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Marxist literal criticism and literal critics. This is a rather tough task and refers to the new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to the relative questions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eyes of some self-complacent intellectual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literature and critics is the "aesthetic entertainment" and "spiritual redemp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st Aesthetics lies in that it upgrades the general "literal principle" and "aesthetic principle" in to a leve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deliverance, and also it regards whether the literature having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libration as the more pivotal content. The assignment for the critics and litterateurs is to engage and promote the production and promulgate for this significance,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lib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dream aesthetic dimensions the revolution of aesthetics cultural lib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