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中国文学发展的阶段性 |
王齐洲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2
|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台湾 |
陈文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版本述评 |
吕红光
|
《文教资料》
|
2021 |
1
|
|
4
|
个性的文学 浓缩的思想——《中国文学发展史》评析 |
阳玉平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5
|
文学史的写作类型与文本性质——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三次修订 |
贾毅君
南开大学
中文系
天津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6
|
正确估计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
特.赛音巴雅尔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7
|
一本别开生面的当代文学教材——《新中国文学发展史》浅议 |
易山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1988 |
0 |
|
8
|
新编《中国文学发展史》批判—— 穿凿附会 指鹿为马 |
吴文祺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9
|
中国文学史编写工作的教驯——评新编《中国文学发展史》 |
王水照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0 |
|
10
|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现场感”“立体化”与“流动性”——重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
战玉冰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论 |
刘中树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2
|
“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述略 |
王绯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3
|
个性化叙述及主流型文学史的消解——读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
陆克寒
|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百年回眸——读章罗生新著《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 |
胡辉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5
|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 |
王先霈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16
|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发生纪事 |
赵俊贤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
2011 |
0 |
|
17
|
《中国新文学发展史》的意义——兼及作者之中国观 |
段江丽
李雅旬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寻求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点——评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
周晓风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9
|
积跬步以至千里——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 |
周海波
曾妍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20
|
文学史写作中的他者问题——兼评王晓初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 |
邹建军
李卫华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